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森工·农垦) 考生注意: 本考场试卷序号 1.考试时间120分钟 (由监考填写)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 十十 总分核分人 得分评卷人 知识积暴及运用(第1—5题,共24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我们年少立志,我们排除万难,我们在成功的到路上,挥洒年轻的汗水。青春最宝 贵的东西,是无所畏俱的勇气和未来无限的可能,有梦就去追,不用等风来,自己就能 飞!哪有什么时机未到,哪有什么筹备完全,哪有什么只欠东风。要起飞的心,从不苦 等风来。此间少年,心之所向,皆是锋芒。 (1)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挥洒 筹备 (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马南邨《不求甚解》) B.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惟妙惟肖。 (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C.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2017 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森工·农垦)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 120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核分人 得 分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 1——5 题,共 24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 分) 我们年少立志,我们排除万难,我们在成功的到路上,挥.洒年轻的汗水。青春最宝 贵的东西,是无所畏俱的勇气和未来无限的可能,有梦就去追,不用等风来,自己就能 飞!哪有什么时机未到,哪有什么筹.备完全,哪有什么只欠东风。要起飞的心,从不苦 等风来。此间少年,心之所向,皆是锋芒。 (1)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 分)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 分) 挥.洒 筹.备 (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 分) 改为 改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马南邨《不求甚解》) B.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惟妙惟肖 ....。 (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C.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 ....;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本考场试卷序号 (由监考填写) 得分 评卷人
(莫泊桑《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鲁迅《藤野先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父母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C.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A4.诗文默写。(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景象的诗句是 4)“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句诗表现了落花积极进取的精神,但龚自珍《己亥杂 》中的 在境界上更胜一筹 (5)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高房价、关注民生,其中有代表借用唐代诗人杜甫《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 表达了“居 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 (6)“生活虽然可能会荆棘满地,但仍然不能阻止你一路髙歌。”电视剧《欢乐颂》中的 这句台词,充满对生活不懈的追求,与此相近的诗句是 5.走近名著。(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他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韧。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 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经历了三起三落,他失去了生活的信 心,最后变成了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莫泊桑《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 ....的文字。 (鲁迅《藤野先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父母溺爱 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C.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4.诗文默写。(10 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景象的诗句是 , 。 (4)“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句诗表现了落花积极进取的精神,但龚自珍《己亥杂 诗》中的 , 在境界上更胜一筹。 (5)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高房价、关注民生,其中有代表借用唐代诗人杜甫《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 , 表达了“居 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 (6)“生活虽然可能会荆棘满地,但仍然不能阻止你一路高歌。”电视剧《欢乐颂》中的 这句台词,充满对生活不懈的追求,与此相近的诗句是 , 。 5.走近名著。(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他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韧。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 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经历了三起三落,他失去了生活的信 心,最后变成了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乙)“你认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 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甲文中的“他”是小说《 》中的主人公,该小说的作者 。(2分) (2)乙文是19世纪英国一位文学家创作的世界名著中的主人公 的精 彩对白,这部作品塑造了一个 的女性形象。(2分) 得分评卷人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0分) 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某校九年三班将以“正 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6.请简要写出本次主题班会的意义。(2分) 7.请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8.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3分) 环节一:开场白 环节二: 环节三: 环节四:小组辩论会 环节五:家长代表发言 环节六: 你的同桌小明上课时玩手机,老师及时发现制止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 你将如何劝说?(3分) 得分评卷人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5题,共36分)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0-13题。(共10分) 【古诗赏析】
(乙)“你认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 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甲文中的“他”是小说《 》中的主人公,该小说的作者 是 。(2 分) (2)乙文是 19 世纪英国一位文学家创作的世界名著中的主人公 的精 彩对白,这部作品塑造了一个 的女性形象。(2 分)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 6——9 题,共 10 分) 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某校九年三班将以“正确 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6.请简要写出本次主题班会的意义。(2 分) 7.请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2 分) 8.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3 分) 环节一:开场白 环节二: 环节三: 环节四:小组辩论会 环节五:家长代表发言 环节六: 9.你的同桌小明上课时玩手机,老师及时发现制止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 你将如何劝说?(3 分)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 10——25 题,共 36 分) (一) 阅读古诗文,回答第 10——13 题。(共 10 分) 【 古诗赏析 】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飖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汘青。 0.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古文阅读】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 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卲记书传,尤 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巳,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 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再发,又中。 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苦(kuo):箭的尾部。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持汤沃灌 (2)再发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分) (2)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2分) 13.宋濂、岳飞的成长经历对你有何启示?(2分) (二)阅读《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一文,回答第14——17题。(共9分) 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 ①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 古文阅读 】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 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②记书传,尤 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 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③;再.发,又中。 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筈(kuò):箭的尾部。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持汤.沃灌 (2)再.发 12.翻译下列语句。(4 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 分) (2)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2 分) 13.宋濂、岳飞的成长经历对你有何启示?(2 分) (二) 阅读《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一文,回答第 14——17 题。(共 9 分) 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 ①2009 年,中国以 1300 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
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原 因如下 ②第一,土地制约。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 龙 ˆ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 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 于美国的近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有8.4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1/3。 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 ③第二,能源制约。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 水平,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 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这可能吗?即使普 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 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 解能源的制约 ④第三,环境制约。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 汽车普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 ⑤受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 14.中国汽车拥有率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是什么?(3分) 15.文中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6.文章第③段中加点词语“超过”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17.为了让中国尽快走向“汽车社会”,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2分) (三)阅读《培养自己的“静能量”》一文,回答第18—-21题。(共8分)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待起来可
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原 因如下: ②第一,土地制约。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 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 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 5 万公里,相当 于美国的近 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有 8.4 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 1/3。 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 ③第二,能源制约。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 水平,到 2020 年预计中国将有 6.9 亿辆汽车。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 2 吨来计算,中 国的总耗油量将达 13.8 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 86%。这可能吗?即使普 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超过 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 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 解能源的制约。 ④第三,环境制约。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 汽车普及量达到 6.9 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 和。 ⑤受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 呢? 14.中国汽车拥有率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是什么?(3 分) 15.文中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 分) 16.文章第③段中加点词语“超过”能否删除?为什么?(2 分) 17.为了让中国尽快走向“汽车社会”,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2 分)[来源:学科网] (三) 阅读《培养自己的“静能量”》一文,回答第 18——21 题。(共 8 分)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待起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