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X射线的性质 3X射线的产生(4) 连续光谱又称为“白色”X射线,包含了从短波限入开 始的全部波长,其强度随波长变化连续地改变。从短波限 开始随着波长的增加强度迅速达到一个极大值,之后逐渐 减弱,趋向于零。连续光谱的短波限入s只决定于X射线管 的工作高压。 t 10 特片光谱 hvm=hC/λs=eV 8 λs=12.395/V 崇 6 Mo V的单位为KV, 4 Cr 入s的单位为A 连续光谱 1A=10-8cm (angstrum) 0.5 0.7 0.9 波长()
3 X射线的产生 (4) 第一章. X射线的性质 连续光谱又称为“白色”X射线,包含了从短波限λm开 始的全部波长,其强度随波长变化连续地改变。从短波限 开始随着波长的增加强度迅速达到一个极大值,之后逐渐 减弱,趋向于零。连续光谱的短波限λs只决定于X射线管 的工作高压。 hνm = hC/λs = eV λs = 12.395/V V的单位为KV, λs的单位为 Å 1 Å =10-8 cm (angstrum)
第一章.X射线的性质 3X射线的产生 (2)特征谱的产生 从原子物理学知道,原子内的电子按照泡利不 相容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分布在各个能级上(电子 轨道),用记号K、L、M、N.表示。K层最靠 近原子核,能量最低,稳定性最强。 当外来电子将K层的一个电子击出后,这时 原子就处于高能的不稳定状态(激发态),必然自发 地向稳定态过渡。此时位于较外层较高能量的L层 电子可以跃迁到K层
3 X射线的产生 (5) 第一章. X射线的性质 (2) 特征谱的产生 从原子物理学知道,原子内的电子按照泡利不 相容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分布在各个能级上(电子 轨道),用记号K、L、M、N.表示。K层最靠 近原子核,能量最低,稳定性最强。 当外来电子将 K层 的一个电子击出后,这时 原子就处于高能的不稳定状态(激发态),必然自发 地向稳定态过渡。此时位于较外层较高能量的 L层 电子可以跃迁到K层
第一章。X射线的性质 3X射线的产生(6) 在跃迁的过程中,前后存在能量差异,其差异即 等于K层与L层的能级差, △E=EL-EK=hv 该差值能量将以X射线的形式放射出去。 放射出的X射线的波长入=h/△E必然是仅取决 于原子序数的常数。这种由L→K的跃迁产生的X射 线称为KQ辐射,同理还有Kβ辐射,Ky辐射。不过 离开原子核越远的轨道产生跃迁的几率越小,所以 高次辐射的强度也很小。 把这种Ka、KB、及KY等辐射称之为特征
3 X射线的产生 (6) 第一章. X射线的性质 在跃迁的过程中,前后存在能量差异,其差异即 等于 K层 与 L层 的能级差, ΔE=EL-EK=hν 该差值能量将以X射线的形式放射出去。 放射出的X射线的波长 λ=h/ΔE 必然是仅取决 于原子序数的常数。这种由L→K的跃迁产生的X射 线称为Kα辐射,同理还有Kβ辐射,Kγ辐射。不过 离开原子核越远的轨道产生跃迁的几率越小,所以 高次辐射的强度也很小。 把这种Kα、Kβ、及Kγ等辐射称之为特征 谱
第一章。X射线的性质 3X射线的产生(7) 高速电子 M壳层 L壳层 K Lal K瓷层 原子核 K壳层电子 L壳层电子
3 X射线的产生 (7) 第一章. X射线的性质
第一章.X射线的性质 3X射线的产生 (8) K态(K电子去除) Ko Ka福9时 L态(L电子去除) M态(M电子去除) Ma N态N电子去徐) 价电子去稀 和生子
3 X射线的产生 (8) 第一章. X射线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