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因此,信息沟通在管理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没有信息,沟通就 没有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研究信息的本质以及信息沟通的规律性,并利用这些 规律来管理企业,这就是信息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与数据 什么是信息?广义地讲,信息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对于一个管理的对 象系统来说,信息反映了系统的结构、状态、特征和外部环境等。 信息的概念是抽象的,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从形式上讲,信息看不见、摸不 着,但由于信息的寄载性,它通过信息的载体—数据表现出来。因此,人们可 通过数据来感知信息的存在。信息也是通过数据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信息的概念,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数据的概念 数据也称资料,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 通常可用数字、字符、图形、图像、声音或文字来表示。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它与信息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即信息是数据所 表示的内容,它是人们对数据的解释。 二、信息的量和质 信息是可以被度量的。信息的度量是用“对不确定性的排除”来量化的。关 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信息所反映的事物具有不确定性,即信息在未 出现之前它所反映的事物具有不确定性。信息出现并被人们接收之后,事物的不 确定性程度就减少了。这种信息使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就是信息的量。 信息量的计算也是借用了统计力学中熵的概念。因为熵是指物质系统中由于 热运动使系统从有序到无序变化的过程中,反映无序程度的量。所以熵是对无序 程度的衡量,也是对系统不确定性的衡量。 信息不仅可以度量,即有量的概念,而且还有质的概念。信息的质是给收信 者带来的价值或效用。同一信息对不同收信者,在排除不确定性的程度上是相同 的,但在对他们的效用上却不一定相同。对于信息,人们感兴趣的是“有效信息” 例如,一条关于电视机的商品信息,对正准备购买电视机的人来说,他很关心, 而对于不打算买电视机的人则无关紧要。这条商品住处对他们在消除不确定性的 程度是相同的,但对他们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质的不同 三、管理信息的特征 1.时效性
6 通。因此,信息沟通在管理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没有信息,沟通就 没有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研究信息的本质以及信息沟通的规律性,并利用这些 规律来管理企业,这就是信息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信息与数据 什么是信息?广义地讲,信息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对于一个管理的对 象系统来说,信息反映了系统的结构、状态、特征和外部环境等。 信息的概念是抽象的,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从形式上讲,信息看不见、摸不 着,但由于信息的寄载性,它通过信息的载体——数据表现出来。因此,人们可 通过数据来感知信息的存在。信息也是通过数据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信息的概念,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数据的概念。 数据也称资料,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 通常可用数字、字符、图形、图像、声音或文字来表示。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它与信息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即信息是数据所 表示的内容,它是人们对数据的解释。 二、信息的量和质 信息是可以被度量的。信息的度量是用“对不确定性的排除”来量化的。关 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信息所反映的事物具有不确定性,即信息在未 出现之前它所反映的事物具有不确定性。信息出现并被人们接收之后,事物的不 确定性程度就减少了。这种信息使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就是信息的量。 信息量的计算也是借用了统计力学中熵的概念。因为熵是指物质系统中由于 热运动使系统从有序到无序变化的过程中,反映无序程度的量。所以熵是对无序 程度的衡量,也是对系统不确定性的衡量。 信息不仅可以度量,即有量的概念,而且还有质的概念。信息的质是给收信 者带来的价值或效用。同一信息对不同收信者,在排除不确定性的程度上是相同 的,但在对他们的效用上却不一定相同。对于信息,人们感兴趣的是“有效信息”。 例如,一条关于电视机的商品信息,对正准备购买电视机的人来说,他很关心, 而对于不打算买电视机的人则无关紧要。这条商品住处对他们在消除不确定性的 程度是相同的,但对他们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质的不同。 三、管理信息的特征 1.时效性
由于经济系统的客观规律性,任何一个经济系统的状态、结构、特征和外部 环境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反映系统与环境的信息自然也在同步地变化,即此一时 刻的信息,并不表明彼一时刻系统的状态和特征。而且,信息的有效性也是与时 间相关的,过时的信息对收信者可能毫无意义。 信息的效用值与时间的相关性称为信息的时效性。 在经济活动中,管理者和决策者只有迅速地捕捉和积累信息,并及时地分析 处理,以此作为管理和决策的依据,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 2.寄载性 根据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必须通过数据来体现,这 就是信息的寄载性 反映经济信息的数据,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记录下来的。由于信息的寄载性 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处理实际上是对载送这些信息的数据的处理。有关数据处理 的详细内容,在计算机的有关课程中将有详细讨论。 3.社会性(共享性) 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一种要素。在管理科学中,人们把信息看成是一种资 源。信息资源与其它资源不同,并不因为使用的用户增加而感到资源紧张,相反, 一条经济信息,它的使用越宽,其效用也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社会性,或称共 享性。 在经济活动中,由于经济信息的社会性,一方面可使利益关系相同的主体在 利用信息过程中彼此增加效益。这就要求我们最快和最大限度地收集和储存信 息,无保留地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以提高信息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对 与我们利益关系不同的主体,则应有效地控制信息的使用范围,防止机密情报的 泄漏。 四、信息沟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从本质上来讲,管理活动就是信息处理和传递的过程。信息的传递有发信方 和收信方,发信方发出的信息对收信方引起的效果与发信方意图符合的程度称为 信息沟通效率。 沟通效率的高低与信息的质、信息的清晰程度和沟通渠道有关。 同一信息对不同的收信者来说,在排除不确定性的程度上可能是相同的,但 给各收信息者带来的效用和价值可能是不相同的,因为他们的需求和观念可能不
7 由于经济系统的客观规律性,任何一个经济系统的状态、结构、特征和外部 环境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反映系统与环境的信息自然也在同步地变化,即此一时 刻的信息,并不表明彼一时刻系统的状态和特征。而且,信息的有效性也是与时 间相关的,过时的信息对收信者可能毫无意义。 信息的效用值与时间的相关性称为信息的时效性。 在经济活动中,管理者和决策者只有迅速地捕捉和积累信息,并及时地分析 处理,以此作为管理和决策的依据,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 2.寄载性 根据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必须通过数据来体现,这 就是信息的寄载性。 反映经济信息的数据,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记录下来的。由于信息的寄载性, 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处理实际上是对载送这些信息的数据的处理。有关数据处理 的详细内容,在计算机的有关课程中将有详细讨论。 3.社会性(共享性) 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一种要素。在管理科学中,人们把信息看成是一种资 源。信息资源与其它资源不同,并不因为使用的用户增加而感到资源紧张,相反, 一条经济信息,它的使用越宽,其效用也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社会性,或称共 享性。 在经济活动中,由于经济信息的社会性,一方面可使利益关系相同的主体在 利用信息过程中彼此增加效益。这就要求我们最快和最大限度地收集和储存信 息,无保留地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以提高信息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对 与我们利益关系不同的主体,则应有效地控制信息的使用范围,防止机密情报的 泄漏。 四、信息沟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从本质上来讲,管理活动就是信息处理和传递的过程。信息的传递有发信方 和收信方,发信方发出的信息对收信方引起的效果与发信方意图符合的程度称为 信息沟通效率。 沟通效率的高低与信息的质、信息的清晰程度和沟通渠道有关。 同一信息对不同的收信者来说,在排除不确定性的程度上可能是相同的,但 给各收信息者带来的效用和价值可能是不相同的,因为他们的需求和观念可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