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分析 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需求函数的作用 分析各种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方向、程度); 通过计量研究来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 测算货币需求量,作为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依据。 ■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变量。O/规模变量 机会成本变 量 其他变量 200706.金融学院
2007.06. 金融学院 6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分析 货币需求函数 ◼ 货币需求函数的作用 ◼ 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变量 分析各种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方向、程度); 通过计量研究来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 测算货币需求量,作为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依据。 规模变量 机会成本变 量 其他变量
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规模变量(财富和收入):财富总额决定了货 币需求量的最高限额。 现代货币需求理论中,常把收入作为财富的代表而列入货 币需求函数。 收入对货币需求量的决定表现在两个方面: 1收入水平的高低2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 机会成本变量(市场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变量主 要有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和实物资产的 预期收益率。而这些非货币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又在一定程 度上是由社会的市场利率所决定的。 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市场利率与机会成本 2市场利率与利率预期 ●社会、心理及其它变量:信用制度及信用的发达程度、消 费倾向以及经济主体的预期和个体偏好 200706.金融学院
2007.06. 金融学院 7 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 规模变量(财富和收入):财富总额决定了货 币需求量的最高限额。 现代货币需求理论中,常把收入作为财富的代表而列入货 币需求函数。 收入对货币需求量的决定表现在两个方面: 1.收入水平的高低 2.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 ⚫ 机会成本变量(市场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变量主 要有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和实物资产的 预期收益率。而这些非货币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又在一定程 度上是由社会的市场利率所决定的。 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市场利率与机会成本 2.市场利率与利率预期 ⚫ 社会、心理及其它变量:信用制度及信用的发达程度、消 费倾向以及经济主体的预期和个体偏好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货币必要量规律 M=M 马克思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金属货币 三个问题需要回答:(p290) ·商品进入市场前是否有价格? ·商品是第一位的,还是货币是第一位的? ·货币是否参与一次交换就会推出流通领域? M P 200706.金融学院
2007.06. 金融学院 8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货币必要量规律 马克思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金属货币 三个问题需要回答:(p290) ·商品进入市场前是否有价格? ·商品是第一位的,还是货币是第一位的? ·货币是否参与一次交换就会推出流通领域? Md = Ms V PQ M =
在考虑到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后,马克思又将货币必要量公 式予以了修订: 待实现的 本期赊销商品+到期该支付的互相抵消 流通中的一_商品价格总额的价格总额商品价格总额的金额 货币必要量 同一单位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平均流通速度 个极其重要的假设:经济体内拥有足够大的金属储量和产量 (二)纸币流通规律 遵循货币必 纸币本身 纸币不能要量规律纸币价值 没有价值 自发调节 的变化 因为流通 只能适应 平值 才有价值 客观需求 升值 贬值 200706.金融学院
2007.06. 金融学院 9 在考虑到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后,马克思又将货币必要量公 式予以了修订: 待实现的 - 本期赊销商品 + 到期该支付的 – 互相抵消 流通中的 商品价格总额 的价格总额 商品价格总额 的金额 货币必要量 同一单位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平均流通速度 (二)纸币流通规律 一个极其重要的假设:经济体内拥有足够大的金属储量和产量 纸币本身 没有价值 因为流通 才有价值 纸币不能 自发调节 只能适应 客观需求 纸币价值 的变化: 平值 升值 贬值 遵循货币必 要量规律
几点启示: (1)货币必要量规律反映的是实际经济运行对货币的客观 需要量。 (2)金属货币制度下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商品价 格有多大,就需要多少金币实现它。 (3)反映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即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职能的货币量。 (4)纸币流通条件下,无论多少纸币也只能代表客观所需 要的金量,商品的价格水平会随纸币的数量而涨跌。 (5)实际测算困难,主要进行定性分析。 200706.金融学院
2007.06. 金融学院 10 几点启示: (1)货币必要量规律反映的是实际经济运行对货币的客观 需要量。 (2)金属货币制度下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商品价 格有多大,就需要多少金币实现它。 (3)反映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即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职能的货币量。 (4)纸币流通条件下,无论多少纸币也只能代表客观所需 要的金量,商品的价格水平会随纸币的数量而涨跌。 (5)实际测算困难,主要进行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