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核心课程 《走进纳米科学》 研究论文汇编 2016年11月20日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核心课程 《走进纳米科学》 研究论文汇编 2016 年 11 月 20 日
目录 1、通识课程的课堂提问策略及技巧… 3 2、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模式与成效研究… 8 3、通识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15
1 目 录 1、通识课程的课堂提问策略及技巧.............................................................................................. 3 2、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模式与成效研究.......................................................................................... 8 3、通识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15
作者简介::程先华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纳米技术及摩擦学。先 后主持了近二十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航空支撑技术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纳 米科技专项等,获得9项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入选2001年度国家教育部跨世纪 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在国内外SCI、E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200余篇论文,获得80 余项发明专利授权。 近年来承担的教学课题: (1)2012-2013,上海交通大学特色实验项目“耐磨碳基纳米膜的自组装制 备与测试”(CE206),项目负责人,已验收。 (2)2014-2015,教学发展中心A类重点项目“课堂演讲与讨论对学生创新 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A141002),项目负责人,已验收。。 (3)2012-至今,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立项建设项目“走进纳米 科学”,项目负责人,正在进行。 邮箱:xhcheng@sjtu.ed.cn,13311879398@189.cn 手机:13311879398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2 作者简介::程先华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纳米技术及摩擦学。先 后主持了近二十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航空支撑技术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纳 米科技专项等,获得9项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入选2001年度国家教育部跨世纪 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在国内外SCI、E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200余篇论文,获得80 余项发明专利授权。 近年来承担的教学课题: (1)2012-2013,上海交通大学特色实验项目“耐磨碳基纳米膜的自组装制 备与测试”(CE206),项目负责人,已验收。 (2)2014-2015,教学发展中心A类重点项目“课堂演讲与讨论对学生创新 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A141002),项目负责人,已验收。。 (3)2012-至今,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立项建设项目“走进纳米 科学”,项目负责人,正在进行。 邮箱:xhcheng@sjtu.edu.cn,13311879398@189.cn 手机:13311879398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通识课程的课堂提问策略及技巧 以“走进纳米科学”课程为例 程先华1,王传英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摘要 课堂提问是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和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识课程有效的课堂提 问策略和技巧包括,问题设计应注意明确问题的类型与层次,增强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候答 时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并灵活运用;提问时要兼顾所有的同学;反馈时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学生 提供的观点,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同时,指出课堂提问时应 该避免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通识课程;课堂提问:策略:技巧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大学 提出通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纠正高校普遍存在的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治、过重的 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弊病。哈佛大学著名通识教育文献《红皮书》中写道:“通识 教育不仅应该为专业选择提供足够的基础,而且应该成为使专业潜力充分发展的沃土。… 专业教育告诉学生可以做什么和怎样做:通识教育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去做”四。 基于通识课程的特点,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通识课程课堂提问与普通课堂必然存在诸多不 同之处,值得我们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通识课程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 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使课堂变成学生主动进取、施展才华、走向成功学习之路的场所。 一、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 首先教师应当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这是课堂提问成败的先决条件。课堂提问能够为各 种教学目的服务,例如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来复习旧课为新内容的讲授奠定先决基础,还可以 启发学生思维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教学内容的某一方面。明确了提问的目的,教师就能避免 在课堂上随意而问,无的放矢,教师就能够知道究竞该问什么和用什么类型的问题提问。在 作者简介:程先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走进纳米科学”课程主讲教师
3 通识课程的课堂提问策略及技巧 ---------------以“走进纳米科学”课程为例 程先华 1,王传英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摘要 课堂提问是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和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识课程有效的课堂提 问策略和技巧包括,问题设计应注意明确问题的类型与层次,增强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候答 时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并灵活运用;提问时要兼顾所有的同学;反馈时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学生 提供的观点,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同时,指出课堂提问时应 该避免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通识课程;课堂提问;策略;技巧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大学 提出通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纠正高校普遍存在的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过重的 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弊病。哈佛大学著名通识教育文献《红皮书》中写道:“通识 教育不仅应该为专业选择提供足够的基础,而且应该成为使专业潜力充分发展的沃土。…… 专业教育告诉学生可以做什么和怎样做;通识教育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去做”[1]。 基于通识课程的特点,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通识课程课堂提问与普通课堂必然存在诸多不 同之处,值得我们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通识课程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 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使课堂变成学生主动进取、施展才华、走向成功学习之路的场所。 一、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 首先教师应当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这是课堂提问成败的先决条件。课堂提问能够为各 种教学目的服务,例如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来复习旧课为新内容的讲授奠定先决基础,还可以 启发学生思维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教学内容的某一方面。明确了提问的目的,教师就能避免 在课堂上随意而问,无的放矢,教师就能够知道究竟该问什么和用什么类型的问题提问。在 作者简介:程先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走进纳米科学”课程主讲教师
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提问前教 师必须对提问的目的、范围、程度、角度,反复设计,加以限定。如问:“雪化了以后是什 么?”学生就会有好几种答案一“水”、“春天”等。如果限定必须从物理学角度回答,那么 答案就比较明确,“雪是固态的水,化了以后变成液态的水”。无论提哪一类的问题,都应 当立意鲜明,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提问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课堂提问的策略及技巧 有效的课堂提问一般包括问题设计、候答、提问、反馈等环节。笔者在执教“走进纳米 科学”通识课程过程中,在课堂提问策略及技巧方面有几点体会及想法,下面围绕有效课堂 提问的几个环节与各位读者进行分享。 1、问题的设计 大学通识教育与不普通的专业教育不同,通识教育是一种基于各种专业人才都必须具备 的、具有超越一般知识层面的、普遍性的学识要求的教育,因此设计问题时首先应注重问题 的广度而不是问题的深度。选修“走进纳米科学”通识课程的同学也是来自机械学院、材料 学院、媒体与设计学院、外语学院等各个不同的专业,具有一定广度的问题(如壁虎能在墙 上行走,生活中是否还有类似的现象?)往往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而对于深度问题(壁虎能 在墙上行走,原理是什么?)同学们的态度一般较为冷淡,参与度不高。 其次,应注重所设计问题的梯度,即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有所提高。 如果问题整体较为简单,那么基础较好的学生就没有优势,就会感觉到学习丝毫没有挑战性, 能力也得不到提高。相反,如果问题的设计整体难度较大,基础较差的同学会感觉十分吃力, 回答起来毫无头绪,自然会降低同学们参与的热情,课堂气氛也会差强人意。我觉得这个对 老师要求比较高一点,你可能要设计好一个比较合适的梯度,让所有同学都能够参与提问过 程。 第三,问题设计时尽量采用“为什么”和“怎么样”,避免采用“是不是”。在课堂中, 有些学生不愿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所以有些老师就会经常问一些学生比较容易回答的问 题,例如“是不是”的问题。事实上,从提问的教学策略来讲,提出一个问题的目的是为 了引导同学们在课堂中更好的暴露自己的想法,通过问题引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深入 的思考。从该角度来讲,“是不是”的问题其实没有办法充分暴露学生的想法。而当我们把 问题转换成“为什么”和“怎么样”之后,才会尽可能把学生的问题暴露出来。当有的时候 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时,我们可以采用问题组合的方法进行提问,先问一个“是不是”的问 题,比如“荷叶出淤泥而不染和纳米材料有关么?”,然后一定有人回答“有”或“没有
4 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提问前教 师必须对提问的目的、范围、程度、角度,反复设计,加以限定。如问:“雪化了以后是什 么?”学生就会有好几种答案—“水”、“春天”等。如果限定必须从物理学角度回答,那么 答案就比较明确,“雪是固态的水,化了以后变成液态的水” 。无论提哪一类的问题,都应 当立意鲜明,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提问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课堂提问的策略及技巧 有效的课堂提问一般包括问题设计、候答、提问、反馈等环节。笔者在执教“走进纳米 科学”通识课程过程中,在课堂提问策略及技巧方面有几点体会及想法,下面围绕有效课堂 提问的几个环节与各位读者进行分享。 1、问题的设计 大学通识教育与不普通的专业教育不同,通识教育是一种基于各种专业人才都必须具备 的、具有超越一般知识层面的、普遍性的学识要求的教育,因此设计问题时首先应注重问题 的广度而不是问题的深度。选修“走进纳米科学”通识课程的同学也是来自机械学院、材料 学院、媒体与设计学院、外语学院等各个不同的专业,具有一定广度的问题(如壁虎能在墙 上行走,生活中是否还有类似的现象?)往往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而对于深度问题(壁虎能 在墙上行走,原理是什么?)同学们的态度一般较为冷淡,参与度不高。 其次,应注重所设计问题的梯度,即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有所提高。 如果问题整体较为简单,那么基础较好的学生就没有优势,就会感觉到学习丝毫没有挑战性, 能力也得不到提高。相反,如果问题的设计整体难度较大,基础较差的同学会感觉十分吃力, 回答起来毫无头绪,自然会降低同学们参与的热情,课堂气氛也会差强人意。我觉得这个对 老师要求比较高一点,你可能要设计好一个比较合适的梯度,让所有同学都能够参与提问过 程。 第三,问题设计时尽量采用“为什么”和“怎么样”,避免采用“是不是”。在课堂中, 有些学生不愿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所以有些老师就会经常问一些学生比较容易回答的问 题,例如 “是不是”的问题。事实上,从提问的教学策略来讲,提出一个问题的目的是为 了引导同学们在课堂中更好的暴露自己的想法,通过问题引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深入 的思考。从该角度来讲,“是不是”的问题其实没有办法充分暴露学生的想法。而当我们把 问题转换成“为什么”和“怎么样”之后,才会尽可能把学生的问题暴露出来。当有的时候 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时,我们可以采用问题组合的方法进行提问,先问一个“是不是”的问 题,比如“荷叶出淤泥而不染和纳米材料有关么?”,然后一定有人回答 “有”或“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