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COLLEGE ENGLISH 执笔者:吴勇 审核人:易强 编写日期:2017年10月 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 非英语本科专业 开课单位 公共英语教学部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 课程性质 必修课 是否为双语 是 学分数 学分12 学时数 总学时192,其中:实验(实训)52学时:课外0学时 先修课程 高中英语课程 后续课程 职业英语、专业英语等课程 二、课程简述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公共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 综合能力和素质,安排在第一、二学年的四个学期开设。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大学英语》 课程实行分级教学,第一学期修读《大学英语1》,第二学期修读《大学英语2》,第三学 期修读《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第四学期修读《大学英语(学术英语)》。大学 英语课程每学期48学时,3学分,两学期合计96学时,6学分,四学期合计192学时,12 学分。本课程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实际情 况确定其教学内容和制订其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校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入学时他们应已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 词汇及语法知识,书面和口语表达具备一定的语篇组织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接近或达到《高 中英语课程标准》8级水平,少数学生超过8级以上水平。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兼有工 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所谓工具性,就是要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通用 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译)及专门用途英语能力(学习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 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就是进行跨文化教育,了解国外的 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 个人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 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本课程教学旨在提 1
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COLLEGE ENGLISH 执 笔 者:吴勇 审 核 人:易强 编写日期:2017 年 10 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 非英语本科专业 开课单位 公共英语教学部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 课程性质 必修课 是否为双语 是 学分数 学分 12 学时数 总学时 192,其中:实验(实训)52 学时;课外 0 学时 先修课程 高中英语课程 后续课程 职业英语、专业英语等课程 二、课程简述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公共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 综合能力和素质,安排在第一、二学年的四个学期开设。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大学英语》 课程实行分级教学,第一学期修读《大学英语 1》,第二学期修读《大学英语 2》,第三学 期修读《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第四学期修读《大学英语(学术英语)》。大学 英语课程每学期 48 学时,3 学分,两学期合计 96 学时,6 学分,四学期合计 192 学时,12 学分。本课程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实际情 况确定其教学内容和制订其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校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入学时他们应已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 词汇及语法知识,书面和口语表达具备一定的语篇组织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接近或达到《高 中英语课程标准》8 级水平,少数学生超过 8 级以上水平。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兼有工 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所谓工具性,就是要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通用 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译)及专门用途英语能力(学习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 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就是进行跨文化教育,了解国外的 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 个人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 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本课程教学旨在提
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强调教学过程必须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 性化。为此,在分级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多媒体 网络和外语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根据自己英语水平、语言能力和个人发展需要,利用多 媒体网络课件和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广泛利用现 代教育技术的同时,注意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保持和发扬传统教学方 式的精髓,使教学活动个性化、多样化和人性化,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综合文化素 养,以适应学生将来自身发展需要。 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依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 定位实际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在课时不增加的情况下,除完成常规的教学内容,还应系统穿 插讲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高级听说、高级阅读、高级写作、高级翻译(笔译和口译)、 英美文学欣赏、英美报刊选读、英美国家概况、商务英语、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英语 口语与演讲、英汉互译、学术英语、职业英语、地方行业英语等拓展知识内容。同时,充分 利用高效的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 习能力为目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达到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英语水平与能力 要求。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总体要求 依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基 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针对英语高考成绩合格的学生,是本科毕业时应达 到的基本要求: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针对大学入学时英语已达到较好水平的学生,也是对学 生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所选择的要求。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级别 总体描述 基础 能够基本满足日常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中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交流的需要: 目标 能够基本正确地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及篇章结构等语言知识,在高中阶段 应掌握的词汇基础上增加约2,000个单词,其中400个单词为与专业学习或未来 工作相关的词汇:能够基本理解语言难度中等、涉及常见的个人和社会交流题材 的口头或书面材料:能够就熟悉的主题或话题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够 借助网络资源、工具书或他人的帮助,对中等语言难度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 理解主旨思想和重要细节,表达基本达意:能够使用有限的学习策略:在与来自 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时,能够观察到彼此之间的文化和价值观差异,并能根据交际 需要运用有限的交际策略。 提高 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中就熟悉的话题使用英语进行较为独立的交 目标 流: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及篇章结构等语言知识,在高中 阶段应掌握的词汇基础上增加约3,000个单词,其中600个单词为与专业学习或 未来工作相关的词汇:能够较好地理解语言难度中等、内容熟悉或与本人所学专 业相关的口头或书面材料,理解材料内部的逻辑关系、篇章结构和隐含意义:能 够以口头和书面形式较清楚地描述事件、物品,陈述道理或计划,表达意愿等: 能够就较熟悉的主题或话题进行较为自如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够较好地使用学 习策略: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时,能够较好地处理与对方在文化和价值观 等方面的不同,并能根据交际需要较好地使用交际策略。 发展 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等诸多领域中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能够 目标 有效地运用有关篇章、语用等知识:能够较好地理解有一定语言难度、内容较为 2
2 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强调教学过程必须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 性化。为此,在分级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多媒体 网络和外语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根据自己英语水平、语言能力和个人发展需要,利用多 媒体网络课件和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广泛利用现 代教育技术的同时,注意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保持和发扬传统教学方 式的精髓,使教学活动个性化、多样化和人性化,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综合文化素 养,以适应学生将来自身发展需要。 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依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 定位实际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在课时不增加的情况下,除完成常规的教学内容,还应系统穿 插讲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高级听说、高级阅读、高级写作、高级翻译(笔译和口译)、 英美文学欣赏、英美报刊选读、英美国家概况、商务英语、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英语 口语与演讲、英汉互译、学术英语、职业英语、地方行业英语等拓展知识内容。同时,充分 利用高效的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 习能力为目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达到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英语水平与能力 要求。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总体要求 依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基 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针对英语高考成绩合格的学生,是本科毕业时应达 到的基本要求;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针对大学入学时英语已达到较好水平的学生,也是对学 生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所选择的要求。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级别 总体描述 基础 目标 能够基本满足日常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中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交流的需要; 能够基本正确地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及篇章结构等语言知识,在高中阶段 应掌握的词汇基础上增加约 2,000 个单词,其中 400 个单词为与专业学习或未来 工作相关的词汇;能够基本理解语言难度中等、涉及常见的个人和社会交流题材 的口头或书面材料;能够就熟悉的主题或话题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够 借助网络资源、工具书或他人的帮助,对中等语言难度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 理解主旨思想和重要细节,表达基本达意;能够使用有限的学习策略;在与来自 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时,能够观察到彼此之间的文化和价值观差异,并能根据交际 需要运用有限的交际策略。 提高 目标 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中就熟悉的话题使用英语进行较为独立的交 流;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及篇章结构等语言知识,在高中 阶段应掌握的词汇基础上增加约 3,000 个单词,其中 600 个单词为与专业学习或 未来工作相关的词汇;能够较好地理解语言难度中等、内容熟悉或与本人所学专 业相关的口头或书面材料,理解材料内部的逻辑关系、篇章结构和隐含意义;能 够以口头和书面形式较清楚地描述事件、物品,陈述道理或计划,表达意愿等; 能够就较熟悉的主题或话题进行较为自如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够较好地使用学 习策略;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时,能够较好地处理与对方在文化和价值观 等方面的不同,并能根据交际需要较好地使用交际策略。 发展 目标 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等诸多领域中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能够 有效地运用有关篇章、语用等知识;能够较好地理解有一定语言难度、内容较为
熟悉或与本人所学专业相关的口头或书面材料:能够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综 合、对比、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或形成自己的认识:能够就较为广泛的主题, 包括大众关心的和专业领域的主题进行较为流利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语言符合规 范:能够以口头和书面形式阐明具有一定复杂性的道理或理论:能够通过说理使 他人接受新的观点或形成新的认识:能够恰当地使用学习策略:在与来自不同文 化的人交流时,能够处理好与对方在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并能够根据交 际情景、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的不同,恰当地使用交际策略。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语言单项技能描述如下: 级别 语言技能 基础 目标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就日常话题展开的简单英语交谈:能基本听懂语速较慢的 音、视频材料和题材熟悉的讲座,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听懂用英语讲授 的相应级别的英语课程:能听懂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常用指令、产品或操作说明等。 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口头表达能力: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简短但多话轮的交谈:能对一般性事件 和物体进行简单的叙述或描述:经准备后能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能就学 习或与未来工作相关的主题进行简单的讨论。语言表达结构比较清楚,语音、语 调、语法等基本符合交际规范。能运用基本的会话技巧。 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题材熟悉、语言难度中等的英语报刊文章和其他英语 材料:能借助词典阅读英语教材和未来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和简单的专业 资料,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和阅读 材料的难易,适当调整阅读速度和方法。能运用基本的阅读技巧。 书面表达能力:能用英语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 的应用文: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以短文的形式展开简短的讨论、解释、说明等, 语言结构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确,用词较为恰当,语意连贯。能运用基本的写 作技巧。 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结构清晰、语言难度较低的文章进行英汉互 译,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能有限地运用翻译技巧。 提高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一般日常英语谈话和公告:能基本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 目标 长、语速中等的英语广播、电视节目和其他音视频材料,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 点和相关细节:能基本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或与未来工作岗位、工作任务、 产品等相关的口头介绍。能较好地运用听力技巧。 口头表达能力:能用英语就一般性话题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能较好地表达个人 意见、情感、观点等:能陈述事实、理由和描述事件或物品等:能就熟悉的观点、 概念、理论等进行阐述、解释、比较、总结等。语言组织结构清晰,语音、语调 基本正确。能较好地运用口头表达与交流技巧。 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公开发表的英语报刊上一般性题材的文章:能阅读与 所学专业相关的综述性文献,或与未来工作相关的说明书、操作手册等材料,理 解中心大意、关键信息、文章的篇章结构和隐含意义等。能较好地运用快速阅读 技巧阅读篇幅较长、难度中等的材料。能较好地运用常用的阅读策略。 3
3 熟悉或与本人所学专业相关的口头或书面材料;能够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综 合、对比、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或形成自己的认识;能够就较为广泛的主题, 包括大众关心的和专业领域的主题进行较为流利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语言符合规 范;能够以口头和书面形式阐明具有一定复杂性的道理或理论;能够通过说理使 他人接受新的观点或形成新的认识;能够恰当地使用学习策略;在与来自不同文 化的人交流时,能够处理好与对方在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并能够根据交 际情景、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的不同,恰当地使用交际策略。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语言单项技能描述如下: 级别 语言技能 基础 目标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就日常话题展开的简单英语交谈;能基本听懂语速较慢的 音、视频材料和题材熟悉的讲座,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听懂用英语讲授 的相应级别的英语课程;能听懂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常用指令、产品或操作说明等。 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口头表达能力: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简短但多话轮的交谈;能对一般性事件 和物体进行简单的叙述或描述;经准备后能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能就学 习或与未来工作相关的主题进行简单的讨论。语言表达结构比较清楚,语音、语 调、语法等基本符合交际规范。能运用基本的会话技巧。 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题材熟悉、语言难度中等的英语报刊文章和其他英语 材料;能借助词典阅读英语教材和未来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和简单的专业 资料,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和阅读 材料的难易,适当调整阅读速度和方法。能运用基本的阅读技巧。 书面表达能力:能用英语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 的应用文;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以短文的形式展开简短的讨论、解释、说明等, 语言结构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确,用词较为恰当,语意连贯。能运用基本的写 作技巧。 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结构清晰、语言难度较低的文章进行英汉互 译,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能有限地运用翻译技巧。 提高 目标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一般日常英语谈话和公告;能基本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 长、语速中等的英语广播、电视节目和其他音视频材料,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 点和相关细节;能基本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或与未来工作岗位、工作任务、 产品等相关的口头介绍。能较好地运用听力技巧。 口头表达能力:能用英语就一般性话题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能较好地表达个人 意见、情感、观点等;能陈述事实、理由和描述事件或物品等;能就熟悉的观点、 概念、理论等进行阐述、解释、比较、总结等。语言组织结构清晰,语音、语调 基本正确。能较好地运用口头表达与交流技巧。 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公开发表的英语报刊上一般性题材的文章;能阅读与 所学专业相关的综述性文献,或与未来工作相关的说明书、操作手册等材料,理 解中心大意、关键信息、文章的篇章结构和隐含意义等。能较好地运用快速阅读 技巧阅读篇幅较长、难度中等的材料。能较好地运用常用的阅读策略
书面表达能力:能用英语就一般性的主题表达个人观点:能撰写所学专业论文的 英文摘要和英语小论文:能描述各种图表:能用英语对未来所从事工作或岗位职 能、业务、产品等进行简要的书面介绍,语言表达内容完整,观点明确,条理清 楚,语句通顺。能较好地运用常用的书面表达与交流技巧。 翻译能力:能摘译题材熟悉,以及与所学专业或未来所从事工作岗位相关,语言 难度一般的文献资料:能借助词典翻译体裁较为正式,题材熟悉的文章。理解正 确,译文基本达意,语言表达清晰。能运用较常用的翻译技巧。 发展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广播电视节目和主题广泛、题材较为熟悉、语速正常 目标 的谈话,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主要信息:能基本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 程、英语讲座和与工作相关的演讲、会谈等。能恰当地运用听力技巧。 口头表达能力:能用英语较为流利、准确地就通用领域或专业领域里一些常见话 题进行对话或讨论: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篇幅较长、有一定语言难度的文本或讲 话: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能参与商务谈判、产品宣 传等活动。能恰当地运用口语表达和交流技巧。 阅读理解能力: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文章,理解主旨大意及细节:能比较顺利地 阅读公开发表的英语报刊上的文章,以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英语文献和资料,较 好地理解其中的逻辑结构和隐含意义等:能对不同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综合分 析,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能恰当地运用阅读技巧。 书面表达能力:能以书面英语形式比较自如地表达个人的观点:能就广泛的社会、 文化主题写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说明文和议论文,就专业话题撰写简短报告或论 文,思想表达清楚,内容丰富,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较强:能对从不同来源获 得的信息进行归纳,写出大纲、总结或摘要,并重现其中的论述和理由:能以适 当的格式和文体撰写商务信函、简讯、备忘录等。能恰当地运用写作技巧。 翻译能力:能翻译较为正式的议论性或不同话题的口头或书面材料,能借助词典 翻译有一定深度的介绍中外国情或文化的文字资料,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错译、 漏译,文字基本通顺达意,语言表达错误较少: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或所从 事职业的文献资料,对原文理解准确,译文语言通顺,结构清晰,基本满足专业 研究和业务工作的需要。能恰当地运用翻译技巧。 (二)《大学英语1、2》课程教学要求 依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所划分的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结合我校人 才培养定位实际要求,在第一、二学期开设《大学英语1、2》公共基础课程,属必修课, 每学期48学时,3学分,全年96学时,6学分。 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包括一本招生、二本招生,二本招生又包括普通本科、国际班、 A级版、艺术班、专升本等,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分类教学。 在第一、二学期,一本招生及二本招生中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原则上以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 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本科、艺术班、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 进行教学。 (三)《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旨在进行跨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的 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社会语言能力 4
4 书面表达能力:能用英语就一般性的主题表达个人观点;能撰写所学专业论文的 英文摘要和英语小论文;能描述各种图表;能用英语对未来所从事工作或岗位职 能、业务、产品等进行简要的书面介绍,语言表达内容完整,观点明确,条理清 楚,语句通顺。能较好地运用常用的书面表达与交流技巧。 翻译能力:能摘译题材熟悉,以及与所学专业或未来所从事工作岗位相关,语言 难度一般的文献资料;能借助词典翻译体裁较为正式,题材熟悉的文章。理解正 确,译文基本达意,语言表达清晰。能运用较常用的翻译技巧。 发展 目标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广播电视节目和主题广泛、题材较为熟悉、语速正常 的谈话,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主要信息;能基本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 程、英语讲座和与工作相关的演讲、会谈等。能恰当地运用听力技巧。 口头表达能力:能用英语较为流利、准确地就通用领域或专业领域里一些常见话 题进行对话或讨论;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篇幅较长、有一定语言难度的文本或讲 话;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能参与商务谈判、产品宣 传等活动。能恰当地运用口语表达和交流技巧。 阅读理解能力: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文章,理解主旨大意及细节;能比较顺利地 阅读公开发表的英语报刊上的文章,以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英语文献和资料,较 好地理解其中的逻辑结构和隐含意义等;能对不同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综合分 析,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能恰当地运用阅读技巧。 书面表达能力:能以书面英语形式比较自如地表达个人的观点;能就广泛的社会、 文化主题写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说明文和议论文,就专业话题撰写简短报告或论 文,思想表达清楚,内容丰富,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较强;能对从不同来源获 得的信息进行归纳,写出大纲、总结或摘要,并重现其中的论述和理由;能以适 当的格式和文体撰写商务信函、简讯、备忘录等。能恰当地运用写作技巧。 翻译能力:能翻译较为正式的议论性或不同话题的口头或书面材料,能借助词典 翻译有一定深度的介绍中外国情或文化的文字资料,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错译、 漏译,文字基本通顺达意,语言表达错误较少;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或所从 事职业的文献资料,对原文理解准确,译文语言通顺,结构清晰,基本满足专业 研究和业务工作的需要。能恰当地运用翻译技巧。 (二)《大学英语 1、2》课程教学要求 依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所划分的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结合我校人 才培养定位实际要求,在第一、二学期开设《大学英语 1、2》公共基础课程,属必修课, 每学期 48 学时,3 学分,全年 96 学时,6 学分。 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包括一本招生、二本招生,二本招生又包括普通本科、国际班、 A 级版、艺术班、专升本等,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分类教学。 在第一、二学期,一本招生及二本招生中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原则上以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 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本科、艺术班、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 进行教学。 (三)《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旨在进行跨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的 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社会语言能力
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体现了大学英语的人文性特征,其课程教学要求 也分为三个级别。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级别 总体描述 基础 以丰富学生中外文化知识,培养学生中外文化差异意识为目的。可在通用英语课 目标 程内容中适当导入一定的中外文化知识,以隐形教学为主要形式,也可独立开设 课程,为学生讲授与中西文化相关的基础知识。 提高 在学生己掌握的语言文化知识基础上开设,主要包括文化类和跨文化交际类课 目标 程,帮助学生提升文化和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发展 通过系统的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进一步 目标 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一本招生及 二本招生中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原则上以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 的普通本科、艺术班、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 (四)《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 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为目的,包括学术英语(通用学术英语、专门学 术英语)和职业英语等。 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凸显大学英语工具性特征,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结 合,教学活动着重解决学生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语言问题,以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英 语能力为教学重点,也分为三个级别。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级别 总体描述 基础 目标 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初步的通用学术英语知识以及 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基本英语表达。 提高 通过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通用学术英语和一定的职业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基 目标 本达到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 发展 帮助学生利用英语提高本专业学习、工作的能力,特别是在专业领域用英语进行 目标 交流的能力。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一本招生及二本招 生中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原则上以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 本科、艺术班、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 五、教学手段与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手段和方法,从以教师讲授 为中心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讨论和探索为主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 法和模式(如交际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问题解决法、翻转课堂模式、线上线 下互动等),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力量,建立大学英语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5 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体现了大学英语的人文性特征,其课程教学要求 也分为三个级别。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级别 总体描述 基础 目标 以丰富学生中外文化知识,培养学生中外文化差异意识为目的。可在通用英语课 程内容中适当导入一定的中外文化知识,以隐形教学为主要形式,也可独立开设 课程,为学生讲授与中西文化相关的基础知识。 提高 目标 在学生已掌握的语言文化知识基础上开设,主要包括文化类和跨文化交际类课 程,帮助学生提升文化和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发展 目标 通过系统的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进一步 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一本招生及 二本招生中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原则上以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 的普通本科、艺术班、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 (四)《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 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为目的,包括学术英语(通用学术英语、专门学 术英语)和职业英语等。 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凸显大学英语工具性特征,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结 合,教学活动着重解决学生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语言问题,以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英 语能力为教学重点,也分为三个级别。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级别 总体描述 基础 目标 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初步的通用学术英语知识以及 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基本英语表达。 提高 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通用学术英语和一定的职业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基 本达到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 发展 目标 帮助学生利用英语提高本专业学习、工作的能力,特别是在专业领域用英语进行 交流的能力。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一本招生及二本招 生中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原则上以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 本科、艺术班、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 五、教学手段与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手段和方法,从以教师讲授 为中心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讨论和探索为主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 法和模式(如交际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问题解决法、翻转课堂模式、线上线 下互动等),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力量,建立大学英语课程网络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