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信号啊 Y2 进 空 0.6072 !峰 +W6 流出时间
2.2气相色谱分析理论基础 。 气固色谱法:吸附能力不同而进行分离, 属吸附色谱法; 气液色谱法:溶解能力不同而进行分离, 属分配色谱。 常用分配系数K和分配比k来描述
2.2 气相色谱分析理论基础 • 气固色谱法:吸附能力不同而进行分离, 属吸附色谱法; • 气液色谱法:溶解能力不同而进行分离, 属分配色谱。 常用分配系数K和分配比k来描述
·1、分配系数K K- C 它仅与固定相和温度有关 2、分配比k(容量因子或容量比) =K/B K值是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 随柱温、柱压、流动相及固定相的体积而改变
• 1、分配系数K 它仅与固定相和温度有关 2、分配比k(容量因子或容量比) =K/β K值是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 随柱温、柱压、流动相及固定相的体积而改变。 Cg C K 1 mg m k 1
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 ·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需解决的问题: 色谱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 影响分离及柱效的因素与提高柱效的途径; 柱效与分离度的评价指标及其关系 1、塔板理论 塔板理论:Martin提出,色谱柱是由一系列 连续的、相等高度的水平塔组成
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 • 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需解决的问题: 色谱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 影响分离及柱效的因素与提高柱效的途径; 柱效与分离度的评价指标及其关系 1、塔板理论 塔板理论:Martin提出,色谱柱是由一系列 连续的、相等高度的水平塔组成
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 塔板理论的要点: (1)在柱内一小段长度H内,组分可以在两相间迅 速达到平衡。这一小段柱长称理论塔板高度H。 (2)以气相色谱为例,载气进入色谱柱不是连续的, 而是脉动式,每次进气为一个塔板体积(△Vm) 3)所有组分开始存在于第0号塔板上,而且试样沿 轴(纵)向扩散可忽略。 (4)分配系数在所有塔板上是常数,与组分在某一 塔板上的量无关
塔板理论的要点: (1)在柱内一小段长度H内,组分可以在两相间迅 速达到平衡。这一小段柱长称理论塔板高度H。 (2)以气相色谱为例,载气进入色谱柱不是连续的, 而是脉动式,每次进气为一个塔板体积(ΔVm) (3)所有组分开始存在于第0号塔板上,而且试样沿 轴(纵)向扩散可忽略。 (4)分配系数在所有塔板上是常数,与组分在某一 塔板上的量无关。 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