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放大器反馈原理及稳定化基础 §6.1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6.2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6.3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与计算 §.4质反馈对放大聊频或和时域特性的影响 §6.5负馈放大器的稳定 6.6相补原理与技术 返回
§6.1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6. 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6. 3 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与计算 第六章 放大器反馈原理及稳定化基础 §6. 4 负反馈对放大器频域和时域特性的影响 返回 §6. 5 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 §6.6 相位补偿原理与技术
§6.1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6.1.1反馈极性与反馈形式 6.1.2理想反馈方块图和基本反馈方程式 613环路增益和反馈深度 61.4反健大 615判罗反类型的方法 返回
6.1.1 反馈极性与反馈形式 6.1.2 理想反馈方块图和基本反馈方程式 6.1.3 环路增益和反馈深度 §6.1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6.1.4 负反馈放大器的分类 返回 6.1.5 判别反馈类型的方法
6.11反馈极性与反馈形式 反馈:将放大器输出信号(V,)x)基本放大器X。《) 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形式 A(S) 的反馈网络取样后以一定的方式 回送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混合 反馈网络 一起控制放大器的过程称为反馈。 B(s) 反馈放大器:具有反馈的放大器称为反馈放大器 1负反馈,正反馈 负反馈:反馈信号X(s)与输入信号x(S)极性相反 x()=x(s)-x(小增益 正反馈:反馈信号x(与输入信号x(③极性相同 X()=x()+X(S)↑→增益↑ 返回休息休息2
X o(s) 6.1.1 反馈极性与反馈形式 反馈:将放大器输出信号(V ,I) 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形式 的反馈网络取样后以一定的方式 回送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混合 一起控制放大器的过程称为反馈。 基本放大器 A(s) 反馈网络 B(s) Σ Xi(s) X f(s) X d(s) 反馈放大器:具有反馈的放大器称为反馈放大器 1 负反馈,正反馈 负反馈:反馈信号Xf (s)与输入信号Xi (s)极性相反 → Xd (s)=Xi (s)−Xf (s)→增 益 正反馈:反馈信号Xf (s)与输入信号Xi (s)极性相同 Xd (s) = Xi (s)+ Xf (s) →增 益 返回 休息1 休息2
6.11反馈极性与反馈形式 电路仿真 2判断反馈极性的方法: 方法(瞬时极性法:在放大器输入端x() 基本放大器X。() A(s) 加入瞬时正极性信号,然后沿反馈环 路逐步判断信号极性,最后比较净输 反馈网络 入信号的增益情况 X(s) BIs 例:如下图所示电路 E (1)接C2:B③→C2③ RC2 Rc1 C 3 f →负反馈 i B1 C3 T2 (2)接C:B①→C1○ Rs1 Re1 Re2 Rc3 3 →正反馈 Rcm Tee RF 休息休息2 返回
us EC i i 6.1.1 反馈极性与反馈形式 2 判断反馈极性的方法: 方法(瞬时极性法): 在放大器输入端 加入瞬时正极性信号,然后沿反馈环 路逐步判断信号极性,最后比较净输 入信号的增益情况 例:如下图所示电路 id i f (1) 接C2:B1 →C2 →C3 →if↑ →id↓ →负反馈 (2) 接C1:B1 →C1 →C3 →if↓ →id↑ →正反馈 基本放大器 X o(s) A(s) 反馈网络 B(s) Xi(s) Σ X f(s) X d(s) us EC i f id 电路仿真 休息1 休息2 i i 返回
611反馈极性与反馈形式 1主反馈局部反馈 E 主反馈:系统输入与输出 RC2 端之间构成的反馈,如B 局部反馈:系统内部的局 部反馈,如Fa,Ra2第 级差模反馈,Bcm第一 Rs1 R52 Re1 Re2 Rc3 级共模反馈 2直流反馈,交流反馈 Rcm Vee 直流反馈:对直流信号的反馈, 如在Ra1在R2上并联大电容 交流反馈:对交流信号的反馈,如 在F支路上串接耦合电容 3内部反馈:Cb,rbe 4寄生反馈:杂散分布L,C 休息休息2 返回
us EC 1 主反馈,局部反馈 主反馈:系统输入与输出 端之间构成的反馈,如Rf 局部反馈:系统内部的局 部反馈,如Re1 , Re2 第 一级差模反馈,Rc m 第一 级共模反馈 2 直流反馈,交流反馈 直流反馈:对直流信号的反馈, 如在Re1在Re2上并联大电容 = = 交流反馈:对交流信号的反馈,如 在RF 支路上串接耦合电容 3 内部反馈:Cb'e , rb'e 4 寄生反馈:杂散分布L , C 6.1.1 反馈极性与反馈形式 休息1 休息2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