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扩展的凯恩斯模型一三重 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上一章我们研究IS-LM模型时假定价格总水平不变,从而可以采用完全没有弹性 的总需求曲线和完全有弹性的总供给曲线。如果价格水平不是给定的,而是一个 变量,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总供给与总需求曲线会发生变化。考虑到价格变动对 国民收入的影响,也就是考虑到要素市场对总供给曲线的影响,因此本章将加入 要素市场来建立一个三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一节可变价格下的总供求曲线 凯恩斯效应 在推导总需求曲线之前,我们先把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与古典学派的理论作一对比, 来说明凯恩斯理论区别于古典学派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凯恩斯效应。在第四章 对古典学派货币理论的分折中,曾列出剑桥方程式 MS=kO. P 该式表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人们为了保持手中的实际现金余额与实际收入的 比例k,会导致价格水平与货币增加的同比例上升.由于假定k与Q是常数,从而当 货币供应量增加时通过实际现金余额效应会直接使总需求增加和价格水平提高。 2
第六章 扩展的凯恩斯模型一三重 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上一章我们研究IS一LM模型时假定价格总水平不变,从而可以采用完全没有弹性 的总需求曲线和完全有弹性的总供给曲线。如果价格水平不是给定的,而是一个 变量,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总供给与总需求曲线会发生变化。考虑到价格变动对 国民收入的影响,也就是考虑到要素市场对总供给曲线的影响,因此本章将加入 要素市场来建立一个三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一节 可变价格下的总供求曲线 一、凯恩斯效应 在推导总需求曲线之前,我们先把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与古典学派的理论作一对比, 来说明凯恩斯理论区别于古典学派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凯恩斯效应。在第四章 对古典学派货币理论的分折中,曾列出剑桥方程式: MS = k·Q·P (1) 该式表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人们为了保持手中的实际现金余额与实际收入的 比例k,会导致价格水平与货币增加的同比例上升.由于假定k与Q是常数,从而当 货币供应量增加时通过实际现金余额效应会直接使总需求增加和价格水平提高。 2
2与古典学派的理论相对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是完全不同的,这可以用IS-LM 模型来表述 S(Q=I〔) (2) MS P=MD(Q,r) (3) 当货币供应量变动时,并不是直接通过实际现金余额效应使价格总水平发生变动, 而是通过货币与债券市场的相互作用,使利息率发生变动,从而会使投资发生变 动,进而影响总需求和价格水平,而是通过提高对债券的需求和降低利息率,使 投资增加,进而提高总需求。因此,凯恩斯效应所表明的商品需求与价格水平之 间的关系是一种间接的联系。凯恩斯效应的反映过程如 货币数量增加导致实际现金余额增加,导致对债券的需求增加,债券的市场价格提 高导致利息率降低,导致投资增加,导致总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水平提高。 凯恩斯效应与剑桥效应的区别在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利息 率和投资的变动完成的,而剑桥效应则直接把货币供应量与总需求联系起来。 古典学派的总需求曲线是由剑桥方程式MS=kPQ决定的,而凯恩斯模型的总需求曲 线则是由IS-LM模型决定的 1
2 与古典学派的理论相对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是完全不同的,这可以用IS--LM 模型来表述,即: S(Q) = I(r) (2) MD(Q,r) (3) P MS = 当货币供应量变动时,并不是直接通过实际现金余额效应使价格总水平发生变动, 而是通过货币与债券市场的相互作用,使利息率发生变动,从而会使投资发生变 动,进而影响总需求和价格水平,而是通过提高对债券的需求和降低利息率,使 投资增加,进而提高总需求。因此,凯恩斯效应所表明的商品需求与价格水平之 间的关系是一种间接的联系。凯恩斯效应的反映过程如下: 货币数量增加导致实际现金余额增加,导致对债券的需求增加,债券的市场价格提 高导致利息率降低,导致投资增加,导致总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水平提高。 凯恩斯效应与剑桥效应的区别在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利息 率和投资的变动完成的,而剑桥效应则直接把货币供应量与总需求联系起来。 古典学派的总需求曲线是由剑桥方程式MS=kPQ决定的,而凯恩斯模型的总需求曲 线则是由IS一LM模型决定的。 1 3
剑桥方程式怎样决定需求曲线: 因为MS=kPQ,所以在MS和k 即定不变的情况下,P下降,就 意味着Q上升。因此总需求曲线 AD 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且弹 0 凯恩期的总需求曲线 凯恩斯模型的总需求曲线是由IS一LM模型决定的。根据IS一LM模型,IS 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将决定总需求,从而总需求曲线是价格变动使IS和 LM曲线均衡点变动的轨迹。假定IS曲线是给定的(2),LM曲线的方程为 (3)即: MS Ms(Q, r) (4 P 由于实际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反比关系,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 将使LM曲线发生变动,这会与IS曲线在不同的点相交,因此,在每一价 格水平上都将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总需求点。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 总需求曲线。如图6.1所示
3 剑桥方程式怎样决定需求曲线: 因为MS = k·P·Q,所以在MS和k 即定不变的情况下,P下降,就 意味着Q上升。因此总需求曲线 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且弹 性为1。 二、凯恩期的总需求曲线 凯恩斯模型的总需求曲线是由IS一LM模型决定的。根据IS一LM模型,IS 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将决定总需求,从而总需求曲线是价格变动使IS和 LM曲线均衡点变动的轨迹。假定IS曲线是给定的(2),LM曲线的方程为 (3)即: (4) P MS MS(Q,r) = 由于实际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反比关系,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 将使LM曲线发生变动,这会与IS曲线在不同的点相交,因此,在每一价 格水平上都将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总需求点。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 总需求曲线。如图6.1所示。 2 4 P 0 Q AD
假定价格为P1时LM曲线为LM1, M,(P 利息率为r1,实际收入为Q。由于 实际货币余额为MS/P,所以当价 LM(P) 格下降时,实际货币余额MSP会 上升,导致LM曲线向右移动 LM(P 假定价格下降到P2,LM曲线会向 右移动到LM2,价格下降到P3 LM曲线右移到LM3 利息率会相应地下降到r2、r3,产 0 Q1: Q2 Q 量会上升到Q2、Q3 以价格为纵轴,以实际收入为横轴, 就可以画出需求曲线 AD曲线向右下倾斜,表示当价格下 降时,实际货币需求上升,导致利 息率下降,投资需求上升,从而总P3 需求上升。 AD 35
4 Q r0 IS LM 1 r 1 Q 1 假定价格为 P 1 时LM曲线为LM 1 , 利息率为 r 1 ,实际收入为 Q 1 。由于 实际货币余额为MS/P ,所以当价 格下降时 ,实际货币余额MS/P 会 上升 ,导致LM曲线向右移动 。 假定价格下降到 P 2 ,LM曲线会向 右移动到LM 2 ,价格下降到 P 3 , LM曲线右移到LM 3 。 ( P 1 ) LM 2 ( P 2 ) LM 3 ( P 3 ) 利息率会相应地下降到 r2 、 r 3 , 产 量会上升到 Q 2 、 Q 3 。 r 2 r 3 Q 2 Q 3 以价格为纵轴 ,以实际收入为横轴 , 就可以画出需求曲线 。 P 0 Q P 1 P 2 P 3 AD AD曲线向右下倾斜 ,表示当价格下 降时 ,实际货币需求上升 ,导致利 息率下降 ,投资需求上升 ,从而总 需求上升 。 3 5
从以上对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可以看出,这种总需求曲线并不是通常意义上 的总需求函数,而是一条均衡轨迹。它所表明的并不是随着商品价格的提 高使需求减少,即不是表明单独市场上需求与价格的关系,而是价格水平 变动对两个市场同时作用,从而使利息率和投资需求发生变动而对总需求 生的影响。由此可见,总需求是由IS一LM曲线决定的 、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 AS 1在古典的理论中,由于短期内厂商的资本存 量不变,从而生产函数可以写成:Q-F(L)厂商P AD 对劳动的需求量是由“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P 工资(WMP=W)”,“或劳动的边际产量 AD 实际工资(MP1=WP)”,因此实际工资W/P 调节着厂商对劳动的需求。 Q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函数为:Ld=L(WP)全业利润最大化的假定 MC=WMP=P,两边同时乘以MP和同时除以P:WP=MP1:既然实际工 资调节着厂商对劳动的投入,而劳动的投入(根据生产函数)又决定着总 供给,所以总供给函数可以写为:AS=f(WP),如果劳动投入一旦确定在 充分就业水平上,名义工资W和价格都有完全的灵活性,则总供给曲线是 条位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上的完全没有弹性的直线
5 从以上对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可以看出,这种总需求曲线并不是通常意义上 的总需求函数,而是一条均衡轨迹。它所表明的并不是随着商品价格的提 高使需求减少,即不是表明单独市场上需求与价格的关系,而是价格水平 变动对两个市场同时作用,从而使利息率和投资需求发生变动而对总需求 产生的影响。由此可见,总需求是由IS一LM曲线决定的。 三、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 1.在古典的理论中,由于短期内厂商的资本存 量不变,从而生产函数可以写成:Q=F(L)厂商 对劳动的需求量是由“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工资(VMPL=W)” , “或劳动的边际产量= 实际工资(MPL=W/P)” ,因此实际工资W/P 调节着厂商对劳动的需求。 P 0 Q AS AD1 P1 AD2 P2 Qf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函数为:Ld =L (W/P);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假定: MC=W/MPL=P,两边同时乘以MPL和同时除以P:W/P=MPL:既然实际工 资调节着厂商对劳动的投入,而劳动的投入(根据生产函数)又决定着总 供给,所以总供给函数可以写为:AS= f (W/P),如果劳动投入一旦确定在 充分就业水平上,名义工资W和价格都有完全的灵活性,则总供给曲线是 一条位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上的完全没有弹性的直线。 4 6