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第一节:文学的“转折 当代文学的内涵、特性及形成: (一)、涵义及特性:当代文学概念最早 提出在50年代后期,它特指1949年以后到 现在的中国文学,概念提出的动机是给新 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命名。 ●当代文学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当代性和整 体性
第一节:文学的“转折” ⚫ 一、当代文学的内涵、特性及形成: ⚫ (一)、涵义及特性:当代文学概念最早 提出在50年代后期,它特指1949年以后到 现在的中国文学,概念提出的动机是给新 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命名。 ⚫ 当代文学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当代性和整 体性
当代文学的形成:共和国文学范式的 形成 ●1、40年代的文学界 A:政治变革带来文学的转折,出现国统区、 沦陷区、解放区等不同区域的文学特征 ●B:自由主义作家的命运: ●C:左翼文学对文学的规范:毛泽东文艺思 想的确立。 2、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确立
⚫ 二、当代文学的形成:共和国文学范式的 形成 ⚫ 1、40年代的文学界: ⚫ A:政治变革带来文学的转折,出现国统区、 沦陷区、解放区等不同区域的文学特征。 ⚫ B:自由主义作家的命运: ⚫ C:左翼文学对文学的规范:毛泽东文艺思 想的确立。 ⚫ ⚫ 2、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确立
第二节、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第一次文代会、第二次文代会与第三次文 代会
第二节、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第一次文代会、第二次文代会与第三次文 代会
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19日,北平) 、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2、总报告: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3、中心议题:文艺队伍的团结与发展广泛的统一战线 ★解放区(延安)→左翼作家→文学风格:明朗的、歌颂的 反映民间大众意识 ★国统区(重庆、上海)→民主主义作家→文学风格:悲凉、 阴郁、讽刺、揭露→反映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 4、意义:①实现了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队伍的大会师; ②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新中国文艺 事业的总方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③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 务的总方向; ④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 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一、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19日,北平) 1、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2、总报告: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3、中心议题:文艺队伍的团结与发展广泛的统一战线 ★解放区(延安)→左翼作家→文学风格:明朗的、歌颂的→ 反映民间大众意识 ★国统区(重庆、上海)→民主主义作家→文学风格:悲凉、 阴郁、讽刺、揭露→反映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 4、意义:①实现了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队伍的大会师; ②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新中国文艺 事业的总方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③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 务的总方向; ④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 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