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12周周4第1-2节 课次 4 授课方式 课时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1章第4节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带与配合:第5节公差与配合的选用:第6 节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公差与配合标准应用的基本原则,要求掌握基准制,公差等级和配合种类选用 的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 配合种类的选择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4节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带与配合 1.5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举例讲解 一、基准制的选择 1.计算法 绘图讲解 2.类比法 二、公差等级的选择 挂图讲解 1.计管法 2.类比法 三、配合种类的选择 1.计算法 2.试验法 3.类比法 1.6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作业和思考题:习题1(39页) 1.5、1.6、1.7 教学后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12 周 周 4 第 1-2 节 课次 4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 1 章 第 4 节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带与配合;第 5 节公差与配合的选用;第 6 节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公差与配合标准应用的基本原则,要求掌握基准制,公差等级和配合种类选用 的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 配合种类的选择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1.4 节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带与配合 1.5 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一、基准制的选择 1. 计算法 2. 类比法 二、公差等级的选择 1. 计算法 2. 类比法 三、配合种类的选择 1. 计算法 2. 试验法 3. 类比法 1.6 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举例讲解 绘图讲解 挂图讲解 作业和思考题:习题 1(39 页) 1.5、1.6、1.7 教学后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13周周2第5-6节 课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 (请打√)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2章第1节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长度尺寸基准和传递系统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第二章技术测量基础 2.1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 举例讲解 一、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 二、测量基准和尺寸传递系统 绘图讲解 1.长度尺寸基准和传递系统 2。角度尺寸基准和传递系统 挂图讲解 3.量块 三、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1.计量器具 2。测量方法及其分类 作业和思考题: 2.1、2.2 教学后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13 周 周 2 第 5-6 节 课次 5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 2 章 第 1 节 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长度尺寸基准和传递系统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第二章 技术测量基础 2.1 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 一、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 二、测量基准和尺寸传递系统 1. 长度尺寸基准和传递系统 2. 角度尺寸基准和传递系统 3. 量块 三、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1. 计量器具 2. 测量方法及其分类 举例讲解 绘图讲解 挂图讲解 作业和思考题: 2.1、2.2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