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r,we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professional thoughts and interests and introduce correct learning methods.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计算机相关基础概念,计算机系统基本原理。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具备应用计算机思维为现实问题建模的能力。能 够运用计算机建模思想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建立模形并给出问题的解决方 案。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计算机思维。为学生在此领域中继续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1 2 3 1工程知识:堂据软件工程在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方法,了 解计算机软硬件原理、技术和方法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了解项目管 理的基本知识,认识某个具体软件工程的实施与管理过程。 2.问题分析能力:具有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 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间题,以获得在 效结论的能力 3.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具有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辑 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 句括对时有杂工得问颗的预测与植拟,并能够理醒其局阴性。 4.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 程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 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分析、归纳与整理和自 主研发设计能力。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计算思维计算学科导论 唐培和 由子工业出版社 2015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 战德臣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参考书目 计算思维导论:一种跨学科 李暾 2016 的方法 清华大学出版社 (2)课程网站 大学计算机一计算思维导论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e/course/HIT-7001 计算机专业导论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IT-437006
8 computer, we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thoughts and interests and introduce correct learning methods.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计算机相关基础概念,计算机系统基本原理。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具备应用计算机思维为现实问题建模的能力。能 够运用计算机建模思想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建立模形并给出问题的解决方 案。 课程目标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计算机思维。为学生在此领域中继续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课程目标 1 2 3 1. 工程知识:掌握软件工程在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方法,了 解计算机软硬件原理、技术和方法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了解项目管 理的基本知识,认识某个具体软件工程的实施与管理过程。 √ √ 2. 问题分析能力:具有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 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 效结论的能力。 √ √ 3. 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具有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 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 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4. 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 程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 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分析、归纳与整理和自 主研发设计能力。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计算思维:计算学科导论 唐培和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 参考书目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 战德臣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计算思维导论:一种跨学科 的方法 李暾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2)课程网站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_哈尔滨工业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IT-7001 计算机专业导论_哈尔滨工业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IT-437006
计算思维的结构_桂林电子科技大学_中国大学MOOC(慕课) https://www icourse163 org/course/GLIET-1001663006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课后作业 主要考核学生对章节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权重2/3) 按照作业完成情况评分。 平时成结(30% 出勤及课堂表现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论、课堂 (权重1/3) 发言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并结合出勤情况评分。 实验(30%) 针对实验项目,考察实验完成情况检查结果进行 实验案例完成状况 评分。 期末考试(40% 完成上机考试趣,按照完成上机考试系统得分给 上机考试
9 计算思维的结构_桂林电子科技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GLIET-1001663006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30%) 课后作业 (权重 2/3) 主要考核学生对章节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按照作业完成情况评分。 出勤及课堂表现 (权重 1/3)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论、课堂 发言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并结合出勤情况评分。 实验(30%) 实验案例完成状况 针对实验项目,考察实验完成情况检查结果进行 评分。 期末考试(40%) 上机考试 完成上机考试题,按照完成上机考试系统得分给 定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主要 教学 对应的 章节 内容 教学要求 学 方法和手段 时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计算需求与计 第一章 算技术的演化, 了解计算机演化和发展历 科学研究的三 计算与 史:掌握计算机科学和计 理论 阅读并查停 1 计算思 大方法,计算 算学科的概念;了解计算 教学 相关文献。 (机)科学与 算学科,计算思 思维基本概念。 数据表示方法, 了解计算机内部信息的表 从罗学到 示与存储;掌握 第二章 辑电路, “九九 的运算及其与各进制数间 归一“的加法运的转换。了解逻辑学与计 计算理 算,计算的本 理论阅读并查阅 算科学之间的联系,及计 4 1、2、3 论(技 相关文献 ,机的物 术)基础 算机计算的本质:了解冯 教学 造,可计算性及 诺依曼机的 工作原理: 计算复杂性概 握可计算性和计算复杂性 的估算方法。 问题求解时程」 第三 数学模型,数据 在掌握课程 内容的基 计算思 存储结构,客观 了解和掌握计算机解决现 6 理论 上完成找和 1、2、3 维之方 世界到计算机 实间题的方法及步骤。 教学 法学 什界的映射方 队列操作实 验项目 第四章 算法,算法设计 孰采算法基木知识:掌操 计算思 的基本思想与 理论 阅读并查阅 维之 方法,常用的经 几种算法设计思想:掌握 6 教学 相关文献。 1、2 法基 典算法 算法设计工具。 第五章 面向计 搜索引整,密码 了解前沿间题求解方法, 技术 人工智 包括搜索引擎,密码技术 4 阅读并查阅 能,自然语言处 人工智能等, 基本概念 相关文献 1、2 思想与 理,机器学习 理论及应用。 方法 第六 数据的类型 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在掌握课 和思路:草握变量常量等 计算思 本质,变量的特 内容的基位 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设 理论 雄之界 市含义,程常的 6 上完成树探 1.2、3 的基本控制结构:了解和 教学 序设计 作实哈疏 基础 效率与可读性 序效率评估及增强程序 目。 读性方法。 第七章文字处理软件,熟练掌握Wod文字处理 4 理论在掌握课程1、2、3 10
1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 内容 教学要求 学 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章 计算与 计算思 维 计算需求与计 算技术的演化, 科学研究的三 大方法,计算 (机)科学与计 算学科,计算思 维 了解计算机演化和发展历 史;掌握计算机科学和计 算学科的概念;了解计算 思维基本概念。 2 理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 第二章 计算理 论(技 术)基础 数据表示方法, 从逻辑学到逻 辑电路,“九九 归一”的加法运 算,计算的本 质,计算机的构 造,可计算性及 计算复杂性概 述 了解计算机内部信息的表 示与存储;掌握二进制数 的运算及其与各进制数间 的转换。了解逻辑学与计 算科学之间的联系,及计 算机计算的本质;了解冯 诺依曼机的工作原理;掌 握可计算性和计算复杂性 的估算方法。 4 理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2、3 第三章 计算思 维之方 法学 问题求解过程, 数学模型,数据 存储结构,客观 世界到计算机 世界的映射方 法 了解和掌握计算机解决现 实问题的方法及步骤。 6 理论 教学 在掌握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栈和 队列操作实 验项目。 1、2、3 第四章 计算思 维之算 法基础 算法,算法设计 的基本思想与 方法,常用的经 典算法 熟悉算法基本知识;掌握 几种算法设计思想;掌握 算法设计工具。 6 理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2 第五章 面向计 算之问 题求解 思想与 方法 搜索引擎,密码 技术,人工智 能,自然语言处 理,机器学习 了解前沿问题求解方法, 包括搜索引擎、密码技术、 人工智能等,基本概念、 理论及应用。 4 理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2 第六章 计算思 维之程 序设计 基础 数据的类型与 本质,变量的特 定含义,程序的 基本控制结构, 效率与可读性 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和思路;掌握变量常量等 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设计 的基本控制结构;了解程 序效率评估及增强程序可 读性方法。 6 理论 教学 在掌握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树操 作实验项 目。 1、2、3 第七章 文字处理软件, 熟练掌握 Word 文字处理 4 理论 在掌握课程 1、2、3
计算机 子表格软件 工且的使用.孰练堂据 教学内容的基础 常用软 文稿演示软件 Excel应用:熟练掌 上完成图的 PowerPoint应用. 操作实验项 月。 合计 32 四、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课内实验》 对应课 序号 项目名利 教学要求 每组项目 要求 程目标 计算机系 1了解计算机基本硬件配置 实验1统组成实 2.指法练习 2 验证 1 必做 1、2、3 开始、桌面、窗口、图标、菜 单基本操作:桌面设置的各科 操作(建立、移动、复制、电 Window 名、删除、排列等):资源管 实验2 操作系统 理器、我的电脑、控制面板 2 验证 必做 1、2、3 实验 时区与时间:帮助的使用,回 收站、任务栏操作:附件中系 统工具、多媒体、画笔、记事 本的操作。 文档新建、储存、打开、关闭 等操作、界面设置、基本编辑 文学外理 替换操作:页面设置、文字与 实验3软件基本 段落排版及格式设置、打印设 4 验证 1 必做1、2、3 探作 置:页眉、页脚与页码设置: 表格操作:图形、艺术字、公 式编辑。 工作簿文件操作:表格编辑操 作:工作表的新建、更名、 申子表格 实验4软件基本 除、移动等操作:工作表的格 4 验证 1 必做 1、2、3 操作 式操作:Excl数据管理操作: 图表和其它对象操作:工作表 页面设置、打印工作表。 文稿演示 实验5 软件基本 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 设置和放映演示文稿。 4 设计 必做 1、2、3 操作 合计 32 11
11 计算机 常用软 件 电子表格软件, 文稿演示软件 工具的使用;熟练掌握 Excel 应用;熟练掌握 PowerPoint 应用。 教学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图的 操作实验项 目。 合 计 32 -- 四、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课内实验) 序号 项目名称 教学要求 学 时 项目 类型 每组 人数 项目 要求 对应课 程目标 实验 1 计算机系 统组成实 验 1.了解计算机基本硬件配置 2.指法练习 2 验证 1 必做 1、2、3 实验 2 Windows XP 操作系统 实验 开始、桌面、窗口、图标、菜 单基本操作;桌面设置的各种 操作(建立、移动、复制、更 名、删除、排列等);资源管 理器、我的电脑、控制面板、 时区与时间;帮助的使用,回 收站、任务栏操作;附件中系 统工具、多媒体、画笔、记事 本的操作。 2 验证 1 必做 1、2、3 实验 3 文字处理 软件基本 操作 文档新建、储存、打开、关闭 等操作、界面设置、基本编辑、 替换操作;页面设置、文字与 段落排版及格式设置、打印设 置;页眉、页脚与页码设置; 表格操作;图形、艺术字、公 式编辑。 4 验证 1 必做 1、2、3 实验 4 电子表格 软件基本 操作 工作簿文件操作;表格编辑操 作;工作表的新建、更名、删 除、移动等操作;工作表的格 式操作;Excel 数据管理操作; 图表和其它对象操作;工作表 页面设置、打印工作表。 4 验证 1 必做 1、2、3 实验 5 文稿演示 软件基本 操作 制作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设置和放映演示文稿。 4 设计 1 必做 1、2、3 合 计 32 --
《离散数学》教学大纲 (Discrete Mathematics) 基本信息 课程 B1420028 课程 必修。选修口 编号 属性 学分 4 总学时 64 理论 64 上机 学时 0 0 课程 公共基础0综合素质口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口专业基础。 类月 专业主千和专业方向特色▣专业任选知顶峰课程知 先修 课程 高等数学,计算机导论 开课 适用 单位 软件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 专业 课程负 贵人 易鹏飞 撰写人 易鹏飞 审核人 赵宏伟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本课程主要研究离散对象的数学结构。在数理逻辑入门知识和数学证明方法 基础上,系统地介绍集合、归纳与递归、关系、代数系统、计数与离散概率、图 与树等离散结构的数学模型、基本理论及应用技术。本课程是学习软件工程专业 其它核心课程必须的数学基础课程,是理解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模 型等学科分支的必备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以及问题求解能力 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对计算机描述的世界进行基本建模并进行 简单的理论推导,包括:基本的离散结构及其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利用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的概念、基本理论进行建模的能力。 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mathematical structure of discrete objects.Based on the basic knowledge of mathematical logic and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roof,the mathematical model,basic theories and applied technology of discrete structures such as sets,induction and recursion,relational algebraic system,counting and discrete probability,graph and tree a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This course is a basic course of mathematics necessary for other core course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and it is an essential course to understand the branches of data structure,algorithm design and analysis,computational models,etc.,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rain students' abstract thinking.logical reasoning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Through this course.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model the world described by
12 《离散数学》教学大纲 (Discrete Mathematics)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1420028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4 总学时 64 理论 学时 64 上机 学时 0 实验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特色□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高等数学,计算机导论 开课 单位 软件工程学院 适用 专业 软件工程 课程负 责人 易鹏飞 撰写人 易鹏飞 审核人 赵宏伟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本课程主要研究离散对象的数学结构。在数理逻辑入门知识和数学证明方法 基础上,系统地介绍集合、归纳与递归、关系、代数系统、计数与离散概率、图 与树等离散结构的数学模型、基本理论及应用技术。本课程是学习软件工程专业 其它核心课程必须的数学基础课程,是理解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模 型等学科分支的必备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以及问题求解能力 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对计算机描述的世界进行基本建模并进行 简单的理论推导,包括:基本的离散结构及其特性,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利用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的概念、基本理论进行建模的能力。 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mathematical structure of discrete objects. Based on the basic knowledge of mathematical logic and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ro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basic theories and applied technology of discrete structures such as sets, induction and recursion, relational algebraic system, counting and discrete probability, graph and tree a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 This course is a basic course of mathematics necessary for other core course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it is an essential course to understand the branches of data structure, algorithm design and analysis, computational models, etc.,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rain students' abstract thinking, logical reasoning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model the world describ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