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第六讲 建国初期到全面经济建设 胡鞍钢 中科院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2004年3月30日
第六讲 建国初期到全面经济建设 胡鞍钢 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2004年3月30日
z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讨论建国前后中国领导人如何选 择新民主主义的国体,确立新民主主义的 基本经济纲领,他们是怎样提出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总路线纲领,又是怎样选择工业 化道路和发展战略,提出了怎样的发展目 标?为什么中国也选择了苏联式的计划经 济体制,它的优点和弊端是什么?中国的 经济体系又和苏联有什么不同?如何评价 毛泽东时代?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讨论建国前后中国领导人如何选 择新民主主义的国体,确立新民主主义的 基本经济纲领,他们是怎样提出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总路线纲领,又是怎样选择工业 化道路和发展战略,提出了怎样的发展目 标?为什么中国也选择了苏联式的计划经 济体制,它的优点和弊端是什么?中国的 经济体系又和苏联有什么不同?如何评价 毛泽东时代?
z内容提要 ■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经济体制的制度选择 ■对外关系的政策选择 中国领导人对上述三个主要方面的选择, 不止是个人意愿的主观选择,也是他们对 各种外部挑战的不同反应,受到既定的社 会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各种客观制约 同时也受到是执政党决策机制的影响
内容提要 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经济体制的制度选择 对外关系的政策选择 中国领导人对上述三个主要方面的选择, 不止是个人意愿的主观选择,也是他们对 各种外部挑战的不同反应,受到既定的社 会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各种客观制约, 同时也受到是执政党决策机制的影响
z内容提要 1949-1956年期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转变时期 1956-1966年期间是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 义时期 1966-1976年期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1978年至今是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时期
内容提要 1949-1956年期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转变时期 1956-1966年期间是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 义时期 1966-1976年期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1978年至今是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时期
z内容提要 CENTER OF CHINA STUDY ■亚历山大格申克龙在《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中提出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其工业化的起步就往往越缺乏连续性, 而呈现出一种由制造业的高速成长所致的突然的大突进进程。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在其工业化进程中对工厂和大企业的强 调也就越明显。 ■一个国家经济越落后,就越强调生产资料而非消费资料的生产。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人们消费水平受到的压力就越沉重 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旨在增加新兴工业的资金供给并为之提 供较为集中和明确完备的倡导性的指导的特殊制度因素所起的作 用也就越大;一个国家经济落后的程度越大,这些因素的强制性 和广泛性也就越显著。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其农业也就越不可能通过农业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在为成长中的工业获得一个不断扩展的工业品市场方面 起到任何积极作用
内容提要 亚历山大•格申克龙在《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中提出: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其工业化的起步就往往越缺乏连续性, 而呈现出一种由制造业的高速成长所致的突然的大突进进程。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在其工业化进程中对工厂和大企业的强 调也就越明显。 一个国家经济越落后,就越强调生产资料而非消费资料的生产。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人们消费水平受到的压力就越沉重。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旨在增加新兴工业的资金供给并为之提 供较为集中和明确完备的倡导性的指导的特殊制度因素所起的作 用也就越大;一个国家经济落后的程度越大,这些因素的强制性 和广泛性也就越显著。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其农业也就越不可能通过农业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在为成长中的工业获得一个不断扩展的工业品市场方面 起到任何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