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地下害虫 目标:了解地下害虫的主要类群、种类和调查方法:掌握地下害 危害的特点、形态鉴定特征、主要习性与综合防治方法。 重点难点:①重 点:蛴螬类(大黑腮金龟、暗黑腮金龟、铜绿丽 金龟的危害,形态鉴定特征,主要习性)。 金针虫类(沟金针虫的危害,形态鉴定特征 与习性),蝼蛄类(华北蝼蛄与东方蝼蛄的 危害,形态鉴定特征与习性)。地老虎类(小 地老虎的危害,形态鉴定特征与习性)。掌 握各类地下害虫综合防治的具体措施 ②难点:各类地下害虫的危害特点、习性及综合防治的 具体措施。 教学设计:①计划课时:3学时。(授课2学时,实验3学时) ②教具:多媒体教学与实物标本及挂图相结合。 ③过程安排:授课采用讲授式、启发式、自学式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主要详细讲授每类害虫的 一或两个种,每种主要讲其的分布与危害, 形态鉴定特征,生活史与习性,具体的防治 措施。其余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举一反 三,将其他相似种以同样的方法快速掌握。 自学其它常见地下害虫:地下害虫发生与环 境的关系;地下害虫调查预测报。归纳性地 讲授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的具体措施。 实验采用实物标本与挂图相结合。对每种害虫 的危害特点、形态特征(以成虫、幼虫为主, 卵与蛹简介)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到田间 观察实物标本或活虫及新鲜的危害症状,对 所讲的理论进行实际的验证。 总结: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了地下害虫的主要类群,掌握了地下害 虫危害的特点、形态鉴定特征、主要习性及综合防治方法,为以后的 实践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主要内容: 第一节蛴螬(掌握) 第二节 金针虫(掌握) 第三节 蝼蛄(掌握) 第四节 地老虎(掌握) 第五节 其它常见地下害虫(自学了解) 第六节 地下害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自学了解)
第七章 地下害虫 目 标:了解地下害虫的主要类群、种类和调查方法;掌握地下害 虫危害的特点、形态鉴定特征、主要习性与综合防治方法。 重点难点:①重 点:蛴螬类(大黑腮金龟、暗黑腮金龟、铜绿丽 金龟的危害,形态鉴定特征,主要习性)。 金针虫类(沟金针虫的危害,形态鉴定特征 与习性),蝼蛄类(华北蝼蛄与东方蝼蛄的 危害,形态鉴定特征与习性)。地老虎类(小 地老虎的危害,形态鉴定特征与习性)。掌 握各类地下害虫综合防治的具体措施。 ②难 点:各类地下害虫的危害特点、习性及综合防治的 具体措施。 教学设计:①计划课时:3 学时。(授课 2 学时,实验 3 学时) ②教 具:多媒体教学与实物标本及挂图相结合。 ③过程安排:授课采用讲授式、启发式、自学式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主要详细讲授每类害虫的 一或两个种,每种主要讲其的分布与危害, 形态鉴定特征,生活史与习性,具体的防治 措施。其余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举一反 三,将其他相似种以同样的方法快速掌握。 自学其它常见地下害虫;地下害虫发生与环 境的关系;地下害虫调查预测报。归纳性地 讲授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的具体措施。 实验采用实物标本与挂图相结合。对每种害虫 的危害特点、形态特征(以成虫、幼虫为主, 卵与蛹简介)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到田间 观察实物标本或活虫及新鲜的危害症状,对 所讲的理论进行实际的验证。 总 结: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了地下害虫的主要类群,掌握了地下害 虫危害的特点、形态鉴定特征、主要习性及综合防治方法,为以后的 实践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蛴螬(掌握) 第二节 金针虫(掌握) 第三节 蝼蛄(掌握) 第四节 地老虎(掌握) 第五节 其它常见地下害虫(自学了解) 第六节 地下害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自学了解)
第七节 地下害虫调查与测报(自学了解) 第八节 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掌握) 第一节蛴螬类(grubs) 俗称壮地虫,白土蚕,地漏子,属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其幼虫 统称蛴螬类。 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为害最重,世界2万余种,中国1072种, 为害农林牧草的有100余种。 主要有: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棕色鳃金龟 其次有:苹毛、白星、六斑、黄褐、毛黄、中华孤丽金龟、黑绒。 还有蓝光丽金龟,是目前草坪上主要害虫。 一、分布与为害: ■华北大黑鳃金龟:除西藏外,各省均有; ■暗黑鳃金龟:除西藏,新疆外,长江以 北 ■棕色鳃金龟:东北、华北、西北干旱瘠 薄地区; ■黑皱鳃金龟:东北、华北、西北、长江 流域: ■铜绿丽金龟:除西藏,新疆外,果树、 林木; ■中华弧丽金龟:全国; ■苹毛丽金龟:东北、华北、陕、苏、皖、 川等;
第七节 地下害虫调查与测报(自学了解) 第八节 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掌握) 第一节 蛴螬类(grubs) 俗称壮地虫,白土蚕,地漏子,属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其幼虫 统称蛴螬类。 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为害最重,世界 2 万余种,中国 1072 种, 为害农林牧草的有 100 余种。 主要有: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棕色鳃金龟。 其次有:苹毛、白星、六斑、黄褐、毛黄、中华孤丽金龟、黑绒。 还有蓝光丽金龟,是目前草坪上主要害虫。 一、分布与为害: ◼ 华北大黑鳃金龟:除西藏外,各省均有; ◼ 暗黑鳃金龟:除西藏,新疆外,长江以 北; ◼ 棕色鳃金龟:东北、华北、西北干旱瘠 薄地区; ◼ 黑皱鳃金龟:东北、华北、西北、长江 流域; ◼ 铜绿丽金龟:除西藏,新疆外,果树、 林木; ◼ 中华弧丽金龟:全国; ◼ 苹毛丽金龟:东北、华北、陕、苏、皖、 川等;
■为害 取食萌发种子,咬断幼苗、 根、茎,轻则缺苗、断垄,重 则绝收。断口整齐平截,成虫 喜食叶片,嫩芽、花蕾、果实。 其次咬食花生、甜菜等块茎。 不但减产,易引起病菌侵染。 二、生活史及习性 1、生活史: 最短的大黑鳃金龟,2代年, 最长的1代/6年。 ■大黑鳃金龟:仅华南1代/年, 北方1代2年,局部世代,以 幼虫或成虫在土中越冬
二、生活史及习性: 1、生活史: 最短的大黑鳃金龟,2 代/年, 最长的 1 代/6 年。 ◼ 大黑鳃金龟:仅华南 1 代/年, 北方 1 代 /2 年,局部世代,以 幼虫或成虫在土中越冬 ◼ 为害: 取食萌发种子,咬断幼苗、 根、茎,轻则缺苗、断垄,重 则绝收。断口整齐平截,成虫 喜食叶片,嫩芽、花蕾、果实。 其次咬食花生、甜菜等块茎。 不但减产,易引起病菌侵染
6上/下产卵 6下8/中卵化盛期 盛期 褒娶 5/上,17℃成虫 盛发 然趣 大思那金龟 大部分劲虫秋季 化化 春季成虫 10cm土,14-15℃ 10℃以下幼成虫越冬 虫越冬 暗黑鳃金龟:1代年,以3龄幼虫筑士室越冬,少数以 成虫越冬。 以幼虫越冬者,5月中旬化蛹盛期, 6月中旬8月中旬成虫出土高峰期, 7月中旬产卵盛期,7月下旬解化盛期 初孵幼虫为害,8月下旬为害盛期。 幼虫越冬者,春季一般不为害。 以成虫越冬者,5月出土活动。 铜绿丽金龟:1代年,幼虫越冬。 10cm土温高于6℃开始活动, 3-5月短期为害,5月下旬成虫出土,6月 中旬活动盛期,6月下旬7月上旬产卵 盛期,7月中旬卵孵化盛期,幼虫为害到 10月中旬,2-3龄后,10cm土温低于10℃,下潜越冬。 棕色鰓金龟:(陕西杨凌) 2年1代,成、幼虫均可越冬。4月上旬至5月上旬为越冬成虫 出土盛期,5月中旬为卵盛期,幼虫于第2年7-8月化蛹、羽化并 越冬
暗黑鳃金龟:1 代/年,以 3 龄幼虫筑土室越冬,少数以 成虫越冬。 以幼虫越冬者,5 月中旬化蛹盛期, 6 月中旬—8 月中旬成虫出土高峰期, 7 月中旬产卵盛期,7 月下旬孵化盛期, 初孵幼虫为害,8 月下旬为害盛期。 幼虫越冬者,春季一般不为害。 以成虫越冬者,5 月出土活动。 铜绿丽金龟:1 代/年,幼虫越冬。 10cm 土温高于 6℃开始活动, 3-5 月短期为害,5 月下旬成虫出土,6 月 中旬活动盛期,6 月下旬—7 月上旬产卵 盛期,7 月中旬卵孵化盛期,幼虫为害到 10 月中旬,2—3 龄后,10cm 土温低于 10℃,下潜越冬。 棕色鳃金龟:(陕西杨凌) 2 年 1 代,成、幼虫均可越冬。4 月上旬至 5 月上旬为越冬成虫 出土盛期, 5 月中旬为卵盛期,幼虫于第 2 年 7-8 月化蛹、羽化并 越冬。 春季成虫 10cm 土,14-15℃ 5/上,17℃成虫 盛发 6/上 -7/下产卵 盛期 6/下-8/中卵孵化盛期 幼虫 10 ℃ 以下幼 虫越冬 成虫越冬
123456789101112 5 2、习性: 成虫: ①昼伏夜出,20-33时最盛; ②飞翔活动能力: ■大黑鳃金龟:弱,活动范围集中,老虫窝; ■暗黑鳃金龟:强,灌木上交配,乔木上取食 ■铜绿丽金龟:较强。 ③趋光性:大黑鳃金龟:弱,灯诱占实际虫量0.2% 暗黑鳃金龟及铜绿鳃金龟:强。 ④假死性:受振动,惊扰即假死坠地; ⑤趋化性:粪、腐烂的有机物可招引产卵; ⑥取食选择:花、叶片。 ⑦交配产卵:交配多次,产卵于土中6-15cm处,32-188粒/?,平均 102粒。 幼虫: 均有3龄期,3龄后,长期为害。 大黑鳃金龟,3龄后,10天可连续咬断108株小麦,80株玉米。 第二节金针虫类 俗称节节虫,铁丝虫,铜丝虫,成虫称叩头虫,属鞘翅目,叩头 甲科,全世界已知8000种,我国600一700种,为害农作物的有数十 种,主要有4种: 沟金针虫(最严重)、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 宽背金针虫
2、习性: 成虫: ①昼伏夜出,20-33 时最盛; ②飞翔活动能力: ◼ 大黑鳃金龟:弱,活动范围集中,老虫窝; ◼ 暗黑鳃金龟:强,灌木上交配,乔木上取食; ◼ 铜绿丽金龟:较强。 ③趋光性:大黑鳃金龟:弱,灯诱占实际虫量 0.2% 暗黑鳃金龟及铜绿鳃金龟:强。 ④假死性:受振动,惊扰即假死坠地; ⑤趋化性:粪、腐烂的有机物可招引产卵; ⑥取食选择:花、叶片。 ⑦交配产卵:交配多次,产卵于土中 6-15cm 处,32-188 粒/♀,平均 102 粒。 幼虫: 均有 3 龄期,3 龄后,长期为害。 大黑鳃金龟,3 龄后,10 天可连续咬断 108 株小麦,80 株玉米。 第二节 金针虫类 俗称节节虫,铁丝虫,铜丝虫,成虫称叩头虫,属鞘翅目,叩头 甲科,全世界已知 8000 种,我国 600—700 种,为害农作物的有数十 种,主要有 4 种: 沟金针虫(最严重 )、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 宽背金针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