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与难点: 重点:纯理想气体及混合理想气体中任一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气体标准化学势的概念:拉乌尔 定律和亨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 难点:气体标淮化学势的概念: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理想液态 混合物中任一组分标准化学势的含义。 解决方法:通过讲解使学生理想气体与真实气体标准化学势的区别,并通过例举习题使学生掌据 并熟练运用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通过理论推导的方式使学生熟练掌握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 并通过例举习题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任一物质的化学势的表达式。 教学内容与过程(设想、方法、手段): 1、气体组分的化学势一纯理想气体及混合理想气体中任一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纯真实气体及 混合真实气体中任一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 2、为了使真实气体的化学势表达式具有理想气体化学势那种简单形式,路易斯引入了逸度的概念, 进而介绍逸度及逸度系数概念、逸度系数的计算、普遍化逸度系数图及路易斯兰德尔规则。 3、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引入:处于平衡态的液相组成与气相分压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对于稀 溶液,实验发现其关系比较简单,即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溶质服从亨利定律。讲述拉乌尔定律和及 亨利定律的具体内容及其微观解释。并对两个定律进行比较,并介绍亨利定律的其他形式。 4、介绍何谓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液态混合物的特性,进而讲授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意组分的化 学势的表达式及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 思考愿、作业 1、完成布置的思考题 2、作业题:3、4、7、13、21、26、27 参考资料 1、胡英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2、付献彩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3、各种习题解题辅导书 4、课后所列各种参考读物 第10次课 授课章节: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第五章化学平衡 S4.7理想稀溶液s4.8活度及活度因子$4.9稀溶液依数性55.1化学反应方向及平 课时:3学时 衡条件 散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理想稀溶液的特点以及理想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势的表达式。理解理想 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标准化学势的含义。理解活度和活度因子的概念。理解稀溶液的四个依数性的概 念及其相应公式:理解化学势判据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理解摩尔吉布斯自由能与反应进度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重点:纯理想气体及混合理想气体中任一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气体标准化学势的概念;拉乌尔 定律和亨利定律。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 难点:气体标准化学势的概念;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理想液态 混合物中任一组分标准化学势的含义。 解决方法:通过讲解使学生理想气体与真实气体标准化学势的区别,并通过例举习题使学生掌握 并熟练运用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通过理论推导的方式使学生熟练掌握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 并通过例举习题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任一物质的化学势的表达式。 教学内容与过程(设想、方法、手段): 1、气体组分的化学势——纯理想气体及混合理想气体中任一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纯真实气体及 混合真实气体中任一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 2、为了使真实气体的化学势表达式具有理想气体化学势那种简单形式,路易斯引入了逸度的概念, 进而介绍逸度及逸度系数概念、逸度系数的计算、普遍化逸度系数图及路易斯-兰德尔规则。 3、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引入:处于平衡态的液相组成与气相分压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对于稀 溶液,实验发现其关系比较简单,即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溶质服从亨利定律。讲述拉乌尔定律和及 亨利定律的具体内容及其微观解释。并对两个定律进行比较,并介绍亨利定律的其他形式。 4、介绍何谓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液态混合物的特性,进而讲授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意组分的化 学势的表达式及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 思考题、作业 1、完成布置的思考题 2、作业题:3、4、7、13、21、26、27 参考资料 1、胡英主编,《物理化学》 上、下册 2、付献彩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3、各种习题解题辅导书 4、课后所列各种参考读物 第 10 次课 授课章节: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第五章 化学平衡 §4.7 理想稀溶液§4.8 活度及活度因子§4.9 稀溶液依数性 §5.1 化学反应方向及平 衡条件 课时:3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理想稀溶液的特点以及理想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势的表达式。理解理想 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标准化学势的含义。理解活度和活度因子的概念。理解稀溶液的四个依数性的概 念及其相应公式;理解化学势判据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理解摩尔吉布斯自由能与反应进度的关系 11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想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势的表达式:稀溶液的四个依数性:活度和活度因子。 难点:理想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标准化学势的含义。稀溶液的四个依数性。 解决方法:并通过例举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了解稀溶液依数性在生产生活中普遍存在,通过习题 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四个依数性的公式。 敦学内容与过程(设想、方法、手段): 介绍何谓理想稀溶液?进而讲授溶剂的化学势表达式,且溶质的化学势的不同表达式及相关的几 点说明:最后介绍溶质的化学势表示式应用举例分配定律。 稀溶液的四个依数性一 -溶液的蒸气压降低、凝固点下降、沸点升高、渗透压。 活度与活度因子概念。 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与化学反应亲和势: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与反应进度的关系,平衡条件。 思考圈、作业 1、完成布置的思考题 2、作业题:3、4、7、13、21、26、27 参考资料 1、胡英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2、付献彩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3、各种习题解题辅导书 4、课后所列各种参考读物 第11次课 授课章节:第五章化学平衡 $5.2理想气体反应的等温方程及标准平衡常数$5.3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的计算 课时:3学时 $5.4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 教学目的与要求:熟练掌握化学反应等温方程,掌握用等温方程判断化学反应方向与限度:掌握标准 平衡常数的定义及其在不同体系中的表达式,理解其它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熟练掌握平 衡组成的计算。熟练掌捏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影响的公式—范特霍夫方程 重点与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等温方程、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及其在不同体系中的表达式:掌握用基础数据计 算298K时的标准平衡常数。平衡组成的计算: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一范特霍夫方程,不同 温度下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 难点:其它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平衡组成的计算:不同温度下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 12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想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势的表达式; 稀溶液的四个依数性;活度和活度因子。 难点:理想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标准化学势的含义。稀溶液的四个依数性。 解决方法:并通过例举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了解稀溶液依数性在生产生活中普遍存在,通过习题 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四个依数性的公式。 教学内容与过程(设想、方法、手段): 介绍何谓理想稀溶液?进而讲授溶剂的化学势表达式,且溶质的化学势的不同表达式及相关的几 点说明: 最后介绍溶质的化学势表示式应用举例-分配定律。 稀溶液的四个依数性——溶液的蒸气压降低、凝固点下降、沸点升高、渗透压。 活度与活度因子概念。 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与化学反应亲和势;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与反应进度的关系,平衡条件。 思考题、作业 1、完成布置的思考题 2、作业题:3、4、7、13、21、26、27 参考资料 1、胡英主编,《物理化学》 上、下册 2、付献彩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3、各种习题解题辅导书 4、课后所列各种参考读物 第 11 次课 授课章节:第五章 化学平衡 §5.2 理想气体反应的等温方程及标准平衡常数 §5.3 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的计算 §5.4 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 课时:3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练掌握化学反应等温方程,掌握用等温方程判断化学反应方向与限度; 掌握标准 平衡常数的定义及其在不同体系中的表达式,理解其它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熟练掌握平 衡组成的计算。熟练掌握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影响的公式——范特霍夫方程 重点与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等温方程、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及其在不同体系中的表达式;掌握用基础数据计 算 298K 时的标准平衡常数。平衡组成的计算; 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范特霍夫方程,不同 温度下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 难点:其它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平衡组成的计算;不同温度下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 12
解决方法:通过理论推导摩尔吉布斯自由能与反应进度的关系,进而启发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理 解为什么大多数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而少数反应可以进行到底:并通过例举习题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 用标准平衡常数进行平衡组成的计算通过例举习题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范特霍夫方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设想、方法、手段): 1、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2、标准平衡常数、有纯疑聚态物质参加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应:3、相关 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4、标准平衡常数K日的测定:5、平衡组成的计算、平衡组成的 特点、计算平衡组成的实际意义:6、其它的平衡常数:7、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化学反应等压 方程 如何由A,G(298.15K或K(29815K)求得△,G(D和K()?由吉布斯亥姆霍按方程推 倒出平衡常数与温度间关系的范特霍夫等压方程:得出平衡常数与温度间关系的微分式和积分式。 思考愿、作业 1、完成布置的思考题 2、作业愿:2、6、7、8、11、12、16、17、19、20 参考资料 1、胡英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2、付献彩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3、各种习题解题辅导书 4、课后所列各种参考读物 第12次课 授课章节:第五章化学平衡单元测验 $5.5其它因素对理想气体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5.6同时反应平衡组成的计第 课时:3学时 $5.7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5.8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压力、惰性组分、反应物的摩尔比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了解同时反应平衡组 成的计算:了解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及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重点与难点: 重点:压力、惰性组分等对理想气体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难点:压力、惰性组分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解决方法:通过例举习题使学生掌握压力、惰性组分等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压力、惰性组分等对 理想气体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13
解决方法:通过理论推导摩尔吉布斯自由能与反应进度的关系,进而启发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理 解为什么大多数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而少数反应可以进行到底;并通过例举习题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 用标准平衡常数进行平衡组成的计算 通过例举习题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范特霍夫方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设想、方法、手段): 1、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2、标准平衡常数、有纯凝聚态物质参加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应;3、相关 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4、标准平衡常数 Kθ 的测定;5、平衡组成的计算、平衡组成的 特点、计算平衡组成的实际意义;6、其它的平衡常数;7、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化学反应等压 方程。 如何由 (298.15 ) r m G K Θ ∆ 或 K K (298.15 ) Θ 求得 ( ) r m G T Θ ∆ 和 K T( ) Θ ?由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推 倒出平衡常数与温度间关系的范特霍夫等压方程:得出平衡常数与温度间关系的微分式和积分式。 思考题、作业 1、完成布置的思考题 2、作业题:2、6、7、8、11、12、16、17、19、20 参考资料 1、胡英主编,《物理化学》 上、下册 2、付献彩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3、各种习题解题辅导书 4、课后所列各种参考读物 第 12 次课 授课章节:第五章 化学平衡 单元测验 §5.5 其它因素对理想气体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5.6 同时反应平衡组成的计算 §5.7 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 §5.8 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课时:3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压力、惰性组分、反应物的摩尔比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了解同时反应平衡组 成的计算;了解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及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重点与难点: 重点:压力、惰性组分等对理想气体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难点:压力、惰性组分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解决方法:通过例举习题使学生掌握压力、惰性组分等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压力、惰性组分等对 理想气体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13
教学内容与过程(设想、方法、手段): 1、压力、惰性气体、反应物摩尔比等因素对理想气体化学平衡的影响 2、同时反应平衡组成的计算 3、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 4、液态混合物和液态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及其标准平衡常数表示式 5、第四、五章测验。 思考题、作业 1、完成布置的思考题 2、作业题:2、6、7、8、11、12、16、17、19、20 参考资料 1、胡英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2、付献彩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3、各种习题解题辅导书 4、课后所列各种参考读物 第13次课 投课章节:第六章相平衡 $6.1相律S6.2单组分系统相图$6.3二组分系统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一液平衡相 课时:3学时 图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相、相数、物种数、自由度、组分数等概念:熟练掌握相律:掌握单组分系统 中水的相图:掌握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一液平衡相图中的压力一组成图、温度一组成图:理解 每种相图中点、线、区的意义。掌握并熟练运用杠杆规则。 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由度、组分数:相律:水的相图: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一液平衡相图一压力 组成图、温度一组成图:杠杆规则。 难点:组分数:相律: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一液平衡相图一压力一组成图、温度一组成 图,及图中点、线、区的含义。 解决方法:通过例举习题使学生掌握自由度、组分数,并熟练运用相律、杠杆规则。通过绘制图 形解释相图中各点、线、区的含义,并通过理论推导总结不同相图的特点
教学内容与过程(设想、方法、手段): 1、压力、惰性气体、反应物摩尔比等因素对理想气体化学平衡的影响 2、同时反应平衡组成的计算 3、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 4、 液态混合物和液态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及其标准平衡常数表示式 5、第四、五章测验。 思考题、作业 1、完成布置的思考题 2、作业题:2、6、7、8、11、12、16、17、19、20 参考资料 1、胡英主编,《物理化学》 上、下册 2、付献彩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3、各种习题解题辅导书 4、课后所列各种参考读物 第 13 次课 授课章节:第六章 相平衡 §6.1 相律 §6.2 单组分系统相图 §6.3 二组分系统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 图 课时:3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相、相数、物种数、自由度、组分数等概念;熟练掌握相律;掌握单组分系统 中水的相图;掌握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中的压力—组成图、温度—组成图;理解 每种相图中点、线、区的意义。掌握并熟练运用杠杆规则。 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由度、组分数;相律;水的相图;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压力— 组成图、温度—组成图;杠杆规则。 难点:组分数;相律;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压力—组成图、温度—组成 图,及图中点、线、区的含义。 解决方法:通过例举习题使学生掌握自由度、组分数,并熟练运用相律、杠杆规则。通过绘制图 形解释相图中各点、线、区的含义,并通过理论推导总结不同相图的特点。 14
教学内容与过程(设想、方法、手段): 1、相律一相、相数、物种数、自由度、组分数、相律 2、单组分系统相图一水的相图 3、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一液平衡相图一压力一组成图、温度一组成图。 4、杠杆规则 思考愿、作业 1、完成布置的思考题 2、作业题:1、7、8、11、16、19、20、22 参考资料 1、胡英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2、付献彩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3、各种习题解题辅导书 4、课后所列各种参考读物 第14次课 授课章节:第六章相平衡 $6.4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一液平衡相图$6.5精馏原理$6.6二组分液态部 课时:3学时 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一液平衡相图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一液平衡相图的主要类型,掌握具有较大负偏差和 较大正偏差体系的温度一组成图和压力组成图的特点。掌握恒沸混合物的性质,以及恒沸点的特点。 掌握精馏原理。理解部分互溶液体的相互溶解度以及共钯溶液的饱和蒸气压:掌握部分互溶系统的 度一组成图以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温度一组成图。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一液平衡相图的主要类型、具有较大负偏差和较大正偏差体系 的温度一组成图和压力组成图的特点、恒沸混合物的性质,以及恒沸点的特点。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 一组成图: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温度一组成图: 难点:具有较大负偏差和较大正偏差体系的温度一组成图和压力组成图、恒沸混合物的性质,以 及恒沸点的特点。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一组成图: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温度一组成图: 解决方法:通过绘制图形例举习愿使学生熟练掌握理解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一液平衡相图 的主要类型,掌握具有较大负偏差和较大正偏差体系的温度一组成图和压力组成图的特点。掌握恒满 混合物的性质,以及恒沸点的特点。掌握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一组成图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温度一组 成图的特点,以及相图中点、线、区的含义。 15
教学内容与过程(设想、方法、手段): 1、相律—相、相数、物种数、自由度、组分数、相律 2、单组分系统相图—水的相图 3、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压力——组成图、温度—组成图。 4、杠杆规则 思考题、作业 1、完成布置的思考题 2、作业题:1、7、8、11、16、19、20、22 参考资料 1、胡英主编,《物理化学》 上、下册 2、付献彩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3、各种习题解题辅导书 4、课后所列各种参考读物 第 14 次课 授课章节:第六章 相平衡 §6.4 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6.5 精馏原理 §6.6 二组分液态部 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课时:3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的主要类型,掌握具有较大负偏差和 较大正偏差体系的温度—组成图和压力组成图的特点。掌握恒沸混合物的性质,以及恒沸点的特点。 掌握精馏原理。理解部分互溶液体的相互溶解度以及共轭溶液的饱和蒸气压;掌握部分互溶系统的温 度—组成图以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的主要类型、具有较大负偏差和较大正偏差体系 的温度—组成图和压力组成图的特点、恒沸混合物的性质,以及恒沸点的特点。 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 —组成图;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 难点:具有较大负偏差和较大正偏差体系的温度—组成图和压力组成图、恒沸混合物的性质,以 及恒沸点的特点。 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 解决方法:通过绘制图形例举习题使学生熟练掌握理解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的主要类型,掌握具有较大负偏差和较大正偏差体系的温度—组成图和压力组成图的特点。掌握恒沸 混合物的性质,以及恒沸点的特点。掌握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温度—组 成图的特点,以及相图中点、线、区的含义。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