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卫生害虫 目 标:了解卫生害虫主要种类:掌握其危害的特点、形态鉴定特 征和防治技术。 重点难点:①重点:蚊类、蝇类和蟑螂的危害、形态鉴定特征、 习性、发生危害规律和防治方法。卫生害虫的 综合防治。 ②难 点:各类卫生害虫的危害特点。 教学设计:①计划课时:2.5学时。(授课2学时,实验0.5学时) ②教具:多媒体教学与实物标本及挂图相结合。 ③过程安排:授课采用讲授式、启发式、自学式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主要详细讲授每类卫生害虫 的一或两个种,每种主要讲其的分布与危害, 形态鉴定特征,生活史与习性,发生规律,具 体的防治措施。其余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 举一反三,将其他相似种以同样的方法快速掌 握。自学其它常见卫生害虫:归纳性地讲授蝇 类、蚊类的综合防治。 实验采用实物标本与挂图相结合。对危每种卫生 害虫的危害特点、形态特征(以成虫、幼虫为主, 卵与蛹简介)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观察实物标 本或活虫及新鲜的危害症状,对所讲的理论进行 实际的验证。 总结: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卫生害虫的主要类群,掌握了卫生害虫 危害的特点、形态鉴定特征、主要习性及综合防治方法,为以后的实 践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主要内容: 第一节卫生害虫概况 第二节 蚊类 第三节 蝇类 第四节蟑螂 第一节卫生害虫概况 一、卫生害虫的定义: 广义地讲,卫生害虫是指那些可对人类健康直接或间接危害、影 响人们正常生活的所有节肢动物。他们包括有昆虫纲的蚊、虻、蠓 白蛉、蝇、蟑螂(蜚蠊)、跳蚤、虱、臭虫和蛛形纲婢螨亚纲的蜱类 革螨、恙螨、疥螨、蠕形螨、粉螨、蒲螨等
第十四章 卫生害虫 目 标:了解卫生害虫主要种类;掌握其危害的特点、形态鉴定特 征和防治技术。 重点难点:①重 点:蚊类、蝇类和蟑螂的危害、形态鉴定特征、 习性、发生危害规律和防治方法。卫生害虫的 综合防治。 ②难 点:各类卫生害虫的危害特点。 教学设计:①计划课时:2.5 学时。(授课 2 学时,实验 0.5 学时) ②教 具:多媒体教学与实物标本及挂图相结合。 ③过程安排:授课采用讲授式、启发式、自学式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主要详细讲授每类卫生害虫 的一或两个种,每种主要讲其的分布与危害, 形态鉴定特征,生活史与习性,发生规律,具 体的防治措施。其余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 举一反三,将其他相似种以同样的方法快速掌 握。自学其它常见卫生害虫;归纳性地讲授蝇 类、蚊类的综合防治。 实验采用实物标本与挂图相结合。对危每种卫生 害虫的危害特点、形态特征(以成虫、幼虫为主, 卵与蛹简介)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观察实物标 本或活虫及新鲜的危害症状,对所讲的理论进行 实际的验证。 总 结: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卫生害虫的主要类群,掌握了卫生害虫 危害的特点、形态鉴定特征、主要习性及综合防治方法,为以后的实 践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卫生害虫概况 第二节 蚊类 第三节 蝇类 第四节 蟑螂 第一节 卫生害虫概况 一、卫生害虫的定义: 广义地讲,卫生害虫是指那些可对人类健康直接或间接危害、影 响人们正常生活的所有节肢动物。他们包括有昆虫纲的蚊、虻、蠓、 白蛉、蝇、蟑螂(蜚蠊)、跳蚤、虱、臭虫和蛛形纲蜱螨亚纲的蜱类、 革螨、恙螨、疥螨、蠕形螨、粉螨、蒲螨等
蚊与疟疾 敏与得 白蛤与黑热后 皇妈 绵软 二、卫生害虫的危害 1、直接危害: 吸血骚扰:如蚊子,虱,臭虫等均为吸血的节肢动物。它们 的叮咬一般可引起瘙痒甚至红肿。 寄生:如某些蝇类幼虫可寄生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引起蝇蛆 症,疥螨的寄生可引起疥疮等。 2、间接危害: 卫生害虫中的一些种类是人类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因 此,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最大,一旦爆发,可以影响到流行区域的社会、 文化发展。如由虱传播的鼠疫:由蚊传播的疟疾;由伊蚊传播的登革 热等,均是由卫生害虫引起的大范围的疾病。 三、卫生害虫传播疾病的方式: 1、机械性传播: 指它们对病原体仅具有携带、输送等的污染作用。也就是说, 病原体只是机械地从一个宿主被传给另一个宿主。如住区蝇类、蟑螂 等,由于它们有喜欢在垃圾等脏物表面停留、觅食的习性。且身体上 有许多毛,极易沾染病原体,因此易将人们的食物等生活用品污染。 进而导致疾病发生。 2、生物性传播: 是卫生害虫最为重要的传播方式。在这种疾病传播方式中, 病原体在媒介体内必须经过发育和/或繁殖的生理过程后,达到其传
二、卫生害虫的危害: 1、直接危害: 吸血骚扰:如蚊子,虱,臭虫等均为吸血的节肢动物。它们 的叮咬一般可引起瘙痒甚至红肿。 寄生:如某些蝇类幼虫可寄生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引起蝇蛆 症,疥螨的寄生可引起疥疮等。 2、间接危害: 卫生害虫中的一些种类是人类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因 此,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最大,一旦爆发,可以影响到流行区域的社会、 文化发展。如由虱传播的鼠疫;由蚊传播的疟疾;由伊蚊传播的登革 热等,均是由卫生害虫引起的大范围的疾病。 三、卫生害虫传播疾病的方式: 1、机械性传播: 指它们对病原体仅具有携带、输送等的污染作用。也就是说, 病原体只是机械地从一个宿主被传给另一个宿主。如住区蝇类、蟑螂 等,由于它们有喜欢在垃圾等脏物表面停留、觅食的习性。且身体上 有许多毛,极易沾染病原体,因此易将人们的食物等生活用品污染。 进而导致疾病发生。 2、生物性传播: 是卫生害虫最为重要的传播方式。在这种疾病传播方式中, 病原体在媒介体内必须经过发育和/或繁殖的生理过程后,达到其传
染期或繁殖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对人或其他宿主动物具有感染能力: 第二节蚊 蚊属双翅目,蚊科。是与人类关系很大的一类昆虫。世界已知的 蚊子超过3200种,我国记载的也有360多种。国内主要防治的种类 有:淡色库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嗜人按蚊、中华按 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三带喙库蚊等,大多属于按蚊属、库蚊属 和伊蚊属中的常见种 它们除直接町刺、骚扰人类外,还可传播60多种病毒。蚊子传 播的主要危险性疾病有: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疟疾、登革热、 黄热病、淋巴丝虫病等,其中登革热是由白纹伊蚊传播的。 一、常见种类 1按蚊 体灰,翅有花斑,停立时尾上翘。按蚊咬人时会有 刺痛感,可传播疟疾和丝虫病。 2.库蚊 即家蚊,体棕灰色。 最常见。能传播丝虫病和乙型脑炎。 3.伊蚊 体黑或棕黑色,肢体有黑白相间花纹,停立时 后肢上翘。被伊蚊咬后往往奇痒无比,出现 肿块。能传播多种疾病。 二、蚊子的形态 1.成虫 2.卵与幼虫:
染期或繁殖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对人或其他宿主动物具有感染能力。 第二节 蚊 蚊属双翅目,蚊科。是与人类关系很大的一类昆虫。世界已知的 蚊子超过 3200 种,我国记载的也有 360 多种。国内主要防治的种类 有:淡色库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嗜人按蚊、中华按 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三带喙库蚊等,大多属于按蚊属、库蚊属 和伊蚊属中的常见种. 它们除直接叮刺、骚扰人类外,还可传播 60 多种病毒。蚊子传 播的主要危险性疾病有: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疟疾、登革热、 黄热病、淋巴丝虫病等,其中登革热是由白纹伊蚊传播的。 一、常见种类 1.按蚊 体灰,翅有花斑,停立时尾上翘。按蚊咬人时会有 刺痛感,可传播疟疾和丝虫病。 2.库蚊 即家蚊,体棕灰色。 最常见。能传播丝虫病和乙型脑炎。 3.伊蚊 体黑或棕黑色,肢体有黑白相间花纹,停立时 后肢上翘。被伊蚊咬后往往奇痒无比,出现 肿块。能传播多种疾病。 二、蚊子的形态 1.成虫 2.卵与幼虫:
雌蚊产卵于水中,夏天2-3天孵出幼虫。形态特点是胸部比头和腹部 大。 3.蛹 逗点状,不食能动,夏天2-3天羽化成蚊 三、蚊子的生活史 蚊子是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生活史可分成四个阶段。 卵尖公品6公○《880鑫 幼虫 1.卵 蚊子的卵根据种类的不同可能产在水面、水边或水中三种不同的 位置,水面上的如按蚊和家蚊,水边的如伊蚊。按蚊和家蚊约在二天 内孵化,而伊蚊则在三至五天。 按 带 伊蚊 庫蚊
雌蚊产卵于水中,夏天 2-3 天孵出幼虫。形态特点是胸部比头和腹部 大。 3.蛹: 逗点状,不食能动,夏天 2-3 天羽化成蚊。 三、蚊子的生活史 蚊子是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生活史可分成四个阶段。 1.卵: 蚊子的卵根据种类的不同可能产在水面、水边或水中三种不同的 位置,水面上的如按蚊和家蚊,水边的如伊蚊。按蚊和家蚊约在二天 內孵化,而伊蚊则在三至五天
2.幼虫: 蚊子的幼虫吸管呼吸。摄食有机物及微生物,口的刷毛会产生水 流,流向嘴巴。这个时期约维持10一14天,经4次蛻皮后变成蛹 3.蛹 蛹的形状从侧面看起來成逗点状。不摄食,但可在水中游动。经 二天完全成熟。 4.成虫 新出生的蚊子在翅膀沒有硬之前无法起飞(羽化)。雄蚊在羽 化后24小时之内其腹节第八节以后全部反转180。完成交配姿 勢。交配有的黄昏時刻在田野寬曠之處形成蚊柱作群舞。蚊柱不一定 單純由一種雄蚊聚集而成,往往有幾種不同蚊種集合而成。此時雌蚊 見到群舞光景,就飛進蚊柱與同種雄蚊交配離去。交配通常需要10-25 秒。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交配後由雄性副腺分泌的液體,形成交配 栓於雌性交配孔内,但逐漸溶解,約於24小時後完全消失。一生只 交配一次,後其一生(100多天後)產下的卵尚可受精。 四、蚊子的生活习性 1.孳生习性 蚊虫都孳生于水中,不同性质的水质和积水类型孳生不同种类 的蚊虫。治理或改造孳生地是防蚊的制本措施。 V严重污染水体,如粪坑、粪池等,骚扰伊蚊。 ν轻度污染水体,如污水坑(沟)、清水粪坑,洼地积水等。致倦库蚊 淡色库蚊 ν面积较大的清洁水体,如稻田、荷溏、沼泽、灌溉沟等。中华按蚊、 三带喙库蚊 2.吸血习性 蚊也是通过吸血传播疾病的,了解蚊的吸血习性能察知其 与疾病的关系。 只有雌蚊才吸血,雌蚊必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 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温、湿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可影响 蚊的吸血活动。气温在10°C以上时开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
2.幼虫: 蚊子的幼虫吸管呼吸。摄食有机物及微生物,口的刷毛会产生水 流,流向嘴巴。这个时期约维持10-14天,经4次蛻皮后变成蛹。 3.蛹 蛹的形状从侧面看起來成逗点状。不摄食,但可在水中游动。经 二天完全成熟。 4.成虫 新出生的蚊子在翅膀沒有硬之前无法起飞(羽化)。 雄蚊在羽 化后24小时之內其腹节第八节以后全部反转180°完成交配姿 勢。交配有的黃昏時刻在田野寬曠之處形成蚊柱作群舞。蚊柱不一定 單純由一種雄蚊聚集而成,往往有幾種不同蚊種集合而成。此時雌蚊 見到群舞光景,就飛進蚊柱與同種雄蚊交配離去。交配通常需要10-25 秒。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交配後由雄性副腺分泌的液體,形成交配 栓於雌性交配孔內,但逐漸溶解,約於24小時後完全消失。一生只 交配一次,後其一生(100多天後)產下的卵尚可受精。 四、蚊子的生活习性 1.孳生习性 蚊虫都孳生于水中,不同性质的水质和积水类型孳生不同种类 的蚊虫。治理或改造孳生地是防蚊的制本措施。 严重污染水体,如粪坑、粪池等,骚扰伊蚊。 轻度污染水体,如污水坑(沟)、清水粪坑,洼地积水等。致倦库蚊、 淡色库蚊 面积较大的清洁水体,如稻田、荷溏、沼泽、灌溉沟等。中华按蚊、 三带喙库蚊 2.吸血习性 蚊也是通过吸血传播疾病的,了解蚊的吸血习性能察知其 与疾病的关系。 只有雌蚊才吸血,雌蚊必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 雌蚊多在羽化后 2-3 天开始吸血,温、湿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可影响 蚊的吸血活动。气温在 10°C 以上时开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