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正确使用词语 【2010高考考纲解读】本专题主要考査“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理解词语在具 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2010年《考试大纲》 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査能力为D级,即表达应用。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一考点涉及虚词、实词和熟语的运用三项,对实词的 考查,则主要集中在辨析含有相同语素的同义近义词;对虚词的考查集中在关联词(连词、 部分副词及部分介词)的使用上 【高考考点】 考点1:单个实词语境式考查 【例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女足姑娘昨日到达武汉,游东湖,爬磨山、逛江城闹市,赏江滩夜景,难得在大 赛前奢侈地偷得一日闲情。 B.正是凭借坚忍精神,张骞打通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教,郑和七下西洋, 苏东坡吟唱“大江东去”,曹雪芹谱写“红楼”悲歌 C.我站在畦间的沟里四望,嫩绿的叶子齐整地一顺偃在畦上,好似一幅图案画,心中顿 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快感 D.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 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答案】D 【解析】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含贬义。 【专家点评】在语言环境中推敲、甄别单个实词的使用,它没有了近义实词分辨时的比 照物,语境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做题时务必结合词语义与语境需要去认真琢磨 考点2:近义实词比较式考查 【例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 没前最后 的情景。 ②在休斯敦火箭队_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 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 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
专题 4 正确使用词语 【2010 高考考纲解读】本专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理解词语在具 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2010 年《考试大纲》 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查能力为 D 级,即表达应用。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一考点涉及虚词、实词和熟语的运用三项,对实词的 考查,则主要集中在辨析含有相同语素的同义近义词;对虚词的考查集中在关联词(连词、 部分副词及部分介词)的使用上。 【高考考点】 考点 1:单个实词语境式考查 【例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国女足姑娘昨日到达武汉,游东湖,爬磨山、逛江城闹市,赏江滩夜景,难得在大 赛前奢侈..地偷得一日闲情。 B.正是凭借坚忍..精神,张骞打通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教,郑和七下西洋, 苏东坡吟唱“大江东去”,曹雪芹谱写“红楼”悲歌。 C.我站在畦间的沟里四望,嫩绿的叶子齐整地一顺偃在畦上,好似一幅图案画,心中顿 生一种不可名状 ....的快感。 D.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 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 【答案】D 【解析】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含贬义。 【专家点评】在语言环境中推敲、甄别单个实词的使用,它没有了近义实词分辨时的比 照物,语境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做题时务必结合词语义与语境需要去认真琢磨。 考点 2:近义实词比较式考查 【例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 没前最后 的情景。 ②在休斯敦火箭队 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 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 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
者对象进行构思 A.时间效劳从属 B.瞬间效力从属 C.瞬间效劳归属 D.时间效力归属 【答案】B 【解析】本体考察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三组词语分别侧重考查辨析词语含义、语气色彩、 使用习惯。“时间”是概念的总称,也可以表示一段或某一点时间,“瞬间”指极短的时间, 从“被埋没前最后”可以看出,此处应是“极短的一段时间”,故为“瞬间”。“效劳”含有 自谦语气,语句是以第三人称陈述客观事实,应为“效力”。“归属”一般不能与“于”连用, 故此处应为“从属”。B项为本题正确选项。 考点3:虚实并用混合式考查 【例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方永刚既是“知者”, 是一个“行者”。他通过脚踏实地地 党的创 新理论,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 出来 A.也躬身体现 B.更躬行发挥 C.更躬身体现 D.也躬行发挥 【答案】B 【解析】“也”表示并列,“更”表示递进:本句中要突出方永刚是“行者”,所以用“更”。 “躬身”,①自身,②亲自:“躬行”,亲自实行。本句中显然要用动词,所以用“躬行”。“体 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发挥”,①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 来,②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本句中“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属于“能力表现出来”, 所以选“发挥”。 考点4:虚词填空主观式考查 【例4】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头渡小镇精巧①秀丽,臧在一片狭长的山谷之中,一边是金佛山的主峰,一边是柏枝 坡的山峦。②处于两个巨人的脚下,③让人感到的不是局促的压抑,而是一种舒缓的安 定,像如歌的行板,④风吹雨打,⑤世事变迁,⑥在大山的怀抱中酣然高卧 【答案】①而,②虽然,③但是,④无论,⑤无论,⑥都 【解析】本文段的情景性较强,有描写,有评论,表达方式富于变化。“精巧”和“秀 丽”属于并列关系,所以应选用“而”,“处于两个巨人的脚下”和下文的“让人感到的不是 局促的压抑,而是一种舒缓的安定”形成一种转折关系,所以应该选用“虽然……但是
者对象进行构思。 A.时间 效劳 从属 B.瞬间 效力 从属 C.瞬间 效劳 归属 D.时间 效力 归属 【答案】B 【解析】本体考察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三组词语分别侧重考查辨析词语含义、语气色彩、 使用习惯。“时间”是概念的总称,也可以表示一段或某一点时间,“瞬间”指极短的时间, 从“被埋没前最后”可以看出,此处应是“极短的一段时间”,故为“瞬间”。“效劳”含有 自谦语气,语句是以第三人称陈述客观事实,应为“效力”。“归属”一般不能与“于”连用, 故此处应为“从属”。B 项为本题正确选项。 考点 3:虚实并用混合式考查 【例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方永刚既是“知者”, 是一个“行者”。他通过脚踏实地地 党的创 新理论,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 出来。 A.也 躬身 体现 B.更 躬行 发挥 C.更 躬身 体现 D.也 躬行 发挥 【答案】B 【解析】“也”表示并列,“更”表示递进;本句中要突出方永刚是“行者”,所以用“更”。 “躬身”,①自身,②亲自;“躬行”,亲自实行。本句中显然要用动词,所以用“躬行”。“体 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发挥”,①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 来,②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本句中“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属于“能力表现出来”, 所以选“发挥”。 考点 4:虚词填空主观式考查 【例 4】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头渡小镇精巧 ① 秀丽,藏在一片狭长的山谷之中,一边是金佛山的主峰,一边是柏枝 坡的山峦。 ② 处于两个巨人的脚下, ③ 让人感到的不是局促的压抑,而是一种舒缓的安 定,像如歌的行板, ④ 风吹雨打, ⑤ 世事变迁, ⑥ 在大山的怀抱中酣然高卧。 【答案】①而,②虽然,③但是,④无论,⑤无论,⑥都。 【解析】本文段的情景性较强,有描写,有评论,表达方式富于变化。“精巧”和“秀 丽”属于并列关系,所以应选用“而”,“处于两个巨人的脚下”和下文的“让人感到的不是 局促的压抑,而是一种舒缓的安定”形成一种转折关系,所以应该选用“虽然……但是
④⑤⑥三处总体构成了一种条件关系,只是此处属于条件部分的复合使用。 考点5:混淆情感,褒贬不分 【考点解说】熟语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褒义、中性和贬义之分,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 【例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项工程的设计人员决定改弦更张,重新设计,选择更为恰当 的施工方案。 B.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 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 C.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 评指正。 D.为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人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查封加工窝 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 【答案】B 【解析】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含贬义。用在此句中感情色彩不当 考点6:叠床架屋,语义重复 【考点解说】这种类型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而命题者却 还运用包含这个意思的成语,从而造成整个句子叠床架屋的毛病,如不加细辨,就会发生误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 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解析】A“莘莘学子”就是“众多的学子”。“众多的学子”怎么又用“一个”搭配, 删去“莘莘”。B句中“安步当车”有闲适的意味,此意明显与抢险队员们的紧张行动不符。 考点7:谦敬错位,方向迷失 【考点解说】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这些成语具 有特定的“方向性”,如果在理解时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 【例7】
④⑤⑥三处总体构成了一种条件关系,只是此处属于条件部分的复合使用。 考点 5:混淆情感,褒贬不分 【考点解说】熟语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褒义、中性和贬义之分,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 【例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项工程的设计人员决定改弦更张 ....,重新设计,选择更为恰当 的施工方案。 B.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 ....,积极鼓动年 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 C.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 ....,欢迎大家批 评指正。 D.为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人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 ....的办法,查封加工窝 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 【答案】B 【解析】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含贬义。用在此句中感情色彩不当。 考点 6:叠床架屋,语义重复 【考点解说】这种类型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而命题者却 还运用包含这个意思的成语,从而造成整个句子叠床架屋的毛病,如不加细辨,就会发生误 判。 【例 6】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 B.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 ....,跋涉一个 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解析】A “莘莘学子”就是“众多的学子”。“众多的学子”怎么又用“一个”搭配, 删去“莘莘”。B 句中“安步当车”有闲适的意味,此意明显与抢险队员们的紧张行动不符。 考点 7:谦敬错位,方向迷失 【考点解说】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这些成语具 有特定的“方向性”,如果在理解时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 【例 7】
A.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 B.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解析】A“抛砖引玉”,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 的意见。可以看出这个成语的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因此上句中的成语运用是错误的。B“虚 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表示对人的敬意,犯了敬辞谦用的错误 考点8:不知本义,不明来源 【考点解说】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 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 【例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 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 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 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 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答案】D 【解析】A项望文生义,“等量齐观”,是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的意思。应为“异彩纷 呈”。B项张冠李戴,“间不容发”,是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 危急到极点。应为“刻不容缓”。C项褒贬误用,“凤毛麟角”,是指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D项“喜出望外”的意思是,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考点9:望文生义,故意曲解 【考点解说】成语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由于缺反对成语意义的准确理解,仅从字面的 意义来推测,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所创立。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 友展。 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很高的声
A.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 ....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 声。 B.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 【解析】A“抛砖引玉”,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 的意见。可以看出这个成语的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因此上句中的成语运用是错误的。B“虚 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表示对人的敬意,犯了敬辞谦用的错误。 考点 8:不知本义,不明来源 【考点解说】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 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 【例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 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 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 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 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答案】D 【解析】A 项望文生义,“等量齐观”,是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的意思。应为“异彩纷 呈”。B 项张冠李戴,“间不容发”,是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 危急到极点。应为“刻不容缓”。C 项褒贬误用,“凤毛麟角”,是指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D 项“喜出望外”的意思是,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考点 9:望文生义,故意曲解 【考点解说】成语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由于缺反对成语意义的准确理解,仅从字面的 意义来推测,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所创立。薪尽火传 ....,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 友展。 B.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很高的声
望,他所说的话不应无可置疑 C.这真是大人不见小人怪,我犯了这点儿小错误,经理没有批评我,你倒挑起我的毛 病来了。 D.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 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答案】A 【解析】A项“薪尽火传”,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 代代地传下去。B项否定不当,“无可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前面加“不应”就把意思弄反了。C项弄错对象,“大人不见小人怪”旧谓位高或有德者对 位低或无德者的过错不见怪,语境中“小人”是自己,非“你”。D项望文生义,“刮目相看”,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考点10:张冠李戴,用错对象 【考点解说】熟语的含义有所侧重,适用对象范围也就不同。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 有的指人,有的指物,等等。有些熟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对其所表达的特定 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例10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回到住所,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 之响和绕梁之声 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 扇扇魔法的大门 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 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 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答案】D 【解析】A饶有兴趣:很有兴味。B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 常情所能想象的。C未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 予谅解。D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在本句中 使用作“画面上各部分”不恰当,属于用错对象。 考点11:忽视语境,不分范围
望,他所说的话不应无可置疑 ....。 C.这真是大人不见小人怪 .......,我犯了这点儿小错误,经理没有批评我,你倒挑起我的毛 病来了。 D.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 ....,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 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答案】A 【解析】A 项“薪尽火传”,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 一代代地传下去。B 项否定不当,“无可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前面加“不应”就把意思弄反了。C 项弄错对象,“大人不见小人怪” 旧谓位高或有德者对 位低或无德者的过错不见怪,语境中“小人”是自己,非“你”。D 项望文生义,“刮目相看”,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考点 10:张冠李戴,用错对象 【考点解说】熟语的含义有所侧重,适用对象范围也就不同。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 有的指人,有的指物,等等。有些熟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对其所表达的特定 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例 10 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回到住所,我饶有兴味 ....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 之响和绕梁之声。 B.在《哈利 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 ....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 扇扇魔法的大门。 C.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 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 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 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 【答案】D 【解析】A 饶有兴趣:很有兴味。B 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 常情所能想象的。C 未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 予谅解。D 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在本句中 使用作“画面上各部分”不恰当,属于用错对象。 考点 11:忽视语境,不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