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企业计划与实施控制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把企业管理看成是由五大职能构成的企业活动,其 中计划管理是首要职能。计划管理之所以称为首要职能,是因为其他职能的管理 活动都是以计划为依据进行的。计划实施过程中难免发生偏差,以计划为依据发 现偏差,纠正偏差。这就是控制。 本章在介绍了计划与计划管理的概念后,重点以企业经营计划为对象讲述计 划的编制,计划的实施控制和目标管理方法 第一节企业目标与计划管理概述 企业目标与任务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目的。我们在第二章中讨论企业的经济性特征时己经 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有两个根本目的。一是争取获得最大利润,不断 发展壮大自己。二是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商品流通企业由于 它的行业特点,它的第二个目的主要是通过组织商品流通或提供流通服务来满足 社会需求 企业的目的是抽象的,而且是没有时限的。靠这种抽象的目的,无法指导企 业的经营活动,也不能激励职工努力工作,因为抽象的目的不能具体地规范人的 行为,即不能解决每个人干什么和如何干的问题。为了具体地规范人的行为,必 须将抽象的企业目的变成具体的目标。所谓目标,是指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 实现的明确、具体的目的,如某公司十年内使自己的地位处于全行业之首、明年 的销售额比今年提高5%、两年内使流通费用降低2%,等等。企业目标常常是量 化的,因为量化的目标便于理解,在目标实现过程中也便于衡量和比较。但也不 能过分强求量化,有些目标量化比较困难,只能用模糊的概念来表达,机械地量 化可能使目标偏离实际。如质量目标中的服务态度,用优、良、差等模糊概念表 示很容易理解,量化就不太合适 既然一个企业的目的是多方面的,而且一个目的的实现通常需要多个目标来 保证,如要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该公司至少要达到一定的经营规模目标、利润
1 第六章 企业计划与实施控制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把企业管理看成是由五大职能构成的企业活动,其 中计划管理是首要职能。计划管理之所以称为首要职能,是因为其他职能的管理 活动都是以计划为依据进行的。计划实施过程中难免发生偏差,以计划为依据发 现偏差,纠正偏差。这就是控制。 本章在介绍了计划与计划管理的概念后,重点以企业经营计划为对象讲述计 划的编制,计划的实施控制和目标管理方法。 第一节 企业目标与计划管理概述 一、企业目标与任务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目的。我们在第二章中讨论企业的经济性特征时已经 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有两个根本目的。一是争取获得最大利润,不断 发展壮大自己。二是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商品流通企业由于 它的行业特点,它的第二个目的主要是通过组织商品流通或提供流通服务来满足 社会需求。 企业的目的是抽象的,而且是没有时限的。靠这种抽象的目的,无法指导企 业的经营活动,也不能激励职工努力工作,因为抽象的目的不能具体地规范人的 行为,即不能解决每个人干什么和如何干的问题。为了具体地规范人的行为,必 须将抽象的企业目的变成具体的目标。所谓目标,是指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 实现的明确、具体的目的,如某公司十年内使自己的地位处于全行业之首、明年 的销售额比今年提高5%、两年内使流通费用降低2%,等等。企业目标常常是量 化的,因为量化的目标便于理解,在目标实现过程中也便于衡量和比较。但也不 能过分强求量化,有些目标量化比较困难,只能用模糊的概念来表达,机械地量 化可能使目标偏离实际。如质量目标中的服务态度,用优、良、差等模糊概念表 示很容易理解,量化就不太合适。 既然一个企业的目的是多方面的,而且一个目的的实现通常需要多个目标来 保证,如要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该公司至少要达到一定的经营规模目标、利润
水平目标和服务质量目标等,因此,使目的具体化的目标更是多元的,企业目标 的多元化形成了企业目标体系。从总体上看,企业的目标分两类,一类是经济目 标,另一类是社会目标。 企业目标具有时限性。企业目标是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要实现的目的,所以 它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即时限性。因此,凡谈及企业目标,都必须有一个时 限概念。只有具有时限性,目标才可进行比较。从时限性看,企业的目标也可分 为两类,一类为近期目标,另一类为远期目标,或称战略目标。 实现企业目标的途径和方法称为企业任务。从内容上看,它比目标更加具体 和明确。例如,某公司以明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人民币作为它的经营目标,它决 定再增加5个分店,采取广告促销策略,通过改善服务赢得更多顾客等,则是它 明年的工作任务。任务虽比目标更具体,但并不像目标那样一定需要量化,而应 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计划与计划工作 1.计划 所谓计划,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未来行动方案。计划有时也称 预算、规划等。一般把用金额表示的项目计划称为预算,把具有较长时限的计划 称为规划。 计划的形式,通常是用数据加文字说明写成的一种书面文件,它是通过计划 编制工作制定出来的。计划的类型不同,它所包含的内容会有些差别。一份完整 的企业经营计划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报告期的计划执行情况,包括计划 完成的结果、完成或未完成的原因:编制计划的依据,包括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 经济形势、企业的客观条件;计划期应达到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措施、手段和其 他有关说明。 由计划所表示的内容可以看出,一份计划实际包括了企业在计划期内要达到 的目标和要完成的任务,这是计划方案的核心 计划工作 计划工作也称计划管理,它是指预测未来,设立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 以期经济地使用现有资源,把握未来发展获得最大组织成效的活动。计划工作就 是要解决实现组织目标的六个方面的问题:为什么要做?做什么?谁去做?在什 么地方做?在什么时候做?怎样做?由于企业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下运行
2 水平目标和服务质量目标等,因此,使目的具体化的目标更是多元的,企业目标 的多元化形成了企业目标体系。从总体上看,企业的目标分两类,一类是经济目 标,另一类是社会目标。 企业目标具有时限性。企业目标是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要实现的目的,所以 它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即时限性。因此,凡谈及企业目标,都必须有一个时 限概念。只有具有时限性,目标才可进行比较。从时限性看,企业的目标也可分 为两类,一类为近期目标,另一类为远期目标,或称战略目标。 实现企业目标的途径和方法称为企业任务。从内容上看,它比目标更加具体 和明确。例如,某公司以明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人民币作为它的经营目标,它决 定再增加5个分店,采取广告促销策略,通过改善服务赢得更多顾客等,则是它 明年的工作任务。任务虽比目标更具体,但并不像目标那样一定需要量化,而应 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二、计划与计划工作 1. 计划 所谓计划,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未来行动方案。计划有时也称 预算、规划等。一般把用金额表示的项目计划称为预算,把具有较长时限的计划 称为规划。 计划的形式,通常是用数据加文字说明写成的一种书面文件,它是通过计划 编制工作制定出来的。计划的类型不同,它所包含的内容会有些差别。一份完整 的企业经营计划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报告期的计划执行情况,包括计划 完成的结果、完成或未完成的原因;编制计划的依据,包括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 经济形势、企业的客观条件;计划期应达到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措施、手段和其 他有关说明。 由计划所表示的内容可以看出,一份计划实际包括了企业在计划期内要达到 的目标和要完成的任务,这是计划方案的核心。 2.计划工作 计划工作也称计划管理,它是指预测未来,设立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 以期经济地使用现有资源,把握未来发展获得最大组织成效的活动。计划工作就 是要解决实现组织目标的六个方面的问题:为什么要做?做什么?谁去做?在什 么地方做?在什么时候做?怎样做?由于企业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下运行
的,企业资源也是有限的,计划工作实际是在外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约束下 确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它包括对企业内部 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数量上进行综合平衡,在时间上合理安排,以及使企业内 部结构和企业行为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协调,保证目标的实现 可见,企业的计划工作可看成是一种管理方式和手段,这种方式和手段是围 绕行动方案的制定而展开的,计划工作的结果就是提供一份完整的计划 3.流通企业计划工作的重要性 从宏观来讲,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大系统,在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 生产技术复杂、劳动分工细、生产的专业化程度高,部门间、企业间和生产环节 间的协作十分密切。在这种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各种生产要素不仅在数量上,而 且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必须有合理的结构,才能相互协调,使整个国民经济正常运 行。商品流通企业处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介地位,它连接着生产和消费,特别 是从事生产资料流通的物资企业,它连接的是生产和生产消费,物资流通环节的 混乱必然造成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失调,这就要求流通企业必须加强计划性,减 少或消除这种失调,国民经济这个大系统才能稳步发展 对于流通企业本身,加强计划工作,主要是为了减少失误,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计划工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明确的目标。美国企业家理査·S·史 罗马( Richard.S. Sloma)在《无谬管理》一书中指出:“对一件方案,宁可延误 其计划之时间以确保日后执行之成功,切勿在毫无适切的轮廓之前即草率开始执 行,而终于导致错失该方案之目标。”任何行动,如果没有目标,行动就是盲目 的。盲目的行动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计划工作以计划的形式为企业经营管理 活动提供了明确的目标。这一目标既是企业其他管理活动的依据,也是领导者 管理者衡量经营管理效果的标准。企业的组织设计必须以实现企业的目标为基本 准则。领导和管理者要以计划目标为依据进行指挥和控制,出现问题也是对照计 划目标进行检査和调整。企业安排生产经营任务,实际是对目标的分解和落实。 可以说,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展开的。这就 是计划职能被称为管理首要职能的道理 (2)加强计划管理可减少风险损失。在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因素 的变化十分活跃。处于这种环境中的流通企业,它的经营状况将受到瞬息万变的
3 的,企业资源也是有限的,计划工作实际是在外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约束下, 确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它包括对企业内部 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数量上进行综合平衡,在时间上合理安排,以及使企业内 部结构和企业行为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协调,保证目标的实现。 可见,企业的计划工作可看成是一种管理方式和手段,这种方式和手段是围 绕行动方案的制定而展开的,计划工作的结果就是提供一份完整的计划。 3.流通企业计划工作的重要性 从宏观来讲,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大系统,在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 生产技术复杂、劳动分工细、生产的专业化程度高,部门间、企业间和生产环节 间的协作十分密切。在这种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各种生产要素不仅在数量上,而 且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必须有合理的结构,才能相互协调,使整个国民经济正常运 行。商品流通企业处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介地位,它连接着生产和消费,特别 是从事生产资料流通的物资企业,它连接的是生产和生产消费,物资流通环节的 混乱必然造成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失调,这就要求流通企业必须加强计划性,减 少或消除这种失调,国民经济这个大系统才能稳步发展。 对于流通企业本身,加强计划工作,主要是为了减少失误,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计划工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明确的目标。美国企业家理查·S·史 罗马(Richard.S.Sloma)在《无谬管理》一书中指出:“对一件方案,宁可延误 其计划之时间以确保日后执行之成功,切勿在毫无适切的轮廓之前即草率开始执 行,而终于导致错失该方案之目标。”任何行动,如果没有目标,行动就是盲目 的。盲目的行动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计划工作以计划的形式为企业经营管理 活动提供了明确的目标。这一目标既是企业其他管理活动的依据,也是领导者、 管理者衡量经营管理效果的标准。企业的组织设计必须以实现企业的目标为基本 准则。领导和管理者要以计划目标为依据进行指挥和控制,出现问题也是对照计 划目标进行检查和调整。企业安排生产经营任务,实际是对目标的分解和落实。 可以说,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展开的。这就 是计划职能被称为管理首要职能的道理。 (2)加强计划管理可减少风险损失。在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因素 的变化十分活跃。处于这种环境中的流通企业,它的经营状况将受到瞬息万变的
经济因素的影响,因而会遇到各种风险,如价格波动、供求失衡、金融市场的变 化等。加强计划管理,可以通过事先科学预测和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全面分析,制 定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行性的行动方案,从而避免大的经营风险。而且,计划在 执行的过程中,还可通过经常的检查和调整,进一步遏制不良后果的发生。对复 杂多变的环境,企业通常要制定几套计划,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 (3)加强计划工作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计划工作,通过各 种资源在数量上的综合平衡和空间、时间上的合理安排,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 用,减少了浪费,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资金的有利 利用,对流通企业的正常经营和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一份周密的计划可以通 过资金需求与现金流量之间的衔接,保证资金需要,也减少了资金浪费。 (4)加强计划管理可使各部门之间更好地协调配合,发挥综合效应的作用 企业综合效应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结果。企业很小时,企业内部的 协调比较简单,可以没有计划。现代化大规模企业,由于内部协调关系比较复杂, 必须通过计划作为部门间协调配合的协议,使各部门步调一致,发挥综合效应的 作用,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第二节企业计划的种类 、计划的种类 流通企业的计划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1.按计划期的长短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把企业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短期计划 (1)长期计划 长期计划通常也称规划或战略计划,计划期一般为3~5年,有时更长。长期 计划的内容主要是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方针、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等,它 是企业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的经营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由于计划期长,企业 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大,计划中确定的目标就不可能很准确,只能是一个 概略的行动方案。 (2)年度计划 计划期为一年,一般是一个自然年。它是依据长期计划制定出来的,是长期 计划的具体体现,也是长期计划实现的保证。由于年度计划以自然年为计划期
4 经济因素的影响,因而会遇到各种风险,如价格波动、供求失衡、金融市场的变 化等。加强计划管理,可以通过事先科学预测和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全面分析,制 定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行性的行动方案,从而避免大的经营风险。而且,计划在 执行的过程中,还可通过经常的检查和调整,进一步遏制不良后果的发生。对复 杂多变的环境,企业通常要制定几套计划,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 (3)加强计划工作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计划工作,通过各 种资源在数量上的综合平衡和空间、时间上的合理安排,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 用,减少了浪费,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资金的有利 利用,对流通企业的正常经营和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一份周密的计划可以通 过资金需求与现金流量之间的衔接,保证资金需要,也减少了资金浪费。 (4)加强计划管理可使各部门之间更好地协调配合,发挥综合效应的作用。 企业综合效应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结果。企业很小时,企业内部的 协调比较简单,可以没有计划。现代化大规模企业,由于内部协调关系比较复杂, 必须通过计划作为部门间协调配合的协议,使各部门步调一致,发挥综合效应的 作用,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第二节 企业计划的种类 一、计划的种类 流通企业的计划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1.按计划期的长短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把企业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短期计划。 (1)长期计划 长期计划通常也称规划或战略计划,计划期一般为3~5年,有时更长。长期 计划的内容主要是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方针、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等,它 是企业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的经营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由于计划期长,企业 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大,计划中确定的目标就不可能很准确,只能是一个 概略的行动方案。 (2)年度计划 计划期为一年,一般是一个自然年。它是依据长期计划制定出来的,是长期 计划的具体体现,也是长期计划实现的保证。由于年度计划以自然年为计划期
时间不太长,而且在一个自然年内,内外部条件的变化有较强的规律性,比较容 易预测,因而确定的计划目标精度比较髙,计划指标具体。它是流通企业组织商 品流通活动的主要计划。 (3)短期计划 短期计划也称作业计划和进度计划,一般以季度、月、旬为计划周期。短期 计划是依据年度计划对商品流转活动制定的,具体的进、销、运、存的工作计划, 是年度计划实现的保证。 2.按计划表示的内容和职能分类 按计划表示的内容和职能划分,可将计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商品流转计划 商品流转计划是商品流通企业的基本计划,它对企业在计划期内组织商品流 通的规模予以规定。它以商品销售计划为核心,包括购进计划、库存计划等, 商品销售计划是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编制的。销售计划的计划指标包括销售 量、销售额、销售结构(包括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市场定位、市场占有率等。 商品购进计划是以商品销售计划为依据编制的,是商品销售计划的资源保 证。商品购进计划的计划指标包括购进数量和金额、购进品种、购进时间、供货 厂商等。 商品库存计划。商品库存计划是为衔接商品销售和购进而制定的计划,它是 由商品销售规律和资源与运输条件所决定的。库存计划的指标主要有库存量、库 存金额、库存结构和库存控制策略等。 上述商品流转计划中的各项专业计划,如果是编制年度计划时,不需要分 开编制,用一个流转计划包括相应的计划指标即可。但编制短期计划时则应分开 编制,而且是由相应的业务部门各自编制 (2)财务计划 财务计划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性计划。它包括流动资金计 划、商品流通费用计划和利润计划三部分,其中流动资金计划中的重点是现金计 划。财务计划是以商品流转计划为依据编制的,它对保证商品流转顺利进行所需 的资金来源、商品流转所必须支出的费用、企业完成商品流转计划形成的盈利及 分配予以规定,并对合理使用资金,降低费用,提髙经济效益制定措施和对策。 财务计划的指标主要通过现金计划、预期损益表和预期资产负债表表示出
5 时间不太长,而且在一个自然年内,内外部条件的变化有较强的规律性,比较容 易预测,因而确定的计划目标精度比较高,计划指标具体。它是流通企业组织商 品流通活动的主要计划。 (3)短期计划 短期计划也称作业计划和进度计划,一般以季度、月、旬为计划周期。短期 计划是依据年度计划对商品流转活动制定的,具体的进、销、运、存的工作计划, 是年度计划实现的保证。 2.按计划表示的内容和职能分类 按计划表示的内容和职能划分,可将计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商品流转计划 商品流转计划是商品流通企业的基本计划,它对企业在计划期内组织商品流 通的规模予以规定。它以商品销售计划为核心,包括购进计划、库存计划等。 商品销售计划是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编制的。销售计划的计划指标包括销售 量、销售额、销售结构(包括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市场定位、市场占有率等。 商品购进计划是以商品销售计划为依据编制的,是商品销售计划的资源保 证。商品购进计划的计划指标包括购进数量和金额、购进品种、购进时间、供货 厂商等。 商品库存计划。商品库存计划是为衔接商品销售和购进而制定的计划,它是 由商品销售规律和资源与运输条件所决定的。库存计划的指标主要有库存量、库 存金额、库存结构和库存控制策略等。 上述商品流转计划中的各项专业计划,如果是编制年度计划时,不需要分 开编制,用一个流转计划包括相应的计划指标即可。但编制短期计划时则应分开 编制,而且是由相应的业务部门各自编制。 (2)财务计划 财务计划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性计划。它包括流动资金计 划、商品流通费用计划和利润计划三部分,其中流动资金计划中的重点是现金计 划。财务计划是以商品流转计划为依据编制的,它对保证商品流转顺利进行所需 的资金来源、商品流转所必须支出的费用、企业完成商品流转计划形成的盈利及 分配予以规定,并对合理使用资金,降低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措施和对策。 财务计划的指标主要通过现金计划、预期损益表和预期资产负债表表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