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1.040.25;25.12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846-2005 代替GB/T 塑料成型模术语 Terminology of moulds for plastics 2005-10-24发布 2006-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布
ICS 01.040.25;25.120.30 J 46 霭黯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 8846-2005 代替 GB/T 8846-1988 塑 料 成 型 模 术 语 Terminology of moulds for plastics 2005-10-24发布 2006-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GB/T8846-2005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8846—1988《塑料成型模具术语》 本标准与GB/T8846-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 将标准名称改为塑料成型模术语; 对术语结构进行了重新分类与编排 增加了部分术语词条 对部分术语词条的定义与注释作了适当修改 对部分示例图作了规范性修改; 一增加了中、英文索引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归口 标准起草单位: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渐江亚轮塑料模架有限公司、昆山市中大模架有限公司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史振、廖宏谊、李红英、胡建林、王建军、蔡逢敬、李捷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8846-1988
GB/T 8846- 2005 月U 吕 本标准代替GB/T 8846-1988((塑料成型模具术语》。 本标准与GB/T 8846-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将标准名称改为塑料成型模术语; — 对术语结构进行了重新分类与编排; — 增加了部分术语词条; 对部分术语词条的定义与注释作了适当修改; 对部分 示例图作了规范性修改 ; — 增加了中、英文索引。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浙江亚轮塑料模架有限公司、昆山市中大模架有限公司、龙 记集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史振、廖宏谊、李红英、胡建林、王建军、蔡逢敬、李 捷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T 8846-1988
GB/T8846-2005 塑料成型模术语 1范围 本标准規定了塑料模中压缩模、压注模和注射模的常 本标准适用于塑料成型模常用术语的理解和使用 2塑料成型模分类 2.1按成型材料分 2.1.1 热塑性塑料模 mould for thermoplastic plasties 热塑性塑料成型用的模具 2.1.2 固性盟料模 mould for thermoset plastics 塑料成型用的模具 2. 型工艺分 缩模 compression mould 使直接放入型腔内的望料熔融,并固化成型所用的模具(见图1 2.2.2 通过柱塞,使加料腔内塑化熔融的塑料经浇注系统注人闭合 固化成型所用的模具(见图 2.2.3 注射模 injection moul 通过注射机的螺杆或活塞,使料筒内塑化熔融的塑料经喷嘴与浇注系统注人型腔,并固化成型所用 的模具(见图4、图5、图24、图28) 热塑性塑料注射模 injection mould for thermoplastic plastics 热固性盟料注射模 injection mould for thermoset plastics 成型热固性塑件用的注射模 2.3按滋料分 溢式压缩模 nash mould 加料腔即型腔,合模加压时允许过量的塑料溢出的压缩模 2.3.2 半溢式压缩模 semi-positive mould 加料腔是型腔向上的扩大部分,合模加压时允许少量的塑料溢出的压缩模(见图1)
GB/T 8846- 2005 塑 料 成 型 模 术 语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模中压缩模、压注模和注射模的常用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塑料成型模常用术语 的理解 和使用 2 塑料成型模分类 2.1 按成型材料分 2.1.1 热塑性塑料模 mould for thermoplastic plastics 热塑性塑料成型用的模具。 2. 1.2 热固性塑料模 mould for thermoset plastics 热固性塑料成型用的模具。 2.2 按成型工艺分 2.2. 1 压缩模 compression mould 使直接放人型腔内的塑料熔融,并固化成型所用的模具(见图1、图 2)0 2.2.2 压注模 transfer mould 通过柱塞,使加料腔内塑化熔融的塑料经浇注系统注人闭合型腔,并固化成型所用的模具(见图 3). 2.2.3 注射模 i习ection mould 通过注射机的螺杆或活塞,使料筒内塑化熔融的塑料经喷嘴与浇注系统注人型腔,并固化成型所用 的模具(见图4、图 5、图 24、图 28), 2.2.3.1 热塑性塑料注射模 injection mould for thermoplastic plastics 成型热塑性塑件用的注射模。 2.2.3.2 热固性塑料注射模 1可ection mould for thermoset plastics 成型热固性塑件用的注射模。 2.3 按溢料分 2.3. 1 溢式压缩模 flash mould 加料腔即型腔。合模加压时允许过量的塑料溢出的压缩模。 2.3.2 半溢式压缩模 semi-positive mould 加料腔是型腔向上的扩大部分。合模加压时允许少量的塑料溢出的压缩模(见图 1). 1
GB/T8846-2005 2.3.3 不滥式压缩模 positive mould 加料腔是型腔向上的延续部分。合模加压时几乎无塑料溢出的压缩模(见图2 2.4按机外、初内装卸方式分 2,4.1 移动式压缩模 portable compression mould 将成型中的辅助作业如开模、卸件、装料、合模等移到压机工作台面外进行的压缩模 2,4 移动式压注模 portable transfer mould 将成型中的辅助作业如开模、卸件、装料、合模等移到压机工作台面外进行的压注模 2.4.3 因定式压縮模 fixed compression mould 固定在压机工作台面上,全部成型作业均在机床上进行的压缩模(见图1、图 固定式压注模 fixed transfer mould 固定在压机工作台面上,全部成型作业均在机床上进行的压注模(见图3) 2.5按浇注系统分 2.5.1 无流道模 runnerless mould 型作业中,采用适当的温度控制,使流道内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成型塑件的同时,几乎无流 道凝料产生的注射模,如采用延伸喷嘴的注射模(见图6) 2.5.1.1 热流道模 hot-runner mould 连续成型作业中,借助加热,使流道内的热塑性塑料始终保持熔随状态的注射模(见图7、图19、 图20、图23)。 2.5.1,2 绝热流道模 insulated- runner mould 连续成型作业中,利用塑料与流道壁接触的固体层所起的绝热作用,使流道中心部位的热塑性塑料 始终保持熔融状态的注射模(见图8) 2.5.1.3 温流道模warm- runner mould 连续成型作业中,采用适当的温度控制,使流道内的热固性塑料始终保持熔融状态的注射模(见 3塑料成型模结构妾素与零部件 3.1浇注、排溢和分型 浇注系统 feed system 注射机喷嘴或压注模加料腔到型腔之间的进料通道,其中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见 图10 3.1.1.1 主流道 sprue a)注射模中,使注射机喷嘴与型腔(单型腔模)或分流道连接的一段进料通道(见图10中2)
GB/T 8846-2005 2.3.3 不溢式压缩模 positive mould 加料腔是型腔向上的延续部分。合模加压时几乎无塑料溢出的压缩模(见图2), 2. 4 按机外、机内装卸方式分 2.4. 1 移动式压缩模 portable compression mould 将成型中的辅助作业如开模、卸件、装料、合模等移到压机工作台面外进行的压缩模。 2.4.2 移动式压注模 portable transfer mould 将成型中的辅助作业如开模、卸件、装料、合模等移到压机工作台面外进行的压注模。 2.4. 3 固定式压缩模 fixed compression mould 固定在压机工作台面上,全部成型作业均在机床上进行的压缩模(见图 1、图2). 2.4.4 固定式压注模 fixed transfer mould 固定在压机工作台面上,全部成型作业均在机床上进行的压注模(见图 3) e 2.5 按浇注 系统 分 2.5. 1 无流道模 runnerless mould 连续成型作业中,采用适当的温度控制,使流道内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成型塑件的同时,几乎无流 道凝料产生的注射模,如采用延伸喷嘴的注射模(见图 6), 2.5.1.1 热流道模 hot-runner mould 连续成型作业中,借助加热,使流道内的热塑性塑料始终保持熔融状态的注射模(见图 7、图 19, 图 20、图 23)。 2.5. 1.2 绝热流道模 insulated-runner mould 连续成型作业中,利用塑料与流道壁接触的固体层所起的绝热作用,使流道中心部位的热塑性塑料 始终保持熔融状态的注射模(见图8). 2.5.1.3 温流道模 warm-runner mould 连续成型作业中,采用适当的温度控制,使流道内的热固性塑料始终保持熔融状态的注射模(见 图 9). 3 塑料成型模 结构要素与零部件 3. 1 浇注、排溢和分型 3.1.1 浇注系统 feed system 注射机喷嘴或压注模加料腔到型腔之间的进料通道,其中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见 图 10)。 3.1.1.1 主流道 sprue a) 注射模中,使注射机喷嘴与型腔(单型腔模)或分流道连接的一段进料通道(见图 10中2)
GB/T8846-2005 b)压注模中,使加料腔与型腔(单型腔模)或分流道连接的一段进料通道 3.1.1.2 分流道runn 连接主流道和 进料通道(见图10中4) 3.1.1.3 熔融塑料经分流道注入型腔的进料口(见图10中5) a)直浇口 direct gate 熔融塑料经主流道直接注入型腔的浇口(见图4、图24) b)环形浇口 ring gate 熔融塑料沿塑件的整个外圆周而扩展进料的浇口(见图11中1) c)盘形浇口 disk gate 熔融塑料沿塑件的内园周而扩展进料的浇口(见图12中1) d)轮辐浇 分流道呈轮辐状分布在同一平面或圆锥面内,熔融塑料沿塑件的部分圆周而扩展进料的浇口 e)点浇口 pinpoint gate 截面形状如针点的浇口(见图8、图28) f侧浇口 edge gate 设置在模具的分型面处,从塑件的内或外侧进料,截面为矩形的浇口(见图3、图5) g)潜伏浇口 submarine gat 分漉道的一部分呈倾斜状潜伏在分型面下方或上方,进料口设置于塑件内外侧面,脱模时便于 流道凝料与塑件自动切断的点状浇口(见图14中1) h)扇形浇口 fan ga 宽度从分流道往型腔方向逐渐增加呈扇形的侧浇口(见图15中1) )护耳浇口 tab gate 为避免在浇口附近的应力集中而影响塑件质量在浇口和型腔之间增设护耳式的小回槽使凹 橢进入型腔处的槽口截面充分大于浇口截面,从而改变流向、均匀进料的浇口(见图16中1) 浇注系统中,用以在注射过程中储存熔融塑料的前端冷料,直接对着主流道的孔或分流道延仲段的 槽(见图10中3,图28中2) 3.1.1.5 浇口套 sprue bush 直接与注塑机喷嘴或压注模加料腔接触,带有主流道通道的衬套零件(见图3中4,图4中22、图10 中1) 3.1.1.6 为提高使用寿命,而对浇口采用的可更换的耐磨金属镶块 分流锥 spreader 设在主流道内使塑料分流并平缓改变流向,一般带有圆维头的圆柱形零件
GB/T 8846-2005 b) 压注模中,使加料腔与型腔(单型腔模)或分流道连接的一段进料通道 3.1.1.2 分流道 runner 连接主流道和浇口的进料通道(见图10中4), 3.1.1.3 浇 口 gate 熔融塑料经分流道注入型腔的进料口(见图10中5). a) 直浇口 direct gate 熔融塑料经主流道直接注人型腔的浇口(见图4,图 24). b) 环形浇口 ring gate 熔融塑料沿塑件的整个外圆周而扩展进料的浇口(见图n 中 1), c) 盘形浇口 disk gate 熔融塑料沿塑件的内圆周而扩展进料的浇口(见图12中 1)e d) 轮辐浇口 spoke gate 分流道呈轮辐状分布在同一平面或回锥面内,熔融塑料沿塑件的部分圆周而扩展进料的浇口 (见图 13中1)e e) 点浇口 pin-point gate 截面形状如针点的浇口(见图8、图28). f) 侧浇口 edge gate 设置在模具的分型面处,从塑件的内或外侧进料,截面为矩形的浇口(见图3、图5), g) 潜伏浇口 submarine gate 分流道的一部分呈倾斜状潜伏在分型面下方或上方,进料口设置于塑件内外侧面,脱模时便于 流道凝料与塑件自动切断的点状浇口(见图14中1), h) 扇形浇口 fan gate 宽度从分流道往型腔方向逐渐增加呈扇形的侧浇口(见图 15中 1). i) 护耳浇口 tab gate 为避免在浇口附近的应力集中而影响塑件质量,在浇口和型腔之间增设护耳式的小凹槽,使凹 槽进人型腔处的槽口截面充分大于浇口截面,从而改变流向、均匀进料的浇口(见图 16中1) 3.1.1.4 冷料穴 cold-slug well 浇注系统中,用以在注射过程中储存熔融塑料的前端冷料,直接对着主流道的孔或分流道延伸段的 槽(见图10中 3,图28中2)e 3. 1. 1.5 浇口套 sprue bush 直接与注塑机喷嘴或压注模加料腔接触,带有主流道通道的衬套零件(见图3中4、图4中22、图 10 中 1)e 3.1.1.6 浇口镶块 gate insert 为提高使用寿命,而对浇口采用的可更换的耐磨金属镶块(见图17中1). 3. 1. 1.7 分流锥 spreader 设在主流道内使塑料分流并平缓改变流向,一般带有圆锥头的圆柱形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