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写在题后的括弧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ID2C 3 A 4.C5.A 6.D 7.D8.D9.C10.A 11 10A 13n 144 二、多项选释题(在小恩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写在题后的括弧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ABCDE 2.ABCDE 3.ACD 4.ADE 5.ABC 6.ABD 7 ABCD 8.AB 9.AB 10.CD 11 ADE 12.ABCD 13.ABCD 14.ABC 15 ACD 17.AC 19.ABCDE 20.ABDE 三、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和计算公式) 1.名义收益率=票面收益/票面金额×100%=8/100×100%=8% 即期收益率=票面收益/购买价格×100%=8/95×100%=8.42% 实际收益率票面收益士本金损益 100%.8+00-95)/9x100%6=% 购买价格 95 2.股票的行市=预期股息收入/市场利率 =1/10% =10元 3,债券转让的理论价格=债券票面金额×(1+票面利率×实际持有期限)) =100×(1+10%×3 =130元 4.单利:I=P*i*N=1000000*4%*3=120000元 税后所得=120000*(1-5%)=114000元 复利:本利和=P(1+i)'=1000000*(1+4%)'=1124864元 利息=1124864-1000000=124864元 税后所得=124864*(1-5%)=118620.8元 5,单利计息:I=P*i*N=100000*4%*1=4000元 实得利息=4000*(1-5%)=3800元 实际收益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4%-5%=-1% 四、简述题(回答要点并加以解释或说明) 1。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主要有: (1)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的特征决定了信用关系存在的必然性 (2)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利益的不一致决定了调剂资金余缺必须运用信用手段 (3)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价值管理和间接控制必须依靠信用杠杆 2。商业信用在调节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交易费用、加速商品流通等方面 发挥着巨大作用, 但它也存在三个局限性: (1)严格的方向性限制 (2)产业规模的约束性 (3)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
3 第二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写在题后的括弧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D 2. C 3. A 4. C 5. A 6. D 7. D 8.D 9. C 10. A 11.D 12.A 13.D 14.A 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写在题后的括弧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ABCDE 2. ABCDE 3. ACD 4. ADE 5. ABC 6. ABD 7. ABCD 8.AB 9.AB 10. CD 11.ADE 12.ABCD 13.ABCD 14.ABC 15.ACD 16.CD 17.ACD 18.ABCDE 19.ABCDE 20.ABDE 三、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和计算公式) 1.名义收益率=票面收益/票面金额×100%=8/100×100%=8% 即期收益率=票面收益/购买价格×100%=8/95×100%=8.42% 实际收益率= 100% 购买价格 票面收益 本金损益 = 100% 95 8 100 95 / 9 +( − ) =9% 2.股票的行市=预期股息收入/市场利率 =1/10% =10 元 3.债券转让的理论价格=债券票面金额×(1+票面利率×实际持有期限) =100×(1+10%×3) =130 元 4.单利:I=P*i*N=1000000*4%*3=120000 元 税后所得=120000*(1-5%)=114000 元 复利:本利和=P(1+i)n =1000000*(1+4%)3 =1124864 元 利息=1124864-1000000=124864 元 税后所得=124864*(1-5%)=118620.8 元 5. 单利计息: I=P*i*N=100000*4%*1=4000 元 实得利息=4000*(1-5%)=3800 元 实际收益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4%-5%= -1% 四、简述题(回答要点并加以解释或说明) 1.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主要有: (1)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的特征决定了信用关系存在的必然性 (2)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利益的不一致决定了调剂资金余缺必须运用信用手段 (3)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价值管理和间接控制必须依靠信用杠杆 2.商业信用在调节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交易费用、加速商品流通等方面 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它也存在三个局限性: (1)严格的方向性限制 (2)产业规模的约束性 (3)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
3.银行信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I)银行信用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它们作为投融资中介,可以把分散 的社会闲置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统 了商业信用受制于产业规模的局限 (2)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闲置资金,在规模、范围、期限和资金使用的方问日 都大大优于商业信用: (3)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一般主要用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但也不局限于商品 生产和商品流通。银行信用还可以利用信息优势,降低信用风险,增加信用过程的稳定性。 银行信用的 文些优点 使它在整个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4。信用的经济功能主要有: (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 (2)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 (3)将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 (④)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运行 (5)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6)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沉 五、论述题(阐述观点并加以论证,并举出必要的实例) 答题要点: 1.利率的杠杆功能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宏观调节功能 (1) 积累资金 (2) 调解宏观经济: (3) 媒介货币向资本转化 (4) 分配收入 微观调节功能 (1)激励功能: (2)约束功能。 2.(1)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 (3)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①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是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 ②放开债券市场利率是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步骤 ③逐步推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并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 先长期、大领,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 ④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不再统一规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水 平,而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节货币市场利率,进而间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
4 3.银行信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它们作为投融资中介,可以把分散 的社会闲置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借贷,克服了商业信用受制于产业规模的局限; (2)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闲置资金,在规模、范围、期限和资金使用的方向上 都大大优于商业信用; (3)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一般主要用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但也不局限于商品 生产和商品流通。银行信用还可以利用信息优势,降低信用风险,增加信用过程的稳定性。 银行信用的这些优点,使它在整个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4.信用的经济功能主要有: (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 (2)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 (3)将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 (4)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运行 (5)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6)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五、论述题(阐述观点并加以论证,并举出必要的实例) 答题要点: 1.利率的杠杆功能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宏观调节功能: (1) 积累资金; (2) 调解宏观经济; (3) 媒介货币向资本转化; (4) 分配收入。 微观调节功能: (1) 激励功能; (2) 约束功能。 2.(1)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 (3)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①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是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②放开债券市场利率是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步骤 ③逐步推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并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 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 ④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不再统一规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水 平,而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节货币市场利率,进而间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