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应考检测语文试题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辟易/鞭辟入里 刹那/名山古刹 数/跑马卖解 B.涤纶/羽扇纶巾 巷道/万人空巷 迷/不着边际 C.露白/不露痕迹 纤尘/纤纤细步 待/亟来闻讯 解着亟扛 D.拾级/拾人牙慧 款识/博闻强识 活/力能扛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年来,我国干旱天气发生频率居高不下,水资源危机正步步逼近,如何加 强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和全国性的节水行动已迫在眉睫。 B.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使得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受到普遍质疑, 引发了人们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C.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要尽力降低日常生活所耗用的能量,减少二氧化 碳的排放量,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 D.未来三年内,中国将建成四十二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转变长期以来铁路客 货混运的发展模式,并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3.下面是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关于教育问题说的一段话,请提取主要信 息,用一句话来概括。(不超过18个字)(4分 杨福家说:“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习怎么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如果一个 学 生能够懂得去问问题,懂得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去打 开各式各样的大门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真正目的就 是 4.著名作家严文井对寓言有如下形象的表述,请你将严文井的话用简明直白的 语言表达出来,不超过30个字。(5分)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 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 而当它转身要走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是一座奇妙的 桥梁,走过它,你的行囊里就装满了很多好东西,你也长大了,变得美丽了 、文言文阅读(19分) 梅圣俞诗集序 〔宋〕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 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
江苏省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2013 届高三应考检测语文试题 1.本试卷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辟易/鞭辟入里 刹那/名山古刹 解 数/跑马卖解 B.涤纶/羽扇纶巾 巷道/万人空巷 着 迷/不着边际 C.露白/不露痕迹 纤尘/纤纤细步 亟 待/亟来闻讯 D.拾级/拾人牙慧 款识/博闻强识 扛 活/力能扛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近年来,我国干旱天气发生频率居高不下,水资源危机正步步逼近,如何加 强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和全国性的节水行动已迫在眉睫。 B.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使得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受到普遍质疑, 引发了人们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C.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要尽力降低日常生活所耗用的能量,减少二氧化 碳的排放量,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 D.未来三年内,中国将建成四十二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转变长期以来铁路客 货混运的发展模式,并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3.下面是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关于教育问题说的一段话,请提取主要信 息,用一句话来概括。(不超过 18 个字)(4 分) 杨福家说:“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习怎么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如果一个 学 生能够懂得去问问题,懂得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去打 开各式各样的大门。”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真正目的就 是: 。 4.著名作家严文井对寓言有如下形象的表述,请你将严文井的话用简明直白的 语言表达出来,不超过 30 个字。(5 分)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 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 而当它转身要走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是一座奇妙的 桥梁,走过它,你的行囊里就装满了很多好东西,你也长大了,变得美丽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梅圣俞诗集序 〔宋〕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 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
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 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土,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 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 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 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 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 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 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 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 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 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 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 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 故不复云。 (选自《四部丛刊》本《欧 阳文忠公文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穷:困厄不得志 B.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说:说话,即写文章 C.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类次:分类编排。 D.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 掇:选取 6.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作者“喜其工”的一项是()(3分) A.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B.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 C.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 D.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7.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深入分析了困厄之士往往能写出好诗的原因,深刻的概括了我国古代许 多优秀诗人的创作与生活的关系。“穷而后工”的见解为下文评述梅圣俞的创作 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B.梅圣俞幼年学诗便显示出惊人的才华,年纪稍大后学习六经义理,写出简练 古朴、纯正精当的好文章,但由于他不肯媚俗,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 C.梅圣俞因为得不到主考官的赏识和别人的举荐,所以一生穷困,老死民间 欧阳修深表惋惜,并认为,梅圣俞的诗歌可以与《诗经》中的《商》、《周》、 《鲁颂》等作品比肩。 从本文的叙述看来,梅圣俞的诗集有两种,欧阳修也写了两篇序言。本文表 达了作者对亡友困厄生活的同情,以及对其诗文的赞美和倾慕之情。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4分)
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 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 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 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 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 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 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 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 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 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 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 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 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 故不复云。 (选自《四部丛刊》本《欧 阳文忠公文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穷:困厄不得志。 B.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说:说话,即写文章。 C.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类次:分类编排。 D.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 掇:选取。 6.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作者“喜其工”的一项是( )(3 分) A.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B.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 C.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 D.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7. 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段深入分析了困厄之士往往能写出好诗的原因,深刻的概括了我国古代许 多优秀诗人的创作与生活的关系。“穷而后工”的见解为下文评述梅圣俞的创作 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B.梅圣俞幼年学诗便显示出惊人的才华,年纪稍大后学习六经义理,写出简练 古朴、纯正精当的好文章,但由于他不肯媚俗,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 C.梅圣俞因为得不到主考官的赏识和别人的举荐,所以一生穷困,老死民间, 欧阳修深表惋惜,并认为,梅圣俞的诗歌可以与《诗经》中的《商》、《周》、 《鲁颂》等作品比肩。 D.从本文的叙述看来,梅圣俞的诗集有两种,欧阳修也写了两篇序言。本文表 达了作者对亡友困厄生活的同情,以及对其诗文的赞美和倾慕之情。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4 分)
(2)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3分) (3)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3分) 、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夜雨 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 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1)本诗以“忧”贯穿全诗,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3分) 答 (2)作者在首联中运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百忧缠心?(4分) 答 (3)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3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氓》) (2) ,用心躁也。(《劝学》)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岂可 怪也与!(韩愈《师说》)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5) ,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 不甚惜。(《阿房宫赋》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哑了的三角琴 巴金
(2)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3 分) (3)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3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 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1)本诗以“忧”贯穿全诗,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3 分) 答: (2)作者在首联中运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百忧缠心?(4 分) 答: (3)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3 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氓》) (2) , ,用心躁也。(《劝学》) (3)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岂可 怪也与!(韩愈《师说》)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5) ,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 不甚惜。(《阿房宫赋》)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哑了的三角琴 巴 金
父亲的书房里有一件奇怪的东西。那是一只俄国的木制三角琴,已经很旧了,上 面的三根弦断了两根。它髙髙地挂在墙角,灰尘盖住它的身体。可是它从来不曾 发过一声悲叹或呻唅。我叫它做“哑了的三角琴”。 有一天午后,好奇的我偷偷溜进父亲的书房,爬上椅子。当我的手指刚挨到三角 琴,耳边一响,三角琴躺在地上,成了几块烂木板 父亲回来后小心地把它们用报纸包起来,然后慎重地放到橱里。我很后悔,父亲 慢慢地抬起头:“孩子,我并不怪你,我不过在思索、在回忆一件事情 “说起来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父亲这样地开始了他的故事,他的声音非常 温和。“是我同你母亲结婚后的第二年,我在圣彼得堡大使馆里做参赞。这一年 夏天,你母亲一定要我陪她到西伯利亚去采集囚人歌谣。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监狱里向来绝对禁止囚人唱歌,犯了这个禁例,就要受重罚。我们来到西伯利亚 所监狱,把来意告诉狱中当局,一个禁卒插嘴说:‘我知道拉狄焦夫会唱歌 典狱便叫他把拉狄焦夫领来。 “拉狄焦夫来了,年纪很轻,还不到三十岁,样子一点也不凶恶,如果不是穿着 囚衣,戴着脚镣,谁也想不到他是一个杀人犯。他站在我们的面前,胆怯地望着 我们。当我们说想听他唱歌时,这个囚人暗黑的眼睛里忽然露出了一线亮光,似 乎有一种快乐的欲望鼓舞着他。他望了望典狱,又望着你母亲,略带兴奋地说: 如果你们可以给我一只三角琴,那么……’典狱叫人找一只三角琴。 “这时候秋天的阳光从玻璃窗射进屋子里,正落在他的身上。他闭着眼睛,弹起 琴弦,开始唱起来。他似乎受到了鼓舞,好像进到了梦里一样,完全忘掉了自己 地尽情唱着。唱完歌,他吻着琴,像母亲吻孩子一样。 “‘尼特加,把三角琴给我拿过来!’典狱毫不动心地对禁卒说 “禁卒走到拉狄焦夫面前,这个囚人的面容突然改变了:两只眼睛里充满着血和 火,脸完全成了青色。他坚定地立着,紧紧抱着三角琴,怒吼道:‘谁来,我就 要杀谁!’你母亲和我,都吓坏了。 “典狱冷酷地说:‘给他夺下来。’他这时候明白抵抗也没有用了,便慢慢地让 三角琴落在地上,忽然倒在椅子上低声哭起来。‘我们不能够再帮忙你什么 吗?’你母亲悲声地问。 “‘谢谢你们。我只想请你们到布一一村的教堂里点一支蜡烛放在圣母像前,并 且做一次弥撒祝安娜。’说到安娜这个名字,他几乎又要哭出来,但他马上忍住 了 “门开了,两个兵把他押了出去;脚镣声愈去愈远。一切回到平静了。 “‘这个拉狄焦夫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凄然地问。 “‘有一天教堂中正在举行婚礼,新郎是一个有钱的中年商人,新娘是本村中出 名漂亮的小家女子。拉狄焦夫忽然闯进来,用斧头把新娘、新郎都砍倒了。新娘 后来死了,新郎成了残废。拉狄焦夫并不逃走,他被判了终身惩役罪,也不要求 减刑。从此他的口就永远闭上了。’禁卒一面说,一面望着桌上的三角琴,最后 加了一句:‘三角琴也弄坏了。’你母亲就花了一点钱向禁卒买来了三角琴。她 把它带回圣彼得堡 “说来惭愧,我们所答应他的事并不曾做到。第二年你母亲生了你,过了两年她 就离开了这个世界。现在你母亲睡在圣彼得堡郊外的公墓里,三角琴又被你打碎 了,而圣母像前那支蜡烛还没有人去点过,为安娜做的弥撒也没有人去做。… 孩子,你懂得了罢 父亲的声音里含有眼泪,同时又含有无限的善意。我觉得我要哭了
父亲的书房里有一件奇怪的东西。那是一只俄国的木制三角琴,已经很旧了,上 面的三根弦断了两根。它高高地挂在墙角,灰尘盖住它的身体。可是它从来不曾 发过一声悲叹或呻吟。我叫它做“哑了的三角琴”。 有一天午后,好奇的我偷偷溜进父亲的书房,爬上椅子。当我的手指刚挨到三角 琴,耳边一响,三角琴躺在地上,成了几块烂木板。 父亲回来后小心地把它们用报纸包起来,然后慎重地放到橱里。我很后悔,父亲 慢慢地抬起头:“孩子,我并不怪你,我不过在思索、在回忆一件事情。” “说起来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父亲这样地开始了他的故事,他的声音非常 温和。“是我同你母亲结婚后的第二年,我在圣彼得堡大使馆里做参赞。这一年 夏天,你母亲一定要我陪她到西伯利亚去采集囚人歌谣。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监狱里向来绝对禁止囚人唱歌,犯了这个禁例,就要受重罚。我们来到西伯利亚 一所监狱,把来意告诉狱中当局,一个禁卒插嘴说:‘我知道拉狄焦夫会唱歌’, 典狱便叫他把拉狄焦夫领来。 “拉狄焦夫来了,年纪很轻,还不到三十岁,样子一点也不凶恶,如果不是穿着 囚衣,戴着脚镣,谁也想不到他是一个杀人犯。他站在我们的面前,胆怯地望着 我们。当我们说想听他唱歌时,这个囚人暗黑的眼睛里忽然露出了一线亮光,似 乎有一种快乐的欲望鼓舞着他。他望了望典狱,又望着你母亲,略带兴奋地说: ‘如果你们可以给我一只三角琴,那么……’典狱叫人找一只三角琴。 “这时候秋天的阳光从玻璃窗射进屋子里,正落在他的身上。他闭着眼睛,弹起 琴弦,开始唱起来。他似乎受到了鼓舞,好像进到了梦里一样,完全忘掉了自己 地尽情唱着。唱完歌,他吻着琴,像母亲吻孩子一样。 “‘尼特加,把三角琴给我拿过来!’典狱毫不动心地对禁卒说。 “禁卒走到拉狄焦夫面前,这个囚人的面容突然改变了:两只眼睛里充满着血和 火,脸完全成了青色。他坚定地立着,紧紧抱着三角琴,怒吼道:‘谁来,我就 要杀谁!’你母亲和我,都吓坏了。 “典狱冷酷地说:‘给他夺下来。’他这时候明白抵抗也没有用了,便慢慢地让 三角琴落在地上,忽然倒在椅子上低声哭起来。‘我们不能够再帮忙你什么 吗?’你母亲悲声地问。 “‘谢谢你们。我只想请你们到布——村的教堂里点一支蜡烛放在圣母像前,并 且做一次弥撒祝安娜。’说到安娜这个名字,他几乎又要哭出来,但他马上忍住 了。 “门开了,两个兵把他押了出去;脚镣声愈去愈远。一切回到平静了。 “‘这个拉狄焦夫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凄然地问。 “‘有一天教堂中正在举行婚礼,新郎是一个有钱的中年商人,新娘是本村中出 名漂亮的小家女子。拉狄焦夫忽然闯进来,用斧头把新娘、新郎都砍倒了。新娘 后来死了,新郎成了残废。拉狄焦夫并不逃走,他被判了终身惩役罪,也不要求 减刑。从此他的口就永远闭上了。’禁卒一面说,一面望着桌上的三角琴,最后 加了一句:‘三角琴也弄坏了。’你母亲就花了一点钱向禁卒买来了三角琴。她 把它带回圣彼得堡。 “说来惭愧,我们所答应他的事并不曾做到。第二年你母亲生了你,过了两年她 就离开了这个世界。现在你母亲睡在圣彼得堡郊外的公墓里,三角琴又被你打碎 了,而圣母像前那支蜡烛还没有人去点过,为安娜做的弥撒也没有人去做。…… 孩子,你懂得了罢。” 父亲的声音里含有眼泪,同时又含有无限的善意。我觉得我要哭了
(节选自巴金《复仇 集》,有删改) 11.小说开头画线部分对“哑了的三角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2.小说关于拉狄焦夫的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4 分) 13.拉狄焦夫身上体现了哪几组矛盾冲突?请分点概括并作简要说明。(6分) 14.小说题为“哑了的三角琴”。请结合全文,探究其蕴含了哪几层深意。(6 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说林冲 金圣叹说:“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 也不少。” 如果林冲生活在现在,他也许会成为一个非常幸福和成功的中产阶级的 员。林冲的可爱,就在于“可靠”。他是一个可靠的丈夫,一个可靠的朋友, 个可靠的下属和同僚。他不会轻易动情,但一旦选择了某位女子他会为其一生负 责;他一旦成为你的朋友,你可对他托付一切;对上司对同僚,他会永远抱一种 有距离的尊重,他会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而不轻易涉及人事上的是是 非非 林冲是个优秀的军事教官,不但业务水平出众,而且没有野心,不与官场的大多 数人同流合污。尽管他精细过人,但还是着了高太尉的道。高太尉、陆虞侯正是 利用林冲忠于职守、同情弱者、热爱本职的“软肋”,才能诱骗他进了白虎堂。 火并王伦,林冲为了梁山的大业,甘愿被吴用利用;晁盖死后,梁山群龙无首, 又是林冲出面力主宋江代理老大的位置,避免了梁山的分裂。两次梁山发展最关 键的时刻,都是林冲立了大功,而且不为私利,功成身退,低调行事。当王伦要 他杀一个无辜的路人来做“投名状”时,走投无路的林冲一定心怀异常的悲痛, 个遵纪守法的朝廷军官,不得已上了梁山,还要滥杀无辜才能被土匪接纳 必须在精神上自虐与自污方可为匪!对一个爱惜羽毛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后来 他遇见了杨志,两人不分胜负,“投名状”到底没有拿来。一一这是施耐庵对这 位真男子的爱护。林冲,即使落了草,至死他的品行是高洁的。 林冲这样的真汉子,如果生逢其时,完全可以建功于边廷,立千秋万世不朽 之名;或者即使不能被重用,在一个正常的现代社会里,也能凭自己的本事、自 己的品行赢得尊重,过着平常而幸福的生活。可惜他生活在一个是非颠倒的社会 个淘汰良民的社会,一个扼杀精英的社会,一个必须牺牲人性才能生存显达的 社会。尤其像林冲,做一爱岗敬业的职业军官不可得,做一爱家护妻的好丈夫而 不可得。他要么像陆虞侯、富安那样,牺牲自己的良心,自己污辱自己的品行
(节选自巴金《复仇 集》,有删改) 11.小说开头画线部分对“哑了的三角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 分) 12.小说关于拉狄焦夫的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4 分) 13.拉狄焦夫身上体现了哪几组矛盾冲突?请分点概括并作简要说明。(6 分) 14.小说题为“哑了的三角琴”。请结合全文,探究其蕴含了哪几层深意。(6 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17 题。 说林冲 金圣叹说:“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 也不少。” 如果林冲生活在现在,他也许会成为一个非常幸福和成功的中产阶级的一 员。林冲的可爱,就在于“可靠”。他是一个可靠的丈夫,一个可靠的朋友,一 个可靠的下属和同僚。他不会轻易动情,但一旦选择了某位女子他会为其一生负 责;他一旦成为你的朋友,你可对他托付一切;对上司对同僚,他会永远抱一种 有距离的尊重,他会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而不轻易涉及人事上的是是 非非。 林冲是个优秀的军事教官,不但业务水平出众,而且没有野心,不与官场的大多 数人同流合污。尽管他精细过人,但还是着了高太尉的道。高太尉、陆虞侯正是 利用林冲忠于职守、同情弱者、热爱本职的“软肋”,才能诱骗他进了白虎堂。 火并王伦,林冲为了梁山的大业,甘愿被吴用利用;晁盖死后,梁山群龙无首, 又是林冲出面力主宋江代理老大的位置,避免了梁山的分裂。两次梁山发展最关 键的时刻,都是林冲立了大功,而且不为私利,功成身退,低调行事。当王伦要 他杀一个无辜的路人来做“投名状”时,走投无路的林冲一定心怀异常的悲痛, 一个遵纪守法的朝廷军官,不得已上了梁山,还要滥杀无辜才能被土匪接纳,—— 必须在精神上自虐与自污方可为匪!对一个爱惜羽毛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后来 他遇见了杨志,两人不分胜负,“投名状”到底没有拿来。——这是施耐庵对这 位真男子的爱护。林冲,即使落了草,至死他的品行是高洁的。 林冲这样的真汉子,如果生逢其时,完全可以建功于边廷,立千秋万世不朽 之名;或者即使不能被重用,在一个正常的现代社会里,也能凭自己的本事、自 己的品行赢得尊重,过着平常而幸福的生活。可惜他生活在一个是非颠倒的社会, 一个淘汰良民的社会,一个扼杀精英的社会,一个必须牺牲人性才能生存显达的 社会。尤其像林冲,做一爱岗敬业的职业军官不可得,做一爱家护妻的好丈夫而 不可得。他要么像陆虞侯、富安那样,牺牲自己的良心,自己污辱自己的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