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梅岭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15.2 、积累运用(37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憧憬(jin)雕镂(lou)磅礴(bang)执拗(nu) B.酝酿( liang)倔强(jue) 撷取(xie) 静谧(mi) C.称职(chen)干涸(gu) 邂逅(hou) 自诩 D.跻身(j 恣情(zi) 和煦(xu) 发绺 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么晚了你上哪儿去?”妈妈说:“马上就要吃饭了。 B.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C.每群大约一、二十只,不知叫什么名的鸟,转了几圈,就匆匆飞走了。 D.我们学校种了很多花,有迎春、月季、桂花、梅花…等,花开不断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小区保安的盘问,作案后的小偷义愤填膺,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 不得不束手就擒。 B.“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C.虽然在争创文明城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长远的眼光看,我们的工 作还任重道远 D.斯诺登曝光了美国情报监听的内幕,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4.选择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中国梦能不能实现,关键在于青少年要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好建设祖国的本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法。 D.大型明星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全国的原因,是人们对父亲在家庭中的作 用进行了重新审视造成的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七颗钻石》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本文是一篇童话,想像丰富,表达了作者希望爱 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 B.《幼时记趣》节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沈复,清代作家。本文主要写了儿童时代观 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三件小事,表现了童年的乐趣 七年级语文共6页第1页
育星教育网—七—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 七年级语文共 )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6 页第1页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梅岭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2015.2 一、积累运用(37 分) 1. 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 ....的一组是:( )(3 分) A.憧憬.(jǐn) 雕镂.(lòu) 磅.礴(bàng) 执拗.(niù) B.酝酿.(liàng) 倔.强(jué) 撷.取(xié) 静谧.(mì) C.称.职(chèn) 干涸.(gù) 邂逅.(hòu) 自诩.(yǔ) D.跻.身 (jī) 恣.情(zì) 和煦.(xù) 发绺.(liǔ) 2.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么晚了你上哪儿去?”妈妈说:“马上就要吃饭了。” B.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C.每群大约一、二十只,不知叫什么名的鸟,转了几圈,就匆匆飞走了。 D.我们学校种了很多花,有迎春、月季、桂花、梅花……等,花开不断。 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面对小区保安的盘问,作案后的小偷义愤填膺 ....,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 不得不束手就擒。 B.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 C. 虽然在争创文明城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长远的眼光看,我们的工 作还任重道远 ....。 D.斯诺登曝光了美国情报监听的内幕,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 4. 选择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 )(3 分) A.中国梦能不能实现,关键在于青少年要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好建设祖国的本 领。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法。 D. 大型明星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全国的原因,是人们对父亲在家庭中的作 用进行了重新审视造成的。 5.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 ...的一项是( )(3 分) A.《七颗钻石》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本文是一篇童话,想像丰富,表达了作者希望爱 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 B.《幼时记趣》节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沈复,清代作家。本文主要写了儿童时代观 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三件小事,表现了童年的乐趣
C.《夏》作者梁衡,当代作家。本文主要描绘了夏天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 生长的景象,突出了夏天热烈、紧张、急促的特点,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 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D.《社戏》作者是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篇散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 路行文的 6.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字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诚信是什么?zhi气未脱的孩子说,诚信是拉过勾儿就永不反hui;风华正茂的小伙子 说,诚信是不能透支的muo言;两鬓苍苍的老人老人说,诚信是一张不容背叛的qi约。 7.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11分) (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万籁此俱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八则》) (6)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7)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8)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9)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描写丰收在望 的句子是 8.名著阅读(7分) 这样他俩又开始往前走,漫无目标地胡乱走——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往前走,不断地 往前走。不久,希望又开始复苏——它没有什么理由,很简单,只是因为希望的源泉还没 有因时间和失败而消失时,它自然而然地要复苏。 过了一会工夫,汤姆把蓓姬的蜡烛拿来吹灭,这种节约意味深长,言辞是多余的,不 用多解释,蓓姬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她的希望又破灭了。她知道汤姆口袋里还有一根整 蜡烛和几个蜡烛头——但他必须节约着用 1)以上这段文字节选自 (国籍)的 (人名)写的名著 (3分)。 (2)对汤姆,你最欣赏什么?请结合《洞中历险》这个情节,联系自己的实际讲讲理由。 (4分) 七年级语文共6页第2页
育星教育网—七—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 七年级语文共 )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6 页第2页 C.《夏》作者梁衡,当代作家。本文主要描绘了夏天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 生长的景象,突出了夏天热烈、紧张、急促的特点,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 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D.《社戏》作者是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篇散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 路行文的。 6.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字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 分) 诚信是什么?zhì气未脱的孩子说,诚信是拉过勾儿就永不反 huǐ;风华正茂的小伙子 说,诚信是不能透支的 nuò言;两鬓苍苍的老人老人说,诚信是一张不容背叛的 qì约。 7. 默写(每空 1 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11 分) (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万籁此俱寂,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 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八则》) (6) 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7)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8)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9)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8)《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描写丰收在望 的句子是: , 。 8. 名著阅读(7 分) 这样他俩又开始往前走,漫无目标地胡乱走——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往前走,不断地 往前走。不久,希望又开始复苏——它没有什么理由,很简单,只是因为希望的源泉还没 有因时间和失败而消失时,它自然而然地要复苏。 过了一会工夫,汤姆把蓓姬的蜡烛拿来吹灭,这种节约意味深长,言辞是多余的,不 用多解释,蓓姬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她的希望又破灭了。她知道汤姆口袋里还有一根整 蜡烛和几个蜡烛头——但他必须节约着用…… (1)以上这段文字节选自 (国籍)的 (人名)写的名著 (3 分)。 (2)对汤姆,你最欣赏什么?请结合《洞中历险》这个情节,联系自己的实际讲讲理由。 (4 分)
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910题。(7分) 野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9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分别描绘了池水和植物的什么特点。(4分 10.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1-14题(16分)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 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 拙于用夕矣。(节选自《苻子》) 【注释】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孤树,独立的一棵树。③徙衽( xiren):移 动席子。徙,迁移。衽,席子。④濡(ru):沾湿。⑤逾 1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日流影移( (2)及月流影移( (3)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4)复徙衽以从阴 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方为秋田之害 方两三级,钱帅登之 B.而徙衽以从阴 徐喷以烟 C.逃暑于孤林之下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1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14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 达)。(1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2分) 七年级语文共6页第3页
育星教育网—七—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 七年级语文共 )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6 页第3页 二、阅读理解(50 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9——10 题。(7 分) 野 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9.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分别描绘了池水和植物的什么特点。(4 分) 答: 10.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3 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11——14 题(16 分)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 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 拙于用夕矣。(节选自《苻子》) 【注释】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孤树,独立的一棵树。③徙衽(xǐrén):移 动席子。徙,迁移。衽,席子。④濡(rú):沾湿。⑤逾:“愈”,更加。 1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1)日流.影移( ) (2)及.月流影移( ) (3)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 (4)复.徙衽以从阴( ) 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的一组是( )(3 分) A. 方.为秋田之害 方.两三级,钱帅登之。 B. 而徙衽以.从阴 徐喷以.烟 C. 逃暑于孤林之.下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13.翻译下面的句子。 (6 分) (1)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14.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 达) 。(1 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2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共13分) 红书包 秦文君 20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 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 心里就发颤,不由得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 那天,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感受都退得远远的。我甚至感到,快活 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放学时,汪丽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大伙都在 议论她的书包漂亮,不觉有点儿生她的气。在此同时,一个念头从我心里升了起来:我 定要马上拥有一只这样的书包 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走上大街,专跑文具店。终于,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 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光闪闪的玻璃,我发现它更加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 站了许久,一会儿()看,一会儿()看,过一会儿(),单眼看 “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 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部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 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 吧,妈妈 “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母亲摸摸我发烫 的额头,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打 烊①了 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 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乐,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见了汪丽娜,我就想: 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你的那只毫无差别!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 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 起眉头来打量我 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 高兴得打转。等狂喜过之后,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松节油。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 爸爸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发现爸爸的膝盖为了 它受伤了呢 爸爸说:“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你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是跟不 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她又换了个紫 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从那天起,我依然爱一切美丽,美的旖旎②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 有再像过去那样骄躁不安了。能懂得美,懂得美的东西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 乐,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 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不为别的,就为它成了我生活的启示 (选自《秦文君文集》,有改动) 七年级语文共6页第4页
育星教育网—七—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 七年级语文共 )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6 页第4页 (三)阅读下文,完成 15—18 题。(共 13 分) 红 书 包 秦文君 20 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 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 心里就发颤,不由得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 那天,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感受都退得远远的。我甚至感到,快活 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放学时,汪丽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大伙都在 议论她的书包漂亮,不觉有点儿生她的气。在此同时,一个念头从我心里升了起来:我一 定要马上拥有一只这样的书包。 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走上大街,专跑文具店。终于,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 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光闪闪的玻璃,我发现它更加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 站了许久,一会儿( )看,一会儿( )看,过一会儿( ),单眼看。 “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 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部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 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 吧,妈妈。” “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母亲摸摸我发烫 的额头,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打 烊①了。 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 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乐,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见了汪丽娜,我就想: 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你的那只毫无差别!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 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 起眉头来打量我。 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 高兴得打转。等狂喜过之后,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松节油。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 爸爸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发现爸爸的膝盖为了 它受伤了呢。 爸爸说:“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你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是跟不 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她又换了个紫 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从那天起,我依然爱一切美丽,美的旖旎②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 有再像过去那样骄躁不安了。能懂得美,懂得美的东西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 乐,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 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不为别的,就为它成了我生活的启示 录。 (选自《秦文君文集》,有改动)
[注j①打烊(yang):关门停止营业。②旖旎(yin):柔和美好。 15.为什么“我”会产生一定要有红书包的念头?(3分) 答: 16.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捂着眼凑近着退远点 B.凑近着捂着眼退远点 C.凑近着退远点捂着眼 D.退远点捂着眼凑近着 17.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3分) →我找到卖红书包的文具店→ 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 8.从全文看,篇末的“启示录”包含了哪些内容?(4分) 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题。(14分) 刀爱 明媚的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奶 奶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 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 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抵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 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 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 刀又一刀 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 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庆幸。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 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 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 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虔诚地 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 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 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 晓的那个谜底。 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 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 七年级语文共6页第5页
育星教育网—七—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 七年级语文共 )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6 页第5页 [注]①打烊(yáng):关门停止营业。②旖旎(yǐ nǐ):柔和美好。 15.为什么“我”会产生一定要有红书包的念头?(3 分) 答: 16.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捂着眼 凑近着 退远点 B.凑近着 捂着眼 退远点 C.凑近着 退远点 捂着眼 D.退远点 捂着眼 凑近着 17.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3 分) →我找到卖红书包的文具店→ → 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 18.从全文看,篇末的“启示录”包含了哪些内容?(4 分) 答: (四) 阅读下文,完成 19—22 题。(14 分) 刀 爱 明媚的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奶 奶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 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 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抵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 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 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 刀又一刀…… 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 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庆幸。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 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 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 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虔诚地 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 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 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 晓的那个谜底。 “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 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