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河南农业大学 韩燕来
绪论 河南农业大学 韩燕来
一、施肥科学的发展概况 (一)古代施肥实践 1.我国 ➢ 施肥历史最长; ➢ 古代称肥料为粪; ➢ 施肥则称为粪田;
一、施肥科学的发展概况 (一)古代施肥实践 1.我国 ➢ 施肥历史最长; ➢ 古代称肥料为粪; ➢ 施肥则称为粪田;
(1) 较早地制造及使用了多种有机 肥料 ①腐烂的杂草肥田(春秋战国) ②蚕屎和人粪尿(汉代) ③绿肥、厩肥、饼肥、火粪(魏晋 以后) ④大粪,踏粪,火粪,泥粪,苗粪, 草粪等(元朝)
(1) 较早地制造及使用了多种有机 肥料 ①腐烂的杂草肥田(春秋战国) ②蚕屎和人粪尿(汉代) ③绿肥、厩肥、饼肥、火粪(魏晋 以后) ④大粪,踏粪,火粪,泥粪,苗粪, 草粪等(元朝)
(2)形成了一些重要施肥观点 ①根据作物生育期施肥:《汜胜之书》 中记载,不论哪种作物都强调施足基肥, 然后再看情况补追肥。 唐朝的《四时 纂要》中记载了关于基肥和种肥的作用。 ②施肥如用药的观点:南宋陈敷《农书》 强调了施肥的重要性,把肥料比作“粪 药” ,指出用粪犹如用药
(2)形成了一些重要施肥观点 ①根据作物生育期施肥:《汜胜之书》 中记载,不论哪种作物都强调施足基肥, 然后再看情况补追肥。 唐朝的《四时 纂要》中记载了关于基肥和种肥的作用。 ②施肥如用药的观点:南宋陈敷《农书》 强调了施肥的重要性,把肥料比作“粪 药” ,指出用粪犹如用药
③地力常新壮的培肥理论:元朝王祯提 出了土壤不是越种越瘠薄,而是可以常 新壮的原则,形了“地力常新壮”的土壤 培肥理论,提示了肥料的作用与效果。 ④提出了“三宜”的应变施肥的原则:清 朝杨shen“时宜”“土宜”和“物宜”的 “三宜”原则
③地力常新壮的培肥理论:元朝王祯提 出了土壤不是越种越瘠薄,而是可以常 新壮的原则,形了“地力常新壮”的土壤 培肥理论,提示了肥料的作用与效果。 ④提出了“三宜”的应变施肥的原则:清 朝杨shen“时宜”“土宜”和“物宜”的 “三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