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能量传递过程荧光发射:电子由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一基态(多为 Si→S跃迁),发射波长为2的荧光;10-7~10-9s。由图可见,发射荧光的能量比分子吸收的能量小,波长长;>>;磷光发射:电子由第一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一基态(Ti→S跃迁);电子由S.进入T的可能过程:(So一→T禁阻跃迁)So→激发→振动弛豫→内转移一→体系间跨越一振动弛豫一→T发光速度迟:10-4~10s,波长比荧光更长光照停止后,可持续一段时间,室温下少见
辐射能量传递过程 荧光发射:电子由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基态( 多为 S1→ S0跃迁),发射波长为 l ‘ 2的荧光; 10-7~10 -9 s 。 由图可见,发射荧光的能量比分子吸收的能量小,波长 长; l ‘ 2 > l 2 > l 1 ; 磷光发射:电子由第一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基态( T1 → S0跃迁); 电子由S0进入T1的可能过程:( S0 → T1禁阻跃迁) S0 →激发→振动弛豫→内转移→体系间跨越→振动弛豫→ T1 发光速度迟:10-4~10s,波长比荧光更长 。 光照停止后,可持续一段时间,室温下少见
激发光谱与荧光(磷光)光谱excitation spectrum and fluore-scence spectrum两个特征光谱: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光谱1.荧光(磷光)的激发光谱曲线固定发射波长(选最大发射波长),以不同波长的入射光激发荧光物质,荧光(磷光)强度与照射光波长的关系曲线(图中曲线I)。激发光谱曲线的最高处,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最多,荧光强度最大;
二、激发光谱与荧光(磷光)光谱 excitation spectrum and fluore-scence spectrum 两个特征光谱: 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光谱) 1.荧光(磷光)的激发光谱曲线 固定发射波长(选最大发射波长),以不同波长的入射光激 发荧光物质,荧光(磷光)强度与照射光波长的关系曲线(图 中曲线I ) 。 激发光谱曲线的最高处,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最多,荧光 强度最大;
2.荧光光谱(或磷光光谱)固定激发光波长(选最大激发波长)和强度,化合物发射1的荧光(或磷光)的强度与发射光波长关系曲线(图中曲线II和I)。300200400500鉴别物质,选定测量波长的a/nm的激发光谱(I)、荧光依据(Ⅱ)和磷光(IⅢ)光谱图
2.荧光光谱(或磷光光谱) 固定激发光波长(选最大激 发波长)和强度, 化合物发射 的荧光(或磷光)的强度与发 射光波长关系曲线(图中曲线 II和III)。 鉴别物质,选定测量波长的 依据
荧光发射光谱磷光光谱荧光激发光谱200260320380440500560620室温下菲的乙醇溶液荧(磷)光光谱
200 260 320 380 440 500 560 620 荧光激发光谱 荧光发射光谱 磷光光谱 室温下菲的乙醇溶液荧(磷)光光谱
3.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关系a.Stokes位移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之间存在的波长差值。发射光谱的波长总是比激发光谱的长,振动弛豫和内转换消耗了能量。跃迁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再回到最低振动能级。b.发射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电子跃迁到不同激发态能级,吸收不同波长的能量(如能级图元2,元),产生不同吸收带,但均回到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再跃迁回到基态,产生波长范围一定的荧光带c.镜像规则通常荧光发射光谱与它的吸收光谱(与激发光谱形状一样)成镜像对称关系
3.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关系 a. Stokes位移 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之间存在的波长差值。发射光谱的波 长总是比激发光谱的长,振动弛豫和内转换消耗了能量。 跃迁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再回到最低振动能级。 b. 发射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 电子跃迁到不同激发态能级,吸收不同波长的能量(如能级 图l 2 ,l 1 ),产生不同吸收带,但均回到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 振动能级再跃迁回到基态,产生波长范围一定的荧光带。 c. 镜像规则 通常荧光发射光谱与它的吸收光谱(与激发光谱形状一样 )成镜像对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