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零诊”考试 语文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金文是指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古人习惯于 将铜称为金,因此铜器上的铭文就叫金文。又因为这种文字在钟鼎之 类的青铜器上出现最多,所以又名钟鼎文。青铜器在商周时代有着强 大的宗教力量和政治力量,“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它是巫或王(王 也是最大的巫)在祭祀仪式上用来沟通上天、通达祖神旨意、实现合 理统治的手段与工具。 铸造青铜器的泥制模型-陶范质地松软,比龟甲、兽骨容易鵰,所 以早期金文相对于甲骨文更能自由地表达岀象形表意的内在精神。此 时期金文文字的大小、长短不一,书写的章法去只讲究纵向的顺序而无 视横向的严整,字体或长或短,犄角错落,顾昐生辉。 西周以后,青铜器铭文大大发展,在性质、内容、形式、字数、书体 方面都与前期有很大变化。刻铸的位置由隐蔽逐渐转向器物显要处,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制、宴飨礼仪等多方面,成为宣扬祖先功 业、借以传之后世的文告。铭文有了“史书”的性质,开始讲究行列 秩序,对字体进行有意的布置与规范。从西周中期开始,这种追求行
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 2016 届高三“零诊”考试 语文 第 I 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 1-3 題。 金文是指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古人习惯于 将铜称为金,因此铜器上的铭文就叫金文。又因为这种文字在钟鼎之 类的青铜器上出现最多,所以又名钟鼎文。青铜器在商周时代有着强 大的宗教力量和政治力量,“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它是巫或王(王 也是最大的巫)在祭祀仪式上用来沟通上天、通达祖神旨意、实现合 理统治的手段与工具。 铸造青铜器的泥制模型—陶范质地松软,比龟甲、兽骨容易雕刻,所 以早期金文相对于甲骨文更能自由地表达出象形表意的内在精神。此 时期金文文字的大小、长短不一,书写的章法只讲究纵向的顺序而无 视横向的严整,字体或长或短,犄角错落,顾盼生辉。 西周以后,青铜器铭文大大发展,在性质、内容、形式、字数、书体 方面都与前期有很大变化。刻铸的位置由隐蔽逐渐转向器物显要处,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制、宴飨礼仪等多方面,成为宣扬祖先功 业、借以传之后世的文告。铭文有了“史书”的性质,开始讲究行列 秩序,对字体进行有意的布置与规范。从西周中期开始,这种追求行
列整齐、字形工整化的倾向进步加强。到了周穆王时代,这种方正 整饬的铭文就较为常见了,金文的书写秩序化初步形成,铭文的笔画 也受其景响摆脱象形的束缚走向线条化,汉字的形体结构不再自由随 意,长短阔狭趋向统一,布局也显得齐整圆融。西周中晚期,一些长 篇铭文的书写开始被规范在阳线方格中,由于这种格子往往长大于 宽,因此填写其中的铭文字体显得比较细长。此时金文的铭刻已经超 出了宣告神谕王命内容的意义,而是追求秩序的“礼乐″精神的种 体现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礼崩乐坏”,诸侯国自行其是,许多美化修饰 类字体纷纷出现,这些字一方面纵向拉伸字体,另一方面增加弯曲宛 转的线条以填充线条之间的空隙如鸟虫篆。依据郭沬若先生的看法, 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习尚,当自此始。而多数金文依然保持整饬的 面貌,一方面与当时日趋便捕的手写体保持同步,一方面力求溎足青 铜器典雅规整的要求,还要适应范铸与刀刻的特点,作为“正体″的 金文就这样不断地对手写体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与处理,从而逐步发 展为以端庄秀丽的长圆形为主体的字形特征 笔画囻转是金文字体的突出特点。西周早期的文字笔画中肥而首尾略 有锋芒,到了西周晩期的籀篆体则首尾如一,线条圆匀宛转,字体圆 润典雅,这一方面可能有刻意修饰美化的成分兮,另一方面与青铜器的 铸造方法也不无关系。因为青铜液浇铸时的髙温冲击会磨损字模的笔 形之口,而脱范清砂、打磨器物又会进一步磨损字口。这就使铭文的 笔画变得浑圆,难见镋锋。范铸的字模经过铜水的浸润,加强了线条
列整齐、字形工整化的倾向进一步加强。到了周穆王时代,这种方正 整饬的铭文就较为常见了,金文的书写秩序化初步形成,铭文的笔画 也受其影响摆脱象形的束缚走向线条化,汉字的形体结构不再自由随 意,长短阔狭趋向统一,布局也显得齐整圆融。西周中晚期,一些长 篇铭文的书写开始被规范在阳线方格中,由于这种格子往往长大于 宽,因此填写其中的铭文字体显得比较细长。此时金文的铭刻已经超 出了宣告神谕王命内容的意义,而是追求秩序的“礼乐”精神的一种 体现。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礼崩乐坏”,诸侯国自行其是,许多美化修饰 类字体纷纷出现,这些字一方面纵向拉伸字体,另一方面增加弯曲宛 转的线条以填充线条之间的空隙,如鸟虫篆。依据郭沫若先生的看法, 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习尚,当自此始。而多数金文依然保持整饬的 面貌,一方面与当时日趋便捷的手写体保持同步,一方面力求满足青 铜器典雅规整的要求,还要适应范铸与刀刻的特点,作为“正体”的 金文就这样不断地对手写体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与处理,从而逐步发 展为以端庄秀丽的长圆形为主体的字形特征。 笔画圆转是金文字体的突出特点。西周早期的文字笔画中肥而首尾略 有锋芒,到了西周晚期的籀篆体则首尾如一,线条圆匀宛转,字体圆 润典雅,这一方面可能有刻意修饰美化的成分,另一方面与青铜器的 铸造方法也不无关系。因为青铜液浇铸时的高温冲击会磨损字模的笔 形之口,而脱范清砂、打磨器物又会进一步磨损字口。这就使铭文的 笔画变得浑圆,难见锐锋。范铸的字模经过铜水的浸润,加强了线条
的厚重感,再加上青铜材质本身所具有的坚韧结实的质地自然展露 的色彩,共同构筑了金文端庄肃穆的古朴之美 (选自陈虹《汉字在古代器物上的感性 显现》,有删改) 1.下列有关金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文是我国商周时期的文字,因刻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而得名, 由于这种文字在钟鼎之类的青铜器上出现得最多,所以又称钟鼎文。 B.西周后的金文,内容涉及宗教祭祀、政治经济、宴飨礼仪等多方 面,具有宣告神谕王命、宣扬祖先功业、体现追求秩序的“礼乐”精 神等功用 C.金文最能自由地表达出象形表意的内在精神,这与铸造青铜器的 泥制模型——陶范质地松软,比龟甲、兽骨容易雕刻有关。 D.金文具有古朴之美,这种美是由字模线条的厚重感、青铜材质本 身所具有的坚韧结实的质地和自然展露的色彩共同构筑而成的。 2.下列有关金文文字的书写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早期金文书写较随意,讲求纵向的顺序而无视横向的严整,虽对 字体未作有意的布置与规范,却哈给人犄角错落、顾昐生辉之感。 B.西周后,金文开始讲究行列秩序,不断加强对行列整齐、字形工 整的追求,到周穆王时代书写秩序化初步形成,汉字形体结构不再自 由随意 C.西周中晚期,一些金文的书写开始被规范在阳线方格中,由于这 种格子往往长大于宽,因此填写其中的金文字体显得比较细长
的厚重感,再加上青铜材质本身所具有的坚韧结实的质地、自然展露 的色彩,共同构筑了金文端庄肃穆的古朴之美。 (选自陈虹《汉字在古代器物上的感性 显现》,有删改) 1. 下列有关金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文是我国商周时期的文字,因刻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而得名, 由于这种文字在钟鼎之类的青铜器上出现得最多,所以又称钟鼎文。 B. 西周后的金文,内容涉及宗教祭祀、政治经济、宴飨礼仪等多方 面,具有宣告神谕王命、宣扬祖先功业、体现追求秩序的“礼乐”精 神等功用。 C. 金文最能自由地表达出象形表意的内在精神,这与铸造青铜器的 泥制模型——陶范质地松软,比龟甲、兽骨容易雕刻有关。 D. 金文具有古朴之美,这种美是由字模线条的厚重感、青铜材质本 身所具有的坚韧结实的质地和自然展露的色彩共同构筑而成的。 2. 下列有关金文文字的书写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早期金文书写较随意,讲求纵向的顺序而无视横向的严整,虽对 字体未作有意的布置与规范,却给人犄角错落、顾盼生辉之感。 B. 西周后,金文开始讲究行列秩序,不断加强对行列整齐、字形工 整的追求,到周穆王时代书写秩序化初步形成,汉字形体结构不再自 由随意。 C. 西周中晚期,一些金文的书写开始被规范在阳线方格中,由于这 种格子往往长大于宽,因此填写其中的金文字体显得比较细长
D.金文逐步发展成以端庄秀丽的长圆形为主的字开特征,主要是因 为它既要保持与日趋便捷的手写同步,又要力求涢足青铜器典雅规整 的要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周时代青铜器不是普通器物,是巫或王在祭祀仪式上用来沟通 上天、通达祖神旨意、实现合理统治的手段与工具,有强大的宗教和 政治力量。 B.西周以前的铭文刻铸位置相对隐蔽,西周以后,青铜器铭文在性 质、内容、形式、字数、书体方面均得到较大发展,刻铸位置也转向 显要之处 C.金文字体的突出特点是笔画圆转,无论是西周晚期圆匀宛转、圆 润典雅的籀篆体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线条弯曲宛转的鸟虫篆,都体现了 这一特点。 D.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礼崩乐坏”,诸侯国出现许多美化修饰类 字体,郭未若先生认为,从西周中晚期开始,中国岀现了以文字为艺 术品之风尚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元结,后魏常山王遵十五代孙。结少不羁,十七乃折节向学,事元德 秀。天宝十二载举进士,礼部侍郎阳浚见其文,曰:“第慝①子耳 有司得子是赖!"果擢上第。复举袆科。会天下乱,沉浮人间。国子 司业苏源明见肃宗,问天下士,荐结可用。时史思明攻河阳,帝将幸
D. 金文逐步发展成以端庄秀丽的长圆形为主的字形特征,主要是因 为它既要保持与日趋便捷的手写同步,又要力求满足青铜器典雅规整 的要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商周时代青铜器不是普通器物,是巫或王在祭祀仪式上用来沟通 上天、通达祖神旨意、实现合理统治的手段与工具,有强大的宗教和 政治力量。 B. 西周以前的铭文刻铸位置相对隐蔽,西周以后,青铜器铭文在性 质、内容、形式、字数、书体方面均得到较大发展,刻铸位置也转向 显要之处。 C. 金文字体的突出特点是笔画圆转,无论是西周晚期圆匀宛转、圆 润典雅的籀篆体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线条弯曲宛转的鸟虫篆,都体现了 这一特点。 D.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礼崩乐坏”,诸侯国出现许多美化修饰类 字体,郭沫若先生认为,从西周中晚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以文字为艺 术品之风尚。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元结,后魏常山王遵十五代孙。结少不羁,十七乃折节向学,事元德 秀。天宝十二载举进士,礼部侍郎阳浚见其文,曰:“一第慁①子耳, 有司得子是赖!”果擢上第。复举制科。会天下乱,沉浮人间。国子 司业苏源明见肃宗,问天下士,荐结可用。时史思明攻河阳,帝将幸
河东,召结诣京师,问所欲言。结自以始见轩陛,拘忌讳,恐言不悉 情,乃上《时议》三篇。帝悦曰:“卿能破朕忧。”擢右金吾兵曹参 军,摄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募义士于唐、邓、汝、蔡 降剧贼五干,瘗战死露岗于泌南,名日哀丘。 史思明乱,帝将亲征,结建言:“贼锐不可与争,宜折以谋。”帝善 之,因命发宛、叶军挫贼南锋,结屯泌阳守险,全十五城。以讨贼功 迁监察御史里行。又参山南东道来瑱府,时有父母随子在军者,结说 瑱曰:“孝而仁者,可与言忠;信而勇者,可以全义。渠有责其忠信 义勇而不劝之孝慈邪?将土父母,宜给以衣食,则义有所存矣。”瑱 纳之。瑱诛,结摄领府事。会代宗立,固辞,丐侍亲归樊上 久之,拜道州刺史。初,西原蛮掠居人数万去,遗户裁四干,诸使调 发符牒二百函,结以人困甚,不忍加赋,即上言:“臣州为贼焚破粮 储屋宅男女牛马几尽今百姓十不一在耄孺骚离未有所安岭南诸州,寇 盗不尽,得守捉候望四十馀屯,一有不靖,湖南且乱。请免百姓所负 租税及租庸使和市杂物十三万缗。“帝许之。明年,租庸使索上供十 万缗,结又奏:“岁正租庸外,所率宜以时增减。”诏可。结为民营 舍给田,免徭役,流亡归者万馀。进授容管经略使,身谕蛮豪,绥定 八州。会母丧,人皆诣节度府请留,加左金吾卫将军。民乐其教,至 立石颂德。罢还京师,卒,年五十,赠礼部侍郎。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六 十八》) 注:①罳:hun辱没。②租庸使:官名,主持国家的税收
河东,召结诣京师,问所欲言。结自以始见轩陛,拘忌讳,恐言不悉 情,乃上《时议》三篇。帝悦曰:“卿能破朕忧。”擢右金吾兵曹参 军,摄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募义士于唐、邓、汝、蔡, 降剧贼五千,瘗战死露胔于泌南,名曰哀丘。 史思明乱,帝将亲征,结建言:“贼锐不可与争,宜折以谋。”帝善 之,因命发宛、叶军挫贼南锋,结屯泌阳守险,全十五城。以讨贼功 迁监察御史里行。又参山南东道来瑱府,时有父母随子在军者,结说 瑱曰:“孝而仁者,可与言忠;信而勇者,可以全义。渠有责其忠信 义勇而不劝之孝慈邪?将士父母,宜给以衣食,则义有所存矣。”瑱 纳之。瑱诛,结摄领府事。会代宗立,固辞,丐侍亲归樊上。 久之,拜道州刺史。初,西原蛮掠居人数万去,遗户裁四千,诸使调 发符牒二百函,结以人困甚,不忍加赋,即上言:“臣州为贼焚破粮 储屋宅男女牛马几尽今百姓十不一在耄孺骚离未有所安岭南诸州,寇 盗不尽,得守捉候望四十馀屯,一有不靖,湖南且乱。请免百姓所负 租税及租庸使和市杂物十三万缗。”帝许之。明年,租庸使索上供十 万缗,结又奏:“岁正租庸外,所率宜以时增减。”诏可。结为民营 舍给田,免徭役,流亡归者万馀。进授容管经略使,身谕蛮豪,绥定 八州。会母丧,人皆诣节度府请留,加左金吾卫将军。民乐其教,至 立石颂德。罢还京师,卒,年五十,赠礼部侍郎。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六 十八》) 注:①慁:hùn 辱没。 ②租庸使:官名,主持国家的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