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教(首页) 学院(部):机械与精密仪器学院 系(所):机械设计系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 匚课程代码0204学时:7学 学分讲课:66学时 课程类别 必修课(√) 校级任选课( 上机:学时 院级任选课 学位课(√ 实验:6学时 授课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授课班级 机031、2、3 任课教师 郗向儒 朱红英 职称 教授 讲师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主干课之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因而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 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设 计构思和设计机能的基本训练 主要任务: 学目的和 求 1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常规设计原理与方法 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 2树立正确设计思想 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査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掌握典型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5对机械设计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本课程研究对象和性质上的特点,决定了内容本身的繁杂性,主要体 教学重点 现在“关系多、门类多、要求多、公式多、图形多、关系多”,因找出各 点 零件的共性,明确相应的设计规律,使“六多”为我所用。主要的精力应 放在零件的结构、选材、工况、受力、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而对公式的 推导、曲线的来历、经验数据的取得等只作一般的了解。 材:《机械设计》第七版.濮良贵、纪名刚主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1 材和参考 实验教材:《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熊绮华、刘泽明编 果程设计教材:《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周春国、王慧武编 辅助教材:机械设计作业集李育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西安理工大学教案(首页) 学院(部):机械与精密仪器学院 系(所):机械设计系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 课程代码 02210040 总学时:72 学时 讲课:66 学时 上机: 学时 实验: 6 学时 学分 课程类别 必修课( ) 校级任选课( ) 院级任选课( ) 学位课( ) 授课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授课班级 机 031、2、3 任课教师 郗向儒 朱红英 职称 教授 讲师 教学目的和要 求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主干课之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因而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 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设 计构思和设计机能的基本训练。 主要任务: 1 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常规设计原理与方法 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 2 树立正确设计思想。 3 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 掌握典型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5 对机械设计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难 点 本课程研究对象和性质上的特点,决定了内容本身的繁杂性,主要体 现在“关系多、门类多、要求多、公式多、图形多、关系多”,因找出各 零件的共性,明确相应的设计规律,使“六多”为我所用。主要的精力应 放在零件的结构、选材、工况、受力、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而对公式的 推导、曲线的来历、经验数据的取得等只作一般的了解。 教材和参考书 教 材:《机械设计》第七版. 濮良贵、纪名刚主编. 高等教育出 版社. 2001 实 验 教 材:《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熊绮华、刘泽明编 课程设计教材:《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周春国、王慧武编 辅 助 教 材:机械设计作业集 李育锡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西安理工大学教索(章节各遝) 学时:1 章节 第一章绪论 是本课程的序幕与总纲。 学目的2、明确机械设计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弄请零件设计在机械设计中 和要求/的地位 3、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性质、特点、与先修课及后续课之间的关系,以 及相应的学习方法,从而对整个课程获得一个鸟瞰。 重点|重点: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和机械零件的分类: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 难点务 本章安排1个学时 教学内容:§1-1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1-2机器的基本组 成要素;§1-3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 学进程 含章节|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通过现场与实物教学使学生从感性上进一步了解本 教学内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体会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并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 学时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分配 主要说明三个问题,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将要学到些什么?为什 学方法、么要学习这门课程?以及如何学好本课程?即“学什么?”、“为什么学?”及 辅助手如何学?三个问题。然后先介绍第一个问题,从而引出小标题“本课程研 段 究的对象及内容”。 课堂以多媒体讲授为主,辅以教具。应寻找几个应用实例,活跃课堂 气氛 1、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将要学到些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以及如何学 好本课程 2、以一个例子说明,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 主要1、《机械设计》第七版濮良贵、纪名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 考资料2、机械设计作业集李育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备注
西安理工大学教案(章节备课) 学时: 1 章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是本课程的序幕与总纲。 2、明确机械设计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弄请零件设计在机械设计中 的地位; 3、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性质、特点、与先修课及后续课之间的关系,以 及相应的学习方法,从而对整个课程获得一个鸟瞰。 重点 难点 重点: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和机械零件的分类;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 务。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 容、学时 分配、教 学方法、 辅助手 段) 本章安排 1 个学时 教学内容:§1-1 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1-2 机器的基本组 成要素;§1-3 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通过现场与实物教学使学生从感性上进一步了解本 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体会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并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 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主要说明三个问题,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将要学到些什么?为什 么要学习这门课程?以及如何学好本课程?即“学什么?”、“为什么学?” 及 “如何学?” 三个问题。然后先介绍第一个问题,从而引出小标题“本课程研 究的对象及内容”。 课堂以多媒体讲授为主,辅以教具。应寻找几个应用实例,活跃课堂 气氛。 本章思考题 1、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将要学到些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以及如何学 好本课程? 2 、以一个例子说明,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 主要 参考资料 1、《机械设计》第七版. 濮良贵、纪名刚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机械设计作业集 李育锡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备注
西安理工大学教佘(章节各课) 学时:2 章节 第二章机械设计概论 1.认识机器及其组成要素。 2.了解机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等。对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有所 学目的 解, 和要求3.了解机械零件设计的主要要求和方法、机械零件材料及其选用。 4.对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要使学生从整体上建立设计,尤其是机械零件设 计的总括性概念,以及掌握对机器和机械零件的基本要求。 重点重点:机械零件设计的主要要求和方法、机械零件材料及其选用 难点难点:设计时从全局的观点出发考虑本章各节内容的联系。 本章计划用2学时讲完。 教学内容 学进程 §2-1机器的组成;§2-2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于:§2-3对机器的主要要 教学内|求:§24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2=5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 容、学时本要求:§2-6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2-7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28 分配、教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29机械零件的材料及其选用:§2=10机械 方法、零件设计中的标准化:§2-11机械设计现代方法简介 辅助手教学方法及手段: 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为主,用动画演示几种常用的机器的组成。 1.设计机器应满足的要求和设计程序有哪些?试选定一台机器,分析设 计时应满足的要求和其设计顺序。 下章考2.设计机械零件要满足的要求和具体步骤有哪些? 3.机械零件有哪些主要试销形式?试结合日常接触的机器举出其中几种 零件的失效形式,并分析其原因 4.设计计算与校核计算有什么区别?个在什么条件下使用? 主要《机械设计》(第七版),濮良贵、纪名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考资料《机械设计作业集》(第二版),李育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周春国、王慧武编,西安理工大学,2003 备注
西安理工大学教案(章节备课) 学时: 2 章节 第二章 机械设计概论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 认识机器及其组成要素。 2. 了解机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等。对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有所 了解。 3. 了解机械零件设计的主要要求和方法、机械零件材料及其选用。 4. 对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要使学生从整体上建立设计,尤其是机械零件设 计的总括性概念,以及掌握对机器和机械零件的基本要求。 重点 难点 重点:机械零件设计的主要要求和方法、机械零件材料及其选用 难点:设计时从全局的观点出发考虑本章各节内容的联系。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 容、学时 分配、教 学方法、 辅助手 段) 本章计划用 2 学时讲完。 教学内容: §2-1 机器的组成;§2-2 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于;§2-3 对机器的主要要 求;§2-4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2-5 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 本要求;§2-6 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2-7 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2-8 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2-9 机械零件的材料及其选用;§2-10 机械 零件设计中的标准化;§2-11 机械设计现代方法简介 教学方法及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为主,用动画演示几种常用的机器的组成。 本章思考题 1. 设计机器应满足的要求和设计程序有哪些?试选定一台机器,分析设 计时应满足的要求和其设计顺序。 2. 设计机械零件要满足的要求和具体步骤有哪些? 3. 机械零件有哪些主要试销形式?试结合日常接触的机器举出其中几种 零件的失效形式,并分析其原因。 4. 设计计算与校核计算有什么区别?个在什么条件下使用? 主要 参考资料 《机械设计》(第七版),濮良贵、纪名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机械设计作业集》(第二版),李育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周春国、王慧武编,西安理工大学,2003 备注
西安理工大学教佘(课肘各谍) 第1次课2学时 §2-1机器的组成、§2-2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于、§2-3对机器的主 要要求、§2-4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2-5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 目、课题足的基本要求、§2-6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2-7机械零件的设计方 法、§2-8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2-9机械零件的材料及其选用 §2-10机械零件设计中的标准化、§2-11机械设计现代方法简介 1、掌握机器及其组成要素、机械系统、机械、机器、零件、通用零件 教学目的等概念、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 和要求|2、了解设计机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设计机械零件要满足的要求 和步骤、机械零件材料及其选用及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 重点重点:机械零件设计的主要要求和方法、机械零件材料及其选用 难点难点:设计时从全局的观点出发考虑本章各节内容的联系 1、教学内容 机器的组成、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于、对机器的主要要求、机械零 件的主要失效形式、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机械零件的设 计准则、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机械零件的 教学进程|材料及其选用、机械零件设计中的标准化、机械设计现代方法简介 含课堂教2、教学方法 内容 在讲解机器的组成时要注意:不管是机器的基本组成部分,还是其 方法、辅余部分,都包含有有机械零件、部件构成的机械系统。在设计机器的 手段、师般顺序一节要是学生对机器设计过程有一个总体概念外,还要着重说明 生互动、时零件和部件设计在整部机器设计中所占的地位及其重要。再结构工艺知 分配、 书设计识方面学生往往知识不够全面,也不够重视,本章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和 掌握机构工艺性的要求,并用比较典型的例子说明。零件设计时必须选 材,在材料这一节着重要阐明材料的选择原则等。还要让学生逐步熟悉 国家标准、规范等。 3、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为主,图片演示几种常用的机器的组成 作业布置 主要《机械设计》(第七版,濮良贵、纪名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机械设计作业集》(第二版,李育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周春国、王慧武编,西安理工大学,2003
西安理工大学教案(课时备课) 第 1 次课 2 学时 课目、课题 §2-1 机器的组成、§2-2 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于、§2-3 对机器的主 要要求、§2-4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2-5 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 足的基本要求、§2-6 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2-7 机械零件的设计方 法、§2-8 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2-9 机械零件的材料及其选用、 §2-10 机械零件设计中的标准化、§2-11 机械设计现代方法简介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掌握机器及其组成要素、机械系统、机械、机器、零件、通用零件 等概念、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 2、了解设计机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设计机械零件要满足的要求 和步骤、机械零件材料及其选用及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 重点 难点 重点:机械零件设计的主要要求和方法、机械零件材料及其选用 难点: 设计时从全局的观点出发考虑本章各节内容的联系。 教学进程 (含课堂教 学内容、教 学方法、 辅 助手段、师 生互动、时 间分配、板 书设计) 1、教学内容: 机器的组成、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于、对机器的主要要求、机械零 件的主要失效形式、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机械零件的设 计准则、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机械零件的 材料及其选用、机械零件设计中的标准化、机械设计现代方法简介 2、教学方法: 在讲解机器的组成时要注意:不管是机器的基本组成部分,还是其 余部分,都包含有有机械零件、部件构成的机械系统。在设计机器的一 般顺序一节要是学生对机器设计过程有一个总体概念外,还要着重说明 零件和部件设计在整部机器设计中所占的地位及其重要。再结构工艺知 识方面学生往往知识不够全面,也不够重视,本章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和 掌握机构工艺性的要求,并用比较典型的例子说明。零件设计时必须选 材,在材料这一节着重要阐明材料的选择原则等。还要让学生逐步熟悉 国家标准、规范等。 3、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为主,图片演示几种常用的机器的组成。 作业布置 主要 参考资料 《机械设计》(第七版),濮良贵、纪名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机械设计作业集》(第二版),李育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周春国、王慧武编,西安理工大学,2003
课后自我 结分析 西安理工火学教素(章节各课) 学时:4 章节 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 本章把各种零件强度计算的共性问题集中到一起,略去零件的具体内 学目的容,突出阐述强度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以后各章 和要求中,各种强度计算方法从本质与原则上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 仅来源于零件本身的特殊性及设计工作中的一些惯例 重点重点:极限应力曲线的意义及应用(在不同循环特性下) 难点难点:双向不稳定变应力时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本章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各种零件强度计算的共性问题,略去零件的 具体内容,突出阐述强度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章理论教学安排4个学时。分2讲讲授 学进程第一讲2学时 (含章节教学内容 教学内 §3-1材料的疲劳特性 学时教学方法及手段 份配、教以多媒体课件讲解为主,讲解例题,课堂提问,布置思考题。 方法、第二讲2学时 辅助手教学内容: 段)§3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教学方法及手段 以多媒体课件讲解为主,讲解例题,课堂提问,布置思考题 1举例说明应力计算时得力学模型与机械零件实际工况之间的差异? 本章思考2什么机器的零件工作时的应力变化规律符合 a)r=C, b)om=C, c)o=C
课后自我总 结分析 西安理工大学教案(章节备课) 学时: 4 章节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本章把各种零件强度计算的共性问题集中到一起,略去零件的具体内 容,突出阐述强度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以后各章 中,各种强度计算方法从本质与原则上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 仅来源于零件本身的特殊性及设计工作中的一些惯例。 重点 难点 重点:极限应力曲线的意义及应用(在不同循环特性下) 难点:双向不稳定变应力时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 容、学时 分配、教 学方法、 辅助手 段) 本章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各种零件强度计算的共性问题,略去零件的 具体内容,突出阐述强度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章理论教学安排 4 个学时。分 2 讲讲授 第一讲 2 学时 教学内容: §3-1 材料的疲劳特性 教学方法及手段: 以多媒体课件讲解为主,讲解例题,课堂提问,布置思考题。 第二讲 2 学时 教学内容: §3-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教学方法及手段: 以多媒体课件讲解为主,讲解例题,课堂提问,布置思考题。 本章思考题 1 举例说明应力计算时得力学模型与机械零件实际工况之间的差异? 2 什么机器的零件工作时的应力变化规律符合: a) r = C ; b) m = C ; c) min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