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土木工程要高度关注地下空间 的开发和利用
1 第 五 讲 土木工程要高度关注地下空间 的开发和利用
5.1概述 2世纪是智能建筑、高速交通、太空遨游,】 各学科高新技术融会贯通的土木工程新时代。 人口增加、土地减少,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向海洋要资源、向太空、地下要空间 都是当今世界的热点,对中国来说,最现实、 效益也最大的是向地下要空间
2 5.1 概 述 2l世纪是智能建筑、高速交通、太空遨游, 各学科高新技术融会贯通的土木工程新时代。 人口增加、土地减少,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向海洋要资源、向太空 、地下要空间 都是当今世界的热点,对中国来说,最现实、 效益也最大的是向地下要空间
5.2 耕地减少和人口增加的矛盾日益尖锐 地球表面的分配大致是海洋占71%,陆地占29%, 其中大部分是山陵、森林、草原和沙漠等各种不宜 耕种的王地,适宇耕种的仅占6.3%,如果计及城市 化发展所占用的部分土地,真正用于生产粮食的可 耕地还要小于这个比例。至于中国的情况则更加不 乐观,表5.1给出了主要自然资源人均值吊国与世界 的对比情况。从表可以看出,无论是耕地、林地、 水资源还是能源消耗量,中国的人均值都远小于世 界的平均水平。表5.2则给出了几个大国的耕地状况 从该表可以看出,即使是国土面积仅为中国的13而 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印度,其人均耕地面积也是我国 的1.9倍
3 5.2 耕地减少和人口增加的矛盾日益尖锐 地球表面的分配大致是海洋占71%,陆地占29%, 其中大部分是山陵、森林、草原和沙漠等各种不宜 耕种的土地,适于耕种的仅占6.3%,如果计及城市 化发展所占用的部分土地,真正用于生产粮食的可 耕地还要小于这个比例。至于中国的情况则更加不 乐观,表5.1给出了主要自然资源人均值中国与世界 的对比情况。从表可以看出,无论是耕地、林地、 水资源还是能源消耗量,中国的人均值都远小于世 界的平均水平。表5.2则给出了几个大国的耕地状况。 从该表可以看出,即使是国土面积仅为中国的1/3而 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印度,其人均耕地面积也是我国 的1.9倍
表5.1 自然资源保有量人均值中国与世界的对比 项 目 世界 中国 中国/世界 资料年份 人均耕地面积(hm) 0.23 0.093 1/2.5 2005年 人均林地面积(hm) 0.18 0.08 1/2.25 2004 年 人均水资源开采量(m3) 650 430 1/1.5 2004年 人均能源年消耗量(吨标准煤) 5.1 1.7 1/3 2005年 表5.2 世界几个主要国家国土、人口及耕地简况 国家 国土面积 耕地面积 耕地占国土 人口 人均耕地 相当于中国的 (万km2)》 (亿hm2) 的百分比(%) (亿人)面积(hm) 人均耕地倍数 中 国 960 1.3 13.5 13.1 0.09 1 印 度 297.4 1.73 53 10.3 0.17 1.9 美 国 937.2 1.9 20 3 0.63 7 加拿大 997.6 0.68 6.8 0.33 2.061 22.9
4 表 5.1 表 5.2
5.2 耕地减少和人口增加的矛盾日益尖锐 方面耕地日益减少,而另一方面人口又急剧 增加。据统计,公元1年,即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 年,全世界人口不足1亿人,经过了漫长的1850年, 全世界人口增至10亿人,如图5.1所示,自此以后, 人口的增长则呈现出陡增的趋势。从10亿人(1850年) 增加至20亿人(1930年)用了80年;从20亿人增至30 亿人(1960年)用了30年;从30亿人增至40亿人(1976 年)用了16年;从40亿人增至50亿人(1987年)则只用 了11年;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人, 这一天被命名为世界60亿人口日。国际有关机构认 为,由于中国推行计划生育,1971一1998年的28年 间全球少出生人口3.38亿人,把世界人口到达60亿 的日期推迟了4年,无疑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5
5 一方面耕地日益减少,而另一方面人口又急剧 增加。据统计,公元1年,即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 年,全世界人口不足1亿人,经过了漫长的1850年, 全世界人口增至10亿人,如图5.1所示,自此以后, 人口的增长则呈现出陡增的趋势。从10亿人(1850年) 增加至20亿人(1930年)用了80年;从20亿人增至30 亿人(1960年)用了30年;从30亿人增至40亿人(1976 年)用了16年;从40亿人增至50亿人(1987年)则只用 了11年;1999年10月12日, 世界人口达到60亿人, 这一天被命名为世界60亿人口日。国际有关机构认 为,由于中国推行计划生育,1971—1998年的28年 间全球少出生人口3.38亿人,把世界人口到达60亿 的日期推迟了4年,无疑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5.2 耕地减少和人口增加的矛盾日益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