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载体,促进农业内部融合、延伸农业产 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型业态等多模式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农商产业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打造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 集群。 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农村产业融合发 展示范园等,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促进农业内部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型业态等多模式。强调加快培育农商产业联 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打造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到2020年建成300个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通过复制推广先进经验, 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业态。选择粮食主产区等具备基础的地区,建设0个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推进秸秆 禽畜粪污等大宗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1.2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可充分利用x作为农业龙头企业 在饲料、种苗、动保、养殖和食品上的优势,推动当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构建,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当地农业从增产转向 提质导向,增强当地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通过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变“零散养殖”为适度规模养殖,引进国际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对周围环境不造成影响。一方 面,利用目前最先进的干清粪技术,可大大节约生产耗水,减少粪污。不仅生产节能,还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另一方面,干清粪技术可使尿粪分离。干粪利用先进的 日本发酵罐技术处理,产出有机肥料,种植循环利用。粪水经过生化深度处理,达到放要求或用作液态肥用于种植循环。从而达到源头减量化、过程无害化、终端资 源化利用的效果,真正践行乡村绿色发展的方式,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将积极挖掘当地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 念,人文精神,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运用农业知识科普、农业小讲堂、小猪快跑团建体验、农耕文化培训、体验式农业教学等 方式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以猪为主题的种养结合农业产业园
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载体,促进农业内部融合、延伸农业产 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型业态等多模式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农商产业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打造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 集群。 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农村产业融合发 展示范园等,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促进农业内部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型业态等多模式。强调加快培育农商产业联 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打造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到2020年建成300个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通过复制推广先进经验, 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业态。选择粮食主产区等具备基础的地区,建设20个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推进秸秆、 禽畜粪污等大宗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1.2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可充分利用xx作为农业龙头企业 在饲料、种苗、动保、养殖和食品上的优势,推动当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构建,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当地农业从增产转向 提质导向,增强当地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通过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变“零散养殖”为适度规模养殖,引进国际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对周围环境不造成影响。一方 面,利用目前最先进的干清粪技术,可大大节约生产耗水,减少粪污。不仅生产节能,还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另一方面,干清粪技术可使尿粪分离。干粪利用先进的 日本发酵罐技术处理,产出有机肥料,种植循环利用。粪水经过生化深度处理,达到排放要求或用作液态肥用于种植循环。从而达到源头减量化、过程无害化、终端资 源化利用的效果,真正践行乡村绿色发展的方式,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将积极挖掘当地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 念,人文精神,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运用农业知识科普、农业小讲堂、小猪快跑团建体验、农耕文化培训、体验式农业教学等 方式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以猪为主题的种养结合农业产业园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积极助力农业基础服务工作,依托x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多 种形式的综合经营,带动周边地区农业发展,提振当地集体经济强村比重。引入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积极投身构建农村综合服务站,为当地畜牧养殖业提供科研支 持、市场预测、农技服务等综合的全方位服务。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x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能够有效拉动当地民众返乡就业,提供多种形式的就业方式,包括技术工种、辅助工种、充分带动洛年 龄层的民众就业,带动大家搞生产,促致富,让大家获得稳定的收益,增进农民福祉,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 第二章发展目标及基本原侧 2.1发展目标 坚持安全、绿色、优质、高效、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保安全、促生态、增效益、稳供给”为目标,统筹种养加协调发展,推进现代化、生态化、规模化、集约化 生猪养殖,配套生态环保设施及工艺,利用有机肥加工,推进有机种植的发展。 “保安全”强调生物安全与食品安全问题。公司秉承“"安全”理念,一方面强调构建现代化生物安全等级,以高标准的生物安全设施和制度规范养殖过程,另一方 面公司强调食品安全,从饲料、养殖过程依法依规用料用药,切实保障肉品的质量安全。 ”促生态”强调环境友好和资源综合利用。其中环境友好方面公司将利用先进的环保处理设施和工艺,保障养殖废弃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资源综合利用强调在进 行环保处理的过程中,引进国际先进的粪污有机肥处理设备和工艺,将养殖粪污转化为种植业可利用的有机肥和水肥,变废为宝,使养殖废弃物高度资源化综合利用。 ”增效益”强调发挥集团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通饲料、育种、研发、养殖、销售全产业链,在提高综合养殖效率的同时,降低各阶段 的成本,形成以产品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利用产生的有机肥,积极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有机肥销售、有机水果、蔬菜、林地的种植,在有限土地上,多渠道多 业态经营。 “稳供给”强调保障周边地区群众对安全优质猪肉的需求,粮猪安天下,猪肉在我国居民肉食品消费中占有重要比重。xXx现代农业产业园将发挥公司一体化经营 的优势,一方面,公司将全方位提高生猪养殖的生物安全等级,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公司一体化经营,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成本控制和市场有序供给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积极助力农业基础服务工作,依托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多 种形式的综合经营,带动周边地区农业发展,提振当地集体经济强村比重。引入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积极投身构建农村综合服务站,为当地畜牧养殖业提供科研支 持、市场预测、农技服务等综合的全方位服务。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能够有效拉动当地民众返乡就业,提供多种形式的就业方式,包括技术工种、辅助工种、充分带动各年 龄层的民众就业,带动大家搞生产,促致富,让大家获得稳定的收益,增进农民福祉,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 第二章发展目标及基本原则 2.1发展目标 坚持安全、绿色、优质、高效、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保安全、促生态、增效益、稳供给”为目标,统筹种养加协调发展,推进现代化、生态化、规模化、集约化 生猪养殖,配套生态环保设施及工艺,利用有机肥加工,推进有机种植的发展。 “保安全”强调生物安全与食品安全问题。公司秉承“安全”理念,一方面强调构建现代化生物安全等级,以高标准的生物安全设施和制度规范养殖过程,另一方 面公司强调食品安全,从饲料、养殖过程依法依规用料用药,切实保障肉品的质量安全。 “促生态”强调环境友好和资源综合利用。其中环境友好方面公司将利用先进的环保处理设施和工艺,保障养殖废弃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资源综合利用强调在进 行环保处理的过程中,引进国际先进的粪污有机肥处理设备和工艺,将养殖粪污转化为种植业可利用的有机肥和水肥,变废为宝,使养殖废弃物高度资源化综合利用。 “增效益”强调发挥xx集团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通饲料、育种、研发、养殖、销售全产业链,在提高综合养殖效率的同时,降低各阶段 的成本,形成以产品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利用产生的有机肥,积极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有机肥销售、有机水果、蔬菜、林地的种植,在有限土地上,多渠道多 业态经营。 “稳供给”强调保障周边地区群众对安全优质猪肉的需求,粮猪安天下,猪肉在我国居民肉食品消费中占有重要比重。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将发挥公司一体化经营 的优势,一方面,公司将全方位提高生猪养殖的生物安全等级,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公司一体化经营,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成本控制和市场有序供给
稳定当地猪肉消费价格,防止因猪肉供不应求而出现价格波动,影响消费。最重要的是,产业园产生的有机肥将有效带动当地发展特色有机种植,助力形成有机种植示 范区。 2.2基本原则 2.2.1优化布局,绿色发展 优化布局,绿色发展。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调整优化生猪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变零散养殖为适度规模养殖。引进国际先进的环保工艺和设施,对 养殖粪污进行综合处理,达到”源头减量化、过程无害化、终端资源化利用”的效果。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道路。 2.2.2龙头带动,产业融合 龙头带动,产业融合。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广东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饲料原料、遗传育种、动物保健、机械设备以及科研团队等方面优势,加快 构建生猪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引导生猪产业链健康发展,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降低生猪产品流通成本,积极探索种养结合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 融合发展。 2.2.3转变方式,提质增效 转变方式,提质增效。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建设现代生猪一体化养殖,从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商品猪全链条保证养殖安全和质量。通过现代化、生态化、规模 化、集约化的养殖小区建设,实现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并重的转变,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通饲料、育种、研发、养殖、销售全产业链,在提高综合 养殖效率的同时,降低各阶段的成本,实现提质增效。 2.2.4技术支持,消费引领 技术支持,消费引领。依托现代化的生猪养殖,从育种、动物保健、日常饲喂、养环境监测等各方面对养殖全流程提供技术支撑,因地制宜建立适应当地生猪养 殖的技术配套方案和技术体系。顺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2.3发展定位 从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出发,以安全环保发展为前提,突出适度规模养殖的主线引领,以xxxx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综合服务为保障,彰显xx生猪现代农 业产业园的发展特色 第三章园区规划的现实条件分析
稳定当地猪肉消费价格,防止因猪肉供不应求而出现价格波动,影响消费。最重要的是,产业园产生的有机肥将有效带动当地发展特色有机种植,助力形成有机种植示 范区。 2.2基本原则 2.2.1优化布局,绿色发展 优化布局,绿色发展。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调整优化生猪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变零散养殖为适度规模养殖。引进国际先进的环保工艺和设施,对 养殖粪污进行综合处理,达到“源头减量化、过程无害化、终端资源化利用”的效果。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道路。 2.2.2龙头带动,产业融合 龙头带动,产业融合。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广东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饲料原料、遗传育种、动物保健、机械设备以及科研团队等方面优势,加快 构建生猪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引导生猪产业链健康发展,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降低生猪产品流通成本,积极探索种养结合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 融合发展。 2.2.3转变方式,提质增效 转变方式,提质增效。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建设现代生猪一体化养殖,从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商品猪全链条保证养殖安全和质量。通过现代化、生态化、规模 化、集约化的养殖小区建设,实现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并重的转变,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通饲料、育种、研发、养殖、销售全产业链,在提高综合 养殖效率的同时,降低各阶段的成本,实现提质增效。 2.2.4技术支持,消费引领 技术支持,消费引领。依托现代化的生猪养殖,从育种、动物保健、日常饲喂、养殖环境监测等各方面对养殖全流程提供技术支撑,因地制宜建立适应当地生猪养 殖的技术配套方案和技术体系。顺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2.3发展定位 从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出发,以安全环保发展为前提,突出适度规模养殖的主线引领,以xxxx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综合服务为保障,彰显xx生猪现代农 业产业园的发展特色。 第三章园区规划的现实条件分析
3.1基础条件分析 3.1.1区位交通 南宁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偏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及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22112平方干米。南宁与越南毗邻,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穿 域而过,介于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3”~23°32之间。南宁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咴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南宁面向东南 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连接点,是新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 南宁拥有沿江、近海、临边等便利的交通条件,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公路、铁路、民航、水路立体交通网络。贵南高铁、贵隆高速等一批重大铁路、公路项目开工建 设,吴圩机场第二跑道和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伶利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南昆客专开通运营,火车西站建成使用,火车东站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综 合性交通枢纽。多条高速公路直接贯通大西南出海通道,形成”一环五射二横一纵”高速公路网络。 宾阳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南宁市东北部,宾阳县总面积2308平方干米,介于北纬2254'-23°27',东经10832'-109°15之间。东邻贵港市覃塘区,南偏 东与横县接壤,南与兴宁区、青秀区交界,西与武鸣县相连,西北衔接上林县,东北与来宾市兴宾区相邻。 宾阳县交通便利,是桂中南重要交通枢纽,黎塘火车站是广西第二大货运编组站和一级客运站,湘桂铁路、黎塘至湛江铁路、黎塘至钦州铁路在县内黎塘镇交汇, 南广高速铁路、南柳城际铁路在黎塘镇设有高铁宾阳站,旅客列车实际车次日发车31趟,日均客流达到3330人次以上,通达全国10个省市,覆盖广西13个地级市。桂 海高速公路贯穿而过,并在境内设有两个出入口,境内还有南梧、南柳、宾上(上林)、宾横(横县)四条二级公路。 3.1.2地形地貌 南宁市地形是以邕江广大河谷为中心的盆地形态。盆地向东开口,南、北、西三面均为山地围统,形成了西起凤凰山,东至青秀山的长形河谷盆地。南宁市地貌分 平地、低山、石山、丘陵、台地五种类型。平地是南宁市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面积为1037.3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57.78%,分布于左、右江下游汇合处和邕江两 岸。丘陵总面积279.8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5.59%。低山总面积82.6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4.6%,分布于市区西部边缘的凤凰山。石山面积46.7平方公里,占总面 积261%,主要分布于西北部边缘和坛洛镇一带,分峰林石山和孤峰石山两大类。 宾阳县整个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县境东、南、西三面边缘土山环亘,北及东北面边缘石山群立,中部为不闭合盆地,属大片冲积平原,北部及东北 部为溶蚀平原及缓丘地区,东部为低山丘陵地带,东南部为高低丘为主的丘陵区。北部陈北部溶蚀平原及缓丘地区,延伸至邹圩、新圩、宾州、洋桥、和吉、黎塘、王
3.1基础条件分析 3.1.1区位交通 南宁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偏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及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22112平方千米。南宁与越南毗邻,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穿 域而过,介于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3′~23°32′之间。南宁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南宁面向东南 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连接点,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 南宁拥有沿江、近海、临边等便利的交通条件,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公路、铁路、民航、水路立体交通网络。贵南高铁、贵隆高速等一批重大铁路、公路项目开工建 设,吴圩机场第二跑道和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伶俐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南昆客专开通运营,火车西站建成使用,火车东站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综 合性交通枢纽。多条高速公路直接贯通大西南出海通道,形成“一环五射二横一纵”高速公路网络。 宾阳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南宁市东北部,宾阳县总面积2308平方千米,介于北纬22°54′-23°27′,东经108°32′-109°15′之间。东邻贵港市覃塘区,南偏 东与横县接壤,南与兴宁区、青秀区交界,西与武鸣县相连,西北衔接上林县,东北与来宾市兴宾区相邻。 宾阳县交通便利,是桂中南重要交通枢纽,黎塘火车站是广西第二大货运编组站和一级客运站,湘桂铁路、黎塘至湛江铁路、黎塘至钦州铁路在县内黎塘镇交汇, 南广高速铁路、南柳城际铁路在黎塘镇设有高铁宾阳站,旅客列车实际车次日发车31趟,日均客流达到3330人次以上,通达全国10个省市,覆盖广西13个地级市。桂 海高速公路贯穿而过,并在境内设有两个出入口,境内还有南梧、南柳、宾上(上林)、宾横(横县)四条二级公路。 3.1.2地形地貌 南宁市地形是以邕江广大河谷为中心的盆地形态。盆地向东开口,南、北、西三面均为山地围绕,形成了西起凤凰山,东至青秀山的长形河谷盆地。南宁市地貌分 平地、低山、石山、丘陵、台地五种类型。平地是南宁市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面积为1037.3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57.78%,分布于左、右江下游汇合处和邕江两 岸。丘陵总面积279.8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5.59%。低山总面积82.6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4.6%,分布于市区西部边缘的凤凰山。石山面积46.7平方公里,占总面 积2.61%,主要分布于西北部边缘和坛洛镇一带,分峰林石山和孤峰石山两大类。 宾阳县整个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县境东、南、西三面边缘土山环亘,北及东北面边缘石山群立,中部为不闭合盆地,属大片冲积平原,北部及东北 部为溶蚀平原及缓丘地区,东部为低山丘陵地带,东南部为高低丘为主的丘陵区。北部东北部溶蚀平原及缓丘地区,延伸至邹圩、新圩、宾州、洋桥、和吉、黎塘、王
灵等镇,面积81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5.21%。中部平原,延伸至新桥、芦圩、大桥.武陵、古辣、甘棠等镇,面积576.2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4.9%. 东部低山丘陵区起伏变化较大,面积207平方干米,占全县总面积的8.96%。宾阳一武陵山前平原面积446平方公里,地表平坦,堆积层厚度较大,为广西四大冲积平 原之一。主峰镇龙山海拔1170米,为全县最高山峰。 3.1.3气候水文条件 南宁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炎热潮湿。南宁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在21.6度左 右,极端最高气温40.4度,极端最低气温-2.4度。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摄氏度,要季最热的7、8月平均28.2摄氏度。年均降雨量达1304.2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 79%。相对而言,一般是夏季潮湿,而冬季稍显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夏天比冬季长得多,炎热时间较长。春秋两季气候温和,集中的雨季是在夏天。南宁一年四季绿 树成荫,繁花似锦,物产丰富。“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之说名副其实。 南宁市主要河流均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较大的河流有邕江、右江、左江、红水河、武鸣河、八尺江等。郁江在南宁及邕宁区境内称邕江,河道全长116.4k,上 游从三江口开始,下游至邕宁区伶俐镇那车村止,为南宁市重要饮用水水源河流,流域面积7372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18亿立方米。邕江的上游分别为右江和 左江.右江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云龙山,流经西林县、田林县、百色市、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隆安县进入南宁市,河长707k,流域面积38612平方公里,多年 平均年径流量172亿立方米. 宾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暖湿气流调节,高温多雨,夏长冬短,太阳辐射强,热最多,盛夏炎热,冬季有时也颇温暖。年平均温度0.8℃。1月份最冷,月 平均温度114℃。7月份最热,月平均温度28,2℃。雨量分布特点是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平原。全县年平均雨异为1589.2毫米。年降雨量的地区分布大致是为西部 和西南部一带山地的高田、陈平、六芩、贵龙、六盆、柳洞.、六合、马岭、碗窑、德明、中兴、南山、六明、六章为多雨区,年雨量大于1750毫米:其余山区(除胜 龙、黄冠、平安)为次多雨区,年雨量为1650一1750毫米;中部包括新桥、芦墟、新宾、大桥、古辣、武陵、甘棠为次多雨区,年雨量为1550-1650毫米,西部山区 的胜龙、黄冠、平安为少雨区,年雨量为1300一1490毫米,北部和东部包括黎塘、和吉,邹城为次少雨区,年雨量为1400一1500毫米, 宾阳县境内无大河巨川,但溪涧密布,小河溪江纵横。河流分为红水河、郁江水系,统属珠江流域之浮江水系。大部分河流因地势由东南、西南向北汇流。全县河 道总长688.45公里,总流域面积2304.08平方公里。最大的河流清水河流经县境长39公里,流域面积381.15平方公里,正常流量14立方米/秒,其余河流大部分属季节 性溪流。 3.1.4资源条件
灵等镇,面积81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5.21%。中部平原,延伸至新桥、芦圩、大桥、武陵、古辣、甘棠等镇,面积576.2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4.9%。 东部低山丘陵区起伏变化较大,面积20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8.96%。宾阳——武陵山前平原面积446平方公里,地表平坦,堆积层厚度较大,为广西四大冲积平 原之一。主峰镇龙山海拔1170米,为全县最高山峰。 3.1.3气候水文条件 南宁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炎热潮湿。南宁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在21.6度左 右,极端最高气温40.4度,极端最低气温-2.4度。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摄氏度,夏季最热的7、8月平均28.2摄氏度。年均降雨量达1304.2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 79%。相对而言,一般是夏季潮湿,而冬季稍显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夏天比冬季长得多,炎热时间较长。春秋两季气候温和,集中的雨季是在夏天。南宁一年四季绿 树成荫,繁花似锦,物产丰富。“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之说名副其实。 南宁市主要河流均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较大的河流有邕江、右江、左江、红水河、武鸣河、八尺江等。郁江在南宁及邕宁区境内称邕江,河道全长116.4 km,上 游从三江口开始,下游至邕宁区伶俐镇那车村止,为南宁市重要饮用水水源河流,流域面积7372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18亿立方米。邕江的上游分别为右江和 左江。右江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云龙山,流经西林县、田林县、百色市、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隆安县进入南宁市,河长707 km,流域面积38612平方公里,多年 平均年径流量172亿立方米。 宾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暖湿气流调节,高温多雨,夏长冬短,太阳辐射强,热量多,盛夏炎热,冬季有时也颇温暖。年平均温度20.8℃。1月份最冷,月 平均温度11.4℃。7月份最热,月平均温度28.2℃。雨量分布特点是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平原。全县年平均雨晕为1589.2毫米。年降雨量的地区分布大致是为西部 和西南部一带山地的高田、陈平、六岑、贵龙、六盆、柳洞、六合、马岭、碗窑、德明、中兴、南山、六明、六章为多雨区,年雨量大于1750毫米;其余山区(除胜 龙、黄冠、平安)为次多雨区,年雨量为1650—1750毫米;中部包括新桥、芦墟、新宾、大桥、古辣、武陵、甘棠为次多雨区,年雨量为1550—1650毫米,西部山区 的胜龙、黄冠、平安为少雨区,年雨量为1300—1490毫米,北部和东部包括黎塘、和吉,邹墟为次少雨区,年雨量为1400—1500毫米。 宾阳县境内无大河巨川,但溪涧密布,小河溪江纵横。河流分为红水河、郁江水系,统属珠江流域之浔江水系。大部分河流因地势由东南、西南向北汇流。全县河 道总长688.45公里,总流域面积2304.08平方公里。最大的河流清水河流经县境长39公里,流域面积381.15平方公里,正常流量14立方米/秒,其余河流大部分属季节 性溪流。 3.1.4资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