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2互交组合 日期 试验者 统计日期 F2成蝇表现型及数目 备注 表现型、数 表现型、数 目 目 个人 盞 小组 全部 9、用X(卡平方)法测定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价值相符。(根据全班观察统计总数进行) F2表型 野生型(+) 残翅(Vg) 合计 实验观察数(0) 理论预期数3:1(e) 竹州 因为df1, 须洋涟线性校正 所以x-∑日 e P= 四、实验报告内容: 1、简述实验过程。 2、按实验指导格式列出观察和统计的实验结果和X2检验结果。 3、解释说明所得结果,有无规律?有什么规律? 4、在试验技术和统计结果中有无发现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原因的分析)。 6
6 B、F2 互交组合 日期 试验者 统计日期 F2 成蝇表现型及数目 备注 表现型、数 目 表现型、数 目 总 数 个人 小组 全部 9、用 X2 (卡平方)法测定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价值相符。(根据全班观察统计总数进行) F2 表型 野生型(+) 残翅(Vg) 合计 实验观察数(0) 理论预期数 3:1(e) 差数(d) ( ) 2 1 1 2 2 o e d e e − − − = 因为 df=1,须进行连续性校正 所以 X 2== 2 1 d - 2 e P= 四、实验报告内容: 1、简述实验过程。 2、按实验指导格式列出观察和统计的实验结果和 X2 检验结果。 3、解释说明所得结果,有无规律?有什么规律? 4、在试验技术和统计结果中有无发现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原因的分析)
实验三:果蝇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二、实验原理: 选取具有非同一连锁群的两对相对性状的国营(如灰身长翅与檀黑身残翅)杂交,F1 代完全表现显性性状:F1代在形成配子时由于成对因子的分离和非成对因子间自由组合造 成F2代性状分离。F1代配子分离比为1:1:1:1.F2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 三、实验材料用具及试剂: 灰身长翅纯种处女蝇及檀黑身残翅纯种处女蝇。(其他同实验二)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选取灰身长翅纯种处女蝇及檀黑身残翅雄蝇作为杂交亲本,正反交,个培养一瓶, 每瓶4~5对,记作P,进行杂交组合和是饲养。 2、将盛有杂亲本果蝇的培养管放在适宜温度处(20℃~25℃),进行饲养,记录第一个 化蛹时间和第一个出蛹时间 3、7~8天移出全部亲本,记录移出时间。 4、待F1代成蝇孵出后,观察其性状并计数,每隔2~3天观察一次并作记录,期间检 查3~5次,检出的果蝇移去处理 5、选取F1代果蝇5对移入新培养瓶内互交繁殖(此时不一定用处女蝇,为什么?) 每人作两瓶,记录第一个化蛹时间和出蛹时间。 6、7~8天后移出全部F2果蝇,记录移出时间。 7、待F2代成蝇孵出后,观察期性状并记数,其检查3~5次,检出的果蝇移去处8、按 下列格式记录所得结果:(注意计数的准确和观察时的细致) >
7 实验三:果蝇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二、实验原理: 选取具有非同一连锁群的两对相对性状的国营(如灰身长翅与檀黑身残翅)杂交,F1 代完全表现显性性状;F1 代在形成配子时由于成对因子的分离和非成对因子间自由组合造 成 F2 代性状分离。F1 代配子分离比为 1:1:1:1.F2 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 三、实验材料用具及试剂: 灰身长翅纯种处女蝇及檀黑身残翅纯种处女蝇。(其他同实验二)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选取灰身长翅纯种处女蝇及檀黑身残翅雄蝇作为杂交亲本,正反交,个培养一瓶, 每瓶 4~5 对,记作 P,进行杂交组合和是饲养。 2、将盛有杂亲本果蝇的培养管放在适宜温度处(20℃~25℃),进行饲养,记录第一个 化蛹时间和第一个出蛹时间 3、7~8 天移出全部亲本,记录移出时间。 4、待 F1 代成蝇孵出后,观察其性状并计数,每隔 2~3 天观察一次并作记录,期间检 查 3~5 次,检出的果蝇移去处理 5、选取 F1 代果蝇 5 对移入新培养瓶内互交繁殖(此时不一定用处女蝇,为什么?) 每人作两瓶,记录第一个化蛹时间和出蛹时间。 6、7~8 天后移出全部 F2 果蝇,记录移出时间。 7、待 F2 代成蝇孵出后,观察期性状并记数,其检查 3~5 次,检出的果蝇移去处 8、按 下列格式记录所得结果:(注意计数的准确和观察时的细致)
A杂交组合 日期 试验者 统计日期 F1,成蝇表现型及数目 备注 个人 妾 小组 全班 B、F2互交组合 日期 试验者 统计日期 F2成蝇表现型及数目 个人 总 小组 全部 9、用X(卡平方)法测定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价值相符。(根据全班观察统计总数进行) F表型 合计 实验观察数(0) 理论预期数9:3:3:1 (e) 差数(d) o--d' P=
8 A 杂交组合 日期 试验者 统计日期 F1,成蝇表现型及数目 备注 总 数 个人 小组 全班 B、F2 互交组合 日期 试验者 统计日期 F2 成蝇表现型及数目 总 数 个人 小组 全部 9、用 X2 (卡平方)法测定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价值相符。(根据全班观察统计总数进行) F 表型 合计 实验观察数(0) 理论预期数 9:3:3:1 (e) 差数(d) ( ) 2 2 o e d x e − = X 2== 2 d e == P==
五、实验报告内容: 1、简述实验过程。 2、按实验指导格式列出观察和统计的实验结果和X2检验结果。 3、解释说明所得结果,有无规律?有什么规律? 4、在试验技术和统计结果中有无发现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原因的分析)。 9
9 五、实验报告内容: 1、简述实验过程。 2、按实验指导格式列出观察和统计的实验结果和 X 2 检验结果。 3、解释说明所得结果,有无规律?有什么规律? 4、在试验技术和统计结果中有无发现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原因的分析)
实验四:伴性遗传试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伴性遗传与非伴性遗传的差别,以及伴性基因遗传在正反交中的差异实 二、实验原理: 生物的性染色体根性别决定相关,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方式与性别有关。伴性遗传的 主要特点是性状的分离在两性间部一致: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在一定的杂交组合下,F1代 会出现隐性性状 三、实验材料用具及试剂: 红眼(+)纯种处女蝇和白眼(VV)白眼纯种处女蝇(其他同实验二)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选取红眼处女蝇与白眼处女蝇作为杂交亲本,分别做正反交各一瓶,每瓶放45对。 设:XX×XWY...正交 XwXw×XY.反交 (方法同实验二) 2、将盛有杂交亲本果蝇的培养管放在适宜温度处(20℃~25℃),进行饲养,记录第一个化 蛹时间和第一个出蛹时间 3、7~8天移出全部亲本,记录移出时间。 4、待F1代成蝇孵出后,观察其性状并计数,共检查45次,检出的果蝇移去处理 5、将观察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0
10 实验四:伴性遗传试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伴性遗传与非伴性遗传的差别,以及伴性基因遗传在正反交中的差异实 二、实验原理: 生物的性染色体根性别决定相关,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方式与性别有关。伴性遗传的 主要特点是性状的分离在两性间部一致;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在一定的杂交组合下,F1 代 会出现隐性性状 三、实验材料用具及试剂: 红眼(+)纯种处女蝇和白眼(VV)白眼纯种处女蝇(其他同实验二)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选取红眼处女蝇与白眼处女蝇作为杂交亲本,分别做正反交各一瓶,每瓶放 4~5 对。 设:X+X+ XWY……………正交 XWXW X+Y……………反交) (方法同实验二) .2、将盛有杂交亲本果蝇的培养管放在适宜温度处(20℃~25℃),进行饲养,记录第一个化 蛹时间和第一个出蛹时间 3、7~8 天移出全部亲本,记录移出时间。 4、待 F1 代成蝇孵出后,观察其性状并计数,共检查 4~5 次,检出的果蝇移去处理 5、将观察统计结果填入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