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图17-1色谱过程示意图 1.试样2.流动相3.固定相4.色谱柱5.检测器 6
6
二、 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概念 1.流出曲线和色谱峰 ■色谱流出曲线又称为色谱图。 基线没有组分流出时的流出曲线。反 映检测器的噪音随时间的变化。 ■色谱峰 是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 正常色谱峰、拖尾峰和前延峰 7
7 二、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概念 ◼ 色谱流出曲线 又称为色谱图。 ◼ 基线 没有组分流出时的流出曲线。反 映检测器 的噪音随时间的变化。 ◼ 色谱峰 是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 正常色谱峰、拖尾峰和前延峰 1.流出曲线和色谱峰
■对称因子f •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 Wn/2 h 天=Wo.05h/2A 0.06h =(A+B)/2A 正常峰0.95-1.05
8 ◼对称因子f s •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 A B A fs W h A ( )/ 2 0.0 5 / 2 = + = 正常峰0.95-1.05
2.定性参数 ■保留时间(t):从进样到某组分在柱后出现浓 度最大时的时间间隔。 ■死时间(t):分配系数为零的组分,即不被固 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组分的保留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某组分由于溶解(或被吸 附)于固定相,比不溶解(或不被吸附) 的组分在柱中多停留的时间。 tR-tR -to 9
9 ◼ 保留时间(tR ):从进样到某组分在柱后出现浓 度最大时的时间间隔。 ◼ 死时间 (t0 ):分配系数为零的组分,即不被固 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组分的保留时间。 ◼ 调整保留时间 ( ):某组分由于溶解(或被吸 附)于固定相,比不溶解(或不被吸附) 的组分在柱中多停留的时间。 R 0 ' R t =t − t ' R t 2. 定性参数
保留体积(V):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在柱后 出现浓度极大时,所需通过色谱柱的流动相 体积。 VR=tR·F 死体积(Vo):由进样器至检测器的流路中未被 固定相占有的空间。 固定相颗粒间间隙、导管的容积、检测器内腔 容积的总和。 V=t·F 10
10 ◼ 保留体积(VR ):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在柱后 出现浓度极大时,所需通过色谱柱的流动相 体积。 R R Fc V = t 0 0 F c V =t 死体积(V0 ):由进样器至检测器的流路中未被 固定相占有的空间。 固定相颗粒间间隙、导管的容积、检测器内腔 容积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