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实验指导书 (植保专业本科用) 朱杏芬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植保系 2007年7月
1 《农业昆虫学》实验指导书 (植保专业本科用) 朱 杏 芬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植保系 2007 年 7 月
前言 农业昆虫学是研究为害农作物的昆虫和其他有害动物的发生、发展和消长规 律及其有效防治,从而保证作物高产优质的科学。有害农作物的昆虫种类很多, 对这些昆虫种类不仅要求学生认识它们的成虫,还要识别各个虫态,对几种主要 害虫,即需要进行中、短期预测预报的常发性害虫,其各龄幼虫形态特征以及各 级蛹发育的色斑变化规律还要能掌握。欲达上述目的,除常进行田间为害现场调 查观察外,主要靠农业昆虫实验课,由实验室提供出有关标本和必备的仪器设备。 通过学生自己认真观察,比较来完成的。根据教育计划,农业昆虫实验课共进行 15次,从中,我们可获得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掌握鉴定和识别昆虫的 方法。为做到每次实验胸有成竹,请事先预习好实验指导书中有关实验内容。 因编写时间仓促,实验指导书中错误或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以便今后修改。 编者 2007年7月
2 前言 农业昆虫学是研究为害农作物的昆虫和其他有害动物的发生、发展和消长规 律及其有效防治,从而保证作物高产优质的科学。有害农作物的昆虫种类很多, 对这些昆虫种类不仅要求学生认识它们的成虫,还要识别各个虫态,对几种主要 害虫,即需要进行中、短期预测预报的常发性害虫,其各龄幼虫形态特征以及各 级蛹发育的色斑变化规律还要能掌握。欲达上述目的,除常进行田间为害现场调 查观察外,主要靠农业昆虫实验课,由实验室提供出有关标本和必备的仪器设备。 通过学生自己认真观察,比较来完成的。根据教育计划,农业昆虫实验课共进行 15 次,从中,我们可获得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掌握鉴定和识别昆虫的 方法。为做到每次实验胸有成竹,请事先预习好实验指导书中有关实验内容。 因编写时间仓促,实验指导书中错误或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以便今后修改。 编者 2007 年 7 月
目录 第一部分 室内试验 实验一 水稻螟虫。 1 实验二 水稻其他鳞翅目害虫…6 实验三 稻飞虱… 15 实验四 稻叶蝉. 19 实验五 水稻其他害虫22 实验六 棉花害虫(一)30 实验七 棉花害虫(二)… 37 实验八 旱粮害虫… 44 实验九 油料害虫 52 实验十 烟、蔗、麻害虫。 .61 实验十一 贮量害虫 .67 实验十二地下害虫 .74 实验十三农作物害虫天敌(一) 79 实验十四农作物害虫天敌(二)82 实验十五农作物害虫天敌(三) …85 第二部分 第一代二化螟的预报和防治… 88 晚稻飞虱发生预测和防治……… 97 第二代稻纵卷叶螟的预报和防治。 103 第一代小地老虎的预报和防治… .107
3 目录 第一部分 室内试验 实验一 水稻螟虫....................................1 实验二 水稻其他鳞翅目害虫..........................6 实验三 稻飞虱.....................................15 实验四 稻叶蝉.....................................19 实验五 水稻其他害虫...............................22 实验六 棉花害虫(一).............................30 实验七 棉花害虫(二).............................37 实验八 旱粮害虫...................................44 实验九 油料害虫...................................52 实验十 烟、蔗、麻害虫.............................61 实验十一 贮量害虫...................................67 实验十二 地下害虫...................................74 实验十三 农作物害虫天敌(一).......................79 实验十四 农作物害虫天敌(二).......................82 实验十五 农作物害虫天敌(三).......................85 第二部分 第一代二化螟的预报和防治..............................88 晚稻飞虱发生预测和防治................................97 第二代稻纵卷叶螟的预报和防治..........................103 第一代小地老虎的预报和防治............................107
第一部分室内实验 实验一水稻螟虫 目的要求:观察6种水稻螟虫的成虫、卵、幼虫和蛹,识别掌握三化螟、二 化螟、大螟各虫态的形态特征:掌握三化螟、二化螟各龄幼虫的形态特征及其各 级蛹发育的色斑变化规律,为这二种螟虫预测预报奠定基础:观察比较二化螟、 芦苞螟的成虫区别以及三化螟、褐边螟和荸荠白螟三种近似卵块的区别。 材料用具:三化螟、二化螟、大螟、列星大螟、褐边螟及台湾稻螟虫的各虫 态标本,三点草螟及芦苞螟的成虫标本和荸荠白螟卵块。放大镜、解剖镜、镊子 等。 实验说明:我省的水稻螟虫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三种,褐边螟,列 星大螟偶见。台湾稻螟仅赣南南部有分布。等下常有三点草螟成虫,跟二化螟成 虫很相似。田间三化螟卵块和褐边螟、李荠白螟的卵块相似。 1、三化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 成虫:体长8~12mm,翅展18~36mm,前翅三角形,翅中央有一个黑点, 雌蛾大,黄白色:前翅中央的黑点明显,腹部肥大,末端有黄褐色毛丛。雄蛾灰 黄褐色,下唇须长而前伸,前翅中央的黑点小,由翅尖至后缘中央附近有一套暗 褐色斜带,外缘有7~9个小黑点,腹部瘦细,末端无毛丛。 卵:扁椭圆形,初产淡黄白,后渐棕黑色,卵块形似半粒发莓的黄豆,每块 有卵粒十至百余粒,相迭一起,中央三层,边沿一、二层,表面覆盖黄褐茸毛, 中央有深浅不一的杂毛。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7~21mm,乳白和淡黄绿色,背面有一条透明的纵线。 腹足趾钩21~32个,细小,单序全环。 蛹:长10~15mm,圆筒形,黄绿色,快羽化微现褐色,后足伸出翅芽顶端, 不达腹端雌蛹后足伸至第6腹节后缘,雄蛹则伸至第7或第8腹节。 2、褐边螟Catagela adjurella(Walker) 成虫:体长7~11mm,翅展16~24mm,前翅三角形,灰黄色,前缘褐色, 外缘有7个棕黑小点翅中央有3个鼎点排列的棕黑色小点,顶角有一条棕色斜带, 雌蛾金黄褐色,较大形,腹部黄白色,腹末丛生灰黄茸毛,雄蛾灰黄色,较小形, 腹部黄褐,腹末无茸毛
4 第一部分 室内实验 实验一 水稻螟虫 目的要求:观察 6 种水稻螟虫的成虫、卵、幼虫和蛹,识别掌握三化螟、二 化螟、大螟各虫态的形态特征;掌握三化螟、二化螟各龄幼虫的形态特征及其各 级蛹发育的色斑变化规律,为这二种螟虫预测预报奠定基础;观察比较二化螟、 芦苞螟的成虫区别以及三化螟、褐边螟和荸荠白螟三种近似卵块的区别。 材料用具:三化螟、二化螟、大螟、列星大螟、褐边螟及台湾稻螟虫的各虫 态标本,三点草螟及芦苞螟的成虫标本和荸荠白螟卵块。放大镜、解剖镜、镊子 等。 实验说明:我省的水稻螟虫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三种,褐边螟,列 星大螟偶见。台湾稻螟仅赣南南部有分布。等下常有三点草螟成虫,跟二化螟成 虫很相似。田间三化螟卵块和褐边螟、荸荠白螟的卵块相似。 1、 三化螟 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 成虫:体长 8~12mm,翅展 18~36mm,前翅三角形,翅中央有一个黑点, 雌蛾大,黄白色;前翅中央的黑点明显,腹部肥大,末端有黄褐色毛丛。雄蛾灰 黄褐色,下唇须长而前伸,前翅中央的黑点小,由翅尖至后缘中央附近有一套暗 褐色斜带,外缘有 7~9 个小黑点,腹部瘦细,末端无毛丛。 卵:扁椭圆形,初产淡黄白,后渐棕黑色,卵块形似半粒发霉的黄豆,每块 有卵粒十至百余粒,相迭一起,中央三层,边沿一、二层,表面覆盖黄褐茸毛, 中央有深浅不一的杂毛。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 17~21mm,乳白和淡黄绿色,背面有一条透明的纵线, 腹足趾钩 21~32 个,细小,单序全环。 蛹:长 10~15mm,圆筒形,黄绿色,快羽化微现褐色,后足伸出翅芽顶端, 不达腹端雌蛹后足伸至第 6 腹节后缘,雄蛹则伸至第 7 或第 8 腹节。 2、 褐边螟 Catagela adjurella (Walker) 成虫:体长 7~11mm,翅展 16~24mm,前翅三角形,灰黄色,前缘褐色, 外缘有7个棕黑小点翅中央有 3个鼎点排列的棕黑色小点,顶角有一条棕色斜带, 雌蛾金黄褐色,较大形,腹部黄白色,腹末丛生灰黄茸毛,雄蛾灰黄色,较小形, 腹部黄褐,腹末无茸毛
卵:椭圆形,乳白色,后变灰褐,将孵化前为黑褐色卵粒相迭成似三化螟的 卵块,但表面覆盖着淡黄色茸毛均匀而稠密,无杂毛。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5~20mm,似三化螟,体较绿色,头部及前胸硬皮板 的色泽也较深,腹足趾钩47~54个较粗大,前半环双序,单后半环单序。 蛹:长11~12mm,初时淡黄绿,羽化前为金黄色,雄蛹后足超过腹端,雌 蛹则接近腹末。 3 二化螟Chilo supperessalis(Walker) 成虫:体长12~15mm,翅展20~30mm灰黄色。前翅近方形。外缘有7个 小黑点,雄蛾较小,色亦较深,前翅布满不规则小褐点,腹部较瘦,雌蛾触角丝 状,雄蛾尖端数节短锯齿状。 卵:扁平椭圆形,初产卵白色,渐加深至黑褐色。数十至百余粒粘连成块 略呈不规则的长带状,卵粒呈鳞状排列。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4~30mm,淡肉褐色,头赤褐,体背有五条暗褐色纵 线,其中两侧各有一条纵线通过气门,腹足趾钩51~56个异序全环,内侧钩长 3序,外侧较短单序。 蛹:长12~17mm,初化蛹时乳白,背面有5条棕褐色纵线,以后体渐变淡 棕色,酱红色,纵线渐消失。额中央钝圆形突出。后足与翅芽平,第10腹节后 缘两侧有3对角状突起着生1~2对小刚毛,沿后缘背面尚有1对三角形突起。 4、台湾稻螟Chilo auricilius(Dudgeon) 成虫:体长7~12mm,翅展18~28mm,黄褐色。前翅近长形,中央有隆 起而且有金属光泽的深褐色斑点4个,排列成>”字形(右翅),其上有银色及金 黄色鳞片,在外横线部位有暗褐色鳞片形成的宽带。外缘有7个小黑点,缘毛具 有金属光泽。雌蛾体较大,色泽及斑纹均较淡,触角丝状,雄蛾触角短栉齿状。 卵:扁平椭圆形,初产白色,渐变浅黄。孵化前1一2日现暗黑斑点。一般 20~40粒粘成块,构成明显的1~3行,多至5行。卵粒作鱼鳞装排列。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6~25mm,暗白色或呈淡黄色或淡褐色,前胸背板与 头部同色,体背面有紫红色纵纹5条,侧线在气门上方,头色与侧线是与二化螟 幼虫相区别的两项重要特征。 蛹:长9~16mm,初时黄色,背面有5条棕色纵线,其后体色黄褐至深褐 5
5 卵:椭圆形,乳白色,后变灰褐,将孵化前为黑褐色卵粒相迭成似三化螟的 卵块,但表面覆盖着淡黄色茸毛均匀而稠密,无杂毛。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 15~20mm,似三化螟,体较绿色,头部及前胸硬皮板 的色泽也较深,腹足趾钩 47~54 个较粗大,前半环双序,单后半环单序。 蛹:长 11~12mm,初时淡黄绿,羽化前为金黄色,雄蛹后足超过腹端,雌 蛹则接近腹末。 3、 二化螟 Chilo supperessalis (Walker) 成虫:体长 12~15mm,翅展 20~30mm 灰黄色。前翅近方形。外缘有 7 个 小黑点,雄蛾较小,色亦较深,前翅布满不规则小褐点,腹部较瘦,雌蛾触角丝 状,雄蛾尖端数节短锯齿状。 卵:扁平椭圆形,初产卵白色,渐加深至黑褐色。数十至百余粒粘连成块, 略呈不规则的长带状,卵粒呈鳞状排列。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 24~30mm,淡肉褐色,头赤褐,体背有五条暗褐色纵 线,其中两侧各有一条纵线通过气门,腹足趾钩 51~56 个异序全环,内侧钩长 3 序,外侧较短单序。 蛹:长 12~17mm,初化蛹时乳白,背面有 5 条棕褐色纵线,以后体渐变淡 棕色,酱红色,纵线渐消失。额中央钝圆形突出。后足与翅芽平,第 10 腹节后 缘两侧有 3 对角状突起着生 1~2 对小刚毛,沿后缘背面尚有 1 对三角形突起。 4、 台湾稻螟 Chilo auricilius (Dudgeon) 成虫:体长 7~12mm,翅展 18~28mm,黄褐色。前翅近长形,中央有隆 起而且有金属光泽的深褐色斑点 4 个,排列成“>”字形(右翅),其上有银色及金 黄色鳞片,在外横线部位有暗褐色鳞片形成的宽带。外缘有 7 个小黑点,缘毛具 有金属光泽。雌蛾体较大,色泽及斑纹均较淡,触角丝状,雄蛾触角短栉齿状。 卵:扁平椭圆形,初产白色,渐变浅黄。孵化前 1~2 日现暗黑斑点。一般 20~40 粒粘成块,构成明显的 1~3 行,多至 5 行。卵粒作鱼鳞装排列。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 16~25mm,暗白色或呈淡黄色或淡褐色,前胸背板与 头部同色,体背面有紫红色纵纹 5 条,侧线在气门上方,头色与侧线是与二化螟 幼虫相区别的两项重要特征。 蛹:长 9~16mm,初时黄色,背面有 5 条棕色纵线,其后体色黄褐至深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