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颜面部出血: 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咬肌前缘 的搏动点(面动脉)止血。若伤 在颊部、唇部,可将拇指伸入病 人口内,其余4指紧贴面颊外部, 内外用力,压迫伤▣下缘之动脉。 (3)颈部、面深部、头皮 部出血: ■用拇指成其他4指压迫同侧气管 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之间 的强搏动点(颈总动脉),用力 向后压,将之压向第6颈椎横突 上,达到止血目的
(2)颜面部出血: 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咬肌前缘 的搏动点(面动脉)止血。若伤 在颊部、唇部,可将拇指伸入病 人口内,其余4指紧贴面颊外部, 内外用力,压迫伤口下缘之动脉。 (3)颈部、面深部、头皮 部出血: 用拇指或其他4指压迫同侧气管 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之间 的强搏动点(颈总动脉),用力 向后压,将之压向第6颈椎横突 上,达到止血目的
(4)头后部出血: 用拇指压迫同侧耳后乳突 下稍往后的搏动点(枕动 脉)止血。 (5)肩部、腋部、上臂 出血: 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 搏动点(锁骨下动脉), 将动脉压向第1肋骨
(4)头后部出血: 用拇指压迫同侧耳后乳突 下稍往后的搏动点(枕动 脉)止血。 (5)肩部、腋部、上臂 出血: 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 搏动点(锁骨下动脉), 将动脉压向第1肋骨
(6)前臂出血: 压迫肱二头肌内侧沟中 的搏动点(肱动脉),将 动脉向外压向肢骨。 (7)手掌、手背出血: 压迫手腕横纹稍上处的内、 外侧搏动点(尺、桡动脉) 止血
(6)前臂出血: 压迫肱二头肌内侧沟中 的搏动点(肱动脉),将 动脉向外压向肢骨。 (7)手掌、手背出血: 压迫手腕横纹稍上处的内、 外侧搏动点(尺、桡动脉) 止血
8)大腿出血: ( 大腿及其以下动脉出血,可 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 腿根部腹股沟中点稍下的强 搏动点(股动脉)止血。 9)足部出血: 用双手示指或拇指压迫足背 中部近脚腕啟处搏动点(胫前 动脉)和足跟与内踝之间的 搏动点(胫后动脉)止血
(8)大腿出血: 大腿及其以下动脉出血,可 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 腿根部腹股沟中点稍下的强 搏动点(股动脉)止血。 (9)足部出血: 用双手示指或拇指压迫足背 中部近脚腕处搏动点(胫前 动脉)和足跟与内踝之间的 搏动点(胫后动脉)止血
3.止血带止血法 ■一般只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或采用加压包扎 后不能有效控制的大出血。 使用不当会造成更严重的出血或肢体缺血坏死。 专用的止血带有充气止血带和橡皮止血带两种, 以充气止血带效果较好,在紧急情况下也可用绷 带、布带等代替。 止血带一定要用衬垫保护局部软组织
3.止血带止血法 一般只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或采用加压包扎 后不能有效控制的大出血。 使用不当会造成更严重的出血或肢体缺血坏死。 专用的止血带有充气止血带和橡皮止血带两种, 以充气止血带效果较好,在紧急情况下也可用绷 带、布带等代替。 止血带一定要用衬垫保护局部软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