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与教育,督导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依据《指导原则》和“实 施细则”,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内容包括:糖皮质激素使用 情况调查分析,医师、药师与护理人员糖皮质激素知识调查。对不合 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11 训与教育,督导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依据《指导原则》和“实 施细则”,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内容包括:糖皮质激素使用 情况调查分析,医师、药师与护理人员糖皮质激素知识调查。对不合 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第三章糖皮质激素的适用范围和用药注 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甾体激素),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 在体内作用广泛,不仅为糖、蛋白质、脂防代谢的调控所必需,且具 有调节钾、钠和水代谢的作用,对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起重要作用。 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抗淡、免疫抑制、抗毒和抗休克等作用。 一、适用范围 1.内分泌系统疾病: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替代治疗;肾上腺危象、垂体危象 甲状腺危象等紧急情况的抢救;重症亚急性甲状腺炎、Graves眼病, 激素类生物制品【如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等】药物过敏的治疗等。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判断肾上腺 皮质分泌状况,诊断和病因鉴别诊断库新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 2.风湿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此类疾病种类繁多,达200余种 多与自身免疫有关,尤其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皆有自身免疫参与, 常见的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病 /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和系统性血管炎等。糖皮质激素是最基本的 治疗药物之一。 3.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放射性肺炎、结节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 4.血液系统疾病: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常需糖皮质激素治疗,主要 为两种情况:一是治疗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
12 第三章 糖皮质激素的适用范围和用药注 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甾体激素),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 在体内作用广泛,不仅为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调控所必需,且具 有调节钾、钠和水代谢的作用,对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起重要作用。 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抗炎、免疫抑制、抗毒和抗休克等作用。 一、适用范围 1.内分泌系统疾病: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替代治疗;肾上腺危象、垂体危象、 甲状腺危象等紧急情况的抢救;重症亚急性甲状腺炎、Graves 眼病、 激素类生物制品【如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等】药物过敏的治疗等。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判断肾上腺 皮质分泌状况,诊断和病因鉴别诊断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 2.风湿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此类疾病种类繁多,达 200 余种, 多与自身免疫有关,尤其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皆有自身免疫参与, 常见的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病 /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和系统性血管炎等。糖皮质激素是最基本的 治疗药物之一。 3.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放射性肺炎、结节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 4.血液系统疾病: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常需糖皮质激素治疗,主要 为两种情况:一是治疗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赢等。二是利用糖皮质激素溶解淋巴细胞的作用 将其作为联合化疗方案的组分之一,用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敏如急性淋 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的治疗。 5.肾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种肾小球肾 炎和部分间质性肾炎等。 6.严重感染或炎性反应:严重细菌性疾病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重症肺炎,若伴有休克、脑病或淇他与感 染有关的器质性损伤等,在有效抗感染的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以 缓解中毒症状和器质性损伤;严重病毒性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等,也 可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7重症患者(休克):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但须结 合病因治疗和抗休克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脑水肿等 8异体器官移植:用于异体组织器官移植排拆反应的预防及治 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及治疗。 9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种类众多,涉及多个专科,许多疾 病如严重的荨麻疹等,需要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10.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如急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炎、缺血 性视神经病变)急性脊髓损伤,急性脑损伤等。 11.慢性运动系统损伤:如肌腱末端病、腱鞘炎等。 12预防治疗某些炎性反应后遗症:应用糖皮质激愫可预防某些 炎性反应后遗症及手术后反应性炎症的发生,如组织粘连、瘢痕挛缩 等。 13
13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二是利用糖皮质激素溶解淋巴细胞的作用, 将其作为联合化疗方案的组分之一,用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淋 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的治疗。 5.肾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种肾小球肾 炎和部分间质性肾炎等。 6.严重感染或炎性反应:严重细菌性疾病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重症肺炎,若伴有休克、脑病或其他与感 染有关的器质性损伤等,在有效抗感染的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以 缓解中毒症状和器质性损伤;严重病毒性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等,也 可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7.重症患者(休克):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但须结 合病因治疗和抗休克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脑水肿等。 8.异体器官移植:用于异体组织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预防及治 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及治疗。 9.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种类众多,涉及多个专科,许多疾 病如严重的荨麻疹等,需要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10.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如急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炎、缺血 性视神经病变)、急性脊髓损伤,急性脑损伤等。 11.慢性运动系统损伤:如肌腱末端病、腱鞘炎等。 12.预防治疗某些炎性反应后遗症: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预防某些 炎性反应后遗症及手术后反应性炎症的发生,如组织粘连、瘢痕挛缩 等
二、不良反应 长期应用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及用药 时间成正比,主要有: 1.医源性库欣综合征,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紫纹淤斑、 类固醇性糖尿病(或已有糖尿病加重入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甚或 骨坏死(如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入女性多毛月经紊乱或闭经不孕、男 性阳萎、出血倾向等。 2.诱发或加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各种感染。 3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 4.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5.高脂血症,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 6肌无力、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 7激素性青光眼、激素性白内障。 8精神症状如焦虑、兴奋、欣快或抑郁、失眠、性格改变,严重 时可诱发精神失常、癫痫发作。 9儿童长期应用影响生长发育。 10.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出现局部皮肤萎缩变薄、毛细 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在面部长期外用时,可 出现口周皮炎、酒渣鼻样铍损等。 1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 珠菌定植、感染。长期使用较大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者也可能出现 全身不良反应
14 二、不良反应 长期应用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及用药 时间成正比,主要有: 1.医源性库欣综合征,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紫纹淤斑、 类固醇性糖尿病(或已有糖尿病加重)、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甚或 骨坏死(如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女性多毛月经紊乱或闭经不孕、男 性阳萎、出血倾向等。 2.诱发或加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各种感染。 3.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 4.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5.高脂血症,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 6.肌无力、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 7.激素性青光眼、激素性白内障。 8.精神症状如焦虑、兴奋、欣快或抑郁、失眠、性格改变,严重 时可诱发精神失常、癫痫发作。 9.儿童长期应用影响生长发育。 10.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出现局部皮肤萎缩变薄、毛细 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在面部长期外用时,可 出现口周皮炎、酒渣鼻样皮损等。 1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 珠菌定植、感染。长期使用较大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者也可能出现 全身不良反应
三、注意事项 (一)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1.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 2.严重精神病史 3.癫痫; 4.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5.新近胃肠吻合术后; 6.骨折; 7.创伤修复期; 8单纯疱疹性角、结膜炎及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 9严重高血压; 10.严重糖尿病: 11.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染): 12.活动性肺结核; 13.较严重的骨质疏松: 14.妊娠初期及产褥期: 15.寻常型银屑病。 但是,若有必须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才能控制疾病,挽救患者生 命时,如果合并上述情况,可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严密监测上述病 情变化的同时,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二)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索的情况。 库欣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肠道疾病或慢性营养不良的患者及
15 三、注意事项 (一)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1.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 2.严重精神病史; 3.癫痫; 4.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5.新近胃肠吻合术后; 6.骨折; 7.创伤修复期; 8.单纯疱疹性角、结膜炎及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 9.严重高血压; 10.严重糖尿病; 11.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染); 12.活动性肺结核; 13.较严重的骨质疏松; 14.妊娠初期及产褥期; 15.寻常型银屑病。 但是,若有必须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才能控制疾病,挽救患者生 命时,如果合并上述情况,可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严密监测上述病 情变化的同时,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二)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库欣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肠道疾病或慢性营养不良的患者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