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HC1标准溶液(0.1moL)的配制与标定 【预习要求】 上餐板春商何高理和方法 3.掌握甲基橙指示剂在滴定终点时的颜色。 【操作要求】 1,进一步掌握酸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和滴定操作技术。 2.配制标准溶液浓度应在所需浓度的土10%范围内。 登指示剂在酒下终点时颜色的判断 1NCO吸水,称量要快 2.近终点时,由于形成HhCO,一NaHCO3缓冲溶液,PH变化不大,终点不敏锐,为此需加 热煮沸溶液2min冷却后再滴定(或剧烈摇动2min) 3。煮沸或旋摇溶液时,需防止溶液溅出 4.终点颜色变化,由浅黄色→橙黄→浅橙红,此时已近终点,旋摇溶液2mi,在继续滴定 如在旋摇时起浅层出现粉红即为终点 5正确使用酸式滴定 ,如活塞涂凡士林,检查是否漏水,气泡的排除,近终点时如何控 滴加入等基本操作。 【思考题】 形瓶是否需 入恭馏水的量是否需要准确 3.用NaCO标 滴定至近终点时,为什么需将溶液煮沸(或旋摇)?煮沸后 为什么要冷却后再滴定至终点 4.用NaCO,作基准物标定HCI溶液,(0.1molL)时基准物的取量如何计算? 5.指示剂甲基橙的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对滴定有无影响?为什么? 【讨论】 L,若标定HCI浓度的NaCO纯度不够,可能含有少量NaHCOs,且NaCO易吸 ,故使 Na. 0时温度{ 超 解》 a0,制 好 密闭的玻 则N 若用硼砂NaB,O71OH,O)为基准物质其优点是摩尔质量值大,吸湿性小,易制得纯 品,但由于含有结晶水,当空气中的相对温度小于39%时有明显的风化而失水的现象,因些 在准确度较高的分析工作中,常保存在相对湿度为6O%的恒温器中,配制NaC1和蔗糖的饱 和溶液可达到室相对湿度60%
实验五 HCl 标准溶液(0.1mol/L)的配制与标定 【预习要求】 1.了解 HCl 标准溶液如何配制及贮存。 2.理解用 Na2CO3 基准物质标定盐酸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甲基橙指示剂在滴定终点时的颜色。 【操作要求】 1.进一步掌握酸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和滴定操作技术。 2.配制标准溶液浓度应在所需浓度的±10%范围内。 3.学会甲基橙指示剂在滴下终点时颜色的判断。 【注意事项】 1.Na2CO3 吸水,称量要快。 2.近终点时,由于形成 H2CO3—NaHCO3 缓冲溶液,PH 变化不大,终点不敏锐,为此需加 热煮沸溶液 2min 冷却后再滴定(或剧烈摇动 2min) 3.煮沸或旋摇溶液时,需防止溶液溅出。 4.终点颜色变化,由浅黄色→橙黄→浅橙红,此时已近终点,旋摇溶液 2min,在继续滴定 如在旋摇时溅起浅层出现粉红即为终点。 5.正确使用酸式滴定管,如活塞涂凡士林,检查是否漏水,气泡的排除,近终点时如何控 制 1 滴,半滴加入等基本操作。 【思考题】 1.如何配制盐酸溶液(0.1mol/L)500ml? 2.实验中所用锥形瓶是否需要烘干?加入蒸馏水的量是否需要准确? 3.用 Na2CO3 标定 HCl 溶液,滴定至近终点时,为什么需将溶液煮沸(或旋摇)?煮沸后 为什么要冷却后再滴定至终点? 4.用 Na2CO3 作基准物标定 HCl 溶液,(0.1mol/L)时基准物的取量如何计算? 5.指示剂甲基橙的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对滴定有无影响?为什么? 【讨论】 1.若标定 HCl 浓度的 Na2CO3 纯度不够,可能含有少量 NaHCO3,且 Na2CO3 易吸水,故使 用前必须在 270—300℃的电炉内加热 1 小时,然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备用。有时也采用 NaHCO3(A、R 级),在 270—300℃的电炉内加热 2 小时,使之转化为 Na2CO3,反应式: 2NaHCO3→Na2CO3+CO2↑+H2O 加热时温度不能超过 300℃,否则 Na2CO3 分解为 Na2O,制 好的 Na2CO3 冷却应存在密闭的玻璃瓶中并保存在干燥器中。 2.若用硼砂(Na2B4O7·10H2O)为基准物质其优点是摩尔质量值大,吸湿性小,易制得纯 品,但由于含有结晶水,当空气中的相对温度小于 39%时有明显的风化而失水的现象,因些, 在准确度较高的分析工作中,常保存在相对湿度为 60%的恒温器中,配制 NaCl 和蔗糖的饱 和溶液可达到室相对湿度 60%
实验六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预习要求】 1预习混合的组成及测完原理 2.预习酚酞指示剂与甲基橙指示剂终点前后的颜色变化 3.预习V,与V2不同时,判断溶液的组成。 【操作要求】 1,较熟练地掌握酸式滴定管的使用技术。 2.正确观察酚酞与甲基橙的颜色变化,准确的判断终点。 无登事费清定管中每次所销G的体积。 定的第一终点颜色要相同,终点前要副烈摇动以除去C0,: 2.计算出的总碱度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大于0.3%。 3。注意移液管的使用方法要正确。 4.进一步熟练滴定中锥形瓶的旋转操作方法, 5.注意在第一滴定终点前,HC标准溶液要逐滴加入,并要不断摇动维形瓶,以防溶液局 部浓度过大,否则NaCO,会直接被滴定成CO2
实验六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预习要求】 1.预习混合碱的组成及测定原理。 2.预习酚酞指示剂与甲基橙指示剂终点前后的颜色变化。 3.预习 V1 与 V2 不同时,判断溶液的组成。 【操作要求】 1.较熟练地掌握酸式滴定管的使用技术。 2.正确观察酚酞与甲基橙的颜色变化,准确的判断终点。 3.正确读出滴定管中每次所消耗 HCl 的体积。 【注意事项】 1.用 HCl 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碱时,第一 SP 点时溶液由红色变为微红色,不易观察,容易 过量,所以终点前要慢滴,即一滴一滴的加入。因为是在同一溶液中连续滴定,所以三次滴 定的第一终点颜色要相同,终点前要剧烈摇动以除去 CO2。 2.计算出的总碱度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大于 0.3%。 3.注意移液管的使用方法要正确。 4.进一步熟练滴定中锥形瓶的旋转操作方法。 5.注意在第一滴定终点前,HCl 标准溶液要逐滴加入,并要不断摇动锥形瓶,以防溶液局 部浓度过大,否则 Na2CO3 会直接被滴定成 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