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教师 韆 刘亮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戏曲 大学国文
大学国文 ❖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戏曲 概说 ❖ 主讲教师刘亮
第一节戏曲的特征与发展过程 必一、 戏曲的概念与特征 必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 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 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 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 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 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
第一节 戏曲的特征与发展过程 ❖ 一、戏曲的概念与特征 ❖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 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 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 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 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 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
中国戏曲的特点 冬“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王国维 ·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 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 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 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 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 做、打
中国戏曲的特点 ❖ “谓以歌舞演故事也”——王国维。 ❖ 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 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 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 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 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 做、打
中国戏曲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 而弃其形”的方式。 中国戏曲面对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 矛盾,善于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 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 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
❖ 中国戏曲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 而弃其形”的方式 。 ❖ 中国戏曲面对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 矛盾,善于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 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 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
二、中国戏曲发展的过程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 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 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 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 《踏摇娘》 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 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 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 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出现很多市民娱乐 场所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 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 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 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二、中国戏曲发展的过程 ❖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 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 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 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 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 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 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 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 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 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 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 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