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教师刘亮 第十二章赋 大学国文
大学国文 • 第十二章赋 • 主讲教师刘亮
·教学目标:介绍“赋”这种文体的概念、 起源、特征及演变过程,精讲江淹《别赋》 及苏轼《前赤壁赋》。 ·重点、难点:《别赋》的艺术成就,《前 赤壁赋》寓含的哲理。 ·课时设计:3课时。 ·教学过程:
• 教学目标:介绍“赋”这种文体的概念、 起源、特征及演变过程,精讲江淹《别赋》 及苏轼《前赤壁赋》。 • 重点、难点:《别赋》的艺术成就,《前 赤壁赋》寓含的哲理。 • 课时设计:3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节辞赋概说 ·一、赋的概念和来源 。 赋的定义: 赋作为文体,是一种讲究文采、韵节、兼具 诗歌与散文特征的文学样式。.它以散文来记叙, 以韵文来描写,韵散相间,介乎诗与散文之间。 ·赋的起源: 《诗经》“六义”:赋、比、兴、风、雅、颂。 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 荀况的《赋篇》 楚辞
第一节 辞赋概说 • 一、赋的概念和来源 • 赋的定义: 赋作为文体,是一种讲究文采、韵节、兼具 诗歌与散文特征的文学样式。它以散文来记叙, 以韵文来描写,韵散相间,介乎诗与散文之间。 • 赋的起源: 《诗经》“六义”:赋、比、兴、风、雅、颂。 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 荀况的《赋篇》 楚辞
二、赋的艺术特点 赋的主要特点就是“体物写志”,通过描摹事 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 善于运用排比铺陈、夸张渲染的手法细腻地描 写事物,面面俱到,极尽形容之能事。 词藻华美丰富,讲究声韵美。将散文的章法、 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既适合 于铺陈事理,又保存了一定的诗意。 ,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二、赋的艺术特点 • 赋的主要特点就是“体物写志”,通过描摹事 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 • 善于运用排比铺陈、夸张渲染的手法细腻地描 写事物,面面俱到,极尽形容之能事。 • 词藻华美丰富,讲究声韵美。将散文的章法、 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既适合 于铺陈事理,又保存了一定的诗意。 • 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三、赋的演变过程 骚体赋一汉赋一骈赋一律 赋一文赋
三、赋的演变过程 • 骚体赋——汉赋——骈赋——律 赋——文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