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4:疾病治疗证据的分析评价 主讲教师:刘天舒 助理教师:袁源智 一、教学目的:掌握和熟悉临床研究设计的类型及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 1临床研究设计的类型 2.熟悉内容: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和评价 3.了解内容:治疗决策和CONSORT评价标准 三、教学重点: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和评价 四、教学难,点:临床研究的意义和设计要点 五、中文和英文关健词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选择/信息偏倚,selection/information bias 混杂,confounding 外部/内部效度(真实性),external/interal validity 六、阅读文献: 1,Coombes RC.et al.A randomized trial.J Clin Oncol.1990 Aug 8(8):1362-9 2.Sakuramoto S,et al.Adjuvant chemotherapy....NEJM.2007 1:357:1810-20. 七。课计论(临床研究方贵评价) 请认真阅读“局部注射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预防食管早癌ESD术后狭窄的 随机对照研究' 方案(附后),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请以PICOS概括一下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从研究背景的介绍 中,你认为该研究是否有必要开展,是否有伦理问题? 2.患者随机分入A、B两组,两组的处理措施分别是什么?对照设置是否 合理?两组方案的操作过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采用何种随机化方法? 有什么优缺点?何时进行随机分组?如何 保证随机化的执行?如果你来设计本研究,关于随机化,你会怎么设计和执行? 4.研究采用盲法吗?关于本研究的盲法,你有什么评论和建议? 5.主要研究结局指标是什么?如何测量研究结局指标?对于主要研究结局 指标的比较,采用什么统计学方法? 6.如何评价 副反应(安 性)2 7.本研究样本量多大?关于样本量,你有什么建议? 8.依从性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假设该研究完成情况如下:共有76名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其中2名随 即表示退出研究,刹下74名受试者随机分组,其中36名进入A组(口服激 素组),38名进入B组(联合治疗组) A组中,1名受试者术中出血不止 改为开胸手术。4名受试者随访中 表示没有按照要求服用药物。1名受试者术后一月时内镜随访无狭窄,但随 后无法联系。术后1月内镜证实狭窄者有11人;术后5-8周时,余下受试者
Unit 4:疾病治疗证据的分析评价 主讲教师:刘天舒 助理教师:袁源智 一、教学目的:掌握和熟悉临床研究设计的类型及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 1. 临床研究设计的类型 2. 熟悉内容: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和评价 3. 了解内容:治疗决策和 CONSORT 评价标准 三、教学重点: 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和评价 四、教学难点:临床研究的意义和设计要点 五、中文和英文关键词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选择/信息 偏倚, selection/information bias 混杂,confounding 外部/内部 效度(真实性),external/internal validity 六、阅读文献: 1、Coombes RC,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J Clin Oncol. 1990 Aug;8(8):1362-9. 2、Sakuramoto S, et al. Adjuvant chemotherapy….NEJM. 2007 1;357:1810-20. 七、课堂讨论(临床研究方案评价): 请认真阅读“局部注射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预防食管早癌 ESD 术后狭窄的 随机对照研究”方案(附后),并回答以下问题: 1. 请以 PICOS 概括一下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从研究背景的介绍 中,你认为该研究是否有必要开展,是否有伦理问题? 2. 患者随机分入 A、B 两组,两组的处理措施分别是什么?对照设置是否 合理?两组方案的操作过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3. 研究者采用何种随机化方法?有什么优缺点?何时进行随机分组?如何 保证随机化的执行?如果你来设计本研究,关于随机化,你会怎么设计和执行? 4. 研究采用盲法吗?关于本研究的盲法,你有什么评论和建议? 5. 主要研究结局指标是什么?如何测量研究结局指标?对于主要研究结局 指标的比较,采用什么统计学方法? 6. 如何评价毒副反应(安全性)? 7. 本研究样本量多大?关于样本量,你有什么建议? 8. 依从性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假设该研究完成情况如下:共有 76 名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其中 2 名随 即表示退出研究,剩下 74 名受试者随机分组,其中 36 名进入 A 组(口服激 素组),38 名进入 B 组(联合治疗组)。 A 组中,1 名受试者术中出血不止,改为开胸手术。4 名受试者随访中 表示没有按照要求服用药物。1 名受试者术后一月时内镜随访无狭窄,但随 后无法联系。术后 1 月内镜证实狭窄者有 11 人;术后 5-8 周时,余下受试者
中有8人诉有一定程度的“吞咽、进食困难”,其中6人内镜证实存在狭窄, 1人内镜下未见明显狭窄,1人因其他原因暂缓内镜检查」 B组中 有1名受试者ES0切除食管病灶环周面积小于等于2/3,随后 的随访中该患者并未出现狭窄表现。随访中,有5名受试者表示没有按照要 求服用药物。1名受试者术后3周内电话随访无异常,但随后无法联系。术 后1月内镜证实狭窄者有6人:术后5-8周时,余下受试者中有10人诉有 定程度的“吞因、进食用难”其中5人内镜证实存在快窄,3人内特下未见 明显换窄,2人因其他原因暂缓内镜检查 .请按CONSORT的流程图格式完成一个流程图。 10.按作者定义的主要研究结局指标“狭窄发生率(ESD后8周内)”,联合治 疗是否优于口服激素? 入参紫书及文盐目录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第3版),王吉耀主编,科学出版社 2.The Lancet handbook of essential concepts in clinical research.Schulz KF,Grimes DA.Philadelphia.PA.USA:Elsevier.2006. 3.The revised CONSORT Statement for reporting randomized trials:explanation and elaboration.D.Altman.et al.Ann Intern Med.2001;134:663-694. 4.The CONSORT Statement.http://www.co 5.The James Lind Library.http://wwwjameslindlibrary.org
中有 8 人诉有一定程度的“吞咽、进食困难”,其中 6 人内镜证实存在狭窄, 1 人内镜下未见明显狭窄,1 人因其他原因暂缓内镜检查。 B 组中,有 1 名受试者 ESD 切除食管病灶环周面积小于等于 2/3,随后 的随访中该患者并未出现狭窄表现。随访中,有 5 名受试者表示没有按照要 求服用药物。1 名受试者术后 3 周内电话随访无异常,但随后无法联系。术 后 1 月内镜证实狭窄者有 6 人;术后 5-8 周时,余下受试者中有 10 人诉有一 定程度的“吞咽、进食困难”,其中 5 人内镜证实存在狭窄,3 人内镜下未见 明显狭窄,2 人因其他原因暂缓内镜检查。 9. 请按 CONSORT 的流程图格式完成一个流程图。 10. 按作者定义的主要研究结局指标“狭窄发生率(ESD 后 8 周内)”,联合治 疗是否优于口服激素? 八、参考书及文献目录 1.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第 3 版),王吉耀主编,科学出版社 2. The Lancet handbook of essential concepts in clinical research. Schulz KF, Grimes DA. Philadelphia, PA, USA: Elsevier, 2006. 3. The revised CONSORT Statement for reporting randomized trials: explanation and elaboration. D. Altman.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1;134:663-694. 4. The CONSORT Statement . 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 5. The James Lind Library. http://www.jameslindlibrary.org/
研究方案 版本号:1.0版 版本日期:*+.*. 项目名称:局部注射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预防食管早癌ESD 术后狭窄的随机对照研究 研究单位:米*** 研究负责人:* 申办者:* 版本号:1.0版 版本日期:2016.09 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各种相关内镜治疗辅助器械的改 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逐渐成为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主 要手段,与EMR相比,ESD对于病灶的完整大块剥离使得治疗更彻底, 减少病灶残留及复发的可能,有利于精确病理评估,从而给早期消化 道肿瘤患者提供最精准的治疗。对于早期食管癌,ESD有较好的疗效 和安全性,且与外科手术相比,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能够明显改善 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除了出血、穿孔外,食管狭窄是早期食管癌患者 ESD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制约和影响ESD治疗食管早癌临床应用 的重要因素。尽管关于狭窄发生率尚无具体研究,但已有研究表明, 食管ESD术后发生狭窄的90%为病变环周范围大于2/3至3/4周者。 食管狭窄发生后,患者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进食障碍,生活质量明 显降低,且需定期接受多次球囊扩张等治疗,且疗效不确切。我们的 前期研究发现,SD后发生食管狭窄的患者平均接受球囊扩张次数为 5.5次,最多的为15次,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生理和经济负担。近
研究方案 版本号: 1.0 版 版本日期: ****.**.** 项目名称: 局部注射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预防食管早癌 ESD 术后狭窄的随机对照研究 研究单位:***** 研究负责人: *** 申办者:*** 版本号: 1.0 版 版本日期: 2016.09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各种相关内镜治疗辅助器械的改 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逐渐成为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主 要手段,与 EMR 相比,ESD 对于病灶的完整大块剥离使得治疗更彻底, 减少病灶残留及复发的可能,有利于精确病理评估,从而给早期消化 道肿瘤患者提供最精准的治疗。对于早期食管癌,ESD 有较好的疗效 和安全性,且与外科手术相比,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能够明显改善 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除了出血、穿孔外,食管狭窄是早期食管癌患者 ESD 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制约和影响 ESD 治疗食管早癌临床应用 的重要因素。尽管关于狭窄发生率尚无具体研究,但已有研究表明, 食管 ESD术后发生狭窄的 90%为病变环周范围大于 2/3至 3/4 周者。 食管狭窄发生后,患者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进食障碍,生活质量明 显降低,且需定期接受多次球囊扩张等治疗,且疗效不确切。我们的 前期研究发现,ESD 后发生食管狭窄的患者平均接受球囊扩张次数为 5.5 次,最多的为 15 次,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生理和经济负担。近
研究方案 版本号:1.0版 版本日期:**.*.*中 年的研究表明,病灶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预防部分患者ESD 术后食管狭窄,因此可避免或减少球囊扩张次数,但亦有部分患者, 局部注射无法有效预防狭窄。也有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口服激素可以 有效预防狭窄。激素不仅可抑制胶原形成,促进胶原分解,亦可减少 炎症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的激活和迁移,抑制创面纤维化及疤痕形成, 从而预防狭窄。但现有报道的研究的样本量均较少,且为非随机观察 性研究,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院内镜中心10年前在国内率先 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每年ESD治疗消化道病变数千例,但ESD术 后食管狭窄仍是我们常见的,处理起来比较棘手的临床问题。在前期 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大面积食管黏膜ESD术后给予局部注射糖皮质 激素,同时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率明显下降。为 证实该联合预防方法的疗效,因此,我们拟开展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以单独口服糖皮质激素为对照,评估口服联合局部注射预防食管狭窄 的作用,以期降低食管早癌SD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 生活质量,降低因后续治疗带来的医疗负担。 2.研究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评估比较联合应用局部注射加口服糖 皮质激素与单用口服糖皮质激素预防食管早癌ESD术后食管狭窄的 疗效和安全性。 3.研究概况 3.1整体的研究设计:本研究为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单中心 研究
研究方案 版本号: 1.0 版 版本日期: ****.**.** 年的研究表明,病灶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预防部分患者 ESD 术后食管狭窄,因此可避免或减少球囊扩张次数,但亦有部分患者, 局部注射无法有效预防狭窄。也有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口服激素可以 有效预防狭窄。激素不仅可抑制胶原形成,促进胶原分解,亦可减少 炎症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的激活和迁移,抑制创面纤维化及疤痕形成, 从而预防狭窄。但现有报道的研究的样本量均较少,且为非随机观察 性研究,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院内镜中心 10 年前在国内率先 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每年 ESD 治疗消化道病变数千例,但 ESD 术 后食管狭窄仍是我们常见的,处理起来比较棘手的临床问题。在前期 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大面积食管黏膜 ESD 术后给予局部注射糖皮质 激素,同时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率明显下降。为 证实该联合预防方法的疗效,因此,我们拟开展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以单独口服糖皮质激素为对照,评估口服联合局部注射预防食管狭窄 的作用,以期降低食管早癌 ESD 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 生活质量,降低因后续治疗带来的医疗负担。 2. 研究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评估比较联合应用局部注射加口服糖 皮质激素与单用口服糖皮质激素预防食管早癌 ESD 术后食管狭窄的 疗效和安全性。 3. 研究概况 3.1 整体的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单中心 研究
研究方案 版本号:1.0版 版本日期:*+.* 3.2研究对象 3.2.1入选标准:①18-75周岁:②SD切除食管病灶环周直径大于 2/3周:③术前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或上皮内瘤变高级别。 3.2.2排除标准:①小于18岁或大于70岁:②严重心、肺疾病,严 重肾功能不全:③围产期妇女或正在哺乳患者:④激素使用禁忌症患 者:活动期消化性溃疡,骨折、创伤修复期,严重高血压、糖尿病, 未控制的严重感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⑤拒绝参加本研究的患 者。 3.2.3中途退出标准:①受试者因任何理由主动要求退出研究:②研 究者从医学角度考虑受试者有必要终止研究。 3.3病例数及分组:按照计算机产生的随机序列号,采用区组随机化。 将入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给予单口服激素,B组给予联合用药 (局部注射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每组36例。 3.4研究步骤:结合纳入排除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患者及本 人同意并确定纳入后,根据区组随机数字表法获取分组情况。分组结 果用不透明信封封装,在纳入研究前,患者与医师均不清楚分组。 A组:SD术后当天及第一天第二天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术后 第3天开始口服强的松(醋酸泼尼松片),剂量及疗程为:30mg×14d, 25mg×14d,20mg×14d,15mg×14d,10mg×14d,5mg×14d. B组:1.术后创面止血后予曲安奈耐德注射液80-120mg黏膜下层多 点注射:2.ESD术后当天及第一天第二天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
研究方案 版本号: 1.0 版 版本日期: ****.**.** 3.2 研究对象 3.2.1 入选标准: ①18-75 周岁;②ESD 切除食管病灶环周直径大于 2/3 周;③术前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或上皮内瘤变高级别。 3.2.2 排除标准:①小于 18 岁或大于 70 岁;②严重心、肺疾病,严 重肾功能不全;③围产期妇女或正在哺乳患者;④激素使用禁忌症患 者:活动期消化性溃疡,骨折、创伤修复期,严重高血压、糖尿病, 未控制的严重感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⑤拒绝参加本研究的患 者。 3.2.3 中途退出标准:①受试者因任何理由主动要求退出研究;②研 究者从医学角度考虑受试者有必要终止研究。 3.3 病例数及分组:按照计算机产生的随机序列号,采用区组随机化。 将入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 组给予单口服激素,B 组给予联合用药 (局部注射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每组 36 例。 3.4 研究步骤:结合纳入排除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患者及本 人同意并确定纳入后,根据区组随机数字表法获取分组情况。分组结 果用不透明信封封装,在纳入研究前,患者与医师均不清楚分组。 A 组:ESD 术后当天及第一天第二天予地塞米松 10mg 静脉滴注,术后 第 3 天开始口服强的松(醋酸泼尼松片),剂量及疗程为:30mg×14d, 25mg×14d,20mg×14d,15mg×14d,10mg×14d,5mg×14d。 B 组:1.术后创面止血后予曲安奈耐德注射液 80-120mg 黏膜下层多 点注射;2.ESD 术后当天及第一天第二天予地塞米松 10mg 静脉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