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从文革到改革 胡鞍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第七讲 从文革到改革 胡鞍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及起源 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在中国,并持 续10年之久?它的历史背景、政治背景 和社会基础是什么?主要的经济发展指 导方针是什么?经济体制是如何变化的? 如何影响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 展?从文化大革命中我们获取哪些经验 教训?
一、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及起源 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在中国,并持 续10年之久?它的历史背景、政治背景 和社会基础是什么?主要的经济发展指 导方针是什么?经济体制是如何变化的? 如何影响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 展?从文化大革命中我们获取哪些经验 教训?
1、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 文化大革命起因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 起因的历史背景主要源于建国之后党内 领导人关于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对建立 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对国内社会 矛盾的判断形成的两种不同而后又不能 相容的观点
1、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 ◼ 文化大革命起因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 起因的历史背景主要源于建国之后党内 领导人关于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对建立 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对国内社会 矛盾的判断形成的两种不同而后又不能 相容的观点
(续) 首先是毛泽东对国内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 1956年10月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匈牙利事件,毛泽东认为匈 牙利事件根本教训就是这些国家没有搞好阶级斗争 1957年5月党内整风运动转为全国反右斗争。1957年9月毛 泽东提出不同于党的八大决议的看法,认为整个过渡时期 的矛盾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 矛盾。 10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重申了他的这一观 点。他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 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959年庐山会议毛泽东认为他与彭德怀之间的不同观点是 场斗争,斗争的性质是过去十年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资 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阶级斗争的继续
(续) ◼ 首先是毛泽东对国内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 ◼ 1956年10月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匈牙利事件,毛泽东认为匈 牙利事件根本教训就是这些国家没有搞好阶级斗争。 ◼ 1957年5月党内整风运动转为全国反右斗争。1957年9月毛 泽东提出不同于党的八大决议的看法,认为整个过渡时期 的矛盾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 矛盾。 ◼ 10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重申了他的这一观 点。他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 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1959年庐山会议毛泽东认为他与彭德怀之间的不同观点是 一场斗争,斗争的性质是过去十年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资 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阶级斗争的继续
(续) 1962年,中苏两党争论加剧,台湾利用大陆暂时的经济困难要反 攻大陆,一时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 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具有资本主义复薜的危险性,因此,阶级 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这个论断后来被称作党的 基本理论和基础实践”。 ■1962年北戴河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就坚决不同意刘少奇推行的 “三自一包”(恢复自留地、自由市玚、企业自负盈亏,推行 到户),认为这会出现“两极分化,贪污盗窃,投机倒把 婆,放高利贷,一边富裕:而军、烈、工、千属,五保卢 这迈就要贫困。” 八届十中全会后,先后开展了旨在大规模的农村“四清”运动 (清理帐目、清理仓库、清理财务、清理工分)和城市的“五反” 运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 主义、反对官僚主义)。 毛泽东与刘少奇的争论
(续) ◼ 1962年,中苏两党争论加剧,台湾利用大陆暂时的经济困难要反 攻大陆,一时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 。 ◼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 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具有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因此,阶级 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这个论断后来被称作党的 “基本理论和基础实践”。 ◼ 1962年北戴河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就坚决不同意刘少奇推行的 “三自一包”(恢复自留地、自由市场、企业自负盈亏,推行包 产到户),认为这会出现“两极分化,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讨 小老婆,放高利贷,一边富裕;而军、烈、工、干四属,五保户, 这边就要贫困。” ◼ 八届十中全会后,先后开展了旨在大规模的农村“四清”运动 (清理帐目、清理仓库、清理财务、清理工分)和城市的“五反” 运动 (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 主义、反对官僚主义)。 ◼ 毛泽东与刘少奇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