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课 第六章计算机检索基础与因特网的使用 逻辑运算符是计算机检索过程中广泛采用的种方法,在各检索词之间合 理地、综合运用逻辑运算是提高文献命中准确性和文献的查全率的基本方法, 其运算次序为:“NOT“AND"“OR”,括号中先运算。 练习 1、沸石分子筛的吸附A*B A: zeolites B: adsorption 2、顺丁烯二酸酐的制备A*(B+C) A: 2, 5-furandionc B: prepn. C: manuf 3、石油和天然气的脱硫(A+B)*C A: petroleum B: natural gas C: desulfurization 4、润滑酯的生产工艺和设备A*B*C*①D+E) A: IPC C10M05 B: lubricant C: grease D: technology E: equipment 5、红外光谱与质谱在石油分析中的应用(A+B)*(C*D) A: IR B: MS C: petroleum D: analysis
文献检索课 第六章 计算机检索基础与因特网的使用 - 6 - 6 逻辑运算符是计算机检索过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在各检索词之间合 理地、综合运用逻辑运算是提高文献命中准确性和文献的查全率的基本方法, 其运算次序为:“NOT”“AND”“OR”,括号中先运算。 练习: 1、沸石分子筛的吸附 A*B A:zeolites B: adsorption 2、顺丁烯二酸酐的制备 A*(B+C) A: 2,5-furandionc B: prepn. C: manuf. 3、石油和天然气的脱硫 (A+B)*C A:petroleum B: natural gas C: desulfurization 4、润滑酯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A*B*C* (D+E) A: IPC C10M05 B: lubricant C: grease D: technology E: equipment 5、红外光谱与质谱在石油分析中的应用 (A+B) * (C*D) A: IR B: MS C: petroleum D: analysis
文献检索课 第六章计算机检索基础与因特网的使用 第二节因特网的使用 、 Internet的概况 1969年代末美国国防部出资兴办 ARPAnet(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高级研究计划局)项目。当时开通时只有4个点。 1970年诞生了用于网络互连的标准、通用的网络协议TCP/P( 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 Internet protocol)协议 1987年,NS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选择了IBM (计算机制造商)、MCI(长途电话公司)、 Merit(密执安州一个区域性网络 服务公司)提出的一个联合方案,合作建立新的广域网。MCI提供长途传输线 路;IBM提供专用的计算机和软件; Merit管理这一网络。1988年 NSFnet取代 了 ARPAnet而成为 Internet的骨干网。1990年 ARPAnet停止运行。 1992年IBM、MCI和 Merit组建了ANS( Advanced network and services高级网 络和服务公司)。 ANSnet的传输速率是 NSFnet骨干网的30倍,达到 45Mbps。 Internet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研究网、运行网、商业网 到1998年3月,全世界 Internet用户人数已达1.1亿。预计到2000年, Internet 上将有100万个网络,1亿台计算机和10亿个用户 二、 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 Internet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87年到1994年。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是我国首家连入 Internet 的单位。第一批 Internet使用者是全国1000多名科学家 第二阶段是从1994年到1995年的教育科研网发展阶段。中关村地区教育与 科研示范网络NCFC( National Computer&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即国家 计算机与网络设施工程,简称中关村网),1994年3月开通了速率为64Kbps 的 Internet国际出口专线,中国网络域名也最终确定为cn,这标志着我国正式 加入 Internet 第三阶段是从1995年开始的商业应用阶段。1995年5月,邮电部开通了我国 公用 Internet网 Chinanet。1996年9月,电子工业部 ChinagBn又开通。 7
文献检索课 第六章 计算机检索基础与因特网的使用 - 7 - 7 第二节 因特网的使用 一、 Internet 的概况 1969 年代末美国国防部出资兴办 ARPAnet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高级研究计划局)项目。当时开通时只有 4 个点。 1970 年诞生了用于网络互连的标准、通用的网络协议 TCP/I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 Internet Protocol) 协议。 1987 年,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选择了 IBM (计算机制造商)、MCI(长途电话公司)、Merit(密执安州一个区域性网络 服务公司)提出的一个联合方案,合作建立新的广域网。MCI 提供长途传输线 路;IBM 提供专用的计算机和软件;Merit 管理这一网络。1988 年 NSFnet 取代 了 ARPAnet 而成为 Internet 的骨干网。1990 年 ARPAnet 停止运行。 1992 年 IBM、MCI 和 Merit 组建了 ANS(Advanced network and Services 高级网 络和服务公司)。ANSnet 的传输速率是 NSFnet 骨干网的 30 倍,达到 45Mbps。 Internet 的发展经历了 3 个阶段。研究网、运行网、商业网。 到 1998 年 3 月,全世界 Internet 用户人数已达 1.1 亿。预计到 2000 年,Internet 上将有 100 万个网络,1 亿台计算机和 10 亿个用户。 二、 Internet 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 Internet 发展大致经历了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 1987 年到 1994 年。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是我国首家连入 Internet 的单位。第一批 Internet 使用者是全国 1000 多名科学家。 第二阶段是从 1994 年到 1995 年的教育科研网发展阶段。中关村地区教育与 科研示范网络 NCFC(National Computer &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 即国家 计算机与网络设施工程,简称中关村网),1994 年 3 月开通了速率为 64Kbps 的 Internet 国际出口专线,中国网络域名也最终确定为 cn,这标志着我国正式 加入 Internet。 第三阶段是从 1995 年开始的商业应用阶段。1995 年 5 月,邮电部开通了我国 公用 Internet 网 Chinanet。1996 年 9 月,电子工业部 ChinaGBN 又开通
文献检索课 第六章计算机检索基础与因特网的使用 ●四大互联网络 目前我国已建成了四大互连网络: CSTnet中国科学技术网、 CERnet中国教育 与科研网、 Chinanet中国公用 Internet网、 Chinagbn中国金桥信息网,有6个 Internet国际出口:中科院高能所、中科院网络中心、清华大学(10M)、北京化 工大学、邮电部(北京、上海)、电子部吉通公司 三、 Internet的服务与工具 Internet服务根据形式可以分成3大类:工具类、讨论类、信息查询类 工具类服务包括: Telnet、E-mai、FTP、 Archie等。 讨论类服务包括:News、BBS、IRC(在线聊天系统)等。 信息查询服务包括: Gopher、wais(广域信息服务系统)、WWW等 此外还有网络会议、网络游戏、网络广播、网上教学等 四、 TCP/IP协议简述 ARPAnet最初设计因特网的目的是用以支持军队的一项研究,即:设计建立 个网,当它的一部分被迫停止运行时(例如遭核弹袭击),此网仍能完成工 作。 Internet是建在把全世界的网络集合起来的基础上的。在这些网络上可能连 接许多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因此,必须有个共同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把它们都 连在一起,这个东西就是TCPP协议。 TCPP是上百个(用来连接计算机和网络的)协议合起来的共有名字。 TCPP的实际名字是来自最重要的两个协议,TCP( 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传 输控制协议)和IP( Internet protoco互连网协议)。 在 Internet内部,信息不是一个恒定的数据流从一台计算机传送到另一台计算 机,而是把数据分解成小包,即数据包。例如,当你传送一个很长的信息给远 方的朋友时,TCP就把这个信息分成很多个数据包,每一个数据包用一序号和 接收地址来标定。此外,为了使接受方知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出错,TCP 还插入一些校验信息
文献检索课 第六章 计算机检索基础与因特网的使用 - 8 - 8 ⚫ 四大互联网络 目前我国已建成了四大互连网络:CSTnet 中国科学技术网、CERnet 中国教育 与科研网、Chinanet 中国公用 Internet 网、ChinaGBN 中国金桥信息网,有 6 个 Internet 国际出口:中科院高能所、中科院网络中心、清华大学(10M)、北京化 工大学、邮电部(北京、上海)、电子部吉通公司。 三、 Internet 的服务与工具 Internet 服务根据形式可以分成 3 大类:工具类、讨论类、信息查询类。 工具类服务包括:Telnet、E-mail、FTP、Archie 等。 讨论类服务包括:News、BBS、IRC(在线聊天系统)等。 信息查询服务包括:Gopher、Wais(广域信息服务系统)、WWW 等。 此外还有网络会议、网络游戏、网络广播、网上教学等。 四、 TCP/IP 协议简述 ARPAnet 最初设计因特网的目的是用以支持军队的一项研究,即:设计建立 一个网,当它的一部分被迫停止运行时(例如遭核弹袭击),此网仍能完成工 作。Internet 是建在把全世界的网络集合起来的基础上的。在这些网络上可能连 接许多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因此,必须有个共同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把它们都 连在一起,这个东西就是 TCP/IP 协议。 TCP/IP 是上百个(用来连接计算机和网络的)协议合起来的共有名字。 TCP/IP 的实际名字是来自最重要的两个协议,TC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 传 输控制协议)和 IP(Internet Protocol 互连网协议)。 在 Internet 内部,信息不是一个恒定的数据流从一台计算机传送到另一台计算 机,而是把数据分解成小包,即数据包。例如,当你传送一个很长的信息给远 方的朋友时,TCP 就把这个信息分成很多个数据包,每一个数据包用一序号和 一接收地址来标定。此外,为了使接受方知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出错, TCP 还插入一些校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