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齿轮传动 基本内容:轮齿的失效形式:齿轮材料及热处理:齿轮传动的精度: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 作用力及计算载荷;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斜齿圆柱齿轮传 动;直齿圆锥齿轮传动;齿轮的构造: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 基本要求:掌握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及圆锥齿轮的受力分析方法,掌握直齿圆柱 齿轮强度计算过程及各基本参数选择的基本要求。 学时:课堂教学:6学时。 第一讲 一、特点 齿轮传动分类 1、按齿轮的加工一一标准齿轮传动 —变位齿轮传动 2、按齿轮传动工作条件分一一闭式传动 —开式传动 3、按齿面硬度分一—软齿面(≤350HB) 硬齿面(>350HB) §11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 、轮齿折断 齿面点蚀 三、齿面胶合 四、齿面磨粒磨损 五、齿面塑性变形 ★计算准则 由于理论上的原因,目前对于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一般只进行两种计算
- 1 - 第 11 章 齿轮传动 基本内容:轮齿的失效形式;齿轮材料及热处理;齿轮传动的精度;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 作用力及计算载荷;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斜齿圆柱齿轮传 动;直齿圆锥齿轮传动;齿轮的构造;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 基本要求:掌握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及圆锥齿轮的受力分析方法,掌握直齿圆柱 齿轮强度计算过程及各基本参数选择的基本要求。 学 时:课堂教学:6 学时。 第一讲 一、特点 二、齿轮传动分类 1、按齿轮的加工 ——标准齿轮传动 ——变位齿轮传动 2、按齿轮传动工作条件分 ——闭式传动 ——开式传动 3、按齿面硬度分 ——软齿面(≤350 HB) ——硬齿面(>350 HB) §11-1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 一、轮齿折断 二、齿面点蚀 三、齿面胶合 四、齿面磨粒磨损 五、齿面塑性变形 ★计算准则 由于理论上的原因,目前对于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一般只进行两种计算
1、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计算一一以赫芝公式为理论依据 2、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一—以路易士公式理论依据 第二讲 §11-2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 、齿轮材料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1)齿面具有足够的硬度——以获得较高的抗点蚀、抗磨粒磨损、抗胶合和抗塑性流动 的能力 2)有足够的弯曲疲劳强度一一抵抗变载荷和冲击载荷的作用 3)具有良好的加工和热处理工艺性 4)价格较低 齿轮常用材料 最常用的材料是钢,其次是铸铁,还有非金属材料。 1.锻钢 优质碳素钢:20、30、35、40、45 合金钢:20Cr、20 CrMnti、38 SiMnMo、40Cr、40MnB等 —硬齿面齿轮(>350HB):可用整体淬火、表面淬火、渗碳淬火、滲氮和碳氮共 渗等方法得到。 一软齿面齿轮(≤350HB):可由正火或调质得到。在工艺上经热处理后进行精切 齿形。 2.铸钢(铸造性能良好) 常用的牌号为:ZG270-500~ZG340-640,或低合金铸钢ZG40Mn、ZG40Cr 3.铸铁(铸造性能良好) 普通灰铸铁:常用牌号有HI200~HI350 球墨铸铁:常用牌号有QT500-7、QI600-3等 4.非金属材料
- 2 - 1、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计算——以赫芝公式为理论依据 2、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以路易士公式理论依据。 第二讲 §11-2 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 一、齿轮材料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1)齿面具有足够的硬度——以获得较高的抗点蚀、抗磨粒磨损、抗胶合和抗塑性流动 的能力; 2)有足够的弯曲疲劳强度——抵抗变载荷和冲击载荷的作用; 3)具有良好的加工和热处理工艺性; 4)价格较低。 二、齿轮常用材料 最常用的材料是钢,其次是铸铁,还有非金属材料。 1.锻钢 优质碳素钢:20、30、35、40、45 合金钢:20Cr、20CrMnTi、38SiMnMo、40Cr、40MnB 等 ——硬齿面齿轮(>350 HB):可用整体淬火、表面淬火、渗碳淬火、渗氮和碳氮共 渗等方法得到。 ——软齿面齿轮(≤350 HB):可由正火或调质得到。在工艺上经热处理后进行精切 齿形。 2.铸钢(铸造性能良好) 常用的牌号为:ZG270—500~ZG340—640,或低合金铸钢 ZG40Mn、ZG40Cr。 3.铸铁(铸造性能良好) 普通灰铸铁:常用牌号有 HT200~HT350。 球墨铸铁:常用牌号有 QT500—7、QT600—3 等。 4.非金属材料
常用非金属材料有:夹布胶木、塑料、尼龙等 齿轮的常用材料及其力学性能见表。 §113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择 在渐开线圆柱齿轮和锥齿轮精度标准(GB10095-88和GB11365-89)中,规定了 12个精度等级,按精度高低依次为1~12级 根据对运动准确性、传动平稳性和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要求不同,每个精度等级的各项 公差相应分成三个组 第1公差组一一反映运动准确性 第Ⅱ公差组一一反映传动平稳性 第Ⅲ公差组一一反映载荷分布均匀性 标准中还规定了齿坯公差、齿轮副侧隙、图纸标注等内容。 齿轮精度等级的选择应根据传动的用途、使用条件、传动功率、圆周速度等决定。 表11.2为某些机器中常用的齿轮传动精度等级。 第三讲 §114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教荷 、轮齿上的作用力分析 忽略不计齿面间摩擦力,故该集中力为法向力Fn,沿啮合线方向垂直于齿面。 在分度圆上,法向力Fn可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 一切于分度圆的圆周力(切向力)Ft 指向半径方向的径向力Fr。其大小为: 圆周力F,=2 径向力F= F, tan a 法向力FF cOs a 式中d一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 3 - 常用非金属材料有:夹布胶木、塑料、尼龙等 齿轮的常用材料及其力学性能见表。 §11-3 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择 在渐开线圆柱齿轮和锥齿轮精度标准(GB10095—88 和 GB11365—89)中,规定了 12 个精度等级,按精度高低依次为 1~12 级。 根据对运动准确性、传动平稳性和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要求不同,每个精度等级的各项 公差相应分成三个组: 第 1 公差组——反映运动准确性 第Ⅱ公差组——反映传动平稳性 第Ⅲ公差组——反映载荷分布均匀性 标准中还规定了齿坯公差、齿轮副侧隙、图纸标注等内容。 齿轮精度等级的选择应根据传动的用途、使用条件、传动功率、圆周速度等决定。 表 11.2 为某些机器中常用的齿轮传动精度等级。 第三讲 §11-4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 一、轮齿上的作用力分析 忽略不计齿面间摩擦力,故该集中力为法向力 Fn,沿啮合线方向垂直于齿面。 在分度圆上,法向力 Fn 可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 ——切于分度圆的圆周力(切向力)Ft; ——指向半径方向的径向力 Fr。其大小为: 式中 dl 一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a一分度圆压力角 T1一小齿轮传递的名义转矩。T=9.55×106×P/nN·mm 主动轮上的圆周力是阻力,其方向与回转方向相反; 一一从动轮上的圆周力是驱动力,其方向与回转方向相同 径向力分别指向各轮轮心(内齿轮为远离轮心方向) 计算载荷 F= KF 式中K—一载荷系数:载荷系数K见表11-3 Ftc——计算载荷 §11-5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的计算 一、计算公式 根据计算准则,由赫芝公式 ▲接触疲劳强度计算通常以节点为计算点。 中的p和Fn用下式代入 2 d, cos atan a F F,2T1 CS a d, COs a =2a/(u士1) 对钢制齿轮,E1=E2=2.06×105Mpa,u1=p2=0.3,压力角a=20° 计入载荷系数K后,则得一对钢制标准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校核式:
- 4 - α一分度圆压力角; T1 一小齿轮传递的名义转矩。T=9.55×106×P/n N·mm ——主动轮上的圆周力是阻力,其方向与回转方向相反; ——从动轮上的圆周力是驱动力,其方向与回转方向相同; ——径向力分别指向各轮轮心(内齿轮为远离轮心方向) 二、计算载荷 式中 K——载荷系数;载荷系数 K 见表 11-3 Ftc——计算载荷。 §11-5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的计算 一、计算公式 根据计算准则,由赫芝公式 ▲接触疲劳强度计算通常以节点为计算点。 中的ρ和 Fn 用下式代入 d1=2a/(u±1) 一对钢制齿轮,E1=E2=2.06×105 Mpa,μ1=μ2=0.3,压力角α=20° 计入载荷系数 K 后,则得一对钢制标准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校核式:
335 KT(u±1 令卯 齿宽系数 其设计式为 a≥(l+1)3 KT 式中许用接触应力[o曰按下式计算 Io Hl=o Him/SH σHim——实验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按图11—7查取 SH一齿面接触疲劳安全系数,按表11-4查取 ★齿轮传动的接触疲劳强度取决于齿轮的直径(或中心距)。 第四讲 §116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弯曲强度计算 根据计算准则:由路易士公式 ≤pl] 一抗弯截面系数W的确定: 危险截面的位置可用30°切线法确定 其W的计算式由《材料力学》:、bS2 计算依据:以齿根危险截面受拉一侧 齿根最大弯矩M的计算 假设全部载荷作用于只有一对齿啮合时的齿顶。 作用于齿顶的法向力Fn可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
- 5 - [ ] ( 1) 335 2 3 1 H H ba u KT u = 令 ——齿宽系数 其设计式为 3 1 2 [ ] 335 ( 1) u KT a u h a mm 式中许用接触应力[σH]按下式计算 [σH]=σHlim / SH σHlim——实验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按图 11—7 查取 SH——齿面接触疲劳安全系数,按表 11—4 查取 ★ 齿轮传动的接触疲劳强度取决于齿轮的直径(或中心距)。 第四讲 §11-6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弯曲强度计算 根据计算准则:由路易士公式 F F W M = ——抗弯截面系数 W 的确定: 危险截面的位置可用 30°切线法确定 其 W 的计算式由《材料力学》: 6 2 bS W = ——计算依据:以齿根危险截面受拉一侧。 ——齿根最大弯矩 M 的计算: 假设全部载荷作用于只有一对齿啮合时的齿顶。 作用于齿顶的法向力 Fn 可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 a b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