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总论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也称医学寄生虫学( medical parasitology),是一门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主 要研究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态规律,着重研究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 的相互关系,并从病原学和病原种群动力学角度,揭示寄生虫病发病机制 及流行规律,以达到控制、消灭与预防寄生虫病目的。作为病原生物学重 要组成部分,人体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寄生虫的危害性 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包括作为病原引起疾病、作为媒介引起疾病传播 以及对经济的损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倡 议的热带病特别规划( UNDP/orld Bank/WHO Special Programme for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 Tropical Diseases,TDR)要求防治的6类主要热带病 中,除麻风病外,其余5类都是寄生虫病。它们是疟疾( malaria)、血吸虫 病( schistosomiasis)、丝虫病( filariasis)、利什曼病( leishmaniasis)和锥 虫病( trypanosomIasis)。根据WHO1975-195年估计,全世界现感染疟疾
1 第一篇 总 论 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也称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是一门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主 要研究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态规律,着重研究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 的相互关系,并从病原学和病原种群动力学角度,揭示寄生虫病发病机制 及流行规律,以达到控制、消灭与预防寄生虫病目的。作为病原生物学重 要组成部分,人体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寄生虫的危害性 一、 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包括作为病原引起疾病、作为媒介引起疾病传播 以及对经济的损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倡 议的热带病特别规划(UNDP/World Bank/WHO Special Programme for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 Tropical Diseases,TDR)要求防治的6类主要热带病 中,除麻风病外,其余5类都是寄生虫病。它们是疟疾(malaria)、血吸虫 病(schistosomiasis)、丝虫病(filariasis)、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和锥 虫病(trypanosomiasis)。根据 WHO 1975-1995 年估计,全世界现感染疟疾
人口为4亿至4.9亿,每年死亡人数为220至250万;血吸虫病流行于7 6个国家,受感染者约15亿,其中埃及血吸虫( Schistosoma haematobium) 感染者1亿,曼氏血吸虫(S. Mansoni)感染者6000万,日本血吸虫(S Japonicun)感染者150万,每年死于血吸虫病者为50至100万;丝虫病流 行于80多个国家,感染者约145亿,其中淋巴丝虫感染者为1.28亿;盘 尾丝虫感染者1700万。利什曼病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呈世界性分布, 现受感染者120万。锥虫病,其中非洲锥虫病,每年新增病例10万,每年 死于该病人数为5千,美洲锥虫病(恰加斯病, Chagas'disease)患者为240 万,每年死亡人数为6万;肠道寄生虫病也严重地影响人类健康,阿米巴 ( amebae)感染者约占世界人口1%,每年死亡人数为4万至1l万;贾第 鞭毛虫( Giardia lamblia)感染者2亿;钩虫( hook worm)感染者13亿; 蛔虫( Ascaris lumbricoides)感染者13亿。每年死于蛔虫引起肠梗阻者1550 人;鞭虫感染者9亿;绦虫病和猪囊虫病( cestodiasis and cysticercosis cellulosae)患者为6500万;粪类圆线虫病( stronglyoidiasis)患者为3500 万;华支睾吸虫病及后睾吸虫病( clonorchiasis)患者为1350万;姜片虫病 ( fasciolopsiasis)患者为1000万;毛圆线虫病( trichostrongy liasis)患者为 550万;并殖吸虫病( paragonimiasis)患者为210万。虽然寄生虫感染率或 受感染人数可以表示人群中被寄生虫累及的数量,但这些表示法未能准确 反映出与健康损害关系。近几年WHO发表的总结报告中已不再使用寄生虫 感染率或受感染者数字,而使用“能力丧失调整生存年”( 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来表示疾病负担( disease burden),目的在于能更准确反 映寄生虫对健康损害程度,以利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疾病负担。 DALYS越
2 人口为4亿至4.9 亿,每年死亡人数为 220 至 250 万;血吸虫病流行于7 6个国家,受感染者约 1.5 亿,其中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a haematobium) 感染者 1 亿,曼氏血吸虫(S. Mansoni)感染者 6000 万,日本血吸虫(S. Japonicum)感染者 150 万,每年死于血吸虫病者为 50 至 100 万;丝虫病流 行于 80 多个国家,感染者约 1.45 亿,其中淋巴丝虫感染者为 1.28 亿;盘 尾丝虫感染者 1700 万。利什曼病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呈世界性分布, 现受感染者 120 万。锥虫病,其中非洲锥虫病,每年新增病例 10 万,每年 死于该病人数为 5 千,美洲锥虫病(恰加斯病,Chagas’disease)患者为 240 万,每年死亡人数为 6 万;肠道寄生虫病也严重地影响人类健康,阿米巴 (amebae)感染者约占世界人口 1%,每年死亡人数为4万至 11 万;贾第 鞭毛虫(Giardia lamblia)感染者 2 亿;钩虫(hookworm)感染者 13 亿; 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感染者 13 亿。每年死于蛔虫引起肠梗阻者 1550 人;鞭虫感染者 9 亿;绦虫病和猪囊虫病(cestodiasis and cysticercosis cellulosae)患者为 6500 万;粪类圆线虫病(stronglyoidiasis)患者为 3500 万;华支睾吸虫病及后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患者为 1350 万;姜片虫病 (fasciolopsiasis)患者为 1000 万;毛圆线虫病(trichostrongyliasis)患者为 550 万;并殖吸虫病(paragonimiasis)患者为 210 万。虽然寄生虫感染率或 受感染人数可以表示人群中被寄生虫累及的数量,但这些表示法未能准确 反映出与健康损害关系。近几年 WHO 发表的总结报告中已不再使用寄生虫 感染率或受感染者数字,而使用“能力丧失调整生存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来表示疾病负担(disease burden),目的在于能更准确反 映寄生虫对健康损害程度,以利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疾病负担。DALYs 越
大表示该虫对健康损害及生存质量影响越大。例如WHO2000年公布的1999 年统计资料,疟疾的 DALYS为4499,8万,死亡人数为1086万;淋巴丝虫 的 DALYS为4918万;非洲锥虫病的 DALYS为2048万,死亡人数为66万; 利什曼病的 DALYS为1983万,死亡为57万;血吸虫的 DALYS为1932 万,死亡人数为14万;盘尾丝虫的 DALY S为1085万;南美锥虫病的 DALYS 为676万,死亡人数为2.1万。 在经济发达国家,寄生虫病虽不像发展中国家那样严重,但也是重要 的公共卫生问题,如阴道毛滴虫( Trichomonas vaginalis)感染者,在美国 为250万,英国100万。被称为“旅游者腹泻”的病原之一的蓝氏贾第鞭 毛虫病在前苏联及美国也相当严重,有些地方几近流行。人体免疫缺陷病 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Ⅳ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患者在 发达国家也是为数颇多,这些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常继发弓形虫病 ( toxoplasmosis)肺孢子虫病( pneumocystOsis)及隐孢子虫病 ( cryptosporidiosis)等机会致病性寄生虫病( opportunistic parasitosis),这 些机会致病性寄生虫病往往是AIDS患者的合并症而致死亡原因。因器官移 植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也有助于机会致病寄生虫病的发生。 寄生虫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寄生虫病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而且给全社会带来巨大 损失。寄生虫感染造成慢性健康损害,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力,如血吸虫 病,轻度患者可丧失劳动力16~18%,中等程度者丧失劳动力30%57%
3 大表示该虫对健康损害及生存质量影响越大。例如WHO2000年公布的1999 年统计资料,疟疾的 DALYs 为 4499.8 万,死亡人数为 108.6 万;淋巴丝虫 的DALYs 为491.8 万;非洲锥虫病的DALYs 为204.8万,死亡人数为6.6 万; 利什曼病的 DALYs 为 198.3 万,死亡为 5.7 万;血吸虫的 DALYs 为 193.2 万,死亡人数为1.4 万;盘尾丝虫的DALYs 为108.5 万;南美锥虫病的DALYs 为 67.6 万,死亡人数为 2.1 万。 在经济发达国家,寄生虫病虽不像发展中国家那样严重,但也是重要 的公共卫生问题,如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感染者,在美国 为 250 万,英国 100 万。被称为“旅游者腹泻”的病原之一的蓝氏贾第鞭 毛虫病在前苏联及美国也相当严重,有些地方几近流行。人体免疫缺陷病 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患者在 发达国家也是为数颇多,这些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常继发弓形虫病 ( toxoplasmosis ) 肺 孢 子 虫 病 ( pneumocystiasis ) 及 隐 孢 子 虫 病 (cryptosporidiasis)等机会致病性寄生虫病(opportunistic parasitosis),这 些机会致病性寄生虫病往往是 AIDS 患者的合并症而致死亡原因。因器官移 植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也有助于机会致病寄生虫病的发生。 二、 寄生虫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寄生虫病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而且给全社会带来巨大 损失。寄生虫感染造成慢性健康损害,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力,如血吸虫 病,轻度患者可丧失劳动力 16~18%,中等程度者丧失劳动力 30%~57%
重度患者丧失劳力η2%78%。劳动力丧失、工作效率降低、更换职业等造 成的经济损失也很明显,非洲的马拉维( Malawi)是疟疾流行较为严重的 地区,根据1994年调査,因疟疾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约占家庭年收入的 32%;又如非洲撒哈拉周边地区1997年因疟疾而引起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 失超过20亿美元;整个非洲因疟疾的影响,包括治疗费用,丧失工作日及 控制疟疾而投入资金约占国民生产总值(GPD)的5%‰。寄生虫感染也造成 个体生命质量下降,在某些外观有明显体征的病人,如晚期丝虫病或血吸 虫病患者,由于残疾或畸形,心理和社会活动甚至就业均受到影响。寄生 虫的感染还影响优生优育及人口素质,据估计,我国妇女每年可能生育约 8-10万名弓形虫病损害儿,台湾每10000名新生儿有13名为先天性弓形虫 感染者;美国每年也有近3300个新生儿感染弓形虫病,耗费医疗费约2200 多万美元。 由于很多寄生虫病是人兽共患病,不但使人致病,也常使畜牧业蒙受 重大损失,如旋毛虫病、包虫病、囊尾蚴病、弓形虫病、肉孢子虫病、裂 头绦虫病等。据以往报告的资料,在家畜中绵羊因感染包虫病,我国每年 损失约4亿元;因猪的囊虫病,仅吉林1个省,每年经济损失达3千万元 我国畜牧业因寄生虫病而引起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一斑。其它国家也出现 类似情况,如墨西哥1980年因猪囊尾蚴而废弃大量猪肉,损失约4300万 美元,相当于养猪业投资总数的68.5%;欧洲很多国家的屠宰牛61~99有 肉孢子虫感染。勿庸置疑,全世界畜牧业因寄生虫病而遭受的巨大损失, 是难以估计的。 寄生虫病是贫穷地区的疾病,如目前全世界血吸虫病病人有80%集中于
4 重度患者丧失劳力 72%~78%。劳动力丧失、工作效率降低、更换职业等造 成的经济损失也很明显,非洲的马拉维(Malawi)是疟疾流行较为严重的 地区,根据 1994 年调查,因疟疾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约占家庭年收入的 32%;又如非洲撒哈拉周边地区 1997 年因疟疾而引起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 失超过 20 亿美元;整个非洲因疟疾的影响,包括治疗费用,丧失工作日及 控制疟疾而投入资金约占国民生产总值(GPD)的 5%。寄生虫感染也造成 个体生命质量下降,在某些外观有明显体征的病人,如晚期丝虫病或血吸 虫病患者,由于残疾或畸形,心理和社会活动甚至就业均受到影响。寄生 虫的感染还影响优生优育及人口素质,据估计,我国妇女每年可能生育约 8~10 万名弓形虫病损害儿,台湾每 10000 名新生儿有 13 名为先天性弓形虫 感染者;美国每年也有近 3300 个新生儿感染弓形虫病,耗费医疗费约 2200 多万美元。 由于很多寄生虫病是人兽共患病,不但使人致病,也常使畜牧业蒙受 重大损失,如旋毛虫病、包虫病、囊尾蚴病、弓形虫病、肉孢子虫病、裂 头绦虫病等。据以往报告的资料,在家畜中绵羊因感染包虫病,我国每年 损失约 4 亿元;因猪的囊虫病,仅吉林 1 个省,每年经济损失达 3 千万元。 我国畜牧业因寄生虫病而引起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一斑。其它国家也出现 类似情况,如墨西哥 1980 年因猪囊尾蚴而废弃大量猪肉,损失约 4300 万 美元,相当于养猪业投资总数的 68.5%;欧洲很多国家的屠宰牛 61~99%有 肉孢子虫感染。勿庸置疑,全世界畜牧业因寄生虫病而遭受的巨大损失, 是难以估计的。 寄生虫病是贫穷地区的疾病,如目前全世界血吸虫病病人有 80%集中于
非洲,疟疾病人的90%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周边地区,每天有3000个5 岁以下儿童死亡,这无疑阻碍了非洲经济发展;而经济落后又因文化、卫 生、健康教育、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不足,为寄生虫病发生及流行创造了条 件,两者互为因果。还有,由于要治疗和控制寄生虫病,政府不得不投进 大笔资金、人力,因此加重政府财政负担,影响国家建设进程。总之,寄 生虫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严重而深远的 第二节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寄生虫病控制中存在问题 我国疆域辽阔,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自然条件极其复杂。 跨古北界及东洋界两大动物区系,动物种类繁多,寄生虫病原种类也多 我国曾是寄生虫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对几种主要寄生 虫病进行防治。1956年“农业发展纲要”中,就提出要消灭对我国人民健 康危害的“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钩虫病。 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成绩斐然。如疟疾,建国前全国有疟疾流行的县(市) 1829个,发病人数约300万。经大规模防治,至1999年发病人数减至29 万,全国已有1321个县、市、区达到了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 肆虐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日本血吸虫病,据建国初期调查,流行于 我国长江以南12个省、市、自治区的370个县(市)有血吸虫病流行,累 计感染者1160万,生活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1/5。经近 50年努力,至1999年已有5个省、市、自治区,236个县(市)消灭了血 吸虫病,52个县(市)达到基本消灭标准,病人总人数约76万。丝虫病历
5 非洲,疟疾病人的 90%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周边地区,每天有 3000 个 5 岁以下儿童死亡,这无疑阻碍了非洲经济发展;而经济落后又因文化、卫 生、健康教育、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不足,为寄生虫病发生及流行创造了条 件,两者互为因果。还有,由于要治疗和控制寄生虫病,政府不得不投进 大笔资金、人力,因此加重政府财政负担,影响国家建设进程。总之,寄 生虫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严重而深远的。 第二节 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寄生虫病控制中存在问题 我国疆域辽阔,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自然条件极其复杂。 跨古北界及东洋界两大动物区系,动物种类繁多,寄生虫病原种类也多。 我国曾是寄生虫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对几种主要寄生 虫病进行防治。1956 年“农业发展纲要”中,就提出要消灭对我国人民健 康危害的“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钩虫病。 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成绩斐然。如疟疾,建国前全国有疟疾流行的县(市) 1829 个,发病人数约 3000 万。经大规模防治,至 1999 年发病人数减至 29 万,全国已有 1321 个县、市、区达到了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 肆虐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日本血吸虫病,据建国初期调查,流行于 我国长江以南 12 个省、市、自治区的 370 个县(市)有血吸虫病流行,累 计感染者 1160 万,生活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 1/5。经近 50 年努力,至 1999 年已有 5 个省、市、自治区,236 个县(市)消灭了血 吸虫病,52 个县(市)达到基本消灭标准,病人总人数约 76 万。丝虫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