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里昂别夫之谜 里品剔夫之谜的内容 195 ,美国经济学家里品夫利用投入产出方法,计算美国进出口货物的KL比例, 以验证H0定理,结果得出相反的结论,称为“里昂剔夫悖论”。 二、对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 1.劳动生产率说 2.人力资本说 3 自然资源稀缺说 .贸易壁垒干扰说 5.消费偏向说 第三节新贸易理论 “、规模经济与国际留易 经济学家们在解释里昂剔夫之谜产生的原因和不断放宽赫俄模型赖以生存的必需假设 的过程,其实也正是引入新的贸易理论的过程,新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现今国际贸易 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基于产品差异的贸易 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通过修正HO定理的假设条件,提出产品差异贸易理论,以解 释二战后出现的产业内贸易现象。 三、重叠性需求理论 瑞典经济学林德从需求的角度解释了同行业内的贸易,以及发达国家之间更容易成为贸 易伙伴的现象。 第四节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本节将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对国际贸易进行动态研究。其重点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生产要素的 长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1。生产要素的增长将使生产可能性曲线依据要素增长比例的不同向外膨胀。 2,雷布琴斯基定理说。 二、技术进步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1技术讲步的类型分为:中性技术讲步、劳动节约型技术讲步、资本节约型技术讲步」 2。所有技术进步都会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膨胀 经济增长 易条件和国民福利 (一)增长与贸易:小国的情况 小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它的贸易额的扩大不会影响贸易条件,其国民福利总体来说是增加 的。 一)增长与留易:大国的情沙 大国经济增长会影响贸易条 ,甚至使贸易条件恶化,出现贫困化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 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贫困化增长,而应该追求有益的增长。 四、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的内容和意义 (一)理论内容 维农将市场学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引入到国际经济学,说明一个创新国的产品讲入国际市场 很容易被其他国家仿制,从而使比较优势由创新国转移到模仿国 (二)理论意义 1.该理论是动态的贸易理论,说明比较优势不是周定不变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比较优势 理论是静态研究的缺路
第二节 里昂剔夫之谜 一、里昂剔夫之谜的内容 1953 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剔夫利用投入-产出方法,计算美国进出口货物的 K/L 比例, 以验证 H-O 定理,结果得出相反的结论,称为“里昂剔夫悖论”。 二、对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 1. 劳动生产率说 2.人力资本说 3.自然资源稀缺说 4.贸易壁垒干扰说 5.消费偏向说 第三节 新贸易理论 一、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经济学家们在解释里昂剔夫之谜产生的原因和不断放宽赫-俄模型赖以生存的必需假设 的过程,其实也正是引入新的贸易理论的过程,新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现今国际贸易 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基于产品差异的贸易 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通过修正 H-O 定理的假设条件,提出产品差异贸易理论,以解 释二战后出现的产业内贸易现象。 三、重叠性需求理论 瑞典经济学林德从需求的角度解释了同行业内的贸易,以及发达国家之间更容易成为贸 易伙伴的现象。 第四节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本节将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对国际贸易进行动态研究。其重点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一、生产要素的增长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1.生产要素的增长将使生产可能性曲线依据要素增长比例的不同向外膨胀。 2.雷布琴斯基定理说。 二、技术进步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1.技术进步的类型分为:中性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2.所有技术进步都会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膨胀。 三、经济增长、贸易条件和国民福利 (一)增长与贸易:小国的情况 小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它的贸易额的扩大不会影响贸易条件,其国民福利总体来说是增加 的。 (二) 增长与贸易:大国的情况 大国经济增长会影响贸易条件,甚至使贸易条件恶化,出现贫困化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 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贫困化增长,而应该追求有益的增长。 四、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的内容和意义 (一)理论内容 维农将市场学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引入到国际经济学,说明一个创新国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后 很容易被其他国家仿制,从而使比较优势由创新国转移到模仿国。 (二)理论意义 1.该理论是动态的贸易理论,说明比较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比较优势 理论是静态研究的缺陷
2.根据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 第五节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贸易乘数理论的基本内容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来的,该理论从追求贸易顺差的思路和投资 乘数原理出发,推导出一系列对外贸易乘数公式来分析贸易顺差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以期使 对外贸易成为刺激经济和扩大就业的有效工具,由于这一理论具有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因 此也被称为新重商主义。 对外贸易乘数的政策含义 该理论主张。 总进口额扩大,而国内需求不足时,可以通过扩大出口,并使扩大出口所 增加的收入中有较多的部分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 参考书目 1.[瑞典]伯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2.Brander.J.A and Krugman,PR(198).A"Reciprocal Dumping"Model in Internationa lournal ofInternational Economies,15,313-23 3.elpman,E.(1984).'Incrasing Returns,Imperfect Markets and Trade Theory',in Jones,R.and Kenen.P.(eds).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I (Amsterdam:North-Holland). 325.15. 4.arkusen,J.R.(1981),Trade and Gains from Trade with Imperfect Competi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1,531-51 5.[英]凯思斯:《就业利息和货币的通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核心概念 要素密集度要素丰饶度人力资木规模经济中性经济增长 贫困化增长中性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比较静态分析边 际进口倾向外贸乘数 思考题 1.阐述H-0定理极其意义? 2.H-0-S定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理解? 3.什么里昂剔夫之谜?“悖论”的出现是对赫俄理论的否定吗?为什么? 4.同行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简述重叠性需求理论 6,什么是雷布琴斯基定理?(并请用图解说明】 7.要素增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有什么关系? 8.什么是贫困化增长?其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9.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阐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 10 试述国际贸易乘数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11.试比较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异同点。 讨论题 你如何看待新新贸易理论的发展? 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从本章开始我们将不再拘泥于国际贸易纯理论的研究,而是要注 重现实中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贸易政策的内容,掌握对贸 易政策的经济分析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主张,并注重理论和中国现实问题的结合
2.根据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 第五节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一、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基本内容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来的,该理论从追求贸易顺差的思路和投资 乘数原理出发,推导出一系列对外贸易乘数公式来分析贸易顺差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以期使 对外贸易成为刺激经济和扩大就业的有效工具,由于这一理论具有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因 此也被称为新重商主义。 二、对外贸易乘数的政策含义 该理论主张:世界总进口额扩大,而国内需求不足时,可以通过扩大出口,并使扩大出口所 增加的收入中有较多的部分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 参考书目 1. [瑞典] 伯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年。 2.Brander, J.A. and Krugman, P.R. (1983), ‘A “Reciprocal Dumping” Model in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5, 313-23. 3.elpman, E. (1984), ‘Incrasing Returns, Imperfect Markets and Trade Theory’, in Jones, R. and Kenen, P.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 I (Amsterdam: North-Holland), 325-15. 4.arkusen, J.R. (1981), ‘Trade and Gains from Trade with Imperfect Competi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1, 531-51. 5.[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的通论》,商务印书馆,1997 年。 核心概念 要素密集度 要素丰饶度 人力资本 规模经济 中性经济增长 贫困化增长 中性技术进步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比较静态分析 边 际进口倾向 外贸乘数 思考题 1.阐述 H-O 定理极其意义? 2.H-O-S 定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理解? 3.什么里昂剔夫之谜?“悖论”的出现是对赫-俄理论的否定吗?为什么? 4.同行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简述重叠性需求理论? 6.什么是雷布琴斯基定理?(并请用图解说明) 7.要素增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有什么关系? 8.什么是贫困化增长?其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9.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阐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 10.试述国际贸易乘数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11.试比较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异同点。 讨论题 你如何看待新新贸易理论的发展? 第四章 国际贸易政策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从本章开始我们将不再拘泥于国际贸易纯理论的研究,而是要注 重现实中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贸易政策的内容,掌握对贸 易政策的经济分析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主张,并注重理论和中国现实问题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