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工类专业和分析化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是 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数学、物理、无机、有机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 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物理化学主要学习内容是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基础知 识。物理化学属理科和工科的交叉学科,它是解决化工过程应用问 题的理论基础,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注重抽象概念 的具体应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过程的平衡和速度方面的 知识,并使学生具备高素质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人才所必需的物理化 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化工技术工 程以及工业分析与检验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础模块 (一)气体 1、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有关计 2、了解分压和分体积概念和分体积定律,掌握分压定律的应
物 理 化 学 教 学 大 纲 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工类专业和分析化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是 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数学、物理、无机、有机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 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物理化学主要学习内容是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基础知 识。物理化学属理科和工科的交叉学科,它是解决化工过程应用问 题的理论基础,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注重抽象概念 的具体应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过程的平衡和速度方面的 知识,并使学生具备高素质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人才所必需的物理化 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化工技术工 程以及工业分析与检验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 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 础 模 块 (一)气体 1、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有关计 算。 2、了解分压和分体积概念和分体积定律,掌握分压定律的应
用。 3、理解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产生偏差的原因,了解有关真实气 体状态方程式(范德华方程)的应用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了解体系、环境、封闭体系、隔离体系、状态以及热力学平 衡过程的概念。 2、从状态函数和过程变量的区别,理解热、功、内能、焓的概 念,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意义。 3、理解内能与焓的变化值同恒容热与恒压热之间的关系 4、了解恒压热容和恒容热容的概念及应用。 5、理解功和过程的关系,了解可逆过程的概念和特点。 6、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恒容过程、恒温过程、恒 压过程的应用。 7、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可逆相变过程的应用。 8、了解化学反应恒容热效应、恒压热效应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9、理解生成热和燃烧热的定义,掌握利用生成热以及燃烧热计 算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方法(直接利用实验数据进行计算) 10、了解热效应与温度的关系及计算。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
用。 3、理解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产生偏差的原因,了解有关真实气 体状态方程式(范德华方程)的应用。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了解体系、环境、封闭体系、隔离体系、状态以及热力学平 衡过程的概念。 2、从状态函数和过程变量的区别,理解热、功、内能、焓的概 念,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意义。 3、理解内能与焓的变化值同恒容热与恒压热之间的关系。 4、了解恒压热容和恒容热容的概念及应用。 5、理解功和过程的关系,了解可逆过程的概念和特点。 6、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恒容过程、恒温过程、恒 压过程的应用。 7、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可逆相变过程的应用。 8、了解化学反应恒容热效应、恒压热效应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9、理解生成热和燃烧热的定义,掌握利用生成热以及燃烧热计 算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方法(直接利用实验数据进行计算)。 10、 了解热效应与温度的关系及计算。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
1、理解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 2、了解熵的定义以及隔离体系的熵增大原理;理解热力学第二 定律数学表达式的应用、熵判据的作用和意义。 3、掌握各种物理过程熵变的计算和化学反应过程标准熵变的 计算。 4、了解吉氏函数的意义,掌握理想气体恒温过程、可逆相变过 程、化学反应吉氏函数差的计算 5、理解在恒温恒压、没有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吉氏函数判据的 作用和意义。 (四)化学平衡 1、掌握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恒温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理解化学反应自发方向的判断依据。 2、了解平衡常数的各种表达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掌握平衡常数和平衡组成的简单计算。 4、了解标准生成吉氏函数以及化学反应的标准吉氏函数改变。 5、掌握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五)相平衡 1、了解单组分体系的相图。 2、理解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与沸点的概念,掌握克一克方程的应
1、理解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 2、了解熵的定义以及隔离体系的熵增大原理;理解热力学第二 定律数学表达式的应用、熵判据的作用和意义。 3、掌握各种物理过程熵变的计算和化学反应过程标准熵变的 计算。 4、了解吉氏函数的意义,掌握理想气体恒温过程、可逆相变过 程、化学反应吉氏函数差的计算。 5、理解在恒温恒压、没有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吉氏函数判据的 作用和意义。 (四)化学平衡 1、掌握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恒温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理解化学反应自发方向的判断依据。 2、了解平衡常数的各种表达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掌握平衡常数和平衡组成的简单计算。 4、了解标准生成吉氏函数以及化学反应的标准吉氏函数改变。 5、掌握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五)相平衡 1、了解单组分体系的相图。 2、理解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与沸点的概念,掌握克—克方程的应
用。 3、了解简单双组分凝聚体系相图,掌握绘制相图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并利用杠杆规则进行简单计算 (六)溶液 1、掌握溶液组成的各种表示方法及其换算。 2、掌握稀溶液的基本定律—一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 3、了解理想溶液的基本概念,理解气一液平衡组成的计算。 4、理解完全互溶双组分体系的PⅩ相图及T—Ⅹ相图。 5、了解真实溶液的TX相图。 (七)电化学 1、了解法拉第定律及其计算。 2、掌握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的定义,以及溶液浓度对电导 率和摩尔电导的影响 3、理解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4、掌握电导测定的应用 5、了解原电池的表示方法。 6、理解可逆电池的必备条件。 7、了解几种可逆电极,掌握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的书写方法。 8、掌握电极电位和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用。 3、了解简单双组分凝聚体系相图,掌握绘制相图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并利用杠杆规则进行简单计算。 (六)溶液 1、掌握溶液组成的各种表示方法及其换算。 2、掌握稀溶液的基本定律——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 3、了解理想溶液的基本概念,理解气—液平衡组成的计算。 4、理解完全互溶双组分体系的 P—X 相图及 T—X 相图。 5、了解真实溶液的 T—X 相图。 (七)电化学 1、了解法拉第定律及其计算。 2、掌握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的定义,以及溶液浓度对电导 率和摩尔电导的影响。 3、理解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4、掌握电导测定的应用。 5、了解原电池的表示方法。 6、理解可逆电池的必备条件。 7、了解几种可逆电极,掌握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的书写方法。 8、掌握电极电位和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八)表面现象 1、了解比表面、表面张力、表面吉氏函数的概念 2、理解开尔文公式的应用,能够分析新相形成与介稳状态的关 系 3、理解气一固吸附的原理,能分析吸附等温线,掌握物理吸附 和化学吸附的特点。 (九)化学动力学和催化作用 1、了解化学反应速度的概念。 2、理解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之间的关系,了解化 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式 3、掌握一级反应的特征以及有关计算, 4、掌握二级反应的特征以及有关计算 5、了解活化能的概念,掌握阿仑尼乌斯方程的有关计算 6、了解催化剂的基本特征。 选用 模块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1、了解敞开体系和环境的关系,理解热力学体系内能的含义 2、了解恒压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并掌握显热中有关的计算
(八)表面现象 1、了解比表面、表面张力、表面吉氏函数的概念。 2、理解开尔文公式的应用,能够分析新相形成与介稳状态的关 系。 3、理解气—固吸附的原理,能分析吸附等温线,掌握物理吸附 和化学吸附的特点。 (九)化学动力学和催化作用 1、了解化学反应速度的概念。 2、理解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之间的关系,了解化 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式。 3、掌握一级反应的特征以及有关计算。 4、掌握二级反应的特征以及有关计算。 5、了解活化能的概念,掌握阿仑尼乌斯方程的有关计算。 6、了解催化剂的基本特征。 选 用 模 块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1、了解敞开体系和环境的关系,理解热力学体系内能的含义。 2、了解恒压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并掌握显热中有关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