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帛书老子注译与研究》序…………张公年(1) 第一篇帛书老子注译 说明 《德篇》注晕……5 《道篇》注译………(74) 第二篇老子研究………………(131) 关于影书《老子》的几个问题……………(135) 关于《老子》产生的年代问题…(141) 老子哲学思想的特点 …(147 老子的无神论思想 (156) 老子的攻治思想…:61 老子策咚思想的特点……(9) 老子的伦理思想 老子营学恩想渊源的探索…(182 老子在中国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92) 老子在先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93) 老子在两汉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283) 老子在魏晋玄学中的慈位和影鸡………(28) 老子在我居教与像教思想中的地位和影………(232) 老子在業元明漕学麗想中的地位和影响………(23) 附录一:帛书老子甲、乙本释文与校订本全文……(247 附录二王弼,傅奕,河上公想尔注本《老子》…(274)
帛书老子注译
说明 从现今看到的《老子》版本来说,一九七三年十二月长沙马 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本为最古。其内容虽说与现存的通行 本相差不多,文字上则更接近于傅奕本,但毕竟又有所不同, 有的地方甚至有比较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对于我们正确地把 握和研究老子的思想,提供了有益的根据。今以帛书《老子》 为底本,以帛书甲、乙本释文为基础,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 作了校注和今译。为便于读,原本根据河上公注本分章,每 章另起行,次序根据帛书。本书注释的原则是:除了一般文字 的注释之外,更多地注意从老子的思想体系上来把握。注释力 求简明扼要,避免复缛烦琐;力求思想准确,避免主观臆断。 同时,由于帛书《老子》(不论甲本还是乙本)脱误颇多,初 学者阅读赵来因难较大。为此我将甲、乙两本互相对照,并依 据傅奕本和其它本子,进行了校补。校勘原则是:帛部、乙 本文字相同者,尽量保存帛书原文;帛书原文与整个老子思想 相抵触考,则采用它本;甲、乙本有出入者,则采用它本校 补。校韵所多考的主要版本有:傅奕本、河上公本、通行本 (王弼本)、景龙碑本等,同时参考了严遵《道德指归》、 《韩非子》、《淮南子》等书;并注意吸取了近人马叙伦、高 尊、劳健、朱谦之等校勘工作的成果。注释主要参考了《韩非 子》的《解老》、《喻老》篇、《淮南子》的《原道训》、河 上公注、王弱注、想尔注、陈景元注、彭耜注、王安石注、是 澄注、王念孙的《读书杂志》、李翘的《老子古注》、刘师培
的《老子料补》、易顥鼎的《读书札记》、奚侗的《老子集 解》、俞樾的《老子平议》,以及帛书释文注等。同时也还参 考了马叙伦,高亨,朱谦之、任继愈、张松如等注释本的研究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