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清代诗词文
第一章 清代诗词文
中b2 第一节清代诗歌 (1)数量巨大。徐世昌《晚睛诗汇》收录诗人 600多人,诗作27600多首。 (2)流派众多。清初有爱国派,尊唐派,宗宋派 神韵派;清中叶有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 各派主张不同,诗风各异。 (3)诗体发展。叙事功能有较大开拓。大量新型 乐府体、五七言体等长篇叙事诗,各种诗体的 组诗,记事、抒情、写景,挥洒旬如。 (4)两火审美特色。一是重实;二是感伤
第一节 清代诗歌 (1)数量巨大。徐世昌《晚晴 诗汇》收录诗人 6l00多人,诗作27600多首。 (2) 流派众多。清初有爱国派,尊唐派,宗宋派, 神韵派;清中叶有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 各派主张不同,诗风各异。 (3) 诗体发展。叙事功能有较大开拓。大量新型 乐府体、五七言体等长篇叙事诗,各种诗体的 组诗,记事、抒情、写景,挥洒自如。 (4)两大审美特色。一是重实;二是感伤
丰 or esTers 清初诗歌 38清初80年,诗歌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人:分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 类。遗民诗人保持气节,关注现实;入 仕诗人出处尴尬,多表现伤慼情怀; 3后期诗人:多重形式技巧。喜立派 别门户,与现政权和谐相处。主要有王 士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等。以 王士祯影响最大
一、 清初诗歌 清初80年,诗歌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人: 分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 类。遗民诗人保持气节,关注现实;入 仕诗人出处尴尬,多表现伤感情怀; 后期诗人: 多重形式技巧,喜立派 别门户,与现政权和谐相处。主要有王 士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等。以 王士祯影响最大
中b2 (一)请初遗民诗人: 1、顾炎武 有巛亭林诗文集》传世,存诗四百多首, 他主张“文须有益于天下”,“诗主性情.不 贵奇巧”,反对摹拟。其诗抚事感时,同情人 民悲惨遭遇。充满深厚民族慼情,格调慷慨悲 壮,苍劲沉郁。 《秋山》、《海上》、《精卫》,抒写 亡国之痛和复国决心,对清初和晩清诗坛影响」 巨大
(一)清初遗民诗人: 1、顾炎武: 有《亭林诗文集》传世,存诗四百多首。 他主张“文须有益于天下” , “诗主性情,不 贵奇巧” ,反对摹拟。其诗抚事感时,同情人 民悲惨遭遇,充满深厚民族感情,格调慷慨悲 壮,苍劲沉郁。 《秋山》、《海上》、《精卫》等,抒写 亡国之痛和复国决心,对清初和晚清诗坛影响 巨大
丰 or esTers 2、屈大均 有《道援堂诗集》。其诗富于民族意识,多 故国之悲,如《鲁连台》、《大同咏叹》 有关心民瘼之作如《民谣》。屈诗长于五律, 悲歌慷慨,气勢纵横,洋濫着浪漫主义精神。 3、吴嘉纪 著有《陋轩集》。其诗内容充实,反映社会 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绝句》《挽船行》 《过兵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甫、白居易诗 歌传统,以深厚工力、质朴语言、白描手法、 遵劲风格而特色独具
2、屈大均: 有《道援堂诗集》。其诗富于民族意识,多 故国之悲,如《鲁连台》、《大同咏叹》;也 有关心民瘼之作如《民谣》。屈诗长于五律, 悲歌慷慨,气势纵横,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3、吴嘉纪: 著有《陋轩集》。其诗内容充实,反映社会 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绝句》 《挽船行》 《过兵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甫、白居易诗 歌传统,以深厚工力、质朴语言、白描手法、 遵劲风格而特色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