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射频通信系统中电路理论 二次变频超外差接收机实例 926MHz 频率合成器 fRr =881MHE fim =45MHz LNA 881MHz 45MHz 笼 fim =455KH2 总 天线双工器 I混频 晶体滤波器 中放限輻 载波检测一 455kHz 455kHz Ⅱ混频 音频/数据 陶瓷滤波器 陶瓷滤波器 44.545MHz fio1=881+45=926ME fo2=45-0.455=44.545ME
第2章 射频通信系统中电路理论 二次变频超外差接收机实例 f MHz RF = 881 1 45 IF f MHz = f KHz IF2 = 4551 881 45 926 LO f MHz = + = 2 45 0.455 44.545 LO f MHz = − =
网 本章目录 ·第一节传输线 ·第二节阻抗匹配 ·第三节 微波网络 ·第四节 混频器 ·第五节 滤波器 ·第六节放大器 ·第七节频率源
本章目录 • 第一节 传输线 • 第二节 阻抗匹配 • 第三节 微波网络 • 第四节 混频器 • 第五节 滤波器 • 第六节 放大器 • 第七节 频率源
2.4混频器 发射机一上混频器—一将已调制中频信号搬移到射频 接收机一下混频器一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搬移到中频 乘法器+滤波器 基本方法: 非线性器件+滤波器 本振信号:vo(t)=V'ocoS0ot 中频滤波器 射频信号:Vr=VRF COSO REt 相乘得: VLOVRF eotoycodo
2.4 混频器 发射机—上混频器——将已调制中频信号搬移到射频 接收机—下混频器——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搬移到中频 本振信号: v t V t LO LO LO ( ) = cos 射频信号: v V t RF RF RF = cos 相乘得: v v V V ( )t ( )t L O RF = L O RF RF − L O + RF + L O cos cos 2 1 基本方法: 乘法器+滤波器 非线性器件+滤波器 中频滤波器
2.4混频器 例 混频电路的实现 (1).乘法器 双极晶体管 为减少组合频率分量 (2).非线性器件 场效应管 工作于线性时变状态 二极管 混频器的主要指标 增益 10 dB NF 12 dB IIP3 +5 dBm 输入阻抗 502 口间隔离 10~20dB
混频电路的实现 (1). 乘法器 (2). 非线性器件 双极晶体管 场效应管 二极管 为减少组合频率分量 工作于线性时变状态 混频器的主要指标 增益 10 dB NF 12 dB IIP3 +5 dBm 输入阻抗 50Ω 口间隔离 10 ~ 20 dB 2.4 混频器
2.4混频器 一、主要技术指标 1.增益 非线性器件 带通滤波器 输出中频 变频增益= L 输入射频 本地振荡器 电压增益A,= VE 功率增益Gp= PRE 两者关系?Gp= PRE VEIR红=4Rs 射频口阻抗 VRE Rs 一中频口阻抗 有源混频器 —一增益大于1 按增益划分混频器 无源混频器 增益小于1三
变频增益 = 输出中频 输入射频 1. 增益 射频口阻抗 中频口阻抗 按增益划分混频器 有源混频器——增益大于1 无源混频器——增益小于1 电压增益 功率增益 RF IF V V V A = RF IF P P P G = 两者关系? L S V RF S IF L RF IF P R R A V R V R P P G 2 2 2 / / = = = 2.4 混频器 一、主要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