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冷却排管 冷却排管的类型,按管组在库房中的安装位置分为墙管、顶管和搁架式三种。按 结构分有立管、盘管和横管三类,按管的表面形式分为光滑管与翅片管两类,对于氨直接冷却系 统用无缝钢管焊制,对盐水间接冷却采用镀锌焊接管制作。冷却排管结构比较简单,但钢材消量 大,国内冷藏肉类的库房,多采用此种冷却装置。 • (1)立式冷却排管 它由若干立管与上下集管组成,氨液由下集管进入并充满管组,氨气由上 集管引出,排管的容量为排管容积的80%。这种排管的优点是制冷剂汽化后容易排出,传热效果 较好,但排管较高时,因液柱静压作用,下部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较高。 • (2)单列盘管式墙排管 图11—10所示为单列盘管式冷却排营,管总长一般不超过120m,管间 距为 110-220mm,制冷剂在同一侧进出,在重力供液系统中,氨液由下部进入,氨气由上部排出。 这种排管的优点是灌氨量较小,约为排管容积的50%,但制冷剂汽化后不会很快排出管外,降低 了传热效果。 • (3)顶排管 它是吊装在冷库顶板下,每组排管各有上下两根集管,其间焊接U形排管;供液 管接在下集管底部,出汽管接在上集管顶部,这样利用热氨除霜时,便于从排管中排出润滑油, 并可缩短除霜时间。这种排管的灌氮量为排管容积的50%,该排管结霜比较均匀。 • (4)翘片管 翘片管是在光滑的无缝钢管外表面上,嵌以用酸洗或镀锌的铁片,以扩大散热面 积,其结构有套片式和绕钢片式。绕钢片的翘片管常用作冷风机的蒸发器
• 2.冷却排管 冷却排管的类型,按管组在库房中的安装位置分为墙管、顶管和搁架式三种。按 结构分有立管、盘管和横管三类,按管的表面形式分为光滑管与翅片管两类,对于氨直接冷却系 统用无缝钢管焊制,对盐水间接冷却采用镀锌焊接管制作。冷却排管结构比较简单,但钢材消量 大,国内冷藏肉类的库房,多采用此种冷却装置。 • (1)立式冷却排管 它由若干立管与上下集管组成,氨液由下集管进入并充满管组,氨气由上 集管引出,排管的容量为排管容积的80%。这种排管的优点是制冷剂汽化后容易排出,传热效果 较好,但排管较高时,因液柱静压作用,下部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较高。 • (2)单列盘管式墙排管 图11—10所示为单列盘管式冷却排营,管总长一般不超过120m,管间 距为 110-220mm,制冷剂在同一侧进出,在重力供液系统中,氨液由下部进入,氨气由上部排出。 这种排管的优点是灌氨量较小,约为排管容积的50%,但制冷剂汽化后不会很快排出管外,降低 了传热效果。 • (3)顶排管 它是吊装在冷库顶板下,每组排管各有上下两根集管,其间焊接U形排管;供液 管接在下集管底部,出汽管接在上集管顶部,这样利用热氨除霜时,便于从排管中排出润滑油, 并可缩短除霜时间。这种排管的灌氮量为排管容积的50%,该排管结霜比较均匀。 • (4)翘片管 翘片管是在光滑的无缝钢管外表面上,嵌以用酸洗或镀锌的铁片,以扩大散热面 积,其结构有套片式和绕钢片式。绕钢片的翘片管常用作冷风机的蒸发器
• 3.冷风机 食品工业 中常用的是干式冷风机。 它是靠空气通过冷风机 内的蒸发排营来冷却管 外强制流动的空气。将 它装在冷库内的地坪, 叫做落地式冷风机;装 在库房顶上,叫做吊顶 式冷风机。两者结构类 同。 • 落地式冷风机,如 图11-12所示。翘片蒸 发排管装在箱体内,空 气自下部进入,氨气从 上部排出,有的在管组 上面设有冲霜淋水管, 底部有集水箱
• 3.冷风机 食品工业 中常用的是干式冷风机。 它是靠空气通过冷风机 内的蒸发排营来冷却管 外强制流动的空气。将 它装在冷库内的地坪, 叫做落地式冷风机;装 在库房顶上,叫做吊顶 式冷风机。两者结构类 同。 • 落地式冷风机,如 图11-12所示。翘片蒸 发排管装在箱体内,空 气自下部进入,氨气从 上部排出,有的在管组 上面设有冲霜淋水管, 底部有集水箱
第二节 活塞式压缩制冷设备的附属装置 • 一、油分离器 油分离器又称为油器, 用于分高压缩后的氨气中所挟带的润滑油, 以防止润滑油进入冷凝器,使传热条件恶 化。 • 油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借油液和制冷剂 蒸汽的比重不同;利用增大管道直径降低 流速,并改变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或靠离 心力作用,使油滴沉降而分离。 • 对于蒸汽状态的润滑油,则采用洗涤或 冷却的方式降低蒸汽温度,使之凝结为油 滴而分离。有的则采用过滤等方法来增强 分高效果。 • 目前国内常用的油分离器,用于氨制冷 的有洗涤式、填料式和离心式三种,用氟 利昂制冷的为过滤式油分离器。 • 这种油分离器的分离率为8O%~85%
第二节 活塞式压缩制冷设备的附属装置 • 一、油分离器 油分离器又称为油器, 用于分高压缩后的氨气中所挟带的润滑油, 以防止润滑油进入冷凝器,使传热条件恶 化。 • 油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借油液和制冷剂 蒸汽的比重不同;利用增大管道直径降低 流速,并改变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或靠离 心力作用,使油滴沉降而分离。 • 对于蒸汽状态的润滑油,则采用洗涤或 冷却的方式降低蒸汽温度,使之凝结为油 滴而分离。有的则采用过滤等方法来增强 分高效果。 • 目前国内常用的油分离器,用于氨制冷 的有洗涤式、填料式和离心式三种,用氟 利昂制冷的为过滤式油分离器。 • 这种油分离器的分离率为8O%~85%
• 二、集油器 • 集油器是汇集从氨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冷凝器及其他装置中分离出来的氨、油 混合物,使油在低压状态下与混杂的氨再进行分离,然后分别放出,这样既保证放油 安全,又减少制冷剂的损失。 • 集油器的结构是金属立式圆筒形容器,筒体上有进油管、放油管、回气管及压力 表等。较大的集油器装有玻璃管液面指示器。 • 三、贮液器 • 贮液器的功用是贮存和调节供给制冷系统内各部分的液体制冷剂。 • 各种贮液器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用钢板焊成的圆柱形容器,简体上装有进液、 出波、放空气、放油、平衡管及压力表等管接头;但各种贮液器的功用不同。 • (-)高压贮液器 设在冷凝器之后,与冷凝器排液管直接联通,使冷凝器内的制 冷剂液体能通畅地流入高压贮液器,这样可充分利用冷凝器的冷却面积,提高其传热 效果。另外当蒸发器热负荷变化时,制冷剂的需要量随之变化,贮液器能起调节制冷 剂循环量的作用。 • (二)低压贮液器 只在大型制冷设备中使用。其功用是收集蒸发器回气管路上氨 液分离器中分离出来的低压氨液,以免液滴随回气冲入压缩机。具有多种蒸发温度的 制冷系统中,应分别设置低压贮液器。 • (三)排液桶 它的功用是当冷库中排管冲霜时,用来暂时贮存排管排出的氨液。 排液桶的容积,应能容纳需要冲霜各库房中最大房间的氨液量。 • (四)循环贮液涌 循环贮液桶是用于氨泵供液制冷系统的重要装置,它既能稳定 地保证氨泵循环所需的低压氨液,又能对库房的回气进行汽液分离
• 二、集油器 • 集油器是汇集从氨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冷凝器及其他装置中分离出来的氨、油 混合物,使油在低压状态下与混杂的氨再进行分离,然后分别放出,这样既保证放油 安全,又减少制冷剂的损失。 • 集油器的结构是金属立式圆筒形容器,筒体上有进油管、放油管、回气管及压力 表等。较大的集油器装有玻璃管液面指示器。 • 三、贮液器 • 贮液器的功用是贮存和调节供给制冷系统内各部分的液体制冷剂。 • 各种贮液器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用钢板焊成的圆柱形容器,简体上装有进液、 出波、放空气、放油、平衡管及压力表等管接头;但各种贮液器的功用不同。 • (-)高压贮液器 设在冷凝器之后,与冷凝器排液管直接联通,使冷凝器内的制 冷剂液体能通畅地流入高压贮液器,这样可充分利用冷凝器的冷却面积,提高其传热 效果。另外当蒸发器热负荷变化时,制冷剂的需要量随之变化,贮液器能起调节制冷 剂循环量的作用。 • (二)低压贮液器 只在大型制冷设备中使用。其功用是收集蒸发器回气管路上氨 液分离器中分离出来的低压氨液,以免液滴随回气冲入压缩机。具有多种蒸发温度的 制冷系统中,应分别设置低压贮液器。 • (三)排液桶 它的功用是当冷库中排管冲霜时,用来暂时贮存排管排出的氨液。 排液桶的容积,应能容纳需要冲霜各库房中最大房间的氨液量。 • (四)循环贮液涌 循环贮液桶是用于氨泵供液制冷系统的重要装置,它既能稳定 地保证氨泵循环所需的低压氨液,又能对库房的回气进行汽液分离
• 四、氨液分离器 • 氨液分离器的作用,一种仅是 分离来自蒸发器的氨液,防止氨液 进入压缩机发生敲缸。另一种是兼 用来分离节流后的低压氨液中所带 的无效蒸汽,以提高蒸发器的传热 效果,还能起到调剂分配氨液的作 用。 • 氨液分离器有立式、卧式和T 型三种结构型式。图 11-14所示 是常用的一种立式氨液分离器。它 是一个圆筒壳体,其上有氨气进出 口、氨液进出口、安全阀、放油口 及压力表等。氨液分离器的工作原 理与油分离器类同
• 四、氨液分离器 • 氨液分离器的作用,一种仅是 分离来自蒸发器的氨液,防止氨液 进入压缩机发生敲缸。另一种是兼 用来分离节流后的低压氨液中所带 的无效蒸汽,以提高蒸发器的传热 效果,还能起到调剂分配氨液的作 用。 • 氨液分离器有立式、卧式和T 型三种结构型式。图 11-14所示 是常用的一种立式氨液分离器。它 是一个圆筒壳体,其上有氨气进出 口、氨液进出口、安全阀、放油口 及压力表等。氨液分离器的工作原 理与油分离器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