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 吾尝为鲍叔谍事而更穷因,鲍叔不以我为愚,知 时有利不利也。(2002年高考北京卷) 有的大家是这样翻译的:“我曾经为鲍叔谋划 事情而生活更加困难,鲍叔不把我当作愚蠢的人」 知道有时有利有时不利 这位大家的翻译有两个明显错误:一是将“穷 困”理解为“生活困难”;二是将“时”理解为 “有时”,造成了翻译的不准确。可见,准确地 理解实词的意思对于翻译来说多么重要。 参考答案为:“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 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 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
例1 ⚫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 时有利不利也。(2002年高考北京卷) ⚫ 有的大家是这样翻译的:“我曾经为鲍叔谋划 事情而生活更加困难,鲍叔不把我当作愚蠢的人, 知道有时有利有时不利。” ⚫ 这位大家的翻译有两个明显错误:一是将“穷 困”理解为“生活困难”;二是将“时”理解为 “有时”,造成了翻译的不准确。可见,准确地 理解实词的意思对于翻译来说多么重要。 ⚫ 参考答案为:“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 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 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
例2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高考 全国卷) 有的大家是这样翻译的:“这难道不是李将军 的称呼吗?”也有这样翻译的:“这难道说的是 李将军吗?” 前一种翻译将“谓”翻译为“称呼”,明显是 错了。后种翻译虽理解了 的意思,却将 其”翻译成“难道”,正好把意思说反了 参考答案为:“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 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例2 ⚫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高考 全国卷) ⚫ 有的大家是这样翻译的:“这难道不是李将军 的称呼吗?”也有这样翻译的:“这难道说的是 李将军吗?” ⚫ 前一种翻译将“谓”翻译为“称呼”,明显是 错了。后种翻译虽理解了“谓”的意思,却将 “其”翻译成“难道”,正好把意思说反了。 ⚫ 参考答案为:“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 “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例3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2002年高 考北京卷) 有的大家是这样翻译的:“天下没有很多管仲 那样的贤才,天下有很多鲍叔那样能知人的人。” 这里姑且不说把“多”译为“有很多”是一个 严重错误(“多”用于“赞美”的义项比较 见),只说原句的句子结构。原句中而表示转折。 因而句子应译为:“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 美鲍叔能识别人才
例3 ⚫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2002年高 考北京卷) ⚫ 有的大家是这样翻译的:“天下没有很多管仲 那样的贤才,天下有很多鲍叔那样能知人的人。” ⚫ 这里姑且不说把“多”译为“有很多”是一个 严重错误(“多”用于“赞美”的义项比较少 见),只说原句的句子结构。原句中而表示转折。 因而句子应译为:“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 美鲍叔能识别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