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部分 细胞A型题 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质存在于膜的 A仅在内表面 B.仅在外表面 C.仅在两层之间 D.A+B E.A+B+C三种形式均有 2.与单纯扩散相比较,易化扩散最主要的特点是 A顺浓度差转运 B,不消耗生物能 C.是离子扩散的主要方式D,需要膜蛋白的帮助 E是脂溶性物质跨膜扩散的主要方式 3.离子被动跨膜转运的动力是 A.电位梯度 B.浓度梯度C.电一化学梯度 D.钠泵供能 E自由运动 4.Na'跨膜转运的方式为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 D.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E.主动转运和单纯扩散 5.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A脂质 B.蛋白质 C糖类D.核酸E肽类 6.关于G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也称鸟苷酸结合蛋白B由三个亚单位组成 C.有GTP酶活性 D.能结合GTP或GDP E三个亚单位形成一条肽链,不能分离 7.肾上腺素在肝细胞内发挥调节作用,首先要 A.与G蛋白耦联受体结合 B,激活G蛋白效应器 C.生成 二信使 D.与G蛋白结合 E.与蛋白激酶A结合 8.正常细胞内K浓度为膜外K浓度的 A.12倍 B.30倍C.50倍D.55倍E.60倍 9.细胞内外Na、K浓度差的形成与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Na通透性大 B.膜对Na、K通透性大 C.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大 D.Na、K的易化扩散 E.膜上纳钾泵的作用 10.一般情况下,细胞膜上的钠一钾系每分解1分子ATP,可以 A.排出3个Na+ B.摄入2个K C.排出2个K D摄入3个Na+ E.排出3个Na,同时摄入2个R 1山.当达到K平衡电位时,细胞膜 A.内侧K的净外流为零 B.两侧K浓度差为零 C.两间电位差为零 D.内侧的电位为正 E.外侧K浓度大于膜内侧K浓度 13.经细胞动作电位的超射值接近 A.Na的平衡电位 B.K的平衡电位 C.Ca的平衡电位 D.A与B之差 E.峰电位减去后电位 1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细胞部分 细胞 A 型题 1. 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质存在于膜的 A.仅在内表面 B.仅在外表面 C.仅在两层之间 D.A+B E.A+B+C 三种形式均有 2.与单纯扩散相比较,易化扩散最主要的特点是 A.顺浓度差转运 B.不消耗生物能 C.是离子扩散的主要方式 D.需要膜蛋白的帮助 E.是脂溶性物质跨膜扩散的主要方式 3.离子被动跨膜转运的动力是 A.电位梯度 B.浓度梯度 C.电-化学梯度 D.钠泵供能 E.自由运动 4.Na+跨膜转运的方式为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 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E. 主动转运和单纯扩散 5.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A.脂质 B.蛋白质 C.糖类 D.核酸 E.肽类 6.关于 G 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也称鸟苷酸结合蛋白 B.由三个亚单位组成 C.有 GTP 酶活性 D.能结合 GTP 或 GDP E.三个亚单位形成一条肽链,不能分离 7.肾上腺素在肝细胞内发挥调节作用,首先要 A.与 G 蛋白耦联受体结合 B.激活 G 蛋白效应器 C.生成第二信使 D.与 G 蛋白结合 E.与蛋白激酶 A 结合 8.正常细胞内 K +浓度为膜外 K +浓度的 A.12 倍 B.30 倍 C.50 倍 D.55 倍 E.60 倍 9.细胞内外 Na+、K +浓度差的形成与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 Na+通透性大 B.膜对 Na+、K +通透性大 C.膜在兴奋时对 Na+通透性大 D. Na+、K +的易化扩散 E.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10.一般情况下,细胞膜上的钠-钾泵每分解 1 分子 ATP,可以 A.排出 3 个 Na+ B.摄入 2 个 K + C.排出 2 个 K + D.摄入 3 个 Na+ E. 排出 3 个 Na+,同时摄入 2 个 K + 11.当达到 K +平衡电位时,细胞膜 A.内侧 K +的净外流为零 B.两侧 K +浓度差为零 C.两侧电位差为零 D.内侧的电位为正 E.外侧 K +浓度大于膜内侧 K +浓度 13.经细胞动作电位的超射值接近于 A. Na+的平衡电位 B. K+的平衡电位 C.Ca+的平衡电位 D.A 与 B 之差 E.峰电位减去后电位 1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电位B.峰电位C.局部电位 D.正后电位 E负后电位 14.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A.K的平衡电位 B.Na的平衡电位C.超射值 D.静总电位绝对值于N阳的平衡电位之和 E.静息电位绝对值于Na+的平衡电位之差 15。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是指同一细胞的电位幅度 与静息 位大小无关 B.与刺激 度尤 C.与Na通道开放数目无关D.不受胞外Na浓度影响 E.不受胞外浓度影响 16.神经纤维上前后两次兴奋,后一次兴奋最早可出现于前一次兴奋的 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 E低常期之后 17,组织开始兴奋性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测试刺激的阀值为 A零B.低于正常C.等于正常D.高于正常E.无法测出 18.蛙坐骨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峰电位持续时间为2ms,其每秒钟最多能产生和传导动作电 位的次数为 A.50 R.100 C3000.400E50d 19.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蜂电位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 E.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 20.组织的兴奋性低时,组织的 A静息由位值成小 B.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C.刺激值减小 D.反应性增加 E.刺激阀值增加 21.具有局部电位特征的电位是 A终板电位B.峰电位C.心肌动作电位D.神经纤维动作电位E骨骼肌细 陶由位 22.若要产生动作电位,钠通道首先应处于 A备用状态 B.激活状态C.失活状态D.相对不应期 E.绝对不应期 23.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阅上刺激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 A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一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 绝对不应期一低常期一相对不应期 一超常期 D.相对不应期一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 24.跳跃式传导 A.传导速度慢 B.涉及跨膜离子数较多 C.电阻较大 D.耗能较名 E是一种节能的传导方式 25。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释放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 D.5-羟色胺E.甘氨酸 26.引起神经肌肉接头处释放递质最关键的是神经末梢处
A.阈电位 B.峰电位 C.局部电位 D.正后电位 E.负后电位 14.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A. K+的平衡电位 B. Na+的平衡电位 C.超射值 D.静息电位绝对值于 Na+的平衡电位之和 E.静息电位绝对值于 Na+的平衡电位之差 15.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是指同一细胞的电位幅度 A.与静息电位大小无关 B.与刺激强度无关 C.与 Na+通道开放数目无关 D.不受胞外 Na+浓度影响 E. 不受胞外 K +浓度影响 16.神经纤维上前后两次兴奋,后一次兴奋最早可出现于前一次兴奋的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低常期之后 17.组织开始兴奋性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测试刺激的阈值为 A.零 B.低于正常 C.等于正常 D.高于正常 E.无法测出 18.蛙坐骨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峰电位持续时间为 2ms,其每秒钟最多能产生和传导动作电 位的次数为 A.50 B.100 C.300 D.400 E.500 19.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峰电位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 20.组织的兴奋性低时,组织的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C.刺激阈值减小 D.反应性增加 E.刺激阈值增加 21.具有局部电位特征的电位是 A.终板电位 B.峰电位 C.心肌动作电位 D.神经纤维动作电位 E.骨骼肌细 胞电位 22.若要产生动作电位,钠通道首先应处于 A.备用状态 B.激活状态 C.失活状态 D.相对不应期 E.绝对不应期 23.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 A.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B.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C. 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24.跳跃式传导 A.传导速度慢 B.涉及跨膜离子数较多 C.电阻较大 D.耗能较多 E.是一种节能的传导方式 25.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释放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5-羟色胺 E.甘氨酸 26.引起神经肌肉接头处释放递质最关键的是神经末梢处
A.K外流B.K内流C.Ca*外流D.Ca+内流 ENa+外流 27.兴奋通过神 一肌肉接头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可使终板形 儿对a、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B.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C.仅对Na通诱性增加,发生招极化 D.仅对通透性增加。发生招极化 E仅对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 28.在神经 一肌肉接头处 水解乙酰胆碱的酶是 A.ATP酶 B.胆碱酯酶 C.磷酸二酯酶 D.腺苷酸环化酶 E,鸟苷酸环化酯 29.骨路肌细胞收缩与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肌红维 B.肌原纤维 C.肌小节 D.粗肌丝E细肌丝 30.骨骼肌细跑中横管的 能是 A.Ca+的贮存库 B.Ca进出L细胞的通路 C.使Ca与肌钙蛋白结合 D.使钙通道开放 E.使兴奋传向肌细胞的深部 31,骨骼肌细胞兴奋一收缩耦联的关键部位是 A.横管系统 B.纵管终末池 C.肌浆D.纵管系统 。三联管结构 32。骨骼肌安静时,其肌下节长度为 A.0.51.01um B.2.0~2.2umC.2.5~3.0umD.3.0~3.2um E.35-4.0nm 骨路肌细胞的肌质网终末池可中存 D.Mg E.ATP 34. 神经一肌肉接头传递中增强乙酰胆碱释放的因素是 A.低NaB.高KC.高Ca2+D.高Mg2+E.C1 35肌钙蛋白所含的3个亚单位分别是亚单位 A.G、T和I BT、C和ICI、和BD.A、B和d EI、M和G 36。骨骼肌膜除极的短时间内,肌浆中的Ca+浓度升高的倍数为 A.5倍 B.10倍C.20倍D.50倍 E.100倍 37.直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张力可达单收缩时的 A.2倍 B.4倍C.6倍D.8倍 E.10倍 8.骨路肌的张力一速度曲线中,最达缩短度V的涵义是 A.等长收缩时的最大收缩速度 B.等张收缩时的最大收缩速度 C.完全强直时的最大收缩速度 D.前负荷为零时最大收缩速度 E.后负荷理论上为零时的最大收缩速度 39.肉初长度的大小取决于 A前负B.后负 C主动张力 .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和 前负荷与后负荷之 40.观察后负荷对肌肉收缩活动的影响,前负荷应该 L加到最大值B加到最小值 C.随时调整 D.固定于适当数值不变 E先加到最大值后改为最小值
A.K+外流 B. K+内流 C.Ca2+外流 D. Ca2+内流 E.Na+外流 27.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可使终板膜 A.对 Na+、K +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B.对 Na+、K +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C.仅对 Na+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D.仅对 K +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E.仅对 K +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28.在神经-肌肉接头处,水解乙酰胆碱的酶是 A.ATP 酶 B.胆碱酯酶 C.磷酸二酯酶 D.腺苷酸环化酶 E.鸟苷酸环化酶 29.骨骼肌细胞收缩与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肌纤维 B.肌原纤维 C.肌小节 D.粗肌丝 E.细肌丝 30.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 A.Ca2+的贮存库 B. Ca2+进出肌细胞的通路 C.使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D.使钙通道开放 E.使兴奋传向肌细胞的深部 31.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部位是 A.横管系统 B.纵管终末池 C.肌浆 D.纵管系统 E.三联管结构 32. 骨骼肌安静时,其肌下节长度为 A.0.5~1.0цm B. 2.0~2.2цm C. 2.5~3.0цm D. 3.0~3.2цm E. 3.5~4.0цm 33. 骨骼肌细胞的肌质网终末池可贮存 A.K+ B.Na+ C.Ca2+ D.Mg2+ E.ATP 34. 神经-肌肉接头传递中增强乙酰胆碱释放的因素是 A.低 Na+ B.高 K + C. 高 Ca2+ D. 高 Mg2+ E.Cl- 35 肌钙蛋白所含的 3 个亚单位分别是亚单位 A.G、T 和 I B.T、C 和 I C. I、M 和 B D.A、B 和 C E.I、M 和 G 36.骨骼肌膜除极的短时间内,肌浆中的 Ca2+ 浓度升高的倍数为 A.5 倍 B.10 倍 C.20 倍 D. 50 倍 E. 100 倍 37.直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张力可达单收缩时的 A.2 倍 B.4 倍 C.6 倍 D. 8 倍 E. 10 倍 38.骨骼肌的张力-速度曲线中,最达缩短度 Vmax 的涵义是 A.等长收缩时的最大收缩速度 B.等张收缩时的最大收缩速度 C.完全强直时的最大收缩速度 D.前负荷为零时最大收缩速度 E.后负荷理论上为零时的最大收缩速度 39.肉初长度的大小取决于 A.前负荷 B.后负荷 C.主动张力 D.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和 E.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差 40.观察后负荷对肌肉收缩活动的影响,前负荷应该 A.加到最大值 B.加到最小值 C.随时调整 D.固定于适当数值不变 E.先加到最大值后改为最小值
41,在强直收缩中,单个肌细跑的动作电位 A.幅值增大 C.颜率变低 D.发生叠加或总和 42.平滑肌细胞兴奋时,Ca*米自 A细胞外液B.肌质网C.钙调素 D.肌钙蛋白 £细胞外液、肌质网和其它钙库 X型题 1.细胞外液比细胞内液含有较多的离子有 A.Na B.K C.Cat D.M E.CI 2.细胞膜成分中与膜的流动性有关的有 B蛋白质 C胆固醇 D.脂质的熔点 E.不饱和脂肪酸 3. 细胞膜糖类的特点有 A.裸露在细胞膜外 B.为物质转运提供能量C.为寡糖和多糖链 D.作为受体,识别信号分子 4,能借助于单纯打扩散通过细胞膜的物质有 A 0.B CO C.NHD.葡萄糖E.Na 5。载体介导易化扩散的特点有 A有结构特异性 B.有竞争性抑制C.有饱和现象D.受理化因素影响 E.对离子的选择性拉严格 6.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有 A离子移动速府快 B.离子选择性较严格 C.通道开放时间短 D.易受各种理化因素影响 E.膜上有结构特异性的通道蛋白 7.主动转运的特点有 A.逆浓度梯度转运B.需要消耗ATPC.逆电位梯度转运 D.需要载体蛋白帮助E.需要诵道蛋白帮助 8。细胞膜上的钠泵活动的意义有 A维持细胞外高 B.维持组织正常兴奋性 C.维持细胞内高K D.维持细胞正常的体积 E.建立势能储备,为其它物质跨膜转运提供能量 9.参与细胞间信号传递的物质有 A神经递质 B细胞因子 C激素 D.一氧化氮E葡萄糖和氨基酸 10.可作为第二信使的物质是 Camp B.cGM C.Ca D.二酰甘油 E.三磷酸肌醇 11.属于G蛋白效应器的有 A腺苷酸环化酶 B.离子通道 C.鸟苷酸环化酶 D.蛋白激酶A E磷脂醢C 12.刺激参数有 A.刺激伪迹 B刺激强度 C.阈电位 D.刺激持续时间 E.刺激强度对于时间的变化率 13.与静息电位形成有关的是 A膜内K浓度高于胞外 B.静息时膜对K通透性大
41.在强直收缩中,单个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A.幅值增大 B. 幅值减小 C.频率变低 D.发生叠加或总和 E.不发生发生叠加或总和 42.平滑肌细胞兴奋时,Ca2+来自 A.细胞外液 B.肌质网 C.钙调素 D.肌钙蛋白 E.细胞外液、肌质网和其它钙库 X 型题 1. 细胞外液比细胞内液含有较多的离子有 A.Na+ B.K+ C.Ca2+ D.Mg2+ E.Cl- 2. 细胞膜成分中与膜的流动性有关的有 A.糖 B.蛋白质 C.胆固醇 D.脂质的熔点 E.不饱和脂肪酸 3. 细胞膜糖类的特点有 A.裸露在细胞膜外 B.为物质转运提供能量 C.为寡糖和多糖链 D.作为受体,识别信号分子 4. 能借助于单纯扩散通过细胞膜的物质有 A.O2 B.CO2 C.NH3 D.葡萄糖 E.Na+ 5. 载体介导易化扩散的特点有 A.有结构特异性 B.有竞争性抑制 C.有饱和现象 D.受理化因素影响 E.对离子的选择性较严格 6. 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有 A.离子移动速度快 B.离子选择性较严格 C.通道开放时间短 D.易受各种理化因素影响 E.膜上有结构特异性的通道蛋白 7. 主动转运的特点有 A.逆浓度梯度转运 B.需要消耗 ATP C.逆电位梯度转运 D.需要载体蛋白帮助 E.需要通道蛋白帮助 8. 细胞膜上的钠泵活动的意义有 A.维持细胞外高 Na+ B.维持组织正常兴奋性 C.维持细胞内高 K + D.维持细胞正常的体积 E.建立势能储备,为其它物质跨膜转运提供能量 9.参与细胞间信号传递的物质有 A.神经递质 B.细胞因子 C.激素 D.一氧化氮 E.葡萄糖和氨基酸 10.可作为第二信使的物质是 A. Camp B.cGMP C.Ca2+ D.二酰甘油 E.三磷酸肌醇 11.属于 G 蛋白效应器的有 A.腺苷酸环化酶 B.离子通道 C.鸟苷酸环化酶 D.蛋白激酶 A E.磷脂酶 C 12.刺激参数有 A.刺激伪迹 B.刺激强度 C.阈电位 D.刺激持续时间 E.刺激强度对于时间的变化率 13.与静息电位形成有关的是 A.膜内 K +浓度高于胞外 B.静息时膜对 K 通透性大
C.K外流D.静息时膜对Na通透性低E.胞内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不能透出膜外 14.动作电位的特点有 3.极化倒转 C.“全或无”现象D.不衰减性扩有 E脉冲式,相互不融合 15.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传导的特征有 A.结构、功能完整B.全或无式传导C.相对不疲劳性D.可双向性传导 E不衰减性传导 16。神经一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征有 问传 B.时间延隔 C.容易疲劳 D.是一种电传导 E.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17.终板电位的特点有 A.呈电紧张性扩布 B.无不应期C.属于局部兴奋D.可以总和 E其大小与前膜释放Ach的量成正比 18. A.通常呈量子式释放 B.需要Mg参与C.通过出胞作用 D.需要Ca+参与 E.需要ATP参与 I9.Ca+有利于Ach释放的机理 A.降低轴浆粘滞度B.中和膜内负电荷C.促进Ach合成 D.促进囊泡运动 E触发神经末梢中的收缩机构 20.影响神经一肌肉接头轴突末梢囊泡释放的因素有 A.细胞外Ca浓度B.细胞外H浓度C.轴浆粘滞度 D.细胞外Mg+浓度E.轴突末梢动作电位幅度 感官 选择题(A)型题 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指 A.达到一定作用时间的刺激B.达到一定强度的刺激 C.达到一定强度和作用时间的刺激 D.达到最大刺激强度和一定作用时间的刺 E该感受器的感受闵值最低的刺激 2折光力与焦度的关系是 A焦度值越小,折光力越强B.焦度值越小,折光力越弱 C.焦度值越大,折光力越弱D.焦度值与折光力无关 E以上说法均不对 3.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射能力最大的界面是 A空气一角膜前表面界面B.角膜后表面一房水界面 C房水一品状体前表面界面D.玻璃体一视网膜界面
C. K+外流 D.静息时膜对 Na+通透性低 E.胞内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不能透出膜外 14.动作电位的特点有 A.瞬时性 B.极化倒转 C.“全或无”现象 D.不衰减性扩布 E.脉冲式,相互不融合 15.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传导的特征有 A.结构、功能完整 B.全或无式传导 C.相对不疲劳性 D.可双向性传导 E. 不衰减性传导 16.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征有 A.单向传递 B.时间延隔 C.容易疲劳 D.是一种电传导 E.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17.终板电位的特点有 A.呈电紧张性扩布 B.无不应期 C.属于局部兴奋 D.可以总和 E.其大小与前膜释放 Ach 的量成正比 18.神经递质释放的原理是 A.通常呈量子式释放 B.需要 Mg2+参与 C.通过出胞作用 D. 需要 Ca2+参与 E. 需要 ATP 参与 19.Ca2+有利于 Ach 释放的机理 A.降低轴浆粘滞度 B.中和膜内负电荷 C.促进 Ach 合成 D.促进囊泡运动 E.触发神经末梢中的收缩机构 20.影响神经-肌肉接头轴突末梢囊泡释放的因素有 A.细胞外 Ca2+浓度 B.细胞外 H +浓度 C.轴浆粘滞度 D.细胞外 Mg2+浓度 E.轴突末梢动作电位幅度 感官 选择题(A)型题 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指 A.达到一定作用时间的刺激 B.达到一定强度的刺激 C.达到一定强度和作用时间的刺激 D.达到最大刺激强度和一定作用时间的刺激 E.该感受器的感受阈值最低的刺激 2.折光力与焦度的关系是 A.焦度值越小,折光力越强 B. 焦度值越小,折光力越弱 C.焦度值越大,折光力越弱 D. 焦度值与折光力无关 E.以上说法均不对 3.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射能力最大的界面是 A.空气-角膜前表面界面 B. 角膜后表面-房水界面 C.房水-晶状体前表面界面 D.玻璃体-视网膜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