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们到雪地上去打个滚,去撒个野;人之所以是人,因为他可以选择,甚至可以 选择不高尚,不体面,不纯真,不招人喜欢;一个文明的社会,必得学会尊重他们的选 择 选择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 1生产什么(what物品与生产多少 如前所述,人的需要是无限的,永无饱和之日,而生产资源是稀缺的。目的与达到 目的手段之间的矛盾迫使人们必需在各种需要之间权衡比较,有所取舍。其次,人们还 必须决定每种产品的产量应各为若干?如上例,当我们把权衡取舍的范围归结为消费品 与资本财货两大类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每一点代表了这个问题之各种可能的答案。 那么,到底那一点是最合理的? 2如何(how)生产,采用什么生产方法 每种生产要素一般有多种用途,而任一种产品一般也可采用多种生产方法。例如, 同一种产品,既可采用多用劳动少用资本的方法,也可采用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生产方 法。这里有一个生产效率的问题,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能够最有效率地被使用的 问题 3.被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即经济学所说的收入分配问题, 也就是为谁( for whom)生产的问题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总是生活于组成一定社会形式的人群之中,所以生产总是社 会生产。就是说,社会的人作为劳动的主体,在有目的地作用于劳动的客体—自然物 质时,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进行劳动的。所以经济分析必然包括生产出来的产品归 谁享用以及享用多少的问题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也就是人类社会所必 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经济学是为解决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而 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许多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 为“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有的还加上一个问题, 即现在生产还是将来(when)生产?从而是四个问题。 三、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和经济体制 令前面说明了经济学是研究相对稀缺经济资源(劳动、土地、资源、企业家才 能)如何分配给各种不同用途的问题,也即是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但实际上,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还有另一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劳动者失业 生产设备和自然资源闲置是经常存在的状态,这就是说:一方面资源是稀缺的,另 方面稀缺的资源还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这种情况就是产量没有达到生产可能线。生产 可能性曲线表示给定技术条件下一个社会可能实现的最大产量,或称潜在的国民收入 如图1-1中,AB线表示生产可能性曲线,AB线内的任何一点上,资本财货与消费品 的组合,也是资源既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但并不是最大数量的组合,即资源没有得 第6页共19页
第 6 页 共 19 页 让人们到雪地上去打个滚,去撒个野;人之所以是人,因为他可以选择,甚至可以 选择不高尚,不体面,不纯真,不招人喜欢;一个文明的社会,必得学会尊重他们的选 择。 选择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 1.生产什么(what)物品与生产多少 如前所述,人的需要是无限的,永无饱和之日,而生产资源是稀缺的。目的与达到 目的手段之间的矛盾迫使人们必需在各种需要之间权衡比较,有所取舍。其次,人们还 必须决定每种产品的产量应各为若干?如上例,当我们把权衡取舍的范围归结为消费品 与资本财货两大类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每一点代表了这个问题之各种可能的答案。 那么,到底那一点是最合理的? 2.如何(how)生产,采用什么生产方法 每种生产要素一般有多种用途,而任一种产品一般也可采用多种生产方法。例如, 同一种产品,既可采用多用劳动少用资本的方法,也可采用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生产方 法。这里有一个生产效率的问题,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能够最有效率地被使用的 问题。 3.被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即经济学所说的收入分配问题, 也就是为谁(for whom)生产的问题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总是生活于组成一定社会形式的人群之中,所以生产总是社 会生产。就是说,社会的人作为劳动的主体,在有目的地作用于劳动的客体——自然物 质时,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进行劳动的。所以经济分析必然包括生产出来的产品归 谁享用以及享用多少的问题。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也就是人类社会所必 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经济学是为解决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而 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许多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 为“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 有的还加上一个问题, 即现在生产还是将来(when)生产?从而是四个问题。 三、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和经济体制 ❖ 前面说明了经济学是研究相对稀缺经济资源(劳动、土地、资源、企业家才 能)如何分配给各种不同用途的问题,也即是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 但实际上,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还有另一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劳动者失业、 生产设备和自然资源闲置是经常存在的状态,这就是说:一方面资源是稀缺的,另一 方面稀缺的资源还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这种情况就是产量没有达到生产可能线。生产 可能性曲线表示给定技术条件下一个社会可能实现的最大产量,或称潜在的国民收入。 如图 1-1 中,AB 线表示生产可能性曲线,AB 线内的任何一点上,资本财货与消费品 的组合,也是资源既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但并不是最大数量的组合,即资源没有得
到充分利用。这就给经济学提出另一个问题,经济学必须要进一步研究,造成这种状 况的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办法来改进这种状况,从而实现充分就业,使实际的国民收 入接近或等于潜在的国民收入,这就是要研究稀缺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资源利用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 令第一,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为什么有时社会生产的资本财货和消费 品的组合达不到AB线。换句话说,也就是如何能使稀缺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如何 使各种消费品和资本财货的产量达到最大。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充分就业”问题。 ◆第二,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即尽管资源没变,但 消费品和资本财货的产量为什么不能始终保持在生产可能线上。这也就是经济中为会 么会有周期性波动。与此相关的是,如何用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消费品和资本财 货,即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 ◆第三,现代社会是一个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 由稀缺性问题所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影响甚大。这样,解决经济问题就必然涉及 到货币购买力的问题。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的经济体制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市 场经济体制,即通过市场上价格的调节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资源 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依靠价格的调节与刺激来实现。一种是计划经济体制。即通过 中央计划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依靠计 划来实现。当然,在现实中,许多国家的经济制度都是市场与计划不同程度的结合, 但这种结合并不是一半对一半,总是以一种经济制度为主,以另一种为辅的。越来越 多的人认识到,市场经济从总体上看比计划经济效率高。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既然稀缺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具体的经济制度,所以经济学的定义就应该是, 研究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我们现在所讲的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 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西方经济学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 ◆注意:要区分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令一、微观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把经济学原理或经济理论,即有关经济问题的知识体系的全部内 容,区分为两大组成部分或两大分支学科: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和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令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 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 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包括:家庭(居民户)如何支配收入,怎样以有限 的收入获得最大的效用和满足,即实现效用最大化;单个企业(厂商)如何把有限的 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即实现利润最大化。 令微观经济学实际上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考察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与生产者对产品的供给怎样决定着每一种 产品的产销数量和价格; 第7页共19页
第 7 页 共 19 页 到充分利用。这就给经济学提出另一个问题,经济学必须要进一步研究,造成这种状 况的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办法来改进这种状况,从而实现充分就业,使实际的国民收 入接近或等于潜在的国民收入,这就是要研究稀缺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 资源利用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 ❖ 第一,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为什么有时社会生产的资本财货和消费 品的组合达不到 AB 线。换句话说,也就是如何能使稀缺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如何 使各种消费品和资本财货的产量达到最大。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充分就业”问题。 ❖ 第二,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即尽管资源没变,但 消费品和资本财货的产量为什么不能始终保持在生产可能线上。这也就是经济中为会 么会有周期性波动。与此相关的是,如何用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消费品和资本财 货,即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 ❖ 第三,现代社会是一个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 由稀缺性问题所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影响甚大。这样,解决经济问题就必然涉及 到货币购买力的问题。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 ❖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的经济体制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市 场经济体制,即通过市场上价格的调节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资源 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依靠价格的调节与刺激来实现。一种是计划经济体制。即通过 中央计划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依靠计 划来实现。当然,在现实中,许多国家的经济制度都是市场与计划不同程度的结合, 但这种结合并不是一半对一半,总是以一种经济制度为主,以另一种为辅的。越来越 多的人认识到,市场经济从总体上看比计划经济效率高。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 既然稀缺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具体的经济制度,所以经济学的定义就应该是, 研究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我们现在所讲的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 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西方经济学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 ❖ 注意:要区分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一、微观经济学 ❖ 现代经济学把经济学原理或经济理论,即有关经济问题的知识体系的全部内 容,区分为两大组成部分或两大分支学科: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和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 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 ❖ 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包括:家庭(居民户)如何支配收入,怎样以有限 的收入获得最大的效用和满足,即实现效用最大化;单个企业(厂商)如何把有限的 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即实现利润最大化。 ❖ 微观经济学实际上要解决两个问题: ❖ 一是考察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与生产者对产品的供给怎样决定着每一种 产品的产销数量和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